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冰鉴全集/国学经典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佚名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冰鉴。取其“以冰为鉴,可察秋毫”之意,是一部如何识人、用人的经典著作.它融易学、骨相学、心理学、人才学、谋略学为一体。指导领导者通过对属下外在的情态、精神、须眉、骨骼、气色、刚柔、声音等的全面观察总结,进而深层次探讨其内在的思想、信念、意志、行动力、人际关系、气质、能力,性格特点和处世风格,然后量才录用,使人尽其才。如果退而求其次,《冰鉴全集/国学经典》也能帮助我们常人观人鉴已,认识自我,改造自我,走向成功。

《冰鉴全集/国学经典》作者佚名。

内容推荐

南怀谨先生推崇曾国藩有“13套本领”,说“《冰鉴》即是其一。”但未肯定地说《冰鉴》的作者是曾国藩。不过可以推知的是,曾国藩盛年时期,应当见过《冰鉴》的本子或耳闻过《冰鉴》的撷言。这样,曾国藩的用人识人术才能与《冰鉴》的精髓不谋而合。比如《清史稿·曾国藩传》载:“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无或爽者。”用通俗的话讲,曾国藩是那种眼光很毒的人,生人只需看上几眼,其才情品性就能掂量得八九不离十。这与其对《冰鉴》的研习是分不开的。

无论作者为谁,《冰鉴》传世自有其道理所在。有人说,《冰鉴》不同于一般低级、庸俗、机械、片面、宿命的江湖相术,是一门极其复杂的人才测评、选拔艺术,堪称中国古代人才战略、人才选拔的工具书。

《冰鉴全集/国学经典》作者佚名。

目录

神骨章

 一 观其神骨,洞其品行

 二 辨其邪正,观神察形

 三 内观精神,外察情念

 四 骨有九贵,察以尊卑

刚柔章第二

 五 既识神骨,当辨刚柔

 六 五行顺逆,相生相克

 七 刚柔分内外,察人易不周

容貌章第三

 八 容以七尺,貌合两仪

 九 貌有清、古、奇、秀之别

 十 目者面之渊,鼻者面之山

情态章第四

 十一 容貌者佐骨之不足,情态者佐神之不足

 十二 人有四态,皆根其情

 十三 时态有三,不定终身

须眉章第五

 十四眉主早成,须主晚运

 十五眉尚彩者,秒处反光

 十六须有多寡,与眉相称

声音章第六

 十七 人之声音,天地之气

 十八声音有别,细闻可辩

 十九音者声之余,细曲中见耳

气色章第七

 二十 面部如命,气色如运

 二十一 内为精神,外为气色

 二十二 科名中人,以黄为主

 二十三 青主忧惊,白主哭丧

试读章节

孟尝君道:“买仁义是怎么回事?”冯谖道:“现在您只有块小小的薛地,如果不抚爱百姓,视民如子,而用商贾之道向人民图利,这怎么行呢?因此我擅自假造您的命令,把债款赏赐给百姓,顺便烧掉了契据,以至百姓欢呼‘万岁’,这就是我为您买的‘仁义’啊。”孟尝君听后不高兴地说:“我知道了'算了吧!。”

过了一年,齐滑王对孟尝君说:“我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当作我的臣子。”孟尝君只好回到他的领地薛地。还差百里未到,薛地的人民扶老携幼,都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到来。孟尝君见此情景,回头看着冯谖道:“先生为我买的‘仁义’,竟在今天看到了”冯谖说:“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窟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窟,还不能高枕无忧,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孟尝君应允了,就给了冯谖五十辆车子,五百斤黄金。

冯谖往西到了魏国,他对惠王说:“现在齐国把他的大臣孟尝君放逐到各诸侯国去,哪位诸侯先迎住他,就可使自己的国家富庶强盛。”于是惠王把相位空出来,把原来的相国调为上将军,并派使者带着千斤黄金,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赶车回去,告诫孟尝君说:“黄金千斤,这是很重的聘礼了;百辆车子,这算显贵的使臣了,但你不能答应。”魏国的使臣往返多次,孟尝君坚决推辞而不去魏国。

齐滑王果然听到这一消息,君臣上下十分惊恐。于是忙派太傅拿着千斤黄金,驾着绘有文采的驷马车两辆,带上一把佩剑,奔薛地而来,并向孟尝君道歉说:“由于我的愚昧,遭到祖宗降下的灾祸,又被身边奸佞小人所蛊惑,所以得罪了您。我知道我不值得你辅佐,但希望你顾念齐国先王的宗庙,暂回国都来治理全国人民吧。”冯谖又告诫孟尝君说:“希望你向齐王请求先王传下来的祭器,在薛地建立宗庙。”宗庙建成后,冯谖回报孟尝君:“现在三窟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无忧了c”

不辨忠奸.错杀良臣

晁错为人性情刚直,做起事来雷厉风行,很少考虑后果,因此得罪了很多人。汉景帝时,分封的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身为内史的晁错上书景帝,提出削藩建议,著《削藩策》陈述利弊。

朝廷讨论削吴国封地的消息传到吴国,刘濞就开始策划发动叛乱。他先派中大夫应高到胶西王刘印那里去密谋,约好以声讨晁错为名,共同起兵,并夺天下,“两主分割”。刘濞听了应高的回报,怕刘印反悔,于是又乔装打扮,秘密到胶西,亲自与刘印订立了叛乱的盟约,刘印又串连齐地诸国,刘濞则串连楚、赵诸国,相约一起反叛。

景帝三年(前154)正月,吴王刘濞首先在都城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起兵叛乱,并向各诸侯王国发出了宣言书,以“清君侧”为名,攻击晁错“侵夺诸侯封地,专以劾治污辱诸侯为事,不以诸侯人君之礼对待刘氏骨肉,所以要举兵诛之”等等。同月,胶西王刘印带头杀了朝廷委派的官吏;接着胶东王刘雄渠、苗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楚王刘戊、赵王刘遂,也都先后起兵,共同向西进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楚七国之甜’。

吴楚等七国联兵反叛,以诛晁错为名,使晁错的处境十分危险。

当此之时,晁错本人又有两件事处置失当,更增加了这种危险。一件是他向景帝提出建议,让景帝御驾亲征,而自己留守长安,使景帝产生了对他的怀疑,也给其他大臣提供了攻击他的借口。一件是追究袁盎预知吴王刘濞阴谋反叛之罪。本来,袁盎同晁错两人的成见就很深,每当晁错在坐时,袁盎就走;袁盎在坐,晁错也走:两人从来没有一起说过话。袁盎曾任过吴国相,接受过吴王刘濞的贿赂。晁错当了御史大夫以后,派人审查过袁盎受贿案件,要判他的罪,景帝从宽发落,将他削职为民。

吴楚七国反叛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晁错还要进一步治袁盎的罪,对他的属官说:“袁盎受过吴王的贿赂,包庇吴王,说他不会反,现在吴王造反了,应该审问袁盎预知吴王反叛之罪。”御史府的一个属官说:“现在这么办恐怕没有好处,而且估计袁盎还不至于会预先知道谋反。”由于证据不足,晁错犹豫不决。但是,却有人给袁盎通风报信,把晁错的话告诉袁盎。袁盎惊恐万分,连夜去见窦婴,商量对策。他们都是晁错的对头,决定以谋害晁错的办法,来保护袁盎。

于是窦婴入宫,请求景帝召见袁盎。当时,景帝正与晁错商议调拨军粮的事。景帝召见袁盎时,晁错也在坐。景帝问袁盎:“你曾经当过吴相,现在吴楚反叛了,你的看法如何?”袁盎说:“不用担扰,一定可以破吴。”景帝说:“吴王近山采铜铸钱,煮海水为盐,招引天下豪杰,头发都白了,还起兵反叛,如果不是策划得十分周密,他会这么做吗?你有什么根据说他无能为力呢?”

序言

中国有句格言:“面由心生”。一个人无论多么善于伪装自己,面相往往会在不经意之中流露其内心世界的秘密。只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就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即通过一个人面相、五官、气色中的蛛丝马迹,洞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人才难得更难知。”但是这不意味着人的内心世界没有规律可循。据称,《冰鉴》就是一部识人、用人的经典著作。

关于《冰鉴》书名由来,《周礼·天官·凌人》载:“……祭祀共(供)冰鉴。”这里的鉴,系指镜子,犹言镜子光洁如冰。冰鉴,即取其“以冰为鉴,可察秋毫”之意。

相传,《冰鉴》的作者为晚清重臣曾国藩。曾国藩以一介儒生,由科举入仕途,随之青云直上,出将入相,成为晚清王朝的中流砥柱,在满蒙排汉的大背景下能官居一品,究其原因,应当说除了他拥有那套官场“绝学”外,他自己总结的一套“识人术”也“功不可没”。曾国藩从不盲目选人,糊涂授权,而是睁大自己的火眼金睛,显示出卓越的领导和管理才能。曾国藩一生,揽尽“天下英才”,在军事上有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郭嵩焘,在外交上有薛福成、冯桂芬、容闳,在实业上有徐寿、华蘅芳、李善兰等。所有这些人最终形成了一股合力,成为曾国藩与满蒙皇室势力抗衡的制胜法宝。

不过,据后人考证,将《冰鉴》的作者归为曾国藩,实在有附会之嫌。其实,早在民国初年,便有人指出该书系托名曾氏之作。比如,时人黄濬在《花随人圣庵摭忆》中说:“近人乃有以古相术《冰鉴》,傅以文正名,号为遗著,不知此书道光间吴荷屋已为锓版,叔章盖尝藏之。”今人所见《冰鉴》最早的影印本,署名为“南海吴荣光荷屋氏”藏,又题名“香山曾大经纶阁氏书”。本子的后记说:“余家有《冰鉴》七篇,不著撰人姓名,宛似一子,世无刻本,恐其湮没也”,时间是“道光己丑年仲春”。该年是公元1829年,曾国藩时年19岁,尚未科举,也未到京就职(23岁才去)。那时,文章从写成到流传,再刻印成书,需要很长时间。曾国藩名闻天下,是50岁以后的事,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冰鉴》实非曾国藩所作。南怀瑾推崇曾国藩有“13套本领”,说“《冰鉴》即是其一”,但未肯定地说《冰鉴》作者是曾国藩。

不过,可以推知的是,曾国藩盛年时期,应当见过《冰鉴》的本子,或耳闻过《冰鉴》的撷言,这样,曾国藩的用人识人术才能与《冰鉴》的精髓不谋而合。比如,《清史稿·曾国藩传》载:“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用通俗的话讲,曾国藩是那种眼光很毒的人,生人只需看上几眼,其才情品性就能掂量得八九不离十。

此外,《曾国藩日记》中的几处文字,记录了他相人的一些基本原则:(咸丰八年三月至四月):“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贵相,心存济物是贵相。”(咸丰九年三月初八):“夜思相人之法,定十二字,六美六恶,美者日长、黄、昂、紧、稳、称,恶者日村、昏、屯、动、忿、遁。”(咸丰八年九月十五日):“陈青云,五都肖家冲人。先充为字号勇,在金鹅山打仗。四年五月,在湘潭大宫殿入璞山营。兄弟四人,居三。眼圆而动,不甚可靠。言次作呕,眼似邹圣堂。”

此外,同治四年十一月十三日的一段日记,则可视为其相人经验的总结:“因忆余昔年求观人之法,作一口诀曰: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所有这些,大约就是后人将《冰鉴》附会为曾氏遗作的主要原因。

总之,无论作者为谁,《冰鉴》的传世自有其道理所在。有人称,《冰鉴》不同于一般低级、庸俗、机械、片面、宿命的江湖相术,是一门极其复杂的人才测评、选拔艺术,堪称中国古代人才战略、人才选拔的工具书。它融易学、骨相学、心理学、人才学、谋略学为一体,能指导领导者通过对属下外在的情态、精神、须眉、骨骼、气色、刚柔、声音、容貌的全面观察总结,进而深层次探秘其内在的思想、信念、意志、行动力、人际、气质、能力、性格特点和处事风格,然后量材而用,人尽其才。如果退而求其次,该书能帮助我们常人观人鉴己,认识自我,改造自我,走向成功。

从现代企业管理角度看,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根本,谁拥有正确的人才战略,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谁就可以立足于市场而长盛不衰。然而,如何切实高效地识人、用人、选人、聚人,缔造最优秀的企业团队,这也是目前很多企业家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观读《冰鉴》必有收获。

由于《冰鉴》原文比较精炼、晦涩,此次编译过程中,我们为其配备了许多通俗易懂的历史典故,以发现其中的微言大义。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应在所难免,望读者不吝指正。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2: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