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与“敦煌”的命运似曾相识,它们都曾经有着傲视天下的浩瀚宝藏,但同样也是古代文明失落的角落。然而关于吴哥的记述又是少得可怜。董彬著的《吴哥沉睡四百年(精)》讲述了一次偶然的吴哥之行,这里的建筑、雕刻、历史、风土人情以及优美的景致,给作者“惊醒”和“惊喜”。四百年,兴尽悲来,盈虚有数,命运毁灭与复生,在如此嘈杂的世间,我们需要一份敬默。
| 书名 | 吴哥沉睡四百年(精) |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
| 作者 | 董彬 |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吴哥”与“敦煌”的命运似曾相识,它们都曾经有着傲视天下的浩瀚宝藏,但同样也是古代文明失落的角落。然而关于吴哥的记述又是少得可怜。董彬著的《吴哥沉睡四百年(精)》讲述了一次偶然的吴哥之行,这里的建筑、雕刻、历史、风土人情以及优美的景致,给作者“惊醒”和“惊喜”。四百年,兴尽悲来,盈虚有数,命运毁灭与复生,在如此嘈杂的世间,我们需要一份敬默。 内容推荐 吴哥,柬埔寨吴哥王朝的都城遗址,其文明辉煌数百年,却在15世纪吴哥王朝衰败后,隐迹于茫茫丛林,直到400多年后被偶然发现,才重现光辉。董彬著的《吴哥沉睡四百年(精)》选取了吴哥之行中造访过的12个重要景点,用一贯通俗而克制的笔调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了吴哥的历史、雕刻、建筑以及优美的景致和风土人情等。为便于大家阅读理解,还介绍了印度三大神,同时附有吴哥王朝国王列表、《真腊风土记》、手绘导览图,是一本了解神秘吴哥的通俗而有趣的休闲读物。 目录 第一部分 吴哥漫行 吴哥寺 Angkor Wat 巴戎寺 Bayon 十二塔 Prasats Sour Prat 周萨神庙 Chau Say Tevoda 茶胶寺 Ta Kev 塔布隆寺 Ta Prohm 圣剑寺 Preah Khan 女王宫 Banteay Srel 涅槃宫 Neak Pean 崩密列 Beng Mealea 姐妹庙 Preas Orng Chek Preas Orng Chom 洞里萨湖 Tonle Sap 第二部分 印度教三大神 梵天 Brahma 毗湿奴 Vishnu 湿婆 Shiva 附录 吴哥王朝国王列表 《真腊风土记》周达观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伟大人物的人生上半场,往往总是举步维艰,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人生下半场才会如戏剧般的华丽反转。印证的例子很多,东边的日本有个德川家康,南边的就是吴哥王朝的开创者“阇耶跋摩二世”。 “阇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Ⅱ)是吴哥王朝第一位真正的国王。不过他开始得一点儿都不顺利,因为从父王手里接过的国家,已经在内忧外患中分裂成南北两个真腊(北方的陆真腊,南方的水真腊),而他自己也毫不意外地被入侵的异族俘虏到爪哇,成了一个有剩余价值的人质。 在成为高级人质后,王子的生活待遇并不差,依然锦衣玉食。虽表面上衣食无忧,可他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故国的雕栏玉砌。回家,复国,是他唯一的目标。 机会来了,公元802年,趁着夏连特拉王朝的衰落内乱,历尽艰辛,他摆脱控制,辗转跑回真腊。多次迁徙周转后,“阇耶跋摩二世”亲自选定了吴哥为国家的中心,这里风水极佳,荔枝山的制高点可以修庙筑城,而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的湖水中有无数的鱼虾。类似埃及的尼罗河,湖水肆意泛滥的平原,粮食向来高产,一年可多到三熟,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供应充足,真是个鱼米之乡。 自此之后,直到15世纪暹罗人攻陷王城,历代的真腊国王都以吴哥为都城,因此,被称为“吴哥王朝”。 可以说,阇耶跋摩二世作为吴哥王朝的创立者,为王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当他在公元850年去世以后,吴哥王国也继续发力,一度成为当时中南半岛的最强霸主。《诸蕃志》曾记述了它的属国:“真腊,其地约方七干余里,国都号禄厄。……登流眉、波斯兰、罗解、三冻、真里富、麻罗问、绿洋、吞里富、蒲甘……,皆其属国也。” 公元1113年是吴哥王朝的巅峰时期,这一年,经过一大圈对内对外血腥战争后,“苏利耶跋摩二世”夺得王位,在肃清各路反王,摆平内部的竞争对手后,他开始对外南征北战,大举扩张统治的版图,彼时的柬埔寨,北与中国接壤,南至中国海(今越南芽庄到马来西亚的万伦港),东起占婆(今越南中南地区),西抵缅甸的蒲甘。 从“阇耶跋摩二世”建国开始,直到带领大家走向新时代的“苏利耶跋摩二世”,国家终于有了骄傲的资本。自认是空前绝后,歌功颂德就不过分了,必须搞个大大的建筑来纪念一下。所以在“苏利耶跋摩二世”统治时期,吴哥地区建了不少恢宏的殿堂寺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直到国王去世还在不断持续修建,绵延三十多年工期的“吴哥寺”,也被称为“小吴哥”。 每年春分前后三天,站在吴哥寺正门的大道上,可以看到,太阳会从吴哥寺中央圣殿塔尖的正上方升起。夏至,太阳会从吴哥寺的北塔楼升起。冬至,太阳就会南塔楼上方升起。如此,终结多年战乱的苏利耶跋摩二世,选择“太阳王”称号真是实至名归。 建筑,实际上就是掌握在统治阶级手里,一个巨大财富的代名词,它不仅能够满足统治阶级功能上的需求,还能体现当权者的意志形态。当一个人拥有整个王国的所有财富,谁能低调?想法不可能不疯狂。 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挖运河,埃及法老建大金字塔。莫卧儿帝国的沙贾汗还建了泰姬陵,只是因为爱情。客观地说,也只有国家的统治者才有能力调动巨资和人力。 代价也是巨大的。 国家级工程不说了,街头、校园里的那些总在提醒大家“无处不在”的伟大雕像,或招手,或沉思,或眺望,清洁打扫起来也挺费事的。为了歌颂不可一世,每块石头下面都埋葬着无数工匠的灵魂,而后人还对这些经典宏伟的建筑跪地膜拜,献花敬礼。(P3-7) 序言 非常高兴您能打开这本书,相信我们一定会从此成为朋友。 热爱生活的人终被生活所爱,同时热爱生活的人也知道,世界之大,在于内心的宽敞,他们更加勇于接受新鲜的文化和事物。 在这里,我诚恳地邀请中国朋友们到吴哥看看。吴哥是柬埔寨吴哥王朝时期的都城遗址,15世纪后,这片古迹在不知不觉中淹没于茫茫丛林,直到400多年后的1860年被发现,才重现光辉。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一百多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在吴哥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在我的好友董彬先生的书中,有许多吴哥重要遗迹的精彩刻画,他旁征博引、行云流水地娓娓诉说吴哥王朝的历史、雕刻、建筑和最美妙的景致,阅读此书是一种享受。 强烈建议带上这本书,带上爱,去吴哥,感受,体会,净化。中柬友谊源远流长,历经风雨考验而不动摇,弥足珍贵。在这里,真诚地希望我们相会在吴哥。 (柬埔寨亲王、前副总理诺罗敦·查克拉朋 金边,2017年10月20日 后记 这本书,是个意外,自打动笔开始,就无数次地想知难而退。一朋友早就对我痛心疾首过:如果继续按上一本《九门内外》的路数忽悠下去,你轻轻松松“九门前后”“九门上下”“九门左右”,没准“九门提督”“九门贝勒”也指日可待。 仔细一想,他说的挺有道理,也容易,但我还真是做不来。没办法,有些事有必要解释一下,以免大家认为我装,玩清高。 首先,作为一个时间有限的业余作者,写字的初衷,无非就是不想让自己像个闲人一样被看到,顺便在这个光怪陆离却又总是失望无奈的现实世界里,做做引荐推广的工作。 我既没有远大理想,也没有任何小目标,很多事情一开始都想着至少“厚积薄发”,可往往最后是“啥都没发”,你靠谱了,生活却随意了。一切按规划走,按剧本演,就能顺理成章走向人生巅峰?如果真是这样,那太没劲了吧,这也不是我想写的东西。 傻呵呵地玩了一年,偶然机会,去了柬埔寨,看到了吴哥。去之前,除了“花样年华的洞”和“古墓丽影的坑”,我对吴哥毫无任何深刻印象。可去之后才发现这么伟大的地方,怎么从前就不了解呢?我是无知的人,容易快乐。 真是惊醒,真是惊喜。 吴哥王朝辉煌数百年,留在世上的文字记载居然只有元人周达观的一本《真腊风土记》,约8500字,作为地方志收录于《四库全书》,然后我们就忘了。 元贞元年(1295年),周达观参与出使真腊,走了一年,次年到达,又住了一年有余回国,几年光景,周达观根据亲身经历,在《真腊风土记》中详细描绘了真腊的都城,也就是吴哥古城的布局、王宫、寺庙、建筑、雕刻、风土、人情,等等,细节太细了,大概也暗示了元人南侵的意思。 国宫及官舍府第皆面东。国宫在金塔、金桥之北,近北门,周围可五六里。其正室之瓦以铅为之,余皆土瓦,黄色。梁柱甚巨,皆雕画佛形。屋颅壮观,修廊复道,突兀参差,稍有规模。其莅事处有金窗棂,左右方柱上有镜数枚,列放于窗之旁。其下为象形,闻内中多有奇处,防禁甚严,不可得而见也。 其内中金塔,国主夜则卧其上。土人皆谓塔之中有九头蛇精,乃一国之土地主也,系女身,每夜则见;国主则先与之同寝交媾,虽其妻亦不敢入。二鼓乃出,方可与妻妾同睡。若此精一夜不见,则番王死期至矣,若番王一夜不往,则必获灾祸。 节选自《真腊风土记》之宫室篇 这本详细记载了13世纪高棉人生活的唯一文献资料,我们束之高阁,但别人记得,甚至还激发了自“大航海时代”后不断打开眼界的欧洲人的好奇心。 “吴哥”与“敦煌”的命运似曾相识,它们都曾经有着傲视天下的浩瀚宝藏,但同样也是古代文明失落最多的角落。只不过,来到敦煌的法国人伯希和是用几块银圆,换来了王道士挂在裤腰上的钥匙,进入了神秘的“藏经洞”。而在吴哥,主角换成了按书索骥的另一个法国人亨利·穆奥,借着捕捉蝴蝶,他看到了沉睡中的“吴哥窟”(Angkor)。 眼前,一座座高耸的石塔神秘如莲花次第盛开,苍凉的塔尖,刺入云霄,也刺入心灵,世上留给我们的一切其他遗迹,从此黯然失色。古老王朝崩溃的瞬间,万劫不复的命运毁灭与复生。 吴哥,沉睡了四百年。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从弱小到强大,从辉煌到衰败,每个大好形势都包含了失败的细节,正如每个失败的过程中也有做得对的地方。当下,全球都高喊国人要崛起时,去看看吴哥吧,会让我们稍微冷静下来,别太狂热。 圣家族大教堂外墙上的末日景象中,高迪镌刻了一句加泰罗尼亚语的圣经:I Que Es La Veritat?意思是:何谓真实?我们平日里引为骄傲的那些东西就是真实的吗?位高权重的专家、领导们说的一定正确吗(当然正确,不信你试试看)?怕是连我们常说的上下五千年就有疑点,甲骨文中对“夏”只字未提,考古学中尚无实证,更别说在“夏”之前,还有来历不明的“尧”和“舜”。三皇五帝中,女娲是蛙,伏羲是蛇,炎帝是牛,黄帝是熊,颛顼是鱼,帝喾是鸟,他们是动物?是神?是鬼?还是人?要说起来,甲骨文也比楔形文字晚了快两千年。所以,多出去走走,多看看,挺好,至少能知道夏威夷草裙跟江南蓑衣不是一回事。 当然,我不是旅行达人,人傻、钱少、外语不好,我更不是专业的历史学者,没经过学术的规范训练,像什么扶南、真腊、暹罗、高棉、跋摩、陀罗……稍一疏忽就搞错,尴尬是常有的。 所以这本书写得挺难挺烦,可自个儿挖的坑,要自己填。梵文的“死”都是被动语态,估计意思是说:人总不能主动地半途而废吧。为了解决困扰,疯狂临幸了无数专业书和僵尸般存在的史料,垒起来高度差不多都“著述等身”了,弄得自己比高考生还用功,一旦认真了就好辛苦。 人与人之间是可以沟通的,这大概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错觉。书也一样,有人看了高兴,有人也会厌恶地骂两句,都没毛病。您放心,我最痛苦的时候,都没动过任何不祥的念头,如今岁数大了,连自拍都要先P后发,更觉得自己肉身珍贵,你不喜欢我,我不会想不开。 好像王小波说过,一辈子很长,就找个有趣的人在一起。他可没说,一辈子很长,要找个胸大的人在一起,可见“有趣”应该比“有肉”重要些。不过,这不矛盾,肉体还是灵魂,能得到什么就是什么,都要珍惜。就像去旅游、去读书、去恋爱,不喜欢山山水水,那呼吸新鲜空气也是好的;不认同书里文字,那看看配的图片也能享受;至于求爱了,人家不爱你,你单相思去磕长头也没人拦着呀! 反正,修行是自己的,没人监督。是否决定上路?上路了,你是否会偷懒?多几步,少几步,头有没有磕在地上?除了自己,没人知道。 写这本书,就是我在纸上磕长头,希望不辜负出版社老师们的信任,还有为拙作提供无私帮助的诸君们,特别感谢卢星宇的鼎力相助,还有众位摄影大师(沈委誉,喻添旧,于乐,任国忠,吴迪,于华芸,刘晶,闰自强)的心血佳作。 你们的好,我言语不尽,因为吴哥的美,有勇敢的心和微笑的表情。 最后,将此书献给我最爱的小狗熊! 你是最好的,你知道吗? 2017年7月30日写于北京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