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与老杆儿
黑龙是一匹马,老杆儿是一个人。
黑龙是打山上捡来的,老杆儿是村里土生土长的。他们两个亲密接触,皆因老杆儿是队里的饲养员。老杆儿的真名实姓人们早已忘记,大人孩子都叫他老杆儿。这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他瘦,站在那里像根木杆子似的;第二他是光棍,独杆一个。
黑龙来的时候当然不叫黑龙,这名字还是老杆儿给它取的。那年夏天,黑龙在老杆儿的精心调养下,腰身全长开了。只见它,头细颈高,蹄大裆宽,四肢修长。它的皮毛黑黑的、柔柔的,简直就像黑缎子一样漂亮。谁见了它都会说:哈,真的是一匹好马啊!这时老杆儿的脸上就会露出慈父一样的笑容来,他说:这不是一匹马,这是一条黑龙啊!渐渐地,黑龙就成了这马的名字了。
可是这年秋天,黑龙一接触农活,形象立刻彻底轰毁——从人人喜爱变成了人人讨厌。老杆儿为它可没少吃挂带。
先是让它去打场。那时生产队很少有脱粒机,无论是打麦子还是打谷子,用的办法就是马拉碌碡。一排碌碡由七八匹甚至十几匹马拉着,由人指挥在场院里旋风般旋转,眨眼就把庄稼压得粒是粒、杆是杆的。为了让黑龙适应,开始并没有给它上套,而是把它拴在老马的脖子上让它跟着跑。这样跑了两天,这才把它套上。谁知这家伙一圈还没跑完,就开始高声嘶鸣,尥起了蹶子。它一闹腾不要紧,所有的马匹全乱了套。场院里一时烟尘四起,人喊马叫,乱作一团。要命的是黑龙竟然拖着一盘碌碡,飞一样朝人群冲来,吓得人群四散奔逃。就见黑龙拖着碌碡直奔场院围墙。三米高的围墙它居然一跃而过。碌碡也被它带着飞起来,卡在墙上,一声巨响,墙倒了半边,套在它身上的皮套应声断裂。黑龙这次闹事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村里三个男劳力受伤。队长气得把它拴在树上,抡起皮鞭拼命抽它。老杆儿闻声赶来,一下抱住队长说:它还小呢,以后就会好了。
接着让它去拉车。赶大车的老板子知道它烈性,开始也不敢套它,让它跟车跑了一段才小心翼翼让它当梢子马。他发现这家伙不但跑得快,而且力气特别大。如果车在路上陷住,它一弓腰就能把车拖出来。老板子一高兴,让它拉川套,以后甚至还想让它驾辕。没想到这天出门,路上有一队骑兵驰过,黑龙突然暴跳起来,发了疯一般拖起车来就跑,结果把其他的马也搞毛了。大车失去控制,溜平的道竟然翻倒,将老板子生生砸瘫,再也没能站起来……
有了这两件事,村里再也没人敢用黑龙干活了,任由老杆儿把它闲养在圈里。可是它偏偏不给老杆儿长脸,为争草料它不是把这匹马踢伤了,就是把那匹马咬坏了,黑龙成了一匹害群之马。于是队里就开始商量将它杀掉或者卖掉。
老杆儿一听这消息,急忙找到队长说:黑龙可不是一般的马,它是一匹天马、神马,可千万不能杀啊。老杆儿还引经据典地说:你听说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吗?当年伯乐在路上看见一匹马在拉盐车,累得呼哧呼哧地喘。他一看,我的妈,这不是一匹千里驹吗!急忙把它买下来献给楚王。结果它为楚王立下了汗马功劳。老杆儿接着提议道:队长,我们也把黑龙送到部队去吧,那里才有它的用武之地呀。我保证……
可惜老杆儿在队里的社会地位实在太低了,还不等他说完,队长就不耐烦地说:我没空听你扯谈!明天,你就烧好汤锅等着吃马肉吧。
夜里,老杆儿抱着黑龙的脖子直掉眼泪。他问黑龙: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你来这里干什么呢!当年猪八戒投错了胎,你是投错了地方了。黑龙无法跟他对话,只是伸出舌头来舔他的脸,还打着响鼻。后来老杆儿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乘着浓浓的夜色,他把黑龙偷偷地放跑了。老杆儿说:快去,找军队去!
第二天,队长领着屠夫带着刀来杀马,黑龙却不见了。队长就开始审问老杆儿,老杆儿拍拍胸脯说:是我把它放了,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队长气得七窍生烟,当即就宣布撤销他饲养员的职务。其实老杆儿早把行李打好了,二话没说扛起来就到场院屋去住了。
想不到黑龙对村子或说对老杆儿的感情还挺深。它就在村子附近转悠,人们不时看见它。有时候,还见老杆儿一大早上山,拿自己的口粮喂给它吃。
后来队长就找了几匹快马去对黑龙围追堵截,却见黑龙宛如一道闪电,眨眼就跑到天边去了。围了好几次,连它的一根毛也没抓着。黑龙成了一匹野马。
那时村里的民兵连还有枪。这天在队长的鼓动下,他们分成几队去追杀黑龙。听着山上一阵阵枪声响起,老杆儿蹲在场院屋里,浑身发抖。结果到了下午,一阵喧闹声传来,说是黑龙被打死了。就听老杆儿大叫了一声,口吐鲜血昏倒在地。P2-4
近年来,岭南小小说在申平、刘海涛、雪弟、夏阳、许锋等人的大力倡导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小小说热爱者,他们中间有成熟作家、评论家,也有后起新秀,他们的写作或深刻老道或清浅稚嫩,却无一不表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喜人态势。今天的岭南小小说也可说春光旖旎,风光无限,老枝新叶,次第绽放新颜。《岭南小小说文丛》这套丛书,可谓近年来岭南小小说创作的一次集体大检阅,名家新锐,聚于一堂。人选的众多作家,来自不同的行业领域,对生活与艺术有着各自的观察切人点和表现力,其作品自然各具特色、各臻其妙。
广东已成为全国小小说创作强省之一:2010年在惠州创建“中国小小说创作基地”;2013年打造“钟宣杯”全国优秀小小说“双刊奖”;2012年著名作家申平先生被聘为《小说选刊》小小说栏目特约责任编辑,同年,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成立了小小说创作研究中心;2016年成立了广东省小小说学会,还有广州、佛山、东莞等地活跃的小小说学会等。一些有能力、有责任感的小小说倡导者,逐步健全组织机构,发展壮大队伍,坚持定期举办笔会,推新人、编选集、搞联谊、设奖项。这些举措不断激励着广大写作者的创作热情,绩效卓异,引起了全省乃至全国更大范围的关注,引领出了一支数以百计的小小说作家队伍。这支队伍先后出版小小说作品集和理论著作数百部,涌现出申平、刘海涛、韩英、林荣芝、何百源、夏阳、雪弟、许锋、韦名、朱耀华、吕啸天、李济超、肖建国、海华、石磊、陈凤群、陈树龙、陈树茂、阿社等一大批在全省、全国产生影响的小小说作家、评论家,先后荣获小小说领域最高荣誉“金麻雀奖”以及“蒲松龄微型文学奖”“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并且获得“小小说事业推动奖“小小说星座”“明日之星”等荣誉称号。《头羊》《草龙》《记忆力》《捕鱼者说》《马不停蹄的忧伤》《蚂蚁蚂蚁》《爷父子》《最佳人选》等不少作品被选人各类精华本、语文教材以及译至海外,成为广大读者耳熟能详的精品佳作。
能把故事尤其是传奇故事讲得一波三折、九曲回肠、跌宕起伏又不纯粹猎奇,不能不说是写作者赢得读者青睐的一种有效手段,事实上有不少小小说写作者都因此而取得成功。广东的小小说领军人物申平深谙此道。近些年在南方的生活打拼,使他对文学的理解愈加成熟。他说,故事与小说的差异在于,前者是为了故事而故事,后者是故事后面有故事——回味无穷。现实生活中会有不同的故事,而要成为小说,则需要作家在生活中提干货、取精华,在故事这个“庙”里,适当造出一个“神”来。我以为作者所说的这个“神”,实际上就是文章的“立意”。这是作家从创作实践中悟出的真知灼见。申平是国内著名小小说作家,作品诙谐幽默,主题深刻,特别在动物小小说创作方面独树一帜,深受读者好评。此次申平推出了自己2012年至2016年期间发表的作品精选,这80篇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这几年的思考和跨越,“头羊”一下子变成了“一匹有思想的马”。
当代小小说领域的写作者云集如蚁,此起彼伏,亦如生活中,各色人等各领风骚。关于人生,关于文学,关于小小说,夏阳曾写下了自己的理解。他说:“小小说首先是一门艺术。语言的精准,具有画面感的场景,独到的叙述手法,极具匠心的谋篇布局,加上恰到好处的留白,方寸之地,凸显小小说的大智慧。”夏阳在出道极短的时间里,以文质兼具的写作,进入一流作者的方阵,细究起来答案其实简单——不懈的读书思考和丰富的生活阅历,直接关乎写作者的人格养成。耿介而不追名逐利,不媚俗并拒绝投机主义,使夏阳在庞杂的小小说作家队伍中更显得言行坦荡,特立独行。夏阳的《寂寞在唱歌》,精选了45篇作品,用音乐点燃小小说,用小小说诠释音乐,可谓别出心裁,意在创新。该书质量整齐,笔法老道,人物描写细腻,是一部有艺术特色的小小说作品集。
《海殇》是李济超的又一本作品结集,内容大致分为“官场幽默讽刺、社会真善美、两性情感”三类。李济超刻画人物人木三分,把普通而有特殊意味的人和生活巧妙地奉于读者面前,引导读者在阅读中沉思,在沉思中感知生活。他常将官场比作战场,撇开危言耸听之嫌,官场上不仅要有斗智斗勇的应变能力,还要有百毒不侵的强健心智才行。李济超的官场作品,似乎和“领导”较上了劲:《千万别替领导买单》的弄巧成拙,《白送领导一次礼》的功利认知,《不给领导台阶下》的误打误撞,无不说明了领导在其官场作品中难以撼动的堡垒地位。《今天是个好日子》更是将领导的官场伎俩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很多作家热衷官场题材的写作,且以揭露、讽刺为侧重点,此类题材能成为写作热门,绝非因官场文章好做,而是耳闻目睹,有话可说。
官场题材是陈耀宗创作的侧重点。《寻找嘴巴》中形形色色的官场人物活灵活现,语言或犀利或诙谐或调侃,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在探究官场的生存法则,无外乎描绘官场为人处世的谨小慎微,甚至扭曲的生存心态。人际关系历来都是官场交流中不可避免的焦点,《人前人后》化繁就简,三人为例,集中展示了一个办公室中明争暗斗的有趣一幕。科长、科员甲、科员乙都是笔杆子,时有文章刊发,闲来两两互评,阿谀奉承乃至互相褒奖,而不在场的第三人就无辜中枪了。互损的结果只有两败俱伤,只不过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官场游戏,人前人后,倒是彼此相安无事。“后来,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三支笔杆子似以往那样,两两对答着。一到三人都在一起,就不晓得说什么才好。”作者深谙官场生态体系,娓娓道来不失诙谐成分,讽人前的道貌岸然,嘲人后的阴暗猥琐,宛若上演了一出新时代的官场现形记。
胡玲是惠州市的小小说新秀,她的《心花朵朵》,是其几年来创作的结晶。该书细腻地描绘出人性的种种形状,开掘着人性的丰富内涵,用阳光的心态传达积极健康的能量,以接地气的文字书写社会底层小人物,如农民工、小贩、司机、临时工、保姆等,描写他们的生存之痛,他们的窘状、尴尬、困扰与快乐j胡玲还善于挖掘人性背后的束缚甚至异变,发现人的弱小和缺陷,以不同的文学视角写出“完美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英雄之死》便是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篇作品,它意在警惕和呼唤:人,最终要成为“人”,而避免成为某些先人为主的观念的祭品。
在这次出版的《岭南小小说文丛》中,还有一卷要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那就是《桃花流水鳜鱼肥——惠州市小小说10年精选》。这本由著名小小说评论家雪弟主编的作品集,收入了惠州市小小说作家的63篇精品力作,可以看作是“惠州小小说现象”的最好诠释。雪弟先生对广东小小说事业的不懈推动,值得尊敬。
《岭南小小说文丛》的出版,一定会成为2017年全国小小说领域的大事之一,也是一件值得广大小小说读者期待的事情。
是为序。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小小说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著名评论家)
申平是国内著名小小说作家,他的作品诙谐幽默,主题深刻,特别在动物小小说创作方面独树一帜,深受读者好评。《一匹有思想的马/全民微阅读系列/岭南小小说文丛》收录作者2012年至2016年4年间在各地报刊上发表的作品66篇。
《全民微阅读系列》是一套微型小说合集。这套书的作者既有中短篇的名家,又有微型小说的专业户,还有崭露头角的新秀。这些作品或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或警世醒俗,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或富有哲理,给读者启迪,是一套集思想性、文学性与可读性为一体的丛书,具有较好的出版价值。申平著的《一匹有思想的马》是该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