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半夜飞头记/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平江不肖生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平江不肖生(即向恺然)是旧派武侠的创始人,被尊称为民国武侠界“南向北赵”两大宗师之一。其作品文采斐然、布局宏伟,可谓是难得佳作。为传播文学经典著作,传承孝友义侠的武侠精神,中国文史出版社推出了“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平江不肖生卷”,秉着尊重原作、还原经典的原则,均以民国原本为蓝本对作品进行点校整理,《半夜飞头记》为其中之一部,系长篇小说,曾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于1929年上映。

内容推荐

平江不肖生著的《半夜飞头记》讲述:名妓陈珊珊爱慕王无怀,两人私订婚约。另一妓女白玉兰也对王颇有好感,却被王拒绝。不料王父也同时为自己的儿子订下婚约,王因家规甚严无法出门告知陈。珊珊在一义士的帮助下,逃出了虎口,并拜师学剑。王父在白玉兰的唆使下大闹儿子的婚礼,珊珊赶到,杀了白,还将与白私通的家仆的头和手砍下给王父看,王父恍然大悟。无怀和珊珊得以团聚。

目录

第一回 石田翁惊梦得麟儿

 王公子祝嘏逢贞女

第二回 梁太太上庙探亲

 陈珊珊闭门谢客

第三回 陈念贻著书贾祸

 米成山斗气护花

第四回 丁内艰王无怀守制

 叙阔别观音庙谈心

第五回 周发廷神医接竹

 王石田吕祠相亲

第六回 置小星垂老人情魔

 借父命冶容调公子

第七回 恶奶妈激怒长厚人

 刁姨太再蛊淫昏叟

第八回 白玉兰买药毒书童

 王傅绂解纷来梁府

第九回 张凤笙求情受恶气

 王石田迷色发狂言

第十回 论族谊愤声仗义言

 运机谋巧鼓如簧舌

第十一回 惊奇道怪爱妾撒娇

 净宅驱邪尼妖捣鬼

第十二回 吃死醋丧尽天良

 宠妖姬委以家政

第十三回 走消息娇小姐生病

 惊变卦老义士设谋

第十四回 周发廷鱼塘献计

 陈忏因梁府化缘

第十五回 起沉疴刚传喜信

 择日期又种恶因

第十六回 述苦心劝甥成礼

 犯水厄捣鬼偏灵

第十七回 王石田棒打礼堂

 张静宜魂归地府

第十八回 无怀失踪急老舅

 发廷决计淫娃诛

第十九回 史卜存屡探王府

 周发廷病赴鱼塘

第二十回 王公子穷途寻短见

 史义士任侠斩淫娃

第二十一回 诧失踪捉奸惊惨祸

 伤往事觅子愤挪揄

第二十二回 孙济安借题敲竹杠

 薛应瑞出票捉乌龟

第二十三回 侠士飞头公子破胆

 和尚丢脸知事惊心

平江不肖生年表

试读章节

第一回

石田翁惊梦得麟儿

王公子祝嘏逢贞女

在下提笔写这部书,胸中先有无穷的感慨。因为书中的事迹,盘踞在下脑筋中,已有五六年的光景。这五六年中,无时无刻,不想将书中事迹,仔细描写出来,以供读者茶前酒后的谈助。亦可见人世间相惊怪的侠客剑仙,并不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奈何五六年来,只是人闲心不闲,简直没有握笔写这事的机会。在脑筋里面,盘踞五六年的影子,差不多要逾远逾淡,渐就湮灭了。

今日恰有位朋友来访,闲谈中,朋友偶然说起,四年前曾在什么小说中,读过一篇《无来禅师》的传,情节很觉奇离;可惜记事太简单些,著者姓氏也忘了,不知是谁作的。不肖生听了笑道:“足下觉得太简单,我也是这般想,不过足下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故只觉得简单。在我还更觉得传中,脱漏的事迹不少呢。”那朋友惊问道:“你也见过那篇传,并知道事情的真相吗?”不肖生答道:“岂但见过,岂但知道,那传中所谓慧海禅师的,我并亲自会过,事情还是他亲口对我,详详细细说的呢。那传中所述,只是事情的大概,还不曾写得十分之一。”朋友问道:“你既知道这般详细,何不编出一部书来,与人消遣之外,或者还能感化一些人,少讨几个败坏家庭的姨太太哩!”不肖生道:“我这心思,起在足下未读传之前,只是几年下来,又几乎把这事忘了。此若不是足下提起,我也想不到上面去。难得我此刻,竟是人闲心也闲,足下又来提醒了我,何不就趁此机会,拼着几日工夫,将这事写出来,以了几年的心愿哩!”朋友喜道:“好极了,你就写吧,我不扰你了,迟几日我来拜读便了。”朋友走后,我便拿出纸笔来写道:

话说江苏无锡县,有一个大绅士,姓王名叫石田。这王石田也曾中过一榜,能书善画,在无锡城中,是一个很有名望的绅士。家财虽不是巨富,祖遗的产业,却有不少。王石田为人,胸怀淡泊,不乐仕进,若论他的人品才情,本是玉堂金马的人物;只因不乐仕进,中了一榜之后,便奉母家居,教育膝下一个儿子。这儿子名叫无怀,生得粉妆玉琢,天资颖悟绝伦。相传这无怀初生的时候,王石田梦见一个大和尚,身披袈裟,手持法器,从大门进来,向王石田合掌行了一礼,连说了两句:“托庇,托庇!”即径向内室走去。

王石田治家素来内外之防极严,真是五尺童子,非呼唤不敢辄人中庭。今见那和尚径走人内室,不由得生气,赶上前去阻挡。可是作怪,那和尚走得甚快,等王石田赶到,和尚已进了王夫人的卧室。王石田大怒,喝一声:“秃驴哪里走?”一声不曾喝出,已惊醒转来,即听得床后脚步响。

原来是丫鬟来报喜的,说王夫人发作不到几秒钟,已生下一个小少爷来了。王石田听得,心想古人笔记中,常有此等无稽之谈,但非我辈读圣贤的人,所宜崇信。如果轮回之说,信而有征,则彼释家弟子,忽投入我儒家之门,也是我圣道兴隆之兆,我也只好从归斯受之之义。王石田心里虽是这般想,不过他生成是个迂腐性子,见无怀三四岁的时候,即聪悟得了不得,墙壁上挂的对联、屏条,只要指点一篇,便能成诵不忘。并最爱翻书弄笔,绝没有寻常小儿贪玩的性质。王石田也未尝不欢喜,只因有那一梦存在脑筋里,总怕无忧带有异端的根性,将来破坏他累世的书香。因是不敢教无怀从外面塾师读书,恐怕塾师不善引诱,把无怀教坏了。自己既中过一榜,便专在家中,教无怀读书,轻易不许无怀出外,与世人接见。即无怀随意翻阅的一本书,也得经王石田认可,才能读下去。凡稍有违反孔孟旨意的书,是绝对不许无怀寓目的。

是这么绳捆索绑的教育,将无怀教到十二岁,制艺试贴种种应试文字,都给王石田教得无所不精、无所不巧了。就在十二岁上考幼童,进了一个学。那时进了学的人,都要做酒庆贺,亲戚朋友,都送礼物来道喜。王石田因怕无怀年纪太轻,立脚未稳,一做喜酒,王氏在无锡是个世家,王石田平日交游又广,来贺的人,必然不少,势不能不教无怀出来酬应。一讲酬应,即不免分了向学之心。因此托故谢绝宾客,只当没有这回事一样,仍是日夜监督着无怀,做官场的准备。

直到十六岁中了举,王石田认为立脚已稳了,才将防范的方法,解放了许多,许无怀与几个指定的老成人来往了。谁知索性不开放,禁闭到底,倒也罢了,禁闭了十几年,一旦忽然开放,无怀又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正如断了缰的劣马,奔腾起来,哪里还有一定的步骤?十二岁以前,无锡人都知道王家有个神童;十六岁以后,全省都知道无锡有个王无怀,是少年才子,名家闺秀。请冰人来说合的,固是络绎不绝,那无锡有名的娼妓,亦莫不以得见王才子为极荣幸。无怀庭训虽严,然少年心性,情窦初开,每每把持不住。只须一个人,将他引上了路,尝着了烟花中滋味,便不容易教他回头了。

P1-3

序言

平江不肖生论(代序)①

张赣生

在民国通俗小说史上,若论起划时代的人物,便不能不提及平江不肖生,他不仅是推动中国通俗社会小说由晚清过渡到民国的一位重要作家,更是揭开中国武侠小说大繁荣序幕的开路先锋。

平江不肖生(1890—1957),原名向恺然,湖南平江人。他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其祖父以经营伞店发家,其父向碧泉是个秀才,在乡里间颇有文名。向恺然五岁随父攻读,十一岁习八股,恰逢清政府废八股,改以策论取士,遂改习策论,十四岁时清政府又废科举,改办学校,于是向氏考入长沙的高等实业学堂。其时正值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并创办《民报》鼓吹革命,日本文部省在清政府的要求下,于1905年11月颁布“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镇压中国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引起留日学生界的强烈反对,同盟会发起人之一陈天华于12月8日在日本愤而投海自杀,以死激励士气。转年,陈天华灵柩运回湖南,长沙各界公葬陈天华,掀起了政治风潮,刚刚入学一年的向恺然就因积极参与这次风潮而被开除学籍,随后他自费赴日留学。

民国二年(1913),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群情激愤。向恺然回国参加了“倒袁运动”,任湖南讨袁第一军军法官,讨袁失败后,他再赴日本,结交武术名家,精研武术,这使他成为民国武侠小说作家中真正精通武术的人;同时,他因愤慨一般亡命于日本的中国人之道德堕落,执笔写作《留东外史》。民国四年(1915),向恺然重又归国,参加了中华革命党江西支部,继续从事反袁活动。袁世凯去世后,他移居上海以撰写小说谋生,直至1927年返回湖南,他的主要通俗小说作品均在这十年间先后问世。1930年至1932年,向恺然曾再度在上海从事撰著,但这一时期所作均为讲述拳术的短篇文章。1932年“一·二八”日寇进犯上海,向恺然应何键之请返回湖南创办国术训练所。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展开,他随二十一集团军转战安徽大别山区,任总办公厅主任,兼安徽学院文学系教授。1947年返湖南,1957年反右斗争后患脑溢血去世。

关于“平江不肖生”这一笔名的来历,向恺然在1951年写的简短“自传”中说:“民国三年因愤慨一般亡命客的革命道德堕落,一般公费留学生不努力、不自爱,就开始著《留东外史》,专对以上两种人发动攻击。……因为被我唾骂的人太多,用笔名‘平江不肖生’,不敢写出我的真名实姓。”此后他发表武侠小说时也一直沿用这一笔名。

至于“平江不肖生”的含义,向氏哲嗣在回忆文章中说:“当时有人问为何用这‘不肖生’?父亲说:‘天下皆谓道大,夫惟其大,故似不肖。’此语出自老子《道德经》。原来其‘不肖’为此,并非自谦之词。”其实这是向氏本人后来提出的一种解释,不一定真是采用这笔名的初意。《老子·六十七章》日:“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这里的“不肖”是“不像”“不类”的意思。道是抽象的,道涵盖万物之理,而不像某一具体物,从不像、不类、不具体,引伸为“玄虚”“荒诞”。这用以反驳某些人后来对《江湖奇侠传》的批评,颇能说明作者的立场;但在创作《留东外史》时采用这一笔名的初意却非如此,《留东外史》第一回《述源流不肖生饶舌,勾荡妇无赖子销魂》中说:“不肖生自明治四十年,即来此地,……既非亡命,又不经商,用着祖先遗物,说不读书,也曾进学堂,也曾毕过业;说是实心求学,一月倒有二十五日在花天酒地中。近年来,祖遗将罄,游兴亦阑。”这段话把“不肖”二字的含义说得很清楚,应无疑义。

向恺然从写社会小说改为写武侠小说,是应出版商之请。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中说:“《留东外史》……出版后,销数大佳,于是海上同文,知有平江不肖生其人。……我要他在《星期》上写文字,他就答应写了一个《留东外史补》,还有一个《猎人偶记》。这个《猎人偶记》很特别,因力他居住湘西,深山多虎,常与猎者相接近,这不是洋场才子的小说家所能道其万一的。后来为世界书局的老板沈子方所知道了,他问我道:‘你从何处掘出了这个宝藏者?’于是他极力去挖取向恺然给世界书局写小说,稿资特别丰厚。但是他不要像《留东外史》那种材料,而要他写剑仙侠士之类的一流传奇小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生意眼。那个时候,上海的所谓言情小说、恋爱小说,人家已经看得腻了,势必要换换口味,……以向君的多才多艺,于是《江湖奇侠传》一集、二集……层出不穷,开上海武侠小说的先河。”这段话有助于我们了解向恺然的武侠小说。

向恺然是由晚清的通俗小说模式向新风格过渡的作家之一。因此,在他的小说中就必然存在着新与旧的两方面因素。从他最初的成名作《留东外史》来看,晚清小说模式的痕迹十分明显。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大概都得含笑点头,不骂在下捣鬼。至于平、浏人争赵家坪的事,直到民国纪元前三四年,才革除了这种争水陆码头的恶习惯。洞庭湖的大侠大盗,素以南荆桥、北荆桥、鱼矾、罗山几处为渊薮。逊清光绪年间,还猖獗得了不得。”就说出了此书前一部分的性质。

总之,《江湖奇侠传》有其不容忽视的长处,确实把奇闻异事讲得生动有趣;但也有其不容忽视的短处,近乎于“大杂烩”,它之得享盛名,除了它自身确有长处之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有关,在晚清至民初的十多年间,中国通俗小说几经变化,公案小说和谴责小说的浪潮逐渐消退,“淫啼浪哭”的哀情小说维持不久已令人厌烦,此时向氏将新奇有趣的风土民俗引入武侠说部,道洋场才子之万不能道,自然使人耳目一新,其引起轰动也就是情理中应有之事了。

向恺然还写过一部比较现实的武术技击小说,即以大刀王五和霍元甲为素材的《侠义英雄传》,这部作品的发表与《江湖奇侠传》同时,于1923年至1924年间在世界书局出版的《侦探世界》杂志连载,全书八十回,后出单行本。或许是由于向氏想使此书的风格与《江湖奇侠传》有鲜明的区别,也或许是向氏集中精力撰写《江湖奇侠传》而难以兼顾,这部《侠义英雄传》写得不够神采飞扬,远不如《江湖奇侠传》驰名。此外,向氏还著有《玉块金环录》《江湖大侠传》《江湖小侠传》《江湖异人传》等十余部武侠小说,成为二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武侠小说名家。

通观向氏的武侠小说创作,无论是《江湖奇侠传》或《侠义英雄传》,都还未能形成完善形态的神怪武侠小说或技击武侠小说风格。当然,对于这一点,我们不能苛求,向氏是一位过渡阶段的作家,他在民国通俗小说史上属于开基立业的先行者,他的功绩主要是开一代风气,施影响于后人。正是他的《江湖奇侠传》引起的巨大轰动,吸引了更多读者对武侠小说的关注,也推动报刊经营者和出版商竞相搜求武侠小说。后起的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王度庐、朱贞木等都是在这种风气下,受报刊之约才从事武侠小说创作的,就这个意义上说,若没有向恺然开风气之先,或许也就不会有北派四大家的武侠名作。另一方面,向氏也的确给予后起的还珠、白羽、郑证因很大影响,只要看看还珠、白羽、郑证因早期的作品,就能发现其受向氏影响的痕迹。所以,向氏在民国通俗小说史上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功绩不容贬低,不能只从作品本身来衡量他应占的地位。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4: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