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邓家刚主编的《桂本草(第2卷上下)(精)》收载了广西地区特色药物600余种,对每种药物均按正名、汉语拼音名、药材拉丁名、英文名、别名、来源、植(动、矿)物形态、分布、药材性状、品质评价、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附注各项内容做了科学的论述,每种药物下均有植物形态、药材形态、饮片形态的原色照片,这些实地拍摄的珍贵照片生动直观地展示了“桂药”的生态环境及药物特征,其中药材图和饮片图进行了“去底色“的处理,实现了科学与美感的结合。可供中医药或相关领域工作者和中医药爱好者参考使用。
“桂”乃广西的简称,唐朝韩愈曾以“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送桂州严大夫》)形容广西。广西西此连接云贵高原,东南与此部湾相接,西南面毗邻越南,此回归线横贯中部,气候暖热湿润,地貌类型多,降水和热量资源均很丰富,是全国三大物种源宝库之一。加上丰富的海洋药物资源,广西的中草药资源可谓为全国之冠。广西药用资源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广西是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72个世居民族聚居地,民族药资源十分丰富。
由邓家刚主编的《桂本草(第2卷上下)(精)》为广西中医药大学邓家刚教授主编的《桂本草》编撰计划中的第二部分,其以360余万字、2000余幅高清彩图的鸿篇,系统呈现了679种广西植物类中药的研究成果,700多位中医药专家学者为之付出了辛勤劳动。
本书是建国以来广西地区中药研究集大成之巨作,我国地方性本草学著作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