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插图典藏本)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海伦·凯勒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卷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珍惜每一天

我们或许都看过这样一些令人感动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生命仅剩下最后的一点时间了,也许只有一年,也许还不足一天。那么,这些面临死亡的人将如何度过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天或几小时呢?

这类故事往往能引发人们的思考,人们想知道,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境遇下,将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死是生命的必然结局,处于生命的倒计时,我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或是有哪些感悟呢?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又会有哪些成就、哪些遗憾呢?

当然,也有一些人愿意把“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作为座右铭,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为死神的即将降临而备受煎熬。有时我会想,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怀着这样一种态度去生活、去思考,我们就会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就会怀着友善、进取和渴望去度过每一天。但是,当时间在我们前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悄然流逝时,这种紧迫感就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通常在故事中,那些主人公常常会在最后一刻,由于意外好运而绝处逢生,但是他的人生观却从此发生了改变,他会更加深刻地领悟到生命及永恒的真谛。我们也时常看到,那些曾经濒临过死亡边缘的人们,对生活中的事情都看得更透彻、更豁达,他们将生命赋予了一种醇香之美。

可是,我们的大多数人总把人生视作当然,虽明知自己终将有一天会死去,但却总是把那一天想得非常遥远。我们正处于精力旺盛、身体健康的状态,死亡是遥不可及的,以至于我们根本就不会想到它。日子似乎没有穷尽,所以,我们总是为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而虚度年华,几乎意识不到我们是在浪费生命。

我想,我们的整个人和所有的感官都有着同样的惰性。因此只有失聪者才珍惜听觉,失明者才能体会到重见天日的幸福。那些成年后失聪或失明的人更是这样。但是,那些视觉或听觉正常的人,大部分却感受不到这些感官的可贵。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毫不费力地感受到了一切色彩和声音,可他们却不懂得珍惜。我们不会感恩所拥有的一切,直到我们失去它们;我们意识不到健康的可贵,直到有一天我们失去了健康——从古至今,莫不如此。

有时我甚至想,如果每个人在他刚懂事的时候患过几天盲聋症,这将是他一生的幸运。黑暗将会让他更珍惜视觉;聋哑会让他更珍重声音。我时常询问我那些视力很好的朋友们,探问他们到底看到了什么。

前些天,一位好友前来探望我,当得知她刚从树林里散步归来时,我问她看到了什么。“也没看到什么特别的。”她回答说。要不是类似这样的回答之前我听得太多了,我简直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其实,我早就知道有视觉的人反而看到得更少。  在树林中徜徉许久,却没有看到多少值得注意的东西,怎么会呢?即使我这个没有视力的人,仅凭着触觉,都能发现很多奇妙有趣的事物。

我可以用双手轻柔地抚摸树干,分辨出桦树光滑的外皮,或者松树粗糙的表皮。春天,我会沿着枝条满怀希望地寻找着蓓蕾,寻找着大自然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第一个音符。有时,我抚摸到一朵花柔润而饱满的肌理,会发现它有漂亮的卷曲。有些时候,如果我足够幸运,在我将手轻轻地放在一株小树上时,我可以感觉到小鸟在音律轻快的歌声中快乐地跳舞。我喜欢让小溪清凉的流水从我张开的指缝间缓缓淌过。(P2-3)

书评(媒体评论)

19世纪有两位奇人,一位是拿破仑,一位就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暴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试图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美国著名作家 马克·吐温

目录

第一卷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珍惜每一天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二卷 我的人生故事

 初降人世

 记忆深处的童年

 找寻光明之路

 天使降临

 结缘大自然

 静默而顽强的爱

 在乐趣中学习

 惊喜的圣诞节

 造访波士顿

 与大海亲密接触

 山间的金秋

 冬天里的童话

 初学说话

 《霜王》事件

 参观世界博览会

 接受正规的训练

 信心与希望

 为哈佛大学而奋斗

 冲破逆境

 大学生活

 精神的食粮

 享受生活

 一双双托满阳光的手

第三卷 走出黑暗

 青春万岁

 遇见马克·吐温

 上帝赐予的使命

 演讲实录

 怀念贝尔博士

 激烈的反战运动

 海伦的救赎

 在杂技团谋生

 怀念母亲

 喜事连连

 走出黑暗与寂静

第四卷 我的老师

 背井离乡

 美好的时光

 变故

 德士堡救济院

 我要上学

 帕金斯盲人学校

 重见光明

 意外惹事

 毕业典礼演讲

 初到凯勒家

 小暴君

 早餐会战

 单独训练

 水……水……

 体会文字

 感受大自然

 培养爱心

 坚定的信念

 似水年华

附录 莎莉文老师教育手记

 顽皮的海伦

 较量

 和海伦独处

 改变

 可喜的进步

 纪律与约束

 寓教于乐

 把她的手当成婴儿的耳朵

 抛弃固定的课程

 新词汇,新思想

 神奇的进步

 超强的求知欲

 高度的学习热情

 表达能力的提升

 诚实对待孩子的提问

 叔叔的来信

 思考的颜色

 写给女孩们的第一封信

 一颗幸运星

 形容词的使用

 快乐的马戏团之行

 给海伦讲故事

 是谁种的圣诞树

 对颜色产生兴趣

 孟菲斯之行

 海伦的一天

 教堂里的笑声

 对感受的真实体验

 一年的成就

序言

1880年6月27日,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图斯昆比亚的小镇上,有一位女婴降生了,这个女婴就是海伦·凯勒。她听力很好,口齿灵敏,出生不到6个月便能清楚地说出“tea”(茶)等单词,这让她的父母十分高兴,甚至还指望她将来能够成为一名音乐家呢!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她18个月大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一来,这个只有一岁半的女婴,这辈子看来是没什么希望了。

然而,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小海伦开始了每天10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有时为了切身体会大自然,她甚至在草地上翻滚。通过不懈努力,海伦终于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一本20万字的书,她通常只用9个小时就能读完。1904年,海伦又以优等成绩,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顺利毕业,成为第一位获得哈佛大学文学学位的聋盲人士。此后,海伦通过继续学习,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腊等5种语言文字,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成名之后的海伦,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这使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我们都知道,一个聋盲人要想脱离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字读书。而从学会认字到学会阅读,更要付出的代价,以及这中间所需要的忍耐力,这是常人难于想象得到的。而海伦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触觉来领会老师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她为了使自己能够发好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往往需要进行反复练习,这中间又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失败,但海伦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

海伦从7岁接受教育,到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的14年间,曾给亲人、朋友和同学写了大量的信件,这些书信,或者描绘自己在旅途中的感受,或者倾诉自己的情怀,有的则是复述刚刚读到的一个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许多教材都没有盲文版本,要靠莎莉文老师把书的内容拼写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预习功课的时间上要比别的同学多得多。当别的同学在外面嬉戏、唱歌的时候,她却在抓紧时间努力备课。

海伦在21岁时,和莎莉文老师合作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的人生故事》,这部作品被认为是1902年美国文学领域最重要的两大贡献之一。此后,海伦又不断有新作问世,先后有14部之多。有的被译成上百种文字,风靡全世界。当然,在海伦的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也是流传最广的,当属《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作品于1933年发表在美国的《大西洋月报》上,字里行间,体现出了海伦细腻的感情,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光明的渴望之情,并启迪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活。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1965年,85岁高龄的海伦·凯勒被选为“世界十大女性”之一。

在本书中,我们除了选入以上的两部作品外,还精心翻译了海伦·凯勒的《走出黑暗》和《我的老师》。最后的附录部分,则从海伦的老师莎莉文的视角介绍了海伦·凯勒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其中《我的老师》是海伦75岁才开始写,这是她最好的一部作品,与他的第一部作品《我的人生故事》相隔54年之久。而此时,她的老师莎莉文小姐也已经逝世了。相信从这些作品中,读者一定能够体会到海伦·凯勒的成长历程,并从中领略其思想和文学艺术的演进之迹。

编译者

内容推荐

海伦·凯勒著,李红梅译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插图典藏本)》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女子的视角,告诉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生活赐予的一切。

编辑推荐

海伦·凯勒著,李红梅译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插图典藏本)》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马克·吐温赞其为用笔征服了世界!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列为青少年必读书,被翻译成上百种语言畅销于世界各地。

本书以自传体散文的形式,真实记录了这位聋盲女性丰富、生动而伟大的一生。在书中,海伦·凯勒完整地描述了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去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4: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