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虎彬编著的这本《河北民间后土地祇崇拜》研究了河北易县民间后土宝卷及其口头叙事传统的个案。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绪论、多神崇拜中的一神独尊、庙祭传统、神社与坛祭、庙宇和神社传承的宝卷、神祗与英雄的多重叙事。
从民俗文献史的角度,把宝卷当作民间信仰的文本,运用史诗学和宗教学结合的方法,使用宝卷经卷、民间叙事和口述史资料,开展宝卷研究,本书是首次尝试。
| 书名 | 河北民间后土地祇崇拜/清代民俗文献史研究丛书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作者 | 尹虎彬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尹虎彬编著的这本《河北民间后土地祇崇拜》研究了河北易县民间后土宝卷及其口头叙事传统的个案。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绪论、多神崇拜中的一神独尊、庙祭传统、神社与坛祭、庙宇和神社传承的宝卷、神祗与英雄的多重叙事。 从民俗文献史的角度,把宝卷当作民间信仰的文本,运用史诗学和宗教学结合的方法,使用宝卷经卷、民间叙事和口述史资料,开展宝卷研究,本书是首次尝试。 内容推荐 尹虎彬编著的这本《河北民间后土地祇崇拜》是关于河北易县、涞水民间后土崇拜与口头叙事传统的个案研究,主要涉及当地的后土神庙、音乐会、佛事会及其仪式、口头叙事文本,以及清代以来民俗文献史的分析。这些材料存在于地方民俗社会中,也延续到今天。后土崇拜是一种含有音乐仪式和神话成分的民间信仰活动。后土在季节性重复出现的神灵祭祀仪式中处于中心地位。对于宝卷的实际表演和后土灵验叙事而言,其核心内容表现为讲述后土的故事,把后土作为一位神来召唤,它的力量便可以显现,庇护共同体的人们。地方性的宝卷和民间叙事传统是在本地的后土祭祀中发展起来的。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民俗学与现代民族国家话语 二、民间信仰的传统文化根基 三、作为民间信仰表达样式的宝卷 四、后土地祗信仰的历史类型学意义 第二章 多神崇拜中的一神独尊 一、后土崇拜的古代传统 1.后土与后土祭祀 2.后土与国家正祀 3.从国家正祀到民间祭祀 二、后土信仰的地方传统 1.村落、庙宇和庙会 2.洪崖山后土皇帝庙 3.历史事件与村落叙事 4.一庙两祀,民间和官方各取所用 第三章 庙祭传统 一、后山朝顶的历史记忆 二、女神带来的庙会经济 三、被香火烧烤的洪崖山景区 四、现代消费文化正在消弭庙会的传统性质 第四章 神社与坛祭 一、民族音乐学的乐社志 1.乐社的组织形式和社会功能 2.民间仪式音乐的传统曲库 3.乐师的习艺经历和代际传承 二、古乐之乡的文化空间 三、灯节的迎神赛社 1.旧俗的恢复 2.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洛古乐” 第五章 庙宇和神社传承的宝卷 一、易州韩家庄《承天效法后土皇帝道源度生宝卷》 二、洪崖山庙传《后土宝卷》 三、涞水县南高洛村《后土宝卷》 四、后土宝卷的归类和文本结构 1.《后土宝卷》归类问题 2.南高洛《后土宝卷》的文本结构 五、《后土宝卷》的主题研究 1.宝卷与故事 2.宝卷的一般性主题 3.宝卷表达的一些基本观念 4.宝卷的一些典型段落 第六章 神祗与英雄的多重叙事 一、“后山神话”的建构 1.天地诸神和列祖列宗共处一地的“神话世界” 2.从古史传说到文人拟制之作 3.后山庙宇、神殿和庙俗传说 二、刘秀传说的信仰根基 1.营救者和被营救者的故事 2.刘秀与后土皇帝庙 3.戏曲中的刘秀主题 4.刘秀传说与历史 三、民间叙事的神话范例 1.民间传说中的后山奶奶形象 2.后土灵验叙事主题 结论 引用及参见书目 附录一 易县城乡庙会日期调查表 附录二 易县、涞水县音乐会佛事会访谈录 附录三 南高洛音乐会乐师代际传承信息总汇 一、南高洛音乐会五代乐师 二、1989年至2012年南高洛音乐会在会乐师出生年代分布统计 附录四 高洛音乐会年表 附录五 1995年、1999年、2006年、2009年南高洛音乐会灯节坛祭现场记录 附录六 南高洛村《后土宝卷》 附录七 《后土宝卷》主题分析之一 附录八 《后土宝卷》主题分析之二 附录九 《后土宝卷》主题分析之三 附录十 “洪涯山神话、传说群”的基本轮廓 附录十一 “刘秀走国”传说类型 附录十二 后土地祗灵应叙事 后记(之一) 后记(之二)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