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微行为心理学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王新菊
出版社 煤炭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冥思苦想不得,无心而为却成

大家是否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呢?遇到某个问题,我们对它冥思苦想、辗转反侧,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抬眼望天或是随性散步时忽然脑子电闪雷鸣,心中似乎有了某种茅塞顿开之感,最后自然将问题顺利解决。这种经历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但是,这样的事情又是怎么回事呢?就这样看,我们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直接的帮助和提醒,那么,我们又是怎么从之前的“一窍不通”变得如此“七窍玲珑”的呢?

行为故事

19世纪中叶,人们对有机化学的研究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了,但当时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苯分子的结构尚不清楚。当时,德国著名化学家凯库勒也在研究。一次,他绞尽脑汁,苦思不得其解,面对火炉打起瞌睡来。在睡梦中,他看见很多碳、氢原子首尾相连,形成了很多环,在他面前跳动不已,其中一个环突然飞到他的眼前,像一道闪电,把他惊醒。梦中原子排成的环,使他受到启发,经过进一步研究,他终于得出了苯分子的结构是六角形环状的结论。

心理揭秘

在心理学上,这种奇特的现象被称之为“顿悟”,它是指人在特定刺激诱发下突然产生的对某一问题的醒悟。这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因情绪高涨而突然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创造者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酝酿思考,由于有关事物的启发,促使创造活动中所探索的重要环节得到明确的解决。用周恩来总理的话说,灵感是“长期积累,偶一得之”的一种创造。

当灵感出现的时候,思维的一系列中间过程都被省略了,剩下的是首尾的环节,在这种状态下,人往往会豁然开朗,一下子将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盘托出,然后再逐步恢复中间过程。

如此看来,灵感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当对某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专注思考、研究之后转入休息或从事其他工作时,人的大脑已经不再有意识地注意这个问题了,但是还在通过潜意识的活动,继续思考着它。所以,当灵感出现时,自己往往感到它仿佛突然从天而降,让人茅塞顿开,但又无从知晓它的来龙去脉。

那么,为了建设我们的“灵感基地”,让我们能够更大频率地转动自己的“核桃齿轮”,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灵感的产生需要人有较强烈的行为动机,并为此进行长时间专注的、积极的思索和钻研。心理学认为,在灵感出现之前,必须经过一段长期艰苦的致力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劳动。而灵感的突然从天而降,正是我们长期不懈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果。我们只有怀着对创造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强烈愿望,凭着不怕困难、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长时间地冥思苦想,使自己的思想达到饱和却又不是极度疲劳的状态,才可能促成灵感的产生。  其次,灵感多产生于经过长时期连续思考后转入休息或进行其他休闲活动的时候。人的意识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叫“显意识”,藏于水中的是“潜意识”。前者能被人觉察,如人们的思考、讨论,而后者却不能,灵感思维通常就是潜意识活动的结果。科学家认为,潜意识的能力要比显意识更强,显意识受常规思维的影响,难以自由发挥,而灵感则往往需要突破常规,它是一种顿悟。人们对一个问题经过长时期的冥思苦想,在多次尝试反复失败后,会暂时丢开该问题,去休息、娱乐、锻炼。这时,人的思维反而排除了外界事物的干扰,显意识活动下降了,潜意识思考活动的信息就会突然冒出来,灵感就此产生了。

P9-10

目录

第一章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迹可循

 别人哈欠连连时,我们也受传染

 危险来临,身子却僵住不动

 地铁抢座时人们总喜欢靠边坐

 冥思苦想不得,无心而为却成

 眼镜戴在头上却四下寻找

 喝醉酒之后总有人喜欢狂打电话

 有些场景总觉得似曾相识

第二章 习惯性行为,最真实的心理反应

 详细描述事情的人更容易被相信

 走背字时多想想好的事情

 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名字很敏感

 寻求帮助时,别朝着一群人呼救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DIY的东西更被人欣赏

第三章 透视行为,有效辅导孩子学习

 不喜欢的科目总是很难进步

 找一个可激起竞争意识的比较对象

 大声朗读,胜于默念默读

 给孩子好奇的学习权利和时间

 关键处稍作停顿,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用积极的期待督促学习

 孩子自愿学习时,别给他奖励

第四章 见微知著,在感性和理性间权衡

 大钱小花,小钱大花

 为什么我们总会买一些没用的东西回来

 打破“便宜没好货”的消费心理

 在无关紧要处说一些产品的缺点

 “买一送一”的活动背后

 名人“同款”总让人招架不住

第五章 关注行为,不动声色地影响

 受关注,就会表现的更积极

 要转变他人的态度,就强迫其参与相关活动

 出力不讨好

 “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

 承诺影响行为,保持一致是普遍心理

 虚拟的电视情节也会让人情不自禁

第六章 以行揣思,练就职场达人

 给工作懈怠的员工来点危机感

 犯些小错,更让员工亲近

 以商量的方式下达任务

 适时缺席,引起重视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第七章 守护爱情,破解耐人寻味的举止

 面对压力:男人沉默,女人倾诉

 满足男人的视觉,调动女人的嗅觉

 恋爱中的女人总喜欢姗姗来迟

 偶尔做一顿浪漫的早餐

 三分好奇,成全万般想象

 棒打鸳鸯反而会爱得更深

 漂亮的外表产生的爱情

第八章 游刃社交,从微行为找到突破口

 过分的卷入,会让人倍感压力

 在演唱会上大喊大叫的腼腆人

 即使再熟悉,也要保持距离

 触碰带来的神奇效用

 礼物太昂贵就会让人产生负债感

 见面次数长,不如见面次数多

 善待别人的尴尬

 “谢谢”说多了反而让人感到虚伪

第九章 捕捉生活,于行为中发现蛛丝马迹

 生活在一点一点之间变麻木

 淡看得失,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周日晚上失眠,周一早上心烦

 买买买,买东西不如买经历

 因为“惦记”,所以心不在焉

 面包在增加,幸福却随之减少

 买彩票的人总是收不住手

第十章 诱导行为,一场无硝烟的心理角逐

 提要求时,要逐步开始

 告诉犹豫不决的人:大家都是这样的

 一开始认同,往往就会一直认同

 说服别人时只提供两种选择

 打感情牌,缩短心理距离

 给他人赋予高尚的动机

第十一章 引导行为,不打不骂的家教智慧

 重复性唠叨只会让孩子心烦

 孩子哭闹时,先安慰再教育

 正话反说引起正向行为

 用“你很努力”代替“你很聪明”

 忽略孩子的坏脾气

 孩子的愿望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

第十二章 于细微处下手,培养超强大脑

 我们总是会忘记自己要干得事儿

 过目不忘与转身就忘的差别在哪里

 记得对方,却叫不上名来

 情绪高昂时,记忆力才会最佳

 “我能记住”是关键

第十三章 在一举一动中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顶级大师的演奏却无人问津

 “稀缺”往往比较有吸引力

 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

 发现自我的力量

 让流言在你这里停止

 幽默是种影响力

第十四章 行为看见端倪,读心赢得人生

 “今日运气”总是说的很准

 在众人面前说出你的决心

 关键场合,往往发挥失常

 夫妻越长越像,行为越来越相似

 畏惧,便会停滞不前

 中国人吃饭总喜欢抢着买单

 先减还是后增,这是个诀窍

第十五章 心舞飞扬,一颦一笑皆幸福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大哭一场之后心里会畅快许多

 让“白日梦”成为有益的自我交流方式

 诉说烦心事,舒缓心灵

 随机“包裹”带来的意外惊喜

 境由心造,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

 你的一举一动别人也许并没有看在眼里

 与愁眉苦脸的人待在一起你也会郁闷起来

序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种德国特种兵的任务是,深入敌后去抓俘虏回来审讯。

当时打的是堑壕战,大队人马要想穿过两军对垒前沿的无人区,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如果一个士兵悄悄爬过去,溜进敌人的战壕,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参战双方都有这方面的特种兵,他们经常被派出去执行任务。

有一个德军特种兵以前曾多次成功地完成这样的任务,这次他又出发了。他很熟练地穿过两军之间的地域,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敌军战壕中。

一个落单的士兵正在吃东西,毫无戒备,一下子就被缴了械。他手中还举着刚才正在吃的面包,这时,他本能地把一些面包递给对面突然而降的敌人。这也许是他一生中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了。

面前的德国兵忽然被这个举动打动了,并导致了他奇特的行为——他没有抓这个敌军士兵回去,而是自己回去了,虽然他知道回去后上司会大发雷霆。

行为决定命运!行为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透过行为读懂别人的内心世界,那么不管是对我们的事业,还是对我们的生活都是大有好处的。

中国古语有云: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难识心。人心是难以捉摸的,但也是有迹可循的,这本《微行为心理学》就是告诉你如何通过行为读懂人心,了解人性,并将之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弗洛伊德说:“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行为透视心理,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踪迹可循、有端倪可察的,本书就是通过行为分析心理,给不善于识人的读者指点迷津,帮助大家读懂周围人的内心心理,掌握为人处世的策略,游刃职场的方法,收获幸福的秘诀,获取成功的智慧。

本书有案例有说理,有疑问有解析,内容朴实,讲解深刻不枯燥,读它你会看到一个个司空见惯的行为,你会了解每一个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你会为之吸引,惊叹连连。

当我们听到别人哼一首歌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也哼起来;当别人咳嗽的时候,我们也会觉得自己的喉咙有点痒;当别人哈欠连连的时候,我们也会控制不住地打哈欠;

当很多人涌入一节空车厢之后,人们往往会先选择两端的座椅,后选择中央的座椅;

面对压力时,男人会不停地抽烟、喝酒,或者一直默默无语,而女人则会选择购物或者向别人倾诉;

恋爱约会时,总是男人先到约定地点,而女人却姗姗来迟:

商家打出“买一送一”“满200减30,满500减100”等优惠后,我们忍不住要买买买:

有事总是第一个上,有忙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有失误比对方还内疚和自责,这样的人却并没有赢来朋友的认可……

这样的行为司空见惯,但你知道它背后的人性心理吗?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书里寻找答案吧。

内容推荐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心理的映射,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和想法,每一个微小的行为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意义。王新菊著的《微行为心理学》,就是通过人微妙的行为来分析心理,让你了解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自己,教你看清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带你揭开人性诡谲的面罩,参透行为的规律。这些知识将有助于你拨云见日,看懂他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以更有效地在工作、生活中获取准确信息,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由外到里一层层剖析,参透行为动机,破解人性密码!

编辑推荐

王新菊著的《微行为心理学》通过行为分析心理,给不善于识人的读者指点迷津,帮助大家读懂周围人的内心心理,掌握为人处世的策略,游刃职场的方法,收获幸福的秘诀,获取成功的智慧。

本书有案例有说理,有疑问有解析,内容朴实,讲解深刻不枯燥,读它你会看到一个个司空见惯的行为,你会了解每一个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你会为之吸引,惊叹连连。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5: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