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魂灵钦差大臣(全译本)》收录了俄国伟大的讽刺作家果戈理的两部代表作品:《死魂灵》和《钦差大臣》。其中,《死魂灵》用生动逼真的文笔,揭露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真相,展示了俄国农奴制下的社会生活,它以主人公乞乞科夫到外省购买死农奴为主线,展现了一个个地主的丑陋荒唐的嘴脸,揭示了官吏的庸俗与贪婪,是俄国当时社会的生动写照。《钦差大臣》则叙述了以俄国某市市长为首的一群官吏听到钦差大臣前来视察的消息,惊慌失措,竟将一个过路的彼得堡小官员赫列斯塔科夫当作钦差大臣,对他殷勤款待,阿谀、行贿。正当市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这位“钦差大臣”,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之时,传来了真正的钦差大臣到达的消息,喜剧以哑场告终。
《死魂灵钦差大臣(全译本)》包括如下两部长篇小说:
《死魂灵》描写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买卖死魂灵(俄国的地主们将他们的农奴叫做“魂灵”)的故事。乞乞科夫来到某市先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打通了上至省长下至建筑技师的大小官员的关系,而后去市郊向地主们收买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准备把他们当做活的农奴抵押给监管委员会,骗取大笔押金。他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地主,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买到一大批死魂灵,当他高高兴兴地凭着早已打通的关系迅速办好了法定的买卖手续后,其罪恶勾当被人揭穿,检察官竟被谣传吓死,乞乞科夫只好匆忙逃走。
《钦差大臣》描写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正一筹莫展,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从而揭露了农奴制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动。
一辆非常好看的小型弹簧轻便折篷马车慢慢地朝着省会N市的一家旅馆门口驶来,车里大半是单身汉:上尉啦,退伍的中校啦,被百来个农奴服侍着的地主啦,一句话,就是那些可以称之为中产阶级的绅士们。在轻便折篷马车里坐着的绅士们当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其貌不扬,可并不丑陋,不瘦也不胖,虽不算老年,但也并非年轻。他的到来并没有带给这个城市多少骚动,任何特别的事故都没有发生;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两个俄国的庄稼佬在旅馆对面的一家小酒家门口嘀咕了几句,交流了一下各自的看法,而他们的话题并非与军国机密有关,只是有关马车,连马车上的乘客他们也没提及。“你看看,”其中一个人说道,“你觉得这车轮怎么样,假设它是要驶向莫斯科的,就凭它能到达那里吗?”“没有太大问题。”另外一个人回答道。“但是如果去喀山是不是要另当别论?”“那是,到喀山可不行。”另外一个人随声附和道。他们的谈话到此为止。除了前面描述的这一幕之外,在旅馆附近这辆折篷马车又招致了另外一种场景;马车迎头碰上一位身着一条极瘦的白斜纹布裤子的年轻人,一件时兴的燕尾服,用一支土尔出产的手枪形铜别针扣住的硬胸露在外面。年轻人转头看了那马车一眼,立即用手捂住险些随风而去的帽子,又开始低头疾步往前走了。
马车驶进了旅馆的院子,一个旅馆的侍仆热情地迎接了这位绅士先生,按照俄国惯例,这侍仆也可以称之为伙计,这伙计动作麻利异常,甚至别人连他的脸都来不及看清楚。他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手里拿着餐巾纸,他的整个高挑的身材裹在一件长长的线呢制常礼服里,后领几乎一直挨着他的后脑勺,他麻利地把头发往后一甩,极快地把绅士带上楼去,领着绅士穿过一条木制长廊,来观看绅士即将下榻的地方。卧房与一般卧房一样普通,因为这种旅馆在省城里可是比比皆是,旅客们在此住宿一晚上只需花费两卢布,而且基本上可以保证舒服安全,无数李子干似的蟑螂爬满了房间的每个角落。房间被中间的一个五屉柜分隔成两部分,住在隔壁的房客虽然不善言辞又不太爱动,但是却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他不想放过来人的一丁点儿细节。旅馆的内部与它的正面一样呈对称布局:很长,有两层楼;没有抹水泥的底层已经显露出了砖头的红色,砖头本来就不干净,寒来暑往几十载,颜色更加乌黑;上层毫不例外地涂上了黄漆;一排卖马轭、绳子和羊皮的小铺子排列在下面。在一个角落里陈列着的一个铺子的窗口跟前,端坐着一位卖热蜜水的小贩,一只赤铜制的茶炊放在他的身旁,远远望去,小贩的脸风吹日晒变得与茶炊一样颜色,不仔细看看你还以为是两只茶炊呢,而事实上他们的区别也只在于小贩脸上有着漆黑漆黑的胡茬。
正当绅士在巡视自己的房间的时候,他的行李已经被拖进了房间:首先抬进去的是一只白皮箱子,从它磨损的痕迹来看,我们断定它一定陪着主人进行过多次跋涉。抬这个箱子的伙计谢里方约摸三十来岁,矮个子,穿着一件大皮袄,另外一个叫彼得卢什卡,也是三十岁上下的年岁,身穿一件破旧的,肥大的常礼服,显而易见那是东家抛弃的东西,这小伙子生得有几分严厉,脸上长着一个大鼻子和两片厚厚的嘴唇。随后搬进来的行李是一只红木小匣子,上面有美纹桦木的精工镶嵌花纹,另外还有几副皮靴楦头和一只用蓝纸包着的烤鸡。当所有这些东西都被搬进来之后,谢里方跑去喂马了,小听差彼得卢什卡留在了狭小的前厅,他又开始收拾自己的住地,他的小屋黑沉沉犹如狗窝,他把自己的一件外套抱进来放在那儿,同时,他身上那种气味也随之带了进来,这种气味把随后拿进来的装各种仆人行头的一只满满当当的小口袋也传染了。他把一张并不宽阔的三只脚的床拿到小屋里放稳,再把他从旅馆主人那里要来的一条很小的垫褥般的东西铺上,这个东西薄而扁的形状酷似一张薄饼,想必其油腻度也正似一张饼。
P1-3
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是俄国伟大的讽刺作家,《死魂灵》是他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的第一卷于一八四二年五月出版,出版之初就引起了俄国文坛的巨大反响,甚至可以说震动了整个俄国。尽管当时的反响更多的是否定性的诽谤、谩骂和围攻,但伟大的作品自有其不息的生命力,直到今天,这部小说仍旧受到人民的喜爱。
这部小说用生动逼真的文笔,揭露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真相,展示了俄国农奴制下的社会生活,它以主人公乞乞科夫到外省购买死农奴为主线,展现了一个个地主的丑陋荒唐的嘴脸,揭示了官吏的庸俗与贪婪,是俄国当时社会的生动写照。
这部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但作者构思却十分巧妙,使故事紧张而曲折,扣人心弦,同时,果戈理充分运用了幽默、讽刺的艺术手法,让读者深深为之吸引。可以说,《死魂灵》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奇书。难怪俄国文学家别林斯基称果戈理是继普希金之后的“文坛盟主”、“诗人的魁首”,相信读者读过本书之后一定会有此同感。
我们翻译此书,正是为了让读者能够从中领略到果戈理超凡的艺术才能,但限于学识,错误偏差再所难免,请读者指正。
二○一五年三月
“《死魂灵》甚至使他自己在这之前所写的全部作品黯然失色,它彻底解决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问题,巩固了新流派的胜利。它是俄国文坛上划时代的巨著,是一部高出于俄国文学过去以及现在所有作品之上的,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高度艺术的作品。”
——别林斯基(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
“《钦差大臣》,你们无论看多少遍,尽管你们已有所准备,可还是要被它的结尾深深地吸引,被它惊人的美、感染力、非同凡响的完全出人意料的形式以及充满灵感的舞台意图所吸引。”
——聂米罗维奇·丹钦科(俄国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