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记
王度撰
据太平广记校录
用太平御览校补
标题依唐人旧题
隋汾阴侯生,天下奇士也。王度常以师礼事之。临终,赠度以古镜,曰:“持此则百邪远人。”度受而宝之。镜横径八寸,鼻作麒麟蹲伏之象,遶鼻列四方,龟龙凤虎,依方陈布。四方外又设八卦,卦外置十二辰位,而具畜焉。辰畜之外,又置二十四字,周遶轮廓,文体似隶,点画无缺,而非字书所有也。侯生云:“二十四气之象形。”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失。举而扣之,清音徐引,竟日方绝。嗟乎,此则非凡镜之所同也。宜其见赏高贤,自称灵物。侯生常云:“昔者吾闻黄帝铸十五镜,其第一横径一尺五寸,法满月之数也。以其相差各校一寸,此第八镜也。”虽岁祀攸远,图书寂寞,而高人所述,不可诬矣。昔杨氏纳环,累代延庆;张公丧剑,其身亦终。今度遭世扰攘,居常郁怏,王室如毁,生涯何地,宝镜复去,哀哉!今具其异迹,列之於後,数千载之下,倘有得者,知其所由耳。
大业七年五月,度自御史罢归河东,适遇侯生卒,而得此镜。至其年六月,度归长安,至长乐坡,宿於主人程雄家。雄新受寄一婢,颇甚端丽,名曰鹦鹉。度旣税驾,将整冠履,引镜自照。鹦鹉遥见,即便叩首流血,云:“不敢住。”度因召主人问其故。雄云:“两月前,有一客携此婢从东来。时婢病甚,客便寄留,云:‘还日当取。’比不复来,不知其婢由也。”度疑精魅,引镜逼之。便云:“乞命,即变形。”度即掩镜,曰:“汝先自叙,然後变形,当舍汝命。”婢再拜自陈云:“某是华山府君庙前长松下千岁老狸,大行变惑,罪合至死。遂爲府君捕逐,逃於河、渭之间,爲下邽陈思恭义女,思恭妻郑氏(五字据《太平御览》九百十二补)蒙养甚厚。嫁鹦鹉与同乡人柴华。鹦鹉与华意不相惬,逃而东,出韩城县,爲行人李无傲所执。无傲,粗暴丈夫也,遂刼(原作将,据《御览》改)鹦鹉游行数岁,昨随至此,忽尔见留。不意遭逢天镜,隐形无路。”度又谓曰:“汝本老狐,变形爲人,岂不害人也?”婢曰:“变形事人,非有害也。但逃匿幻惑,神道所恶,自当至死耳。”度又谓曰:“欲舍汝,可乎?”鹦鹉曰:“辱公厚赐,岂敢忘德。然天镜一照,不可逃形。但久爲人形,羞复故体。愿缄於匣,许尽醉而终。”度又谓曰:“缄镜於匣,汝不逃乎?”鹦鹉笑曰:“公适有美言,尚许相舍。缄镜而走,岂不终恩?但天镜一临,窜迹无路,惟希数刻之命,以尽一生之欢耳。”度登时爲匣镜,又爲致酒,悉召雄家邻里与宴谑。婢顷大醉,奋衣起舞而歌曰:“宝镜宝镜!哀哉予命!自我离形,於今几姓?生虽可乐,死必不伤。何爲眷恋,守此一方!”歌讫,再拜,化爲老狸而死。一座惊叹。
P3-4
《唐人小说》,是鲁迅先生的《唐宋传奇集》以外,研读唐代传奇的最切实用的入门书。书中于每篇作品之后所作的考证,列违作者经历、故事源流和后世演变等等,对于初学者不啻开启进入唐人艺术世界的大门。
——傅璇踪《读<汪辟疆文集>所想到的》
序
唐代文学,诗歌小説,并推奇作。稽其起原,盖二者并与贡举爲倚伏也。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云:“唐世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诸主司。然後投献所业,踰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盖此等文备衆体,可见史才、诗笔、议论。至进士,则多以诗爲贽。今有唐诗数百种行於世者是已。”景安生际绍熙,去唐匪远,《四库总目》尝推其言有根据,盖不诬也。风会旣开,作者弥衆。才杰之士,各拾所闻,蒐奇则极於《山经》《十洲》,语怪则逾於《齐谐》《列异》。於是道籙三清之境,佛氏轮回之思;负才则自放於丽情,摧强则酣讴於侠义。罔不经纬文心,奔赴灵囿,繁文绮合,缛旨星稠;斯亦极稗海之伟观,迈齐梁而轶两京者欤!虽流风所届,藉肆诋諆,而振采联辞,终归明密。宋刘贡父尝言:“小説至唐,鸟花猿子,纷纷荡漾。”洪景卢亦言:“唐人小説,小小情事,凄惋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两公博洽儒宗,立言不苟,辨微知味,独具会心;要非秉正卫道者所能梦见。惜乎小説一体,《汉志》旣别九流,宋元以还,儒者益加摈弃。逮於有明,久郁斯起;文士嗜奇,喜窥秘册,书贾贸利,独标异书。於是割裂篇章,诡立品目,书帕短册,充牣市朝。而唐宋仅存之古本,沈霾於砂泥粪土之中,益费爬梳;斯又唐稗之一厄也。兹爲重加董理,俾复旧观。勘斠则諟正於旧椠,疏説则备徵诸往史。其所不知,窃附阙闻之义。自秋徂冬,凡得文若干篇,厘爲上下卷。上卷次单篇,下卷存专着。篇章先後,
则以作者时代次之。唐稗嘉篇,粗萃於此。
己巳十二月彭泽汪国垣辟疆
汪辟疆所校的《唐人小说》是一部唐代小说选集。1929年左右,汪辟疆先生有感于当时流传的唐代小说文献质量低下,希望加以整理,使其恢复旧观,这促使他开始搜集、校勘、考证唐代小说。
汪先生所取篇目以许刻《广记》为主,搜集了现存唐代小说的大部分重要作品,结合多种文献进行校勘,并于每篇后附加按语,对作者、成书时间、故事源流等做了必要的考证。本书在内容上大致涵蓋了唐人小说创作的所有题材,客观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原貌,呈现了唐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汪辟疆所校的《唐人小说》作为一个断代小说选本,大致涵盖了唐人小说创作的所有题材,客观反映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原貌,呈现唐代小说发展的脉络,并反映了唐代小说在后世的流传。
所选篇目基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读者由各时期篇目的数量和题材的变化,可以感受唐代小说在不同阶段的演变。
对所选篇章的文学地位做出恰当评论,有学术上的扩展与延伸,并对作者、成书时间、故事源流等做了必要的考证,兼具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