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欧美经典电影读解/大学通识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孙宜君//王宜文//曾泓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欧美经典电影读解/大学通识书系》作者孙宜君、王宜文、曾泓按照欧美电影13种主要类型铺排章节进行研究与解读。每章又都是从电影类型的历史梳理与创作描述开始,接着阐述认知方法和解读攻略,其后精选经典影片案例进行分析,最后还推荐50部影片作为读者鉴赏的拓展。全书研究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结合、历史纵向描述与横向方略阐释结合、深度探究与通俗析解兼顾。这样,该书既呈现出学术的深度、创新的高度,又带有通俗易懂、易接受的特点。

内容推荐

孙宜君、王宜文、曾泓所著的《欧美经典电影读解/大学通识书系》是一部以多视角系统研究与读解欧美经典电影类型的著作。全书13章分别对爱情片、战争片、喜剧片、科幻片、恐怖片、歌舞片等电影类型进行论述与解读。每章又从三个层面切入、观照:一是历史描述,将按各种电影类型梳理与描述自电影早期到21世纪近期创作的电影佳作、传播概况,给读者提供宏观的阅览视野;二是解读方略,将从研究与解读方法的角度,概述、提炼各种类型的电影基本范式与艺术意蕴,揭示类型电影的主要模式与艺术蕴含,给读者提供分析、解读电影的角度、基本方法;三是典范影片的读解个案,精选几部经典的电影佳作进行分析与解读,给读者提供微观的具体示例。全书研究实现宏观与微观结合、历史纵向描述与横面方略研讨结合、深度探究与通俗阐释结合。力图使该书既有学术研究深刻性、创新性的高度,又有通俗易懂、易接受的特点。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史论兼备,见解独到、深入浅出,富有文采。既是影视研究者与爱好者的理论研究读本,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的教材,供影视学、传播学等专业课与通识教育课程使用。

目录

第一章 欧美爱情电影的多视角读解

 一、历史描述:欧美爱情影片创作进程概论

 二、解读方略:爱情片基本范式与艺术意蕴

 三、爱情的魔力,缘分的天空:《西雅图夜未眠》

 四、艺术再现永恒的爱情神话:《泰坦尼克号》

 五、纪实与浪漫的爱情表达:《新桥恋人》

 六、巧妙演绎阴阳相隔的恋情:《人鬼情未了》

 附:推荐50部必看的欧美爱情片

第二章 欧美战争电影的多视角读解

 一、历史描述:欧美战争影片创作进程概论

 二、解读方略:战争片基本范式与艺术意蕴

 三、战争使人异化、道德沦丧:《现代启示录》

 四、对战争有力的控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五、音乐、怜悯及生存挣扎:《钢琴家》

 六、展现战争残酷与人性的光泽:《拯救大兵瑞恩》

 附:推荐50部必看的欧美战争片

第三章 欧美喜剧电影的多视角读解

 一、历史描述:欧美喜剧影片创作进程概论

 二、解读方略:喜剧片基本范式与艺术意蕴

 三、疯癫喜剧的开山之作:《一夜风流》

 四、折射当代英国婚姻观:《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

 五、黑色幽默的典范:《一条名叫旺达的鱼》

 六、含笑与泪的喜剧:《美丽人生》

 附:推荐50部必看的欧关喜剧片

第四章 欧美科幻电影的多视角读解

 一、历史描述:欧美科幻影片创作进程概论

 二、解读方略:科幻片基本范式与艺术意蕴

 三、深刻哲思,华彩艺术:《2001太空漫游》

 四、科幻电影的重要里程碑:《星球大战》

 五、富有人性的外星人形象:《外星人E.T.》

 六、开启真正的3D电影时代:《阿凡达》

 附:推荐50部必看的欧美科幻片

第五章 欧美恐怖电影的多视角读解

 一、历史描述:欧美恐怖影片创作进程概论

 二、解读方略:恐怖片基本范式与艺术意蕴

 三、晦涩而意蕴丰富的恐怖片经典:《闪灵》

 四、表现现实中青春的残酷:《惊声尖叫》

 五、乌叫下的恐怖:《群鸟》

 六、开拓恐怖片新的模式:《沉默的羔羊》

 附:推荐50部必看的欧美恐怖片

第六章 欧美歌舞电影的多视角读解

 一、历史描述:欧美歌舞影片创作进程概论

 二、解读方略:歌舞片基本范式与艺术意蕴

 三、人性美与音乐的完美演绎:《音乐之声》

 四、歌声舞影与情感氛围水乳交融:《雨中曲》

 五、绝望中暗藏着的希望:《黑暗中的舞者》

 六、讽刺的寓意,华丽的视听:《芝加哥》

 附:推荐50部必看的欧关歌舞片

第七章 欧美盗匪犯罪电影的多视角读解

 一、历史描述:欧美盗匪犯罪影片创作进程概论

 二、解读方略:盗匪犯罪片基本范式与艺术意蕴

 三、浪漫主义黑帮史诗:《教父》

 四、黑帮片巅峰之作:《美国往事》

 五、揭露欲望横流的城市黑暗底色:《洛杉矶机密》

 六、绽放人性与情感的微光:《这个杀手不太冷》

 附:推荐50部必看的欧美盗匪犯罪片

第八章 欧美西部电影的多视角读解

 一、历史描述:欧美西部影片创作进程概论

 二、解读方略:西部片基本范式与艺术意蕴

 三、福特创造的西部片经典:《关山飞渡》

 四、西部片的典范之作:《正午》

 五、对经典的继承与改造:《黄金三镖客》

 六、两种文化形态对峙、交流和融合:《与狼共舞》

 附:推荐50部必看的欧美西部片

第九章 欧美社会伦理电影的多视角读解

 一、历史描述:欧美社会伦理影片创作进程概论

 二、解读方略:社会伦理片基本范式与艺术意蕴

 三、传统家庭道德观的回归:《克莱默夫妇》

 四、伦理颠覆的社会现实写照:《美国丽人》

 五、危险的关系:《致命的诱惑》

 六、种族歧视与人性复杂关系的呈现:《撞车》

 附:推荐50部必看的欧美社会伦理片

第十章 欧美政治电影的多视角读解

 一、历史描述:欧美政治影片创作进程概论

 二、解读方略:政治片基本范式与艺术意蕴

 三、隐喻美国现存体制的寓言:《飞越疯人院》

 四、谎言与真相:《刺杀肯尼迪》

 五、对政府当局的犀利抨击:《华氏9·11》

 六、无处不在的秘密监听:《窃听风暴》

 附:推荐50部必看的欧美政治片

第十一章 欧美历史传记电影的多视角读解

 一、历史描述:欧美历史传记影片创作进程概论

 二、解读方略:历史传记片基本范式与艺术意蕴

 三、他是阿拉伯的英雄:《阿拉伯的劳伦斯》

 四、西方式的阐释与表现:《末代皇帝》

 五、苏格兰民族英雄史诗:《勇敢的心》

 六、天才的人生奇迹:《美丽心灵》

 附:推荐50部必看的欧美历史传记片

第十二章 欧美灾难电影的多视角读解

 一、历史描述:欧美灾难影片创作进程概论

 二、解读方略:灾难片基本范式与艺术意蕴

 三、危机情境中的人性升华:《卡桑德拉大桥》

 四、人与邪恶动物的搏斗:《大白鲨》

 五、人类幻想发生的灾难极致:《2012》

 六、灾难中的人性光辉与人格成长:《海啸奇迹》

 附:推荐50部必看的欧美灾难片

第十三章 欧美后现代风格电影的多视角读解.

 一、历史描述:欧美后现代风格影片创作进程概论

 二、解读方略:后现代风格影片基本范式与艺术意蕴

 三、游戏化的后现代时空:《罗拉快跑》

 四、时间的“错位”与轮回宿命:《暴雨将至》

 五、类型的戏仿、杂糅与时序颠倒:《低俗小说》

 六、对哲学命题的表现与奇观化效果:《黑客帝国》

 附:推荐50部必看的欧美后现代风格片

后记

试读章节

乔纳认为安妮才是最适合爸爸的人,于是与小伙伴商议,回信给安妮,并约定情人节在帝国大厦顶楼见面。出于好奇和心动的安妮调查了山姆,随后决定去西雅图看望他们父子。在机场送别维多利亚的山姆碰巧看见安妮,心中顿起涟漪;而犹豫害羞的安妮因误会也仅与山姆互道一句“Hello”便匆忙逃走。山姆与姐姐、姐夫叙说偶遇安妮的经历,姐姐通过电影《金玉盟》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缘分、命运的感受。安妮却认为山姆已有所爱,决定安于现状、照计划与未婚夫完婚。乔纳坚持爸爸应该去帝国大厦见安妮。山姆拒绝这个看似不靠谱的约会,父子激烈争执,乔纳愤而出走,自己前往纽约。焦虑的山姆追赶着爱子飞往纽约,乔纳在帝国大厦顶楼苦等安妮;好事将近的安妮与未婚夫晚餐时看到帝国大厦上亮起的爱心灯光,逐渐清醒,坦白了自己的心理变化,与未婚夫和平分手。夜色已晚,情绪濒临崩溃的山姆在帝国大厦顶楼寻到了乔纳,父子和好,相拥离开。安妮急忙赶往帝国大厦,在最后一刻登上空无一人的顶楼,仅仅捡到了乔纳的书包。返回顶楼寻找书包的父子二人与安妮终于相见,山姆才知道偶遇间让他心动的女子就是信中的安妮。不必过多的言语,他们简单地问好,却仿佛早已认识,携手走向了命中注定的幸福。

事实上,艾芙隆创作《西雅图夜未眠》是在向20世纪50年代好莱坞浪漫爱情片经典《金玉盟》致敬。而不同于《金玉盟》中的爱情遗憾,艾芙隆为《西雅图夜未眠》安排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西雅图夜未眠》采用了与《金玉盟》相似的叙事模式:生活毫无交集、地域距离遥远的男女主人公因缘相识,为了真爱走到一起,最终约定在帝国大厦顶楼见面。《西雅图夜未眠》一片中的起、承、转、合皆体现出了《金玉盟》的影响。尤其是独特的约会地点——因美国经济复苏建立的帝国大厦,是美国工商业文化的象征和城市建设成就的地标。但在电影中,这个纽约“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成了浪漫爱情的标志。艾芙隆用一种温和谦虚的态度改编或颠覆经典,结合美国主流价值观中亟待重建中产阶级婚恋家庭关系的需求,通过电影传达出她对人生的思考。人们或许已不再相信永恒和唯一,但爱情的魔力和命运的力量能赋予人们勇气、坚定的信念面对生活。

在《西雅图夜未眠》中,以女主人公安妮为代表的广大美国女性,深受《金玉盟》的影响。她们在感动、同情尼基和泰莉情路坎坷的同时,羡慕、向往着自己也能拥有一份命中注定、佳缘天成的爱情。一部电影,却成了众女情感寄托的对象。安妮、安妮的闺蜜、山姆的姐姐……这些对自己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不满或不安的女性不约而同地选择观看《金玉盟》来寻求心理安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西雅图夜未眠》中关于《金玉盟》的段落,营造出一种温和的女性群体感,抚慰了电影内外无数女性观众。对爱情的浪漫期待与平凡现实间的落差并不是个别女性的困扰,只要“信念真”就总会有真命天子驾着七彩祥云或骑着白马出现。而山姆、山姆的姐夫、安妮的未婚夫等角色代表的男性群体,喜爱战争片,不理解甚至不愿尊重、配合女性对爱情的浪漫期待——对电影类型的不同选择生动地表现出了男女两性的心理差距,也反映了导演兼编剧艾芙隆个人对两性冲突的宽容和无奈。影片中有一处细节:与儿子争执时的山姆曾表达“《致命的诱惑》将全美国的男人都吓坏了”,突出了当时美国社会试图扭转婚外恋等不正常伦理关系、重建核心中产阶级家庭的倾向。

《洛杉矶时报》评价艾芙隆是一位罕见的电影作者,她通过塑造的平凡中透露着不平凡的角色,同时吸引了高雅艺术的拥趸和其他的普通大众。片中的角色仿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与不计其数的普通人一样,准备面对情感、承诺、原则、名利等各种考验,但他们的异常聪敏和智慧、对困境的乐观态度和最终的圆满结局却给观众指明了生活的方向。《西雅图夜未眠》中男主人公山姆的职业是建筑设计师,其性格与他的职业要求近似。他的性格中充满传统、固执、正直、专一,甚至有些刻板。女主人公安妮的职业是报刊记者,外向、开朗的她富于好奇心与同情心。从性格互补的角度来看,他们二人相当匹配。随着剧情设置中延迭和高潮的进展,安妮与山姆问萌生了爱情又因故错过,二人的心理状态也发生了转变。山姆不再固执地沉浸在丧妻之痛中而拒绝“move on”,发觉儿子乔纳需要一个母亲而自己也需要一个伴侣后,艰难地迈开了再度接受女性的第一步。而安妮的出现更让他再次体会到了怦然心动。受母亲的影响,安妮期待爱情的魔力,对山姆产生好奇和同情,并开始怀疑与未婚夫婚姻之路是否真的符合她之前的要求。二人性格的发展与故事剧情相互推动。而山姆的儿子、安妮的闺蜜等人不懈的帮助,安妮未婚夫的大度成全,最终使山姆和安妮的命运齿轮得以运转,共谱一首爱情佳曲。

在作为美国大众娱乐文化的好莱坞电影两性情节剧的叙事中,两性间的关系体现了“意识形态置换术”的叙事模式与运作机制,以及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隐形书写,意图塑造、再现性别权利的秩序。然而,艾芙隆的电影真正地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觉醒。如访谈中艾芙隆所说:“……事实上,女人有她们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并不是与男性比较才产生的差别。就好像我不喜欢‘女导演,这个称呼,导演这个词前面加了个‘女’,好像人们就会议论和电影本身没什么关系的事情。”这种观念仍不妨碍艾芙隆作为女性对男女爱情、家庭亲情、个人性格等微观层面天然的敏感和善意的关注。正是清醒的自我意识和丰富的个人经历,造就了艾芙隆细腻温婉的女性笔调,超越性别界限感动了无数的男女观众。

P15-P16

序言

电影确乎是大众艺术,至少在看懂影像上,人人都感觉自己是内行。实际上,除单纯娱乐外,电影的奥妙还是让有心人着迷。而在世界电影越来越融通的时候,看待电影的专业感受,期望专业透视的素养要求也随之增长。尽管大众已经认为电影没有阅读的难度,但电影依然是一个需要用特殊语言看待的文化产品。于是如何认识电影与如何理解电影之间,就有所谓学问在内。不必说,对于作为舶来品的电影,在类型样式和思维独特性上,最受大多数人关注的还是欧美经典影片。在观看一个个影响影史的佳作中,当年如痴如醉的感觉会弥漫全身。不过,好的电影在感知上却有名堂,文化解读正是大众的渴望。孙宜君教授、王宜文教授等写作的《欧美经典电影读解》这本著作,正是汇集经典、分类剖解,点面结合,重在深入论析的出色读本。

本书给我印象较深的是框架体例设计上的匠心独具,以及影片读解的精到。作者按照欧美电影13种主要类型铺排章节进行研究与解读。每章又都是从电影类型的历史梳理与创作描述开始,接着阐述认知方法和解读攻略,其后精选经典影片案例进行分析,最后还推荐50部影片作为读者鉴赏的拓展。全书研究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结合、历史纵向描述与横向方略阐释结合、深度探究与通俗析解兼顾。这样,该书既呈现出学术的深度、创新的高度,又带有通俗易懂、易接受的特点。

首先,是电影类型的创作历史概述。若论及电影的欣赏解读,不能不强调它是实证检验和理性认识的结合。电影是一种实像的表现艺术,似乎没有文字深浅的限制,但要真正读懂和理解却需要素养。本书每章开始时对于类型影像创作的历史概述,体现了一种超越具体历史梳理的学养。电影类型的形成,自有其时间锻造的过程,其间林林总总的作品,分散在不同国度和阶段。作者加以梳理与串接,是一个赋予类型理论认识的呈现。观众看电影只知道其出色,但来源和承续的知识,却需要积淀和经验。显然,这一概貌介绍需要功力,而让人们对一种类型历史概貌全盘在目,正是提高认识的一个必经阶段。

其次,本书设计的对于电影理解的方法攻略特别值得赞赏。不同的电影,无论是爱情片、歌舞片,还是战争片、警匪片等,都有可以被归纳把握的大致要略。因为创作的套路既定,则不同电影的特色发挥也就可以施展开来。观众对于一种类型构成的常用套路读懂了,在认识上也就可以贯通其他。看电影自然需要知道一种类型的基本路数,再去发现并细致展开,如区别不同情节、细节、表达、时空、特色、民族差异等。那种感觉就是影像素养带来的更深入认知。

再次,是经典影片的读解。本书另一精到之处是对于精心选择的经典影片案例的解析。每一部电影都是艺术家们集体创作的影像梦幻,其间的微妙和美妙无可替代。每一个人的观影感觉不会完全一致,但创作用意一定会有艺术逻辑,需要你去认识;而每一个桥段、细节的微妙处,却并非可以被每个人看到。你可能放过或者忽略,而前后的呼应和交代铺垫,意味的深藏和挖掘,都是需经细部把握才能触及的要素。看电影也许不是简单地看,而是感悟。知识和美感积累之间,显然有高下之别。本书在对经典影片的分析中,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放大运动影像背后的奥秘,探寻镜头和技巧之间的意味。通过自己的观赏经验,比照专家的分析,可以“看”到更多、也更为丰富的东西。其实,这一部分不仅是帮助理解电影,还有助于认识影像人生,也一定会加深对于艺术精神的领悟。

最后,著者还围绕13种类型电影专题,在每章结尾推荐50部必看影片。这除了省却读者寻访的时间,也是在串接电影类型,让读者更为宽泛地认识那些不同国度值得关注的类似电影佳作,为求学者和渴望深入认识的人们提供帮助。

除了以上理解写作者的良苦用心外,我还要强调,影像世界的魅力是一种阅历、修养和审美趣味聚合认知的精神世界。审美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未必每一个人都喜欢所有电影类型,所以佳片有约的其实是你心底的感觉;也未必所有电影的艺术感觉都可以被感悟,因为每个人的心性贴切性实有差别。正因为如此,不必强求影片读解的同一性,也同样要理解电影创作者的多样类型作品未必投合所有人的志趣。由此,寻求自己的喜好需要更为宽广的胸怀和审美多样性的培育,而看待电影作品的差异性,理解各自特点的多元,也正是读解欣赏为文化认同提供的精神气度。这样说,我们更为本书所提供的整合中的电影类型多元化感到兴奋,也要为各取所需时得以更为深地理解电影而感到欣慰。

综观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它的多重价值。显然这是一个学院派的认识路径范本。本书主要创作者孙宜君教授、王宜文教授,都是出色的电影研究者。他们在常年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中探究理论,咀嚼案例,剖解形式,分析内容,把握精髓。由此移用到本书中,已经是驾轻就熟的经验了。实际上,在书中的各章节都可以看到他们多年认识欧美电影的心得所感与很高学养,这自然有助于读者艺术领受的跟进。为此,我写了以上感言并乐于推荐该书。是为序。

后记

2014年酷暑时节,我经过几个月的劳作终于完成了全书的两次统稿与修改。我抬眼望着书房外郁郁葱葱的树林,听到耳边传来的时断时续的鸟鸣声,心中倒是油然生出如释重负的感觉。可以说,完成《欧美经典电影读解》是我长达10年的心结。曾记得我在2002年出版的《与大学生谈影视鉴赏》著作里,已表露了按影视作品类型与题材来研究与解读影视名作的初步设想。此前我为本科生开设过“欧美电影名作解析”的人文素质选修课,为研究生开设过“影视理论与批评”等课程。“欧美电影名作解析”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与好评。选修人数每次几百人,上课教室不得不由100人左右的普通教室换为300多人的大教室。学生对影视的求知热情与渴望令我感动,给我鼓舞。其后几年我不断充实教案、完善与改进教学课件,与时俱进地让学生得到丰富而更新的知识。同时,我也打算撰写一本高质量的著作来广泛传播影视相关知识。不过,由于学科调整与工作单位变动,我的研究重心由影视理论与艺术批评转向影视传播与传媒研究。由于专业课与研究生课较多,加之多项科研课题的压力,尽管有许多学生要求我每年都开“欧美电影名作解析”的人文素质课,我也无暇顾及。只能断断续续地开课或做相关影视讲座。

到2011年我主编“广播影视新视角丛书”,做策划方案时就将《欧美经典电影读解》列入丛书计划中。2013年年初,我整理讲稿、资料,打算扩大研究内容的范围、强化系统性与创新度,将讲稿真正上升到著作的研究层面。于是我草拟了新的写作大纲。主要内容设置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历史描述,将按各种电影类型梳理与描述自电影早期到21世纪近期的电影佳作与名作创作、传播概况,试图给读者提供宏观的阅览视野;二是解读方略,将从研究与解读方法的角度,概述、提炼各种类型的电影基本范式与艺术意蕴,试图揭示类型电影的主要模式与艺术蕴涵,给读者提供分析、解读此类电影的基本角度、方法;三是典范影片的读解个案,这部分将精选几部经典或电影进行分析与读解,试图给读者提供微观而具体的示例。这样,全书研究将实现宏观与微观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深度探究与通俗阐释结合,力图使该书既有学术研究深刻性、创新性的高度,又有通俗、易懂、易接受的特点。

我将以上想法与好友、中外电影史专家王宜文教授沟通,邀请他一起合作。尽管他教学、行政“双肩挑”,工作繁忙,但仍欣然接受,愿意带领他的博士生、硕士生帮助我完成计划。于是,我将写作大纲与10多万字的讲稿寄与王宜文教授,请他们审阅、指正、参考,并请尽快拿出初稿。哕唆地讲这些,其意在于介绍此书的创作缘起。

此书正式合作从酝酿启动到撰写初稿、修改、统稿完成,历经一年半载多。我感到要搞定一本有意义的好书实属不易。尤其是本书涉及的电影作品数以千计。查阅资料、补看电影视频,斟酌评价、论述,劳心劳作费时比我预想的要多得多。在此衷心地感谢王宜文教授与几位研究生。没有他们的支持与合作帮助,在这段时间内我是难以使此书达到现今的规模与水准的。

本书的大致分工是:孙宜君与王宜文确定写作大纲和具体章节细目。孙宜君负责全书的整理、增删修改、统稿与定稿,并撰写了“历史描述”和“解读方略”等部分文稿。王宜文负责书稿的组织、校订匡正。曾泓撰写了历史描述和解读方略的大部分初稿,还完成了《新桥恋人》《现代启示录》《2001太空漫游》《群鸟》《黑暗中的舞者》《洛杉矶机密》《教父》《美国往事》《窃听风暴》《刺杀肯尼迪》《黑客帝国》《低俗小说》《罗拉快跑》《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飞越疯人院》等影片读解初稿;李雅琪撰写了《一夜风流》《阿拉伯的劳伦斯》《暴雨将至》《钢琴家》《海啸奇迹》《黄金三镖客》《卡桑德拉大桥》《克莱默夫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一条名叫旺达的鱼》《音乐之声》《与狼共舞》《正午》《撞车》等影片读解初稿;张雨露撰写了《阿凡达》《2012》《美国丽人》《美丽人生》《末代皇帝》《泰坦尼克号》《西雅图夜未眠》《雨中曲》《这个杀手不太冷》《拯救大兵瑞恩》《致命的诱惑》等影片读解初稿;杨守志撰写了《沉默的羔羊》《大白鲨》《关山飞渡》《华氏9·11》《惊声尖叫》《美丽心灵》《闪灵》《星球大战》《勇敢的心》《芝加哥》《外星人E.T.》等影片读解初稿。当然,本书是我们精诚合作的结果,实际上并不能简单地用“分工”来概括,它着实凝聚的是我们的共同的心血和见识。本书是在查阅大量已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写就,其中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部分观点与成果,在此表示致谢。

最后还要感谢的是南京理工大学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分社及策划编辑周粟的关注与帮助,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感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类教指委主任周星教授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添色增辉。但由于著者学术视野与学力所限,书中定会有缺憾和疏漏。恳请方家与读者批评指正,待以后再版时修订与完善。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6 0: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