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命之渡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朱夫,吴家平主编
出版社 江苏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金医生”是怎样炼成的

——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金兆辰

蔡永祥

2014年某月的某一天,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著名的医学教授马丁先生来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简称“一院”),在参观了一院的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Unit,简称ICU)后,对侃侃而谈的金兆辰竖起了大拇指,嘴里连声说:“Golden doctor!”

英语里“Golden”,是金色的、黄金般的、珍贵的意思,他夸奖金兆辰是一个如金子般珍贵的医生。

听了马丁的夸奖,性格有些内向的金兆辰,脸还不由自主地红了一下……

这个“小把戏”开窍了

小时候的金兆辰可不内向。

大家对这个“小把戏”的第一感觉,就是长得俊。他皮肤白皙、五官端正、浓眉大眼,因为长得可爱,得到的夸奖和呵护也就多了一些,这就在无形中滋长了他的自我意识、骄傲意识。

在家成了顽皮的孩子,顽皮归顽皮,大家觉得男孩子调皮一点,聪明,就不去计较;到了学校,成了顽皮的学生,在班上,他总会弄点什么动静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有时搞个恶作剧,吓得女同学要哭,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他自己还觉得神气得很。

学习不认真,成绩中不溜。

但有一点,却是大家公认的——他聪明!平时看不到他看书、学习和复习,考试前,他临时抱佛脚,捧着书,看个两三天,行了,一考,哎,怪了,成绩并不差。

转折发生在一次班主任谈话以后。那是在1971年林彪集团被粉碎,1972年邓小平负责中央工作期间,全国形势有所好转,全面开展整顿、复课等拨乱反正工作。

此时,金兆辰在当时的遵义学校上初中,班主任找到他,和他好好谈了一次话。

至今,他还记得班主任张书宝说的话:“我看你学习不吃力,说明你很聪明,但你学习不用功,还整天挖空心思调皮捣蛋。你总不能调皮捣蛋一辈子吧?你现在把学习抓好,以后,不管国家的政策怎么变,你都不怕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以前的事既往不咎,从今往后,我要看你的行动了。”

那一次,班主任没有批评他,反而语重心长,给了他很大的触动。

忽然间,他就像变了一个人,开始定下心来听课,定下心来学习了。他一定心,效果来了,到了考试,几乎门门课都是满分,从中不溜一跃而成班上第一、第二名。这还了得?父母和老师都惊讶:“这个‘小把戏’开窍了!”

其实,金兆辰家还是很困难的。  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母亲常年生病,因为肺病,曾经做过多次大手术,什么肺叶切除、胸廓改型手术等。金兆辰搞不清,他只记得自己经常往医院跑,刚开始跟着爸爸和哥哥姐姐去,大了一些,就一个人去,有时,要去给妈妈送饭送菜,有时要到医院的病床边和妈妈说说话。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医院很神圣,医生很伟大,能救死扶伤,能解除痛苦,做个医生多好!他想:我要是医生,我的爸爸妈妈生病了,就不要找人家,我自己就可以给他们治了。

因为母亲常年生病,他们家的日子过得比附近的居民差,他们不得不在家做一些手工活贴补家用。

他记得从玻璃制品厂把机器压制出来的纽扣拿到家中来,剪毛边,再用砂轮磨。那时候,机器生产比较粗糙,一版12个纽扣是连在一起的,需要一颗颗剪下了,把四周的毛边剪掉,再用砂轮磨圆、磨光滑才行。一个月加工下来,也能挣个五六块钱。

那时候,几块钱能买不少东西呢。

等到初中毕业时,国家的政策有了一些变化。

此时,他的哥哥已经下放农村锻炼去了,姐姐安排了工作。1972年,他初中毕业的那一年,按照规定可以分配工作。

能分配工作,还上什么学?赶紧工作吧,免得到时候还要下放。

父母这么一说,他当然听父母的。他也知道,下放了,就要吃苦,就会给家里增加负担。

他不知道的是,一个重大抉择即将摆到他的面前。

其实,1957年以后出生的他,初中毕业后,学籍资料已经被送到了镇江市第二中学。

一天,家里来了一位陌生人。

她叫吴春华,是镇江二中的一位数学老师,不久将成为金兆辰的班主任。吴老师到金兆辰家的时候,他不在家,他的妈妈接待了她。

吴老师直接说明了来意:“新学期开学接近一个月了,怎么还没有去报到?来家访一下,了解一下情况。”

金兆辰妈妈告诉吴老师,家里很困难,主要是自己身体不好,常年有病,听说今年初中毕业可以安排工作,不需要下放,就想让他早点工作,解决一点家中的困难。要是他再下放,家中的负担就更重了……

听了他妈妈的话,再看看他们家中的实际情况,吴老师理解地点点头,说:“既然是这样的情况,我回去向学校汇报一下,不来就不来了吧!”

说完,吴老师就要往外走。忽然她想起什么似的停下脚步,问:“你儿子的成绩单呢?”

金兆辰妈妈在抽屉里找到成绩单,递给了吴老师。

吴老师一看,惊讶道:“成绩这么好,不上多可惜啊!”

说完,她把手中的拎包放下,又坐了下来,接着说:“大姐啊,我觉得还是让你儿子上学去。你要知道,现在邓小平已经主持中央工作了,他正在全面整顿,说不定没有几年,就要恢复高考,那时,对于改变你儿子的命运就很重要了。你不能只看到眼前啊。至于你说的困难,我会向领导如实汇报,争取减免他的学费!”

正说着,金兆辰满头大汗地跑回来了。吴老师见他长得很帅气,心里自是很喜欢。她对金兆辰又是一番说服,最后问他:“你愿不愿意上学?”金兆辰嗫嚅着嘴说:“我听爸爸妈妈的。”

P16-18

后记

看多了一线城市、省会城市的大医院,开始大家真没有觉得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有什么了不起,可当走近这些医生后,才感觉我们是多么身在福中不知福。近百年历史的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已不是简单的“康复”这么简单,而是一家拥有一流设备、一流医生、一流水平、一流服务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钱炜,改革开放后出国留学的佼佼者,在国外打拼得功成名就的专家,毅然回归报效祖国。他是一个浑身充满故事的加拿大籍的中国人!

尹俊,他学习期间所在的手术团队完成世界首例心脏移植合并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多例心肺联合移植、心脏移植等高难度手术,在江苏省内手术类型及技术难度上均位于前列。

李巧玉,2016年腊月二十七日的那台手术从早上8点一直做到深夜12点,创下了他本人一台手术的时长之最,患者脑肿瘤已达8厘米,多家大医院不肯冒风险,纷纷拒绝这台手术……他是一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人。还有石春和、单秀红、马珪等,一批德技双馨的一院大医生,成为古城镇江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有一群这样的医生,镇江百姓可以生死相托。我们在采访中看到,镇江一院的医务人员,他们的心最柔软也最坚强,他们的情怀最宽广也最细腻,他们的爱最博大也最高尚。

感谢每一位给这本书奉献文字的作者及“精彩康复”医院文化系列丛书的编委和通讯员,是你们用感动和真情成就了这本20多万字的《生命之渡》。

如今,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已是百姓心中默认的品牌。这个品牌,不是打造的,不是树立的,更不是广告推送的,而是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一个心脏移植5年后还健康活着的人,就是一则无价的广告;一位把病人从死神手中抢回的医生,就是长着脚的口碑。

本书所采录的主人公,是一群有情怀、有大爱的理想主义者,从投身这个行业的第一天始,他们就在以务实、低调、精业的工作作风,践行救死扶伤的人间大爱精神。同时,高尚的职业使他们的人生充满激情,饱含温度,保持风骨。这是一股正能量、高能量。

在本次采访过程中,虽然作者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医生和医疗行业的专业性,文章有些地方的表达不一定尽善尽美,望大家给予谅解。

最后,向所有为人民生命健康做出贡献的白衣天使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目录

第一部分 咱们的大医生

 幸与时代共潮生——江苏康复医疗集团副院长、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钱炜的人生故事

 “金医生”是怎样炼成的——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金兆辰

 刀尖上舞蹈的人——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巧玉

 你好,明天——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国辉

 你就是那一抹春光——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助理、眼科主任,镇江康复眼科医院院长石春和

 他从上海来——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崔飞伦

 无声图像中的“火眼金睛”——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单秀红

 肿瘤中心里的生命之光——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范钰

 不为良相,但为良医小天地里创造美丽大世界——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孔繁芝

 用良心从医——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马硅

 血脉里的豪情——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钱军

 耳边犹闻呼救声——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王鹏

 乐在幕后为他人——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王胜军

 晨光,点亮生命的希望——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吴晨光

 美人之美的仁心医者——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徐斌

 捉“妖”者说——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姚俊

 为了“明珠”的闪耀——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尹俊

 “夕阳红”里迎朝阳——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朱灿宏

第二部分 身边的感动

 王金萍,忠孝难两全

 “披星戴月”药配忙

 “拼命三郎”赵龙

 135份爱心餐的暖心故事

 随访故事三则

 好儿媳陈芳

 连续工作36小时的“熊猫”医生

 千钧一发取鱼骨

 心胸外科的“操心”事

 手术室里“铁打的兵”

 一面锦旗

 伸出你温暖的手

 小小柳叶刀

 叮咛卡与控温床

 逢检必查、逢查必赞

 不让患者跑

 董小姐,这样的你真的很美

 就是这么牛!骨科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刷新多项国内纪录

后记

序言

“精彩康复”医院文化系列丛书总序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22年,经过数代人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与时俱进、不懈追求,医院已建成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并通过JCI国际体系认证。

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医院始终遵循“秉德敬业、求真维新”的院训,始终坚持“超越病人期望、一切方便病人”的服务理念,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探索开创了新一轮医改“镇江模式”,实施了集团化改革和分级诊疗,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创业创新热情进一步高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再过几年,医院将迎来100周年华诞,为了向百年医院献礼和致敬,我们计划从2017年起,出版“精彩康复”医院文化系列丛书,每年选择一个主题,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全面展示医院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医院成长进步的艰辛历程、医院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医疗科技创新的最新成就、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精神风貌,以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丛书真情描述了医护人员的仁心大爱、执着追求、平凡人生,真实记述了他们的曲折经历和心路轨迹,生动描绘了救死扶伤、妙手回春的典型医案,相信这是一套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可读性为一体的文化丛书,必将具有存史资政、教化育人的强大功效,必将发挥高唱主旋律、弘扬真善美的激励作用,必将为多年来着力打造的医院文化增添浓墨重彩的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总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健康中国战略”已经成为国之大计,充分认识到肩负的使命和重任,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刻不容缓,以抢抓机遇的使命感,时不待我的紧迫感,一抓到底的责任感,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危机感,秉承“追求卓越服务、成就健康人生”宗旨,真正做到“用心承诺、贴心服务”,让“精彩康复”更加精彩,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是为序。

朱夫

2017年11月

内容推荐

朱夫、吴家平主编的《生命之渡》由镇江市作家协会和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精彩康复”报道组联合写作,共分为“咱们的大医生”和“身边的感动”两个版块。两个版块均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书写对象,讲述他们的精湛医术和高尚的人格。其中,第一个部分由镇江市作家协会跟踪采访写作而成,对有突出贡献的医生、护士进行特写;第二部分主要由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精彩康复”报道组写作,讲述身边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编辑推荐

朱夫、吴家平主编的《生命之渡》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全面展示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医院成长进步的艰辛历程、医院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医疗科技创新的最新成就、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精神风貌,以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本书真情描述了医护人员的仁心大爱、执着追求、平凡人生,真实记述了他们的曲折经历和心路轨迹,生动描绘了救死扶伤、妙手回春的典型医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5: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