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松年十八学士图(双版本)(精)》中,一幅《十八学士》描绘了“十八学士”们的雅集生活。人物神态生动,面部加以晕染,显出立体感。衣纹线描纤细刚劲,用笔准确熟练,精妙入微。文人学士闲适优雅的神情和体态表现到位。画风笔精墨妙,清丽严谨,设色典雅,界画工致。
另一幅题有刘松年款的《十八学士图》,虽然是同名同题材作品,但与上一张《十八学士图》有着巨大的差别,即画中出现了青绿山水,从原先的“庙堂”走向了“野外”。十八学士已经由原来的政治象征身份转变成为文人士大夫。让文人卸下了“政治角色”,使他们处于在野走向山林,游艺于琴棋书画之中。闲隐生活表达的是中国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化信念。此幅作品内容极其丰富,人物、树木、山石、亭台楼阁、器具一应俱全,看得人应接不暇。这幅正是借用了宋代文人雅集丰富的内容,却使用了唐代十八学士这一历史人物典故。其实是一幅地道的穿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