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成了当前的热点,但是互联网快速发展背后国家、企业间各种利益的博弈也呈白日化,甚至邪恶的犯罪也在滋生,互联网光鲜亮丽的表面也存在着黑暗和污垢。《网络霸权(冲破因特网霸权的中国战略)》作者张捷从互联网、信息、金融、法律等多领域揭开互联网幕后的黑手,以及对我们日常生活、企业利益、中国主权安全的侵害等,互联网的过渡发展很可能成为我们,甚至国家的“伤疤”和“枷锁”。本书深入剖析各方利益纠葛、各国国家战略方向,寻找突破美国网络霸权的中国战略。作者观点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同时为读者多视角了解互联网提供途径。
自 序“互联网”是美国最大的冷战成果
引言一 中国网络大发展战略的危险系数
引言二 习近平总书记给倪光南等院士的批示
第一章 裸奔时代——网络上的透明人
一 我们都是网络透明人
二 西方对华信息战已经全面开动
三 生物识别技术用于网络的问题
四 重建身份体系的成本绑架透明中国
五 网络黑社会下的透明
六 虚拟数字身份证戳穿网络透明谬论
第二章 透明化和非对称被套利
一 为何美联储不监管金融衍生品
二 掠夺数据的网络倾销
三 透明制带来的中外利益套利
四 透明化背后核心信息垄断
五 离岸港不透明和美国全球征税
第三章 区块“乌云”与虚拟、熵
一 云计算与区块链要你交出命脉
二 耗散结构下的数据垄断
三 全面认识虚拟经济
四 虚拟价值是从属价值
五 虚拟下的财富博弈游戏
六 数字货币区块链的摩尔悖论
第四章 套利、寻租下繁荣的互联网“枷”
一 “互联网+”是美国因特网“嫁”
二 “互联网+”是税收套利带来的繁荣
——“互联网+”让征税权流失和税负不平等竞争
三 “互联网+”创新变网络特权寻租
——白马非马与制度食利下虚假创新
四 “互联网+”的社会成本不可忽视
——社会生态沙漠化和财富流失
五 案例分析:“网店第一村”背后的毒瘤
六 网络更关键的是全球利益再分配
——科技进步是生产力不是分配力
七 网络金融必须严控
八 网络霸权迈向金融的ICO
第五章 经济结构重组
一 贝叶斯定律与透明人身份
二 分享经济、共享经济与透明利益
三 产业链碎片化、透明化让中国制造被控制
——“互联网+”将中国制造变为美国制造
四 “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4.O的似是而非
——软规则和产业生态下定价权博弈才是关键
五 传统经济依然有活力
第六章 网络的财富博弈
一 网络时代的传媒新规律
二 “互联网+”让货币霸权发挥更大优势
——资本倾销下经济主权变傀儡
三 为什么中国的网络就是贵
四 中国防火墙的经济意义
五 网络空间新疆域
六 全方位新型战争模式
七 建设自主标准的网络是一场战争
第七章 网络主权的博弈与信息的较量
一 被网络绑架的社会
二 网络信息战的毁灭力量
三 央行开放电子货币印钞权
四 网络买办渗透中国
五 网络资本挑战现实政权
六 区块链、暗网与黑暗虚拟权力
七 从网约车谈“田氏代齐”式的和平演变
——公共服务是政府义务更是政权权力
八 网络空间博弈的焦点是主权
九 美国真的放弃了“互联网”管理权?
第八章 网络法权
一 美国因特网的法理分析
二 网络的数据所有权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 美国最终控制网络司法裁决权
四 网络安全法是根本大法
第九章 网络反透明与国家安全
一 中国的崛起必须改变信息环境
二 中美博弈与网络虚拟身份
三 网络知识产权壁垒与安全
四 中国需要自己的公网和规则
五 抗衡因特网:中国主权网络关键技术标准横空出世
跋 中华公网共图强
附录文件
附录一 台湾与ICANN的美国因特网接入协议
附录二 美国因特网之——《新GTLD注册管理机构协议提案》
附录三 相关备忘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