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著郑澈译的《草原上的小木屋/新悦读之旅》是美国作家劳拉·英格斯·维尔德的经典佳作。故事讲述了劳拉一家人迁徙到西部大草原上,在那里自力更生。这期间,他们的遭遇惊险而又刺激——大草原上荒芜一片,缺水少粮,古怪的印第安人,森林大火,热病,狼群……危险无处不在!劳拉一家人却处之泰然,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困难——爸爸砍来木材,建起一个温暖的新家,又辛勤地挖井、买种子、买犁、犁地、播种;他们巧妙地和印第安人周旋,又和邻居守望相助,躲过大火,治好热病……这是一本质朴的书,却能带给我们感动,这是一本能让大人笑着回忆过去,孩子笑着展望生活的书。简单的生活,就是浪漫的情怀。
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著郑澈译的《草原上的小木屋/新悦读之旅》是美国经典名著《小木屋》系列小说中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的作者是罗兰·英斯·怀德。罗兰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费了十年的心血完成了《小木屋》系列小说。这套书记录了在美国西部拓荒热潮中,罗兰从两岁开始,就跟着爸爸妈妈四处迁移,艰苦开拓;直至拥有幸福生活的人生经历。凭着这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木屋》,罗兰成为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梦之队”的成员
没过多久,前倾的马车又变得平稳了,他们穿过了那条陡峭的断崖险路,来到了谷底的平原。这里的树高大挺拔,劳拉在草原上看到的只是它们的树冠而已。草丛之间,到处都是一片片的树林。树影斑驳间依稀可以看到几只卧地休息的鹿,听到车辙的轱辘声,小鹿们好奇地站起身从树丛中探出脑袋张望。
劳拉觉得很奇怪,她并没有看到爸爸所说的河流啊。走下断崖之后,这里的地势平坦、开阔,虽然比断崖上的大草原低得多,但也有些小山包。唯一遗憾的是,这里没有风,感觉很闷。车轮下的泥土开始变得松软,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也有稀疏的草地,但已经被附近的鹿儿啃得参差不齐了。
又走了一会儿,身后的红土断崖已经变得模糊了,等到派特和派蒂在谷底的溪边饮水时,身后的断崖已经完全隐藏在树林和山包后边,看不到踪影了。
静谧中,谷底的水流声显得越发清脆悦耳。河谷岸堤的树木低垂着枝叶,在河水中形成美丽的倒影。河谷中央的水流清澈湍急,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淡淡的蓝色光芒。
“这条河好像挺深呢!”爸爸说道,“但我觉得能过得去,你看河边的浅滩上还留着其他马车的车辙痕迹呢。你怎么想,卡罗琳?”
“就按你说的来!”妈妈回答道。
派特和派蒂饮足了水,抬起湿漉漉的鼻子,盯着眼前的河流,不停地耸动耳朵,似乎想听听爸爸的意见。紧接着,两匹小马互相蹭了蹭鼻子,嘶鸣着,仿佛在低声轻语,交换彼此的想法。河滩上游的不远处,老杰克低垂着脑袋,伸出红扑扑的舌头舔食溪水。
“我去把车篷扎紧点儿,”爸爸说着,从马车驾座上跳下来,将卷起的车篷重新放下,用绳子将帆布的两侧紧紧捆在车厢底部。然后,他将绳子的两端紧紧扎在车篷后边,这样一来,车篷就被绷得紧紧的,只留下一道缝隙,几乎什么也看不到了。
玛丽躺在车篷里的床上,蜷缩成一团,一听说马车要穿过湍急的河流,她就怕得要命。劳拉却很高兴,水流飞溅的响声让她觉得兴奋。
爸爸爬上了马车,一边吆喝着让马儿前行,一边说道:“卡罗琳,到了河中央,恐怕这两匹小马要游过去才行,但它们肯定能过得去!”
这时,劳拉突然想到了老杰克,连忙呼喊道:“爸爸,我觉得应该让老杰克也坐上马车,它自己可过不了河!”
爸爸一言不发,只是全神贯注地握紧手里的缰绳。妈妈安慰道:“别担心,劳拉,老杰克会游泳的,它能过得去。”
马车缓缓地移动着,从河滩向河水深处走去,河水拍打着车辙,发出噼啪的响声。河道慢慢变深,河水更加湍急,车身随着噼啪的拍打声摇晃起来。突然,车身猛烈地晃了一下,响声消失了,马车摇摆着,像船一样漂浮在水面上,让一家人觉得晕乎乎的。妈妈大声喊道:“孩子们,躺好别动,抓紧扶手!”
玛丽和劳拉立刻直挺挺地躺在床上。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听到妈妈提高语调讲话,姐妹俩都会立刻照她的吩咐去做。妈妈伸出一条胳膊,拉出灰白的毛毯,将姐妹俩严严实实地裹了起来。
“安静地躺着,不许乱动!”妈妈继续命令道。
玛丽紧张得不知所措,躺在床上浑身发抖。劳拉却扭动着身体,很想站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她能感觉到马车似乎正漂浮在水中打转儿。这时,河水拍打车辙的声音再次响起,但不一会儿又消失了。随即,爸爸的叫喊声吓坏了劳拉:“帮我拉住缰绳,卡罗琳!”随着一股猛烈的冲击,马车开始倾斜,劳拉猛地坐起身来,掀掉盖在头上的毛毯。
原本坐在驾座上的爸爸不见了,只剩下妈妈一个人,她正双手紧紧地拉着缰绳。玛丽看到这情形,连忙又用毯子捂住了脑袋。劳拉探起身来,向前张望,外边除了哗哗流淌的河水外,什么也没有。这时,劳拉看到水中冒出三个脑袋,那是派特、派蒂和爸爸,爸爸正在挣扎着拉住派特的缰绳,试图拉着它向河对岸游去。
劳拉隐隐约约听到爸爸在湍急的河水中叫喊着,虽然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但语气中毫无慌乱的迹象,似乎是在鼓舞马儿的斗志。
P10-11
让经典名著融人孩子们的生活
——“新悦读之旅”丛书总序
朱永新
中国文联出版社朱庆社长是我的老朋友了。前些年他组织策划的“光明版·六角丛书”以高品质、低定价的特色,让更多的孩子买得起、读得上质优价廉的世界文学名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中央领导同志和各大主流媒体均对这一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日报》发表评论《为“六角丛书”喝彩》,著名出版家王仿子老先生还特别撰文《我也要为“六角丛书”叫好》。如今,履新文联社的朱庆社长决定在保持“高品质、低定价”风格的基础上重启面向青少年的名著译丛.特别携手新阅读研究所隆重推出“新悦读之旅”经典名著丛书,希望以更精准的内容、更专业的指导,更科学地帮助青少年走进经典名著,让经典名著能够融入孩子们的生活。
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检验、得到世界广泛认可和关注的文本,在那些最伟大的故事里蕴藏着最高尚的思想,极富营养,值得读者尤其是正处在快速成长期的青少年认真阅读。但无论是老师推荐的寒暑假阅读书籍,还是图书馆里典藏的世界名著,并不一定能得到孩子们的喜欢。主要原因有三方面:其一,当下快餐式阅读泛滥,名著阅读常常被低级趣味的网络阅读、碎片化阅读、娱乐性阅读等各种方式的浅阅读“边缘化”;其二,信息化时代,基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传播和游戏、影视娱乐节目的层出不穷,对图书阅读的冲击越来越大;其三,名著自身也存在一定缺陷,一些时代久远、语言陈旧的世界名著已不适合当下读者的阅读习惯,而且有一些经典名著部头太大,字数太多,动辄数百上千页,令许多刚刚鼓起勇气攀登经典名著高峰的青少年读者望而却步。
这套“新悦读之旅”经典名著丛书在如何使世界名著更适合中小学生阅读上,做出了可圈可点的努力。
首先,“新悦读之旅”所收辑的名著,包括中国和外国经典。外国名著译本都是由资深翻译家依据原语种翻译而成的版本,其中部分部头较大的长篇作品已经由翻译家本人根据青少年阅读需要亲自作了缩译,较好地实现了汰除芜杂,取精用宏。
其次,“新悦读之旅”所收辑的外国名著,有三分之二篇幅适中的名著维持了原本。而那些适当缩减内容的版本,还将另行出版全译本,供读者备选参考。
第三,“新悦读之旅”所收辑的名著,将由新阅读研究所组织专家编写导读文字,提供阅读建议,便于中小学生阅读时参考。此外,还将从书中梳理出一些佳句名段,附录在导读页上,使读者在阅读后能够继续咀嚼回味。
第四,“新悦读之旅”在不断推出的同时,还将组织学生、教师、父母等广大读者,开展阅读征文和竞赛活动。通过师生、亲子互动交流,帮助青少年读者更深地理解世界经典名著,更好地学习中外文化精华,从而更好地成长。
人的身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所吃的食物决定;人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所读的书籍决定。在青少年时期走进经典名著的世界,让经典名著真正融入青少年的生活,让那些最有价值的精神营养滋润孩子的精神世界,教导孩子们学以致用,择善而从,他们就会有更广阔的视野,更高尚的品质。“新悦读之旅”将为他们打下更坚实的教育基础,带他们畅游更多彩的艺术人生。
希望“新悦读之旅”能够带给孩子们美好的阅读体验,让他们在旅途中看到美景无限,收获多多。
2014年6月1日于北京滴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