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张福堂、汤卫华主编的《廿四瘦西湖》,对于旧友,或许您会有再次重逢的亲切;而对于新知,它会让你有发现扬州园林的惊喜。瘦西湖之美,因时而变,因季不同,或轻扬,或沉郁……四时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常看常新,品味其中,回味无穷。
今天的瘦西湖,依然有柔柔吹来的唐风宋韵的情怀,有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的袅袅余音,更有历史深处五彩斑斓的江南记忆,是一个永远说不尽的美丽的梦。
| 书名 | 廿四瘦西湖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广陵书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翻开张福堂、汤卫华主编的《廿四瘦西湖》,对于旧友,或许您会有再次重逢的亲切;而对于新知,它会让你有发现扬州园林的惊喜。瘦西湖之美,因时而变,因季不同,或轻扬,或沉郁……四时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常看常新,品味其中,回味无穷。 今天的瘦西湖,依然有柔柔吹来的唐风宋韵的情怀,有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的袅袅余音,更有历史深处五彩斑斓的江南记忆,是一个永远说不尽的美丽的梦。 内容推荐 张福堂、汤卫华主编的《廿四瘦西湖》以二十四个节气为篇章,以瘦西湖风内的“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等诸多景点为切入点,讲述秀美瘦西湖的历史与人文,为读者诠释一个一年四季总相宜的秀美瘦西湖。同时,从瘦西湖向世界级景区的发展过程中,折射出扬州城市的发展与飞跃。 目录 春 立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雨水·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惊蛰·草长莺飞三月天 春分·何处春江无月明 清明·花都开好了 谷雨·万花园中草木深 夏 立夏·自知不负广陵春 小满·你会不会突然地出现 芒种·梅雨细,晓风微 夏至·人在画中游 小暑·藕香桥下凉风至 大暑·荷的脸,哗然红了起来 秋 立秋·往事并不如烟 处暑·等风来 白露·有位佳人,在水中央 秋分·一分秋雨一分凉 寒露·人闲桂花落 霜降·扬州好,第一是虹桥 冬 立冬·留不住,算不出,流年 小雪·偷得浮生半日闲 大雪·烟霏霏,雪霏霏 冬至·二十四桥明月夜 小寒·等到风景都看透 大寒·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试读章节 立春时节的扬州,难免春寒料峭。这种料峭里还有点高冷的意味,“立春”仿佛要把和冬天划清界限的决心昭告天下似的。立是“开始”,虽然对于真正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天来说,立春,只是前奏。 春为一岁首。中国人的一年之计往往都是从这时候开始的。立春,是新岁封面,而我的家乡扬州,在种种重大场合中,都是以瘦西湖上的五亭桥作为城市封面的。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评价: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芦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 从立春的这一刻起,让五亭侨檐角风铃发出清响的就算是春风了。站在桥上向东看,小金山、吹台、凫庄……瘦西湖最精华的水景尽收眼底。向西看,波光深处,屋字绵延,淡淡的水汽中隐约有琴筝的悠扬。 又一年的美好时光也由此拉开了序幕。认识扬州,自然要从城市徽章——举世无双的五亭桥开始。 郁达夫游览瘦西湖多年以后,向林语堂回忆说(即《扬州旧梦寄语堂》):“几个弯儿一绕,水面阔了,猛然间闯入眼来的,就是那一座有五个整齐金碧的亭子排立着的白石平桥,比金鳌玉蛛,虽则短些,可是东方建筑的古典趣味,却完全荟萃在这一座桥,这五个亭上。” 五亭桥古称“莲花桥”,原因有二。一说是因为桥址选在了瘦西湖的莲花梗之上,故名“莲花桥”。还有一种说法是和桥的造型有关。石桥之上,极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风亭,挺拔秀丽,状似一朵冉冉出水的莲花。中亭高出,四亭环伺,亭与亭间以短廊相接,既联合又独立,虽各抱地势,却共享一个完整覆盖的屋面。 “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这首清朝才子黄惺庵的《望江南》从意境上描绘了五亭桥衣香人影的富丽之美。初建于乾隆年间的五亭桥躬逢盛世,扬州又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地,乾隆六次南巡都途经此地,偏爱之心无需多言。瘦西湖沿岸的营造与崛起也在同一时期。要用一座什么样的建筑来显示出扬州当年的富庶与精致、蓬勃与智慧呢?地方官和盐商们费劲心思,绞尽脑汁,五亭桥就是肩负着如此重要使命而诞生的精品工程。 如果说瘦西湖是一个衣衫素雅的清秀少女,地处景区中心地带的五亭桥就是少女身上那条华丽夺目的腰带。细细端详,五亭桥并非原汁原味的扬州风骨,它是地处南北交界的扬州刚柔并济的建筑杰作,是南方之秀与北方之雄的完美融合。 也许地标性的建筑难免有类似际遇,一百多年前古典浪漫的巴黎也不能接受一座冰冷怪异的埃菲尔铁塔矗立在优雅的塞纳河岸边,但是一座活力之城必定有容乃大,铁塔落成之后巴黎人还是接纳并且爱上了拔地而起的钢铁奇迹,让这座建设之初约定为临时建筑的“铁娘子”成为了世人皆知的巴黎标志。 扬州的五亭桥也是如此代表了包容与创新的城市精神。公元1757年,两淮盐运使高恒为了迎接乾隆皇帝的第二次南巡,想将北海五龙亭和昆明湖清漪园十七孔桥仿建于瘦西湖之上。(P2-8) 序言 时光与我 携手同行 提及扬州,总会令人想起那杨柳依水景色绝佳的瘦西湖;想起太白笔下的烟花三月;想起那杜牧诗中的二十四桥和豆蔻少女;其实,瘦西湖哪里只是烟花三月妩媚?穿越一年二十四个节气,让我们和您一起分享光阴里的每一份感动。 不同于西湖的大家闺秀,瘦西湖自有独特的灵动秀丽。“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唯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并蜚声中外。瘦西湖以“瘦”为神韵,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疏,园林建筑古朴多姿,行船其间,景色不断变化,引人入胜。瘦西湖畔的杨柳绿意浓浓,垂然的姿态述说着扬州的悠闲与宁静。那一池的湖水,也在薄雾的笼罩中,漾起浅浅的涟漪,让瘦西湖随着唐诗宋词的典雅,在一幅泼墨的山水画中,以清秀婉丽的风姿,将扬州的风韵徐徐拉开。 瘦西湖清瘦狭长,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很多风景建筑,处处彰显我国造园艺术的境界。瘦西湖从当年乾隆皇帝上船的“御马头”开始,沿湖过冶春、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莲性寺、白塔、凫庄、五亭桥、二十四桥等,再向北至蜀冈平山堂、观音山止。湖长十余里,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风格独特的园林,是国内著名的集锦式湖上园林群组。 晚唐的才子杜牧,随着扬州的春风,离开失意的官场,伴着二十四桥的明月夜,看青山隐隐水迢迢,看豆蔻梢头二月初,在黄昏夕阳的闲适中,他浸在扬州的温柔中,留下了一曲春梦。他诗中的扬州,既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绮丽多情,也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惆怅伤惋,也正是扬州的风情才能把诗人吸引,才让他发出“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感叹。 瘦西湖是秀美的,有历史积淀的,更是有灵魂的,她高贵、聪慧、厚重,得天独厚,融北雄南秀于一体。 您可以穿越时空而来,在高高的蜀冈之上看欧阳修亲手种下的垂柳,遥想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的气度;在王渔洋虹桥修禊的冶春草庐品一壶“绿杨春”,看扬州人阅读文化、书香传家;也可以去平山堂从鉴真大师悲悯的目光中体会“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胸怀;更可以泛舟湖上,赏春花秋月,品一座座前人精雕细琢今人悉心呵护的园林湖山……今天我们用时节述说瘦西湖的细枝末节,拂去岁月沧桑的旧尘遗痕,我们看见当代造园者以前所未有的气势打造并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前辈留给我们的遗产。瘦西湖水春潮涌动,我们看得见世界级景区芳姿毕现,古老的二十四桥和天际的一轮明月也焕发出古韵新颜。 翻开这本《廿四·瘦西湖》,对于旧友,或许您会有再次重逢的亲切;而对于新知,它会让你有发现扬州园林的惊喜。瘦西湖之美,因时而变,因季不同,或轻扬,或沉郁……四时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常看常新,品味其中,回味无穷。 今天的瘦西湖,依然有柔柔吹来的唐风宋韵的情怀,有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的袅袅余音,更有历史深处五彩斑斓的江南记忆,是一个永远说不尽的美丽的梦。随着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大格局拉开,一年好景吸引着四海的宾朋,而当代扬州的风情与繁华,也随之轻轻地揭开了面纱…… ——编者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