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觉醒日(2)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唐缺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新浪官方第一本《觉醒日》全面解读新媒体的书历史记载的几千年前的生物到底是什么?在这里一个天生背负古魔封印秘密的少年,带你重新认识这个恐怖的世界!唐缺的《觉醒日(2)》是第二部。

本书内容跌宕起伏,节奏把控超强!用最吸引眼球的中国本土道术对决,来结合真实历史讲述一个神话故事。

内容推荐

唐缺的《觉醒日(2)》是长篇小说《觉醒日》的第二部。

600年前的涿鹿之战,究竟是谁和谁的战争?

长春真人西行途中,在撒马尔罕城发现了什么让他畏惧不已的事物?

欧洲中世纪的女巫迫害,到底是为了何种原因?

龙虎山天师张彦頨的寻宝活动,寻找到了怎样的恐怖存在?

明末起义领袖张献忠,为什么成为了杀人魔王、又在帮谁隐藏着什么?

炼金术士尼古拉勒梅的神秘人生,竟然是从一幅与西藏有关的凶画开始的?

……

一系列的历史谜团,整个人类的生存进化之路,似乎都和一股来自远古的神秘力量息息相关。 

冯斯,一个一直过着寻常人生活的平凡大学生,突然被卷进了一连串奇特凶险的事件中,从此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遭遇到一群自称“守卫人”的特殊人群,重新认识了世界的历史。他苦苦寻找着自己的真实身份,也苦苦追索着远古恶魔的真相与秘密。他,和神秘莫测的黑暗魔王,一起等待着最终的觉醒之日……

目录

序章 历史的碎片

第一章 死亡之夜

第二章 故乡

第三章 血腥的诞辰

第四章 太岁

第五章 狭路相逢

第六章 你终于来了

第七章 坟

第八章 魔仆

第九章 血脉

第十章 幕后真凶

尾声

试读章节

宝藏之谜

绞盘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绷紧的缆绳开始往回收。从拉动绞盘的力工们不断流出的汗水和吃力的神态来看,河里的大网似乎是捞到了什么沉重的东西。

“找到了!”河上传来一片惊呼声。此刻的九眼桥上站满了围观的成都市民,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和期待,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河中那艘正在工作的打捞船,船身上用红色油漆涂写的“锦江淘银公司”六个字显得格外醒目。

粗重的缆绳一根根地绷紧,绞盘转动的声音越发显得它不堪重负,让人们都有些担心那些缆绳会不会被拉断。但是运气不错,人们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几分钟后,大网被拉出水面,网子里兜着一个黑乎乎、糊满河泥的巨大物体,还在湿淋淋地滴落着河水。尽管暂时还看不清这个物体的真面目,但人们早已经存了先人为主之心,几乎是立刻就辨别出了它的大致形状。

“石牛!找到了,真的是石牛!”市民们忍不住乱纷纷地叫喊起来,“石牛找到了!张献忠的石牛找到了!”“昨天找到了石鼓,现在又找到了石牛,暗号对上了!那首民谣是真的啊!”

“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人群中一个长衫长须、俨然大儒模样的老人轻声感叹着,“没想到啊没想到啊,传说中的张献忠宝藏竟然是真的。如果真能找到那些财宝,则可为抗战增添不少的经费呢,功莫大焉,功莫大焉……”

这一年,正是全面抗战开始后的第六个年头。四川虽然暂时并未被日军荼毒,但中华一家、唇齿相依,这个简单的道理川人都懂得。于是百万川军出川抗日,伤亡惨烈,可歌可泣。

另一方面,川内各界从未间断各种抗战募捐活动。然而战争这架机器对资财的消耗太过疯狂,四川原本就不富裕,甚至有农民捐出口粮而自己饿得奄奄一息吃观音土毙亡的事例。人们为了寻找可捐之款,想尽了一切办法,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与宝藏有关的民间传说不胫而走,并开始风传,而在这当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张献忠的宝藏。

张献忠是人们熟悉的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于公元1644年攻克成都,并建立了大西政权。虽然这个短命的政权在两年后就覆亡在清军的铁蹄之下,张献忠本人也被和硕肃亲王豪格暗箭射杀,但后世却始终流传着一个和他有关的传说:张献忠在多年的征伐生涯中,聚敛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巨额财宝,能够填满24间房子。在察觉到自己的末日将临之际,他把所有的金银财宝都秘藏起来,又设计了一头石牛和一面石鼓作为藏宝记号,以待日后发掘。

从此以后,这笔传说中的张献忠宝藏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各种各样煞有介事的说法从未断绝。有人说财宝埋在了贯穿成都的河流——锦江的河底,有人说张献忠兵败逃离成都时用一艘大船运走了全部宝藏,却不幸随船沉入岷江,还有人说张献忠命令其义子张可旺在青城山的支脉——青峰山开凿了巨型的地宫,将宝物藏于地宫中。

这些传言反正也就是说说而已,并无真凭实据,虽然历史上也有许多人因为垂涎这笔宝藏而动手发掘寻找,却始终一无所获。直到一年前,由于抗战募捐的需求,这笔宝藏又开始成为人们谈议的热点,成都市的几家知名商会甚至专门组织了包括考古专家、民俗学家、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在内的众多学者,对张献忠宝藏的传说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最终圈定了两处最有可能藏宝的地点——锦江河道内以及青峰山中。

就在这股寻宝风潮渐渐热起来的时候,一个惊人的变化将民众的热情推向了顶点:一个名叫陈广泽的男人公开宣称,他已经获得了张献忠宝藏的藏宝图,根据藏宝图的标示,财宝就被埋在锦江河底!

当然了,此前号称自己手里握有藏宝图的人原本也不少,后来证实这些人都只是试图用假地图骗钱而已。但陈广泽却并没有任何兜售地图的举动,与之相反,他投资成立了锦江淘银公司,开始亲自寻宝。这是自张献忠藏宝流言兴起以来,第一个将寻宝付诸实践的实体机构。

这一举动最初受到了人们的嘲笑,有时评家直接在《新民报》上撰文指斥陈广泽“想钱想疯了”。在陈广泽向报界表示“兄弟绝非为一己之私,寻宝之目的乃是筹资抗日”之后,公开的嘲讽虽然消失了,但是怀疑却丝毫未减。大家普遍认为,即便陈广泽是出于一腔爱国之心而开办淘银公司,最后的结局仍然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陈广泽竟然真的找到了一些看起来和宝藏有些关联的东西。他在地图所标注的锦江河道内用打捞船夜以继日地寻找,先是捞上来了几件零散的金器银锭,接着找到了一些当时大西政权所铸造流通的钱币——大顺通宝。这些发现迅速引起了市民们的关注。

锦江淘银公司逐渐成为成都视线聚集的焦点,每天来到河畔观看打捞过程的人也越来越多。虽然找到东西的时侯少,无功而返的时候多,但每次哪怕是找出几枚锈迹斑斑的大顺通宝,也能让人们始终保持着希望。

到了这两天,突破性的进展终于出现了:打捞船先是捞出了一面巨大的石鼓,继而找到了一头石牛,这正好应了成都流传已久的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石牛和石鼓,正是传说中张献忠宝藏的标记。

在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里,陈广泽陷入了记者们的包围圈,当他终于回到自己位于帘官公所街的寓所时,客厅里的挂钟正好敲响九点。

陈广泽没有开灯,也没有摘帽子脱外衣,而是径直走到沙发旁,一屁股坐下,仿佛这一天的折腾已经让他疲惫不堪。他取过放在茶几上的茶杯,直接“咕嘟嘟”喝了一大口里面的冷茶,然后放下茶杯,点燃了一支烟。奥地利产的IMC0打火机喷出耀眼的火苗,短暂地照亮了他的脸。这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精干男人,是从南京迁居到成都的“下江人”,有着一张略带西域特色的英挺面孔,据他自己说,那是他的先祖曾在边疆地区定居经商、血统较杂的缘故。

陈广泽快速地深吸了几口,抽完这支烟,又站起身来走进卧室。他依然没有开灯,目光却似乎能在黑暗中视物,轻松地避开了一切的障碍物后,他来到卧室的窗边,伸手打算拉上窗帘。突然之间,他的动作停住了,身体慢慢转过来,面对着卧室—侧的衣柜。

“出来吧,我知道你在那儿。”陈广泽沉声说道。

房间里传来一声有些沉闷的轻笑,随即衣柜被推开了,一个身材娇小的女人从里面钻了出来,身手显得格外敏捷。女人穿着紧身的夜行衣,并用黑布蒙住了脸,只能看到一双闪亮的眼睛。

……

P1-3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1: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