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火烈马(影像青少版)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袁博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情节波澜起伏,语言洗练、极具美感,培养孩子的文学审美力和感受力。

贴合孩子天性,挖掘、捕捉动物的特点和精彩,引导孩子了解动物,亲近自然。

短篇和中篇动物小说相结合,适合8~13岁不同阅读水平小读者。

《火烈马(影像青少版)》由袁博著。

内容推荐

自古以来,漠北草原的野马通体火红,名为火烈马。只有无父无母的少年野马梦魇长有黑色皮毛,被马王的儿子天火视作异类。

一天深夜,黑色野马科布多趁马王晴天重伤时侵入火烈马群,成为了新的马王。从此,少年野马的生命轨迹发生变化:梦魇成为了新马王的宠儿,天火和它的弟弟红被驱逐到马群外围,并且随时面临着科布多致命的迫害。与此同时,火烈马的数量在莫名其妙地减少……

命运无常,梦魇的黑色皮毛渐渐脱落,换上了一层火红色的毛皮,等待它的又将是怎样的明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草原上兴衰多变,而不变的是荒原的生存哲学。

《火烈马(影像青少版)》由袁博著。

目录

第一章 王位更迭

第二章 下等马

第三章 狼群

第四章 “鬼”

第五章 蜕变

第六章 夜的故事

第七章 少年伟业

第八章 势不两立

第九章 新的轮回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每一天,草原上都在书写着新的故事。

黑色,是黑夜的影子。在黑夜里降生的野马梦魇披着黑夜的影子。

梦魇,是一匹毛色比任何野马都黑得更纯正的野马,带着黑夜的天赋,披着黑夜的影子。出生后不久,产后虚弱的母亲就被冬季黑夜里因饥馑而格外穷凶极恶的狼群吞噬了。而梦魇,在侥幸逃过狼群的追捕后,留下了一道贯穿面颊的狭长伤痕一一从鼻尖到眼角。

如一条血红的蚯蚓,弯弯曲曲地延伸在那张黑色的脸上。

此刻,梦魇,正在一步步逼近红……

红和梦魇是在同一天出生的马驹,个头儿看起来也差不多。可它总是一个受欺负的对象。暗红色的皮毛下,包裹着红瘦弱的筋骨和神色萎靡的眼睛。尽管,红是马王的儿子。

红不知自己是该前进,还是退却。因此,它僵立着,纹丝不动,身体却在止不住地微微颤抖。面对梦魇,红敬畏、恐惧、不知所措。

与那条血红的伤疤连接的,是梦魇黑沉沉的眼睛。那双眼睛,如一口古井,黑得望不见底。燥热的气息,从梦魇的鼻腔里不耐烦地喷吐而出,渐渐近了……而红,正望着梦魇的眼睛出神,居然忘记了自己的处境。

梦魇走到了红的面前。它猛地抬起前蹄,重重地击在红的肩上。梦魇在发起进攻前,总是不声不响。

红狼狈地跌倒在泥泞的雪地上。打了好几个滚儿之后,带着泥糊糊的草渣儿,慢腾腾地站了起来。它抖了抖身上的泥水,眼巴巴地望着在大口吞食着青嫩嫩草芽的梦魇。尽管时令正值初夏,在漠北草原却还是冬春之交。这时候,去年积存在雪地下的枯草已经基本上被草原的食草兽消耗完毕。青黄不接之时,在湖边先长出的草芽显得尤为珍贵。

不去争,也不去抢,红只是僵立在那里,垂着沉重的头颅。忽然,一种液体涌上它的眼角,沿着鼻梁滑到它的嘴里,滋味咸咸的。原来,那是泪。

一岁半大的梦魇,更像一匹草原上的小强盜。趁着夜色,它偷喝母马的乳汁;太阳刚刚爬出地平线,它就四处寻觅可供果腹的草料,并随时准备挤开那些比它弱的马驹。

北方冬季的漫漫长夜,教会了梦魇生存的法则,锻造出了它强健的筋骨,更锻造出了它那双像黑色的冷杉树一样阴郁的眼睛。

但是,梦魇不会做三样事情。或许,它永远也学不会。

第一,它不会和颜悦色地对待任何一匹马。面对尊者,它卑躬屈膝、低眉顺目;面对卑者,它鹰视虎步、傲慢无礼。它放肆地大笑,斜着眼睛朝比它矮、比它弱的野马身上吐唾沫,目眦尽裂;面对那些不知由于什么原因,使它厌恶的野马,它冷冷地打量着对方,然后,或者离开,或者出其不意地将对方击倒在地。当然,并非所有野马都令它厌恶。但至少,它没有朋友。

第二,它不会像其他马驹一样,在夏天的草地上追逐黄蝴蝶。那些黄蝴蝶,金灿灿的,是所有野马童年时代的玩伴一一它们乐此不疲地在草地上跑来跑去,跟在黄蝴蝶后面,可以一直追上哈马尔山顶,追到贝加尔湖畔。梦魇没有这份闲心,也觉得这样的游戏无聊。它轻轻一跳,就可以扑下黄蝴蝶,然后快乐地微笑着,重重地把蝴蝶按在草地上,碾死,碾成粉一样的碎屑。

第三,它不会到母马的腹下睡觉。在寒风凛冽的夜晚,母亲的腹下是小马驹的天然避风港。小马们会叼着母亲的乳头,享受着母亲的温暖。梦魇没有母亲,也没有父亲,它已经习惯于独自站立在茫茫旷野之下了。天空,就是它的棉被。

梦魇从来不会做这三样事情。

如果说,童年时代的每一种缺失,都是一种缺陷。那么,梦魇有这样的三种缺陷。

也许,正是这三种缺陷决定了梦魇一生的命运一一一支天使的赞美诗与魔鬼的小夜曲交错、重叠、碰撞的变奏曲。

“呜一一呦!”一声暴躁的嘶鸣。铿锵有力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梦魇缓缓地把目光移向前方。

如朝阳般血红的烈焰,点燃了冰雪未消的草原。非凡的气势有如驾着涛声滚滚北流的色楞格河,让冰川和水一样明洁的天空奔入自己的胸膛,向沉寂的贝加尔湖泻出草原的最强音。

天火,是天火,是马王的儿子天火。

火焰,从天边呼啸而来。

跟随在天火后面的,是一群奔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小马驹,吐着乳白色的鼻息。

风,从湖面上一波波漾起,带着浑厚的气味。在漠北草原诸族的语言中有众多描述风的词汇,因为风的气息如此迷人。

风,是马的披肩。

风的色彩,是骏马英武的雄姿。

P3-6

后记

我的动物小说成长记

袁博

八岁时,我写了我的第一篇小说,是一篇动物小说。

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已经连续创作动物小说十七年了。可以说,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跨过了我的童年与少年时代。之所以对动物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与我的一段童年经历有关。

上小学时,我在一座被群山环抱的特种野生动物养殖基地里生活了三年。养殖基地占地面积巨大,由数座连绵的山丘组成,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养殖基地中的围栏依山而建,相当宽敞,给成群的梅花鹿、鸵鸟、孔雀等动物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动物在野生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进入不同的野生动物养殖区域,就如同进入了不同的世界。

在动物养殖基地的三年生活,是我童年记忆里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我喜欢静静地观察梅花鹿在围栏中散步,喜欢追逐在丛林中出没的野兔,喜欢寻觅在地下奔跑如飞的鼹鼠。傍晚时,夕阳留下的残霞染红了西方明净的天空,远方黛青色的山峦吹来新鲜而潮湿的晚风。黯然的暮色蒸起浅蓝色的夕露,新生的露珠沾结在斑驳的草叶上。喜鹊从眼前扑翅而过,回到林间的巢穴;雁群穿过苍蓝色的天空,飞往未知的远方。我穿过林中草丛,聆听着断断续续的虫声,呼吸着大自然甜美的气息。

养殖基地的东北角位于地势平坦的山脚下,是黄沙连绵的鸵鸟养殖区,被围栏隔开的鸵鸟群踏起滚滚黄尘。负责饲养鸵鸟的是一个爷爷。他是一名很有经验的野生动物饲养员,曾经在南非、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野生动物农场和私人动物园工作过。他养过非洲野水牛,养过斑马,养过鸵鸟……甚至还养过一头非洲象!

那时,我最喜欢看科普书籍。从书上,我知道野生的麻雀可以驯养为宠物。于是我想,鸵鸟应该也可以被驯化。在我的一再央求下,饲养员爷爷开始和我一起驯服一只两三个月大的小鸵鸟。没多久,我便在饲养员爷爷的带领下,骑着鸵鸟到附近的山村小学上学了,所到之处,赢来一片赞叹声。那时的我,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我想:“我应该是中国第一个骑着鸵鸟上学的孩子吧。”

在动物养殖基地,饲养员爷爷是我最好的朋友,常常给我讲一些来自非洲热带草原和牧场的动物故事。饲养员爷爷说,花豹和狒狒群是非洲草原上的世仇,在非洲的旷野中时常能看到狒狒群与花豹争夺领土的场面;非洲野犬是非洲草原最聪明的动物,在一只受伤的非洲野犬最困难的时候,饲养员爷爷曾经把肉块喂给它吃过;在非洲时,饲养员爷爷曾经参与过捕捉野生鸵鸟的行动,以便得到优良品种;繁殖季的雄性非洲野水牛脾气非常暴躁,饲养非洲野水牛需要十分小心……

在辽阔无边的星空下,我依偎在饲养员爷爷身旁,听着雄鸵鸟雄浑的吼声,想象着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大陆……我以饲养员爷爷口中的故事为原型,写下了许多关于非洲动物的故事,这是我最早创作的一批动物小说。

在养殖基地的三年生活,不仅使我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那段生活使我深深地着迷于动物世界。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我研读了大量动物学、动物行为学、社会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的学术著作,为我的动物小说创作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生物学基础。十六岁时,我获得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保送至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同年,也出版了我的第一本长篇动物小说《鸵鸟家族》,并与动漫公司签订改编协议,被改编为52集动画连续剧《鸵鸟太阳雷》。

出于对动物学的兴趣,我成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后来转入中文系。现在,我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的博士。由于所学专业的原因,六年来,我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云南、贵州、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地进行动物学、民间文学和人类学考察,与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教合作。草原和高山上的太阳、月亮、星辰、疾风,以及那里形形色色的生灵,都告诉了我许许多多书本上读不到的哲理。

与动物和自然相处的经历,是我进行文学创作的起点。这些经验不仅为我提供了动物小说创作素材,更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自然,影响了我的文学创作观念。

自从有了人类,大地上就有了歌声,就有了一种生灵可以用审美的眼光去描述这个世界。文学艺术丰富了人类的生命体验,让平凡的万物一跃成为可供审美的物象。

当一个孩子学会了用话语去歌颂闪烁的星空,他知道了什么是梦中的远方;当一个离家的游子歌唱起故乡的草原和群山,他明白了什么是思念;当一个老人在行将覆灭的记忆里回忆起他年少时读过的诗句,他会发现,他一生中见过的所有风景和这些诗篇再也分不开了。

上古时候,人丁稀疏,野兽繁盛,我们的祖先与万物杂居,在自然之中成长。我们的祖先相信自然万物的互通性,平等地去看待各类生灵。他们相信自然之中蕴含着一种比人生世事更深刻的道理,而比这些道理更为深邃的是自然本身。《诗经》、《江格尔》、《玛纳斯》、《格萨尔王传》、《布洛陀》……在这些古老的诗歌中,充满了祖先对于自然的尊重与理解。

民间文学的情调中常常带有一种悠远的气质,或慷慨悲壮,或空灵飘逸。我们的祖先用最简练的文字传递生命的节律,我希望能够将这份文学情调传递到我的动物小说中,使我的每一本小说都能成为拥有民族文学特质的艺术品。

文学不仅用于书写人类社会,也用来书写自然和生命最本质的哲理。动物小说是用作者的体验去审视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的一扇窗口。在我的动物小说中,我试图去书写一段生命的历程,写下一个种群在自然变迁的历史背景中的生命际遇。

人类有人类的历史,自然也有自然的历史,自然的历史远比人类的历史更为漫长。地球并不总是现在这个样子,自从我们这个行星形成以来,它就在不断变化,不断孕育出新的生命。浩浩荡荡的自然历史长河,曾经是多少生灵的舞台?辽阔的大地和浩瀚的海洋,曾经是多少动物的家园?从前寒武纪到现在,地球几十亿年的自然史见证了无数种群的兴衰变迁。

自然史动物小说——这是我给自己的动物小说的一个全新定位。这些作品既不同于以往的动物小说,也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小说。我的动物小说中,特定的自然史背景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我更关注沧桑变迁的时代背景中个体的处境。

在《鸵鸟家族》中,从非洲到亚洲,截然不同的背景,演绎了一代代鸵鸟不同的命运,不变的是它们灵魂深处一脉相承的刚毅与勇气。

在《狮子的心》中,一只白色的狮子在孤独中成长,却不放弃任何生存的希望——因为它相信自己有着一颗狮子的心。

在《火烈马》中,生命的成长不仅是身体长大的过程,更是一个对自然的理解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猿人部落》中,工具的革新使猿人部落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远离了饥饿之苦,但猿人天性中的虚荣与嫉妒根深蒂固。真正的猿人首领,需要一种摆脱虚荣与嫉妒的智慧。

在《霸王龙兄弟》中,一起长大的霸王龙兄弟在刚刚成年的时候分离,各自历经一生的波折之后,在迟暮之年温暖相逢,又为了年轻一代霸王龙的逃生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剑龙不流泪》中,由于侏罗纪末期气候变迁,剑龙家族面临的是一个种群日渐衰微的时代,所有剑龙的后代都必须坚强,使自己的族群生存下来,并且生生不息。

与野生动物相处的经历,使我知道动物在幼年时期成长的艰辛。和人类的孩子一样,年幼的动物在长大的过程中,需要学习许多生存必需的技能,需要面对许多成长中的考验与挑战。

其中,包括了执着的坚守、拼搏的勇气、难得的温情和群体的良知。这种生命的辉煌不仅属于人类,也可能属于所有在自然历史上出现过的物种。

每天,我都在和动物小说一起成长,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自然精神的体验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6: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