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成吉思汗子孙秘传(第2季共4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胡刃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胡刃著的《成吉思汗子孙秘传》是长篇历史小说,共4册,包括《蒙古汉子》《血性草原》《爱恨情仇》《人间正道》。时间自1720年到1952年。清朝2册,辛亥革命1册,内蒙古革命1册。讲述了成吉思汗的后代巴拉格特氏这支族人的故事,描写了内蒙古草原上巴氏家族一代一代英雄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蒙古人以宽广的胸怀与汉人和睦相处,为蒙古草原的繁荣和昌盛做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融合。

内容推荐

成吉思汗的后代有四个姓氏:孛尔只斤、博尔济吉特、奇渥温、巴拉格物。胡刃著的《成吉思汗子孙秘传(第2季共4册)》写的是巴拉格特氏这支族人的故事。巴拉格特氏在辛亥革命前改姓巴。巴氏家族是志吉思汗第十六代孙巴尔斯博罗特的后代。清朝在统一北元时,大多蒙古部落首领被封王,而巴氏祖先仅封世袭都统(一品),两代后又遭裁撤,后世袭章盖(四品),直到民国时期。

巴氏家族有座家庙——包头召。包头召始建于康熙年问,至今仍矗立在包头市东河区。本套书围绕包头召和巴氏家族展开。

全书共四册,自1720年到1952年,时间跨度232年。

目录

人间正道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后记

蒙古汉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爱恨情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血性草原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土默特蒙古男人早就不扎耳眼儿了,这个小要饭的怎么有耳眼儿呢?李裕智看了看小要饭的脸,见他脸色虽然灰暗,但皮肤细嫩,眉宇之间有几分女相。李裕智的心一动,难道他是个小姑娘?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民歌已经流传了1500年,歌词凄婉隽永,幽远空寥,描绘了草原的美丽富饶,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深情厚谊。

敕勒川是南北朝时期阴山南麓的泛称。明朝时期,土默特部蒙古民族在这一带游牧,因此,这里又称土默川。

土默川上的蒙汉百姓继承了祖先热爱生活、热爱家乡、不畏强暴的优良传统。土默川西部有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包克图。包克图又叫包头。

1925年的包头既有铁路,又有水路,交通便利,商贾云集,买卖兴隆。

李裕智在空气污浊的车厢里坐了一天一夜,他走下火车,外面正下着小雨。

塞北的初春,在花草还没破土之时,常有沙尘肆虐。小雨一下,空气清新,沁人心脾。李裕智背着包袱出了火车站,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顿觉神清气爽。

几个赶车拉客的车夫在雨中招揽生意。李裕智不想坐车,他想在这么好的空气中走走。

包头火车站在包头城南门外,从火车站到南门只有二里多远。

进了城,雨下大了。见前面有座小庙,李裕智跑过去避雨。

李裕智站在庙廊下,忽听庙里有人说话:“人说心诚则灵。为表达我的诚意,弟子愿割自己身上的肉献给大仙,只求大仙保佑我升官发财……”

李裕智往庙里一看,见有个人跪在地上,此人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布长衫,脚上穿着一双脏兮兮的鞋。他撸起裤子,一手拿着牛耳尖刀,一手在腿上揪起一块肉,一刀下去,血如泉涌。

这个人站起身,踉踉跄跄地把他的肉放在供桌上,肉还在“突突”直跳。

李裕智冲进去,惊道:“兄台,你怎么这样!”

那人看也不看李裕智,一甩手,转身出了庙门,一瘸一拐地走了,湿漉漉的地上留下殷红的血迹。

李裕智呆呆地站着,望着这个人的背影感叹:我听说佛祖释迦牟尼割自己的肉喂鹰救一只鸽子,也听说春秋时的义士介子推割自己的肉给公子重耳熬汤充饥,可为了升官发财割自己的肉献给大仙,却闻所未闻。

李裕智正愣着,不知哪里来了一个小要饭的。

小要饭的身材高挑,脖子修长,眉清目秀,牙齿洁白,头戴一顶破毡帽,腰系一条草绳。

小要饭的问:“外地人,你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李裕智还在想着那个割肉之人,仿佛没有听见。

小要饭的向前走了两步:“哎,外地人,跟你说话呢!”

李裕智不经意地看了小要饭的一眼,心不在焉地说:“你怎么知道我是外地人?”

小要饭的有些不屑:“连本地人外地人都看不出来,我还算是要饭的吗?”

小要饭的竟然这么自豪,李裕智觉得他挺可爱,便道:“哦,小兄弟,这个人是谁呀?”

小要饭的一笑:“这个人叫王富贵,从小死了阿爸和额吉,可能,大概,也许跟我差不多,当年也是个要饭的……哎,外地人,你是汉人吗?”

李裕智摇了摇头:“我是蒙古人。”

小要饭的并不相信:“你是蒙古人?”小要饭的用手指着李裕智,“你这个人不实在,不可交。”

李裕智微笑:“比,蒙古勒乎,巴图尔庆格得。”

李裕智说的是蒙古话,翻译过来就是:“我是蒙古人,我叫巴图尔庆。”

小要饭的歪着头:“那你知道额吉是什么意思吗?”

李裕智随口道:“额吉就是母亲啊。”

小要饭的乐了:“还真没看出来,你真是个蒙古人。”

李裕智问:“这么说,你也是蒙古人了?”

小要饭的道:“算你聪明。”

李裕智又问:“刚才那个王富贵不是蒙古人吧?”

小要饭的一挑大拇指:“说你聪明,你还真聪明,我就喜欢结交聪明人。外地人,你来包头,是投亲呢,还是住店呢?”

李裕智是北京蒙藏学校的毕业生。北京蒙藏学校也叫国立蒙藏专门学校,是现今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倡导五族共和、民族平等、国家领土统一。后来,袁世凯当了中华民国总统。

民国初创,政局不稳,各地军阀混战不断,尤其是蒙古、西藏地区,形势更为严峻。在漠北草原,沙皇俄国扶植哲布尊丹巴八世活佛,在乌兰巴托宣布成立大蒙古国;在雪域高原,英国对西藏上层势力威逼利用,试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

为了培养蒙藏少数民族人才,打击分裂势力,1912年9月9日,袁世凯批准组建蒙藏学校。1913年3月,国立蒙藏专门学校正式挂牌,在校学生的食宿和书本费全部由国家提供。P1-3

后记

清朝建立之前,包头是蒙古土默特部的一片无名草原。

明朝后期,明廷强化对草原的封锁,草原上铁锅、食盐、布匹、盆盆罐罐等生活必需品极其缺乏,蒙古百姓生活十分艰难,以致煮肉没锅,许多牧民把石板烧烫,把肉放在上面烤。据说,这就是“铁板烤肉”这道菜的来历。

土默特部可汗阿拉坦试图打破这一封锁,他寻求与明朝通商,但派往北京的使者相继被杀。阿拉坦汗盛怒之下越过长城,抄掠明朝境内的山西、陕西,一度打到北京城外。

然而,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就在阿拉坦汗徘徊之际,白莲教起义失败,丘富、赵全、李自馨等汉人遭明朝通缉逃到塞外草原。阿拉坦汗对这批人十分重视,凡是秀才、举人,阿拉坦汗一律按才授官,对于没有功名的普通百姓,阿拉坦汗划土地给他们耕种,不收或少收赋税。

此时,边塞之内的嘉靖皇帝忙于炼丹修道,以图长生不老,国家大事由严嵩、严世藩父子把持,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草原上的白莲教徒返回明境,一声呼唤,应者云集,一批又一批汉人冒着杀头危险奔赴草原。

草原上的汉人越来越多,由于生活习惯原因,他们不搭帐篷,而是筑土为屋,同乡人聚居在一起,形成村落。最初,草原上的蒙古牧民称这些汉人为“百姓”,转音为“板升”,后来,汉人居住的村落演化为“板升”。

这就是至今仍然在呼和浩特和包头一带遗存的“板升”文化。

这也是最初的走西口。

皇太极把土默特部纳入清朝版图后,“尽烧板升”,并在草原上推行盟旗制度,实行旗、参领、章盖(佐领)三级统治,旗与旗之间不得往来,不得越境放牧,不得通婚,也不得与汉人接触。从此,土默特部巴氏家族便驻牧于博托河两岸。博托河就是今天包头市东河区的东河。

清朝雍正年间,山西、陕西大旱,逃荒的汉人汇成了走西口的大潮,一部分汉人见博托河两岸土地肥沃,他们就在这里停下脚步。巴氏家族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这些衣衫褴褛的汉人,把自家的草场租给他们耕种。随着汉人的不断增加,在博托河两岸形成了“博托村”,也写作“泊头村”,后规范为“包头村”。

从此,巴氏家族与汉人相濡以沫,共同开发这片处女地。包头由村置镇,由镇置县,由县置市。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涌现出一大批彪炳史册的人物。巴氏家族有杭高、托博克、沙津满德勒、巴文峒、巴文峻、巴增华、巴增秀等,巴氏家族之外有经权、云亨、李茂林、郭鸿霖、王定圻、李裕智、多松年、王若飞、乌兰夫、刘仁、奎璧、吉雅泰、李森、恒升、王一伦、贾力更、高凤英、杨植霖,等等。如果把每个人物的事迹都写出来,那就是资料汇编而不是小说了。因此,小说根据情节需要,选取一些历史人物为原型,也对一些历史人物进行了合并和艺术加工。

对于小说中的历史人物,作者很是矛盾,如果把历史人物的姓名用谐音字或近义字代替,便有篡改历史之嫌;如果使用历史人物原名,又担心自己水平不够,不能很好地把握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感情世界,从而引起他们后代的不满,甚至发生纠纷。真诚希望能得到这些历史人物后代的支持、理解和包容。

同时,作者也虚构了一些人物,用虚构的人物把故事串起来,以突出小说的故事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历史小说毕竟不是历史。写历史小说有个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即在重大历史事件上绝不能胡编乱造,但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作者可发挥想象,信马由缰。所以,本套书的重大历史事件,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都是真实的,都是有确凿资料可查的。

这套书的创作历时10年之久,数易其稿,重点参阅了已故著名学者巴靖远先生所著的大量历史资料,期间采访了至今仍居住在沙尔沁章盖衙门旧址的巴建民、巴金柱、巴银柱先生,也采访了现已离世的巴秉清、巴奎勋、柳陆先生,得到了包头巴氏家族后人巴永福、巴奎寿、巴继武、巴彩霞、巴建和先生的大力支持,包头医学院教授张贵先生对书中的史料和民俗进行了细心指导,包头市供水总公司九原供水分公司王钧先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1: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