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诗人心态史研究的构想
白话诗诞生期胡适的心态意识与路向选择
穆木天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转变”之再探
转变、介入与自我认同——论20世纪30年代杨骚的诗歌创作
戴望舒的诗人心态及创作道路
旧体诗词创作与胡风的心态
文学史深处的精神暗河——昌耀诗歌论析
北岛论——从心灵史到文学史
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诗的心态意识
晚期风格的自我认同——论欧阳江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
后记
| 书名 | 心态史的研究与进路(精) |
| 分类 | |
| 作者 | 张立群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目录 现当代诗人心态史研究的构想 白话诗诞生期胡适的心态意识与路向选择 穆木天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转变”之再探 转变、介入与自我认同——论20世纪30年代杨骚的诗歌创作 戴望舒的诗人心态及创作道路 旧体诗词创作与胡风的心态 文学史深处的精神暗河——昌耀诗歌论析 北岛论——从心灵史到文学史 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诗的心态意识 晚期风格的自我认同——论欧阳江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 后记 内容推荐 张立群著的《心态史的研究与进路(精)》探讨“诗人心态”诗学主题。“诗人心态”充分反映诗人某一阶段心理机制和精神状态,具有个人性、可变性的特征,并影响诗人的生活道路、创作风格,且投注于具体的作品之中。众多诗人的心态演变则构成一部丰富而生动的诗歌史。本书通过对穆木天、杨骚、昌耀、北岛、杨炼、欧阳江河等诗人及其诗作的阐释,呈现“诗人心态”研究实践的可能性。 编辑推荐 “诗想者·学人文库”推出国内6位“70后”诗歌批评家的诗学论文集或专著,包括陈卫的《中国诗人诗想录》、刘波的《重绘诗歌的精神光谱》、熊辉的《隐形的力量——翻译诗歌与中同新诗文体地位的确立》、易彬的《记忆之书》、张立群的《心态史的研究与进路》和王士强的《消费时代的诗意与自由——新世纪诗歌勘察》。他们既注重从总体上对中国百年新诗发展问题和现象进行宏观观照,关注时代思潮演变和中西方文化对诗歌发展的影响,又着力于诗人的个案研究,并对单首的诗歌进行文本细读品鉴。更有意思的是,本辑6位青年学者对这三个层面的研究还大致提供了一种诗学研究的对比,可以给诗人、学者和普通读者提供良好的参考。 张立群著的《心态史的研究与进路(精)》为其中一册,讲述了:诗人心态是诗歌史的内在组成部分,而众多诗人的心态演变,则是解剖的诗歌史纹理结构,真实而丰富。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