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众儿童文学的角度来说,日本最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那须正干,其代表作《花山少年3人组》在日本影响了整整两代人。每册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以性格各异,极具典型性的三位六年级小学生为主角,既有悬疑的侦探故事,也有惊心的冒险传奇。这套书自出版以来,在日本畅销2300万册,与《哈利·波特》并列为日本最畅销的儿童图书,可谓是日本儿童文学出版的奇迹。
本书为第6册《穿越记》,八谷飞三人一起去找若林老师学钢琴,可是每次到音乐室门口,里面的钢琴声都戛然而止,不见若林老师的踪影。她究竟去了哪里?
为了让救命恩人相信自己是来自未来世界的人,阿慢他们制造出现代交通工具来证明他们说的都是实话。他们制造了什么呢?
那须正干著的《花山少年3人组(6穿越记)》讲述:为寻找谜一样的美女老师若林雪子,八谷飞、阿慢和博士无意中掉入了时光穿梭镜,来到两百多年前的江户时代。因为身着“奇装异服”,三人惨遭黑褂武士无情追捕,幸好平贺源内先生出手相救,三人与这位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学者成为朋友。然而,恶武士始终紧追不放,情急之下,源内先生竟失手杀死一名衙役!三人组已行至穷途陌路,无处可逃!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个奇异的飞行物……
1.诡异的钢琴声
哪所学校都有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以绿荫市花山第二小学为例,六年级一班的宅和源太郎老师,就是不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其实宅和老师上课非常认真,又有多年教学经验,家长们对他评价也不错,可孩子们就是对他喜欢不起来。
归根结底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说他教课的时间太长,再一个是说他年纪有点儿大了。
可是,受学生欢迎的年老的老师也有很多很多。例如一年级三班的山川老师,是比宅和老师还大三岁的老头儿,但在孩子们中间,人缘无人可比。
可见,年龄不是关键,孩子们不喜欢的主要是那种老气横秋的做派。
虽说谁都没有调查过,可有传闻说宅和老师在羊毛细筒裤下面扎着丁字形兜裆布,而六年级一班的孩子们对此都坚信不疑。
不用说,这位宅和老师班上的孩子一心向往年轻的老师。而且,不仅喜欢年轻的老师,更喜欢鲜嫩的、百分之百鲜嫩的老师。
问题是——放眼看去,花山第二小学几乎没有那种年轻鲜嫩的老师。六年级四班的山崎老师倒是今年刚大学毕业的男老师,但工作不出两个月,表情就变得像当了一百年的老师一样,动不动就大声呵斥学生,结果很快没了人缘。
在这样的花山第二小学里,突然出现了一张活色生香的新面孔——若林雪子老师。九月底,教音乐的涩谷老师休产假,若林老师来代课了。
那天早会上,校长给大家介绍若林老师时,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心里都“怦怦”直跳。
粉红色的喇叭裙那么潇洒,裙下露出一双穿着长筒袜的修长的双腿,还有那披肩的长发、鹅蛋脸、挺直的鼻子、细长而清秀的眼睛,无论哪一样都妩媚动人。既然是今年刚大学毕业,那么应该和山崎老师差不多年龄。
长得漂亮的老师,一旦进了教室,有时难免装模作样,或因为无聊的小事发神经而让孩子们失望。但孩子们很快发现,若林老师完全不会那样。孩子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和她说话。尤其难得的是,即使音乐不好的孩子唱歌跑调,她也绝对不会嘲笑。
六年级一班的学生也很快成了若林老师的“粉丝”。
其中首屈一指的,是八谷良平这个皮肤黑黑的小个子男孩。
男孩的外号叫八谷飞,除了入睡快和吃饭快以外没有其他擅长的。特别是对音乐,像讨厌荨麻疹似的讨厌。可是换了若林老师上课以后,这家伙对音乐立马热心起来。
不说别的,以前的八谷飞上课态度就一塌糊涂。轮唱的时候,就他一个人拖拖拉拉;叫他拿起笛子,他却不放到嘴边,往往用来敲前座同学的脑袋。
“谁知道莫扎特,请说说看!”老师话音刚落,他就立刻回答说:“那是花山站前一家咖啡馆的名字。”自花山第二小学创办以来,还是头一遭有人如此回答老师的问题。
如今,连八谷飞都成了班上对音乐最感兴趣的学生,可见老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是多么大。
P13-16
平贺源内这个人,作为江户时代中期的学者经常出现在历史书中。但关于他的晚年,仍有不大清楚的地方。一七七九年,即在源内五十二岁的秋天,他因在自己家中杀人而进了牢房。一个月后死于牢中——这点是清楚的。至于杀的是什么人以及为什么杀人,却众说纷纭。但他毕竟是江户时代罕见的具有近代思想的科学家和文化人,对此想必任何人都是认可的。
这个故事中还出现了一个历史人物,就是田沼意次。他在一七七二年当上“老中”,一七八七年下台。这期间他是实施幕府统治的实权人物,同时又因从藩主和商人那里收取贿赂和铸造“四文钱”这种粗糙的钱币,而被当作恶人广受非议。但另一方面,他对西方的学问和技术怀有强烈的兴趣,保护着源内这样的西学研究者,而对这点了解的人并不多。假如他在“老中”的位置上多待一些时日,江户幕府也许会早些开放国门。
这么说来,好像写的全是历史知识。但愿看这本书的人之中有更多的人对历史产生兴趣。
作为故事另一要素的时间旅行也是我喜欢的一个主题。以前也写过《阁楼里的远足》《浦岛号四次元潜艇的冒险》等关于时间旅行的书。以后还要写下去。
自写“花山少年三人组”系列以来,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本想尽量回信,但写好寄出的信中有一些因为地址不准确而被退了回来。再来信时请将地址和邮政编码写清楚。
这次交稿也推迟了,给编辑们和插图画家前川一夫先生添了很多麻烦。
尤其是让全国的“花山少年三人组”的“粉丝”久等了。
下一本打算请三个人当墙报新闻记者。书名是《花山少年三人组墙报记》。敬请期待。
那须正干
一九八二年八月
“花山少年三人组”最吸引我的是其中无所不在的男孩气、男孩精神。男孩气是什么?就是要有更多的机警、坚韧和果断,要有更多的自立、勇敢和冒险精神。决不可小看男孩气。
——著名文学作家、翻译家,林少华
尽管这些故事发生在隔海相望的日本,但是这些有趣的童年趣事,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中国校园,也极具代表性,也与我们身边诸多孩子的“精神地图”灵犀相通、心心相映。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李学斌
那须先生是在用他的故事告诉孩子们:没有冒险就没有成功,敢于冒险才会赢得希望,只有那些不畏艰险的人,才能享受冒险的乐趣。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徐鲁
那须正干是一位善于编织故事的能手。他把焦点对准孩子的关注点、兴奋点,生动描绘出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漫游、探险、历险、侦破及追踪、探寻初来乍到的插班女生的秘密,在小读者面前展开绚丽多彩的社会万象的大天地。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束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