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说交际中言语反讽的认知语用研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赵虹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目录

第1章 反讽研究概述

 1.1 反讽概述

1.1.1 反讽概念的演变与界定

1.1.2 反讽的种类

1.1.3 反讽的语用策略

1.1.4 反讽的语用功能

 1.2 反讽识解研究的重要事实和问题

 1.3 研究理据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研究语料和术语的使用

 1.6 研究意义

 1.7 本书布局

第2章 言语反讽研究的理论流派

 2.1 语义学研究

 2.2 传统语用学研究

2.2.1 Grice的标准语用理论

2.2.2 Leech的反讽原则

2.2.3 Brown和Levinson的反讽观

 2.3 认知语用学研究

2.3.1 Sperber和Wilson的回声理论

2.3.2 Clark和Gerrig的伪装理论

2.3.3 Utsumi的隐性展示理论

 2.4 心理语言学研究

2.4.1 Gibbs的直接通达假说

2.4.2 Giora的分级突显假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说反讽交际的认知语用理论框架

3.1 本研究的理论背景

 3.1.1 关联理论概述

 3.1.2 动态的认知语境观

 3.1.3 话语理解与诗学效果

 3.2 反讽理解的认知语用阐释框架

3.2.1 回声解释论的思想精髓

3.2.2 Yus的反讽理解模式

 3.3 小说反讽理解的认知语用理论阐释

3.3.1 对文学交际进行认知语用阐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3.2 小说交际的认知语用阐释

3.3.3 小说反讽交际的认知语用阐释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红楼梦》反讽交际的多源语境激活

 4.1 知识语境

4.1.1 百科事实信息

4.1.2 受话人具备的有关发话人的生平资料

4.1.3 互文知识

4.1.4 相互知信

 4.2 物理语境

4.2.1 互显的客观环境(场景)

4.2.2 非言语行为

 4.3 语言语境

4.3.1 上下文

4.3.2 语言线索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楼梦》反讽识解的认知评价标准

 5.1 典型情况一:反讽意图被快速识别

5.1.1 人物对话中的言语反讽

5.1.2 叙述者叙述中的言语反讽

 5.2 典型情况二:反讽意图的识别被推迟

 5.3 典型情况三:反讽意图未被识别

 5.4 系列反讽的认知语用阐释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红楼梦》反讽诗学效果及语用一语言机制

 6.1 锻词——以仿词为例

6.1.1 语境的反向干预

6.1.2 情感态度的隐含评价

 6.2 炼句——以文言句式为例

 6.3 修辞——以双关为例

6.3.1 双关生成和理解的语境依存性

6.3.2 显隐两层含义所创造的复调性

 6.4 谋篇——以“连环计”为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赵虹著的这本《小说交际中言语反讽的认知语用研究》是一部从认知语用学的视角研究小说交际中言语反讽现象的专题著作。本书聚焦小说反讽交际,从“作者—文本—读者”的互动关系入手,整合出一个小说反讽交际的认知语用阐释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小说交际中反讽理解的语境激活模式、反讽识解的认知评价标准和反讽创造的诗学效果对《红楼梦》反讽交际进行了个案研究。本书着重探讨了小说反讽交际中的三个核心要素:多源语境激活所提供的不相容性、支配反讽识解全过程的最佳关联性和加工隐性评价过程所获得的反讽诗学效果。在研究过程中,作者运用丰富的例证对小说反讽交际发展过程中的认知语用机制作了别开生面的探讨,阐释了多源语境信息的激活和最佳可及性标准在识别反讽意图和品读诗学效果中的作用,揭示了言语反讽使用层面下隐含的生成和运作机制及其交际效果。

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小说反讽交际, 从“作者 —— 文本 —— 读者”的互动关系入手, 整合出一个小说反讽交际的认知语用阐释框架,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小说交际中反讽理解的语境激活模式、反讽识解的认知评价标准和反讽创造的诗学效果对《红楼梦》反讽交际进行了个案研究。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6: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