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通读版(释义、解析、白话文),解决现代人读古古代书的痛点。
许多警句被传为处世为人的格言,一本书参透修身、处事、待人接物。
经典足本、精准译文、精彩解读呈现。
洪应明编写的《经典国学无障碍阅读版:菜根谭》以明代常见的格言体,论述了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等人生处世哲学,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以及作者的生活体验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 书名 | 菜根谭(精装典藏本无障碍阅读版)(精)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 作者 | (明)洪应明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无障碍通读版(释义、解析、白话文),解决现代人读古古代书的痛点。 许多警句被传为处世为人的格言,一本书参透修身、处事、待人接物。 经典足本、精准译文、精彩解读呈现。 洪应明编写的《经典国学无障碍阅读版:菜根谭》以明代常见的格言体,论述了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等人生处世哲学,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以及作者的生活体验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内容推荐 洪应明编写的《经典国学无障碍阅读版:菜根谭》以明代常见的格言体,论述了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等人生处世哲学,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以及作者的生活体验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的格言警句文词优美,对仗工整,短小精粹,耐人寻味,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该书问世400多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并远播海外。 目录 上卷 一、栖守道德,毋依权贵 二、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三、心事宜明,才华须韫 四、污泥不染,机巧不用 五、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六、霁日风光,草木欣欣 七、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八、闲时吃紧,忙时悠闲 九、静中观心,真妄毕现 十、得意早回头,拂心莫停手 十一、淡泊明志,肥甘丧节 十二、眼界宽广,恩泽流长 十三、路留一步,味减三分 十四、脱俗成名,减欲入圣 十五、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十六、利毋居前,德毋落后 十七、退即是进,与即是得 十八、矜则无功,悔可减过 十九、美名不独享,责任不推脱 二十、造物不忌,鬼神不损 二十一、诚心和气,胜于观心 二十二、云止水中,动寂适宜 二十三、责恶勿太严,教善勿太高 二十四、净从秽来,明从暗生 二十五、降伪扶正,却妄存真 二十六、以悔破痴,性定动正 二十七、志在林泉,胸怀廊庙 二十八、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二十九、忧勤勿过,待人勿枯 三十、原其初心,观其末路 三十一、富宜宽厚,智宜敛藏 三十二、居卑处晦,守静少言 三十三、放弃执着,方可入圣 三十四、偏见害心,聪明障道 三十五、困须知退,顺亦知让 三十六、不恶小人,有礼君子 三十七、正气清白,留于乾坤 三十八、降魔先伏心,驭横先平气 三十九、出入要严,交友要慎 四十、欲勿轻染,学勿稍退 四十一、不流于浓艳,不陷于枯寂 四十二、超越天地,不入名利 四十三、高一步立身,退一步处世 四十四、收拾精神,并归一路 四十五、俗念塞心,隔绝凡圣 四十六、有木石心,具云水趣 四十七、善者和气,凶者杀气 四十八、君子无祸,勿罪冥冥 四十九、少事为福,多心惹祸 五十、方圆应时,宽严得宜 五十一、感恩忘怨,和谐处世 五十二、施之不求,求之无功 五十三、推己及人,方便法门 五十四、读书学古,心地要纯 五十五、俭则有余,劳应有成 五十六、学以致用,立业种德 五十七、真文妙曲,直取本性 五十八、苦中寻乐,得意生悲 五十九、富贵名誉,来自道德 六十、春至时和,人行好事 六十一、兢兢业业,潇潇洒洒 六十二、立名者贪,用术者拙 六十三、宁缺毋滥,宁缺勿全 六十四、名缰利锁,总堕世情 六十五、心地光明,从不暗昧 六十六、无名无位,欢乐最真 六十七、恶中有善路,善处即恶根 六十八、天机难测,居安思危 六十九、性情急躁,难建功业 七十、招福之本,远祸之方 七十一、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七十二、性气清冷,受享亦凉 七十三、胸怀正义,道路宽广 七十四、敢于怀疑,大胆批判 七十五、虚心明理,实心却欲 七十六、宽宏大量,胸能容物 七十七、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七十八、一念贪私,万劫不复 七十九、不昧真心,抵制诱惑 八十、稳守成业,以谋将来 八十一、谨小慎微,过犹不及 八十二、诸法皆空,唯有真我 八十三、君子之德,在于中庸 八十四、穷当益工,勿失风雅 八十五、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八十六、念头起时,切莫放过 八十七、宁静淡泊,观心证道 八十八、静从动来,苦中有乐 八十九、舍己勿处疑,施恩勿望报 九十、厚德积福,逸心补劳 九十一、天机最神,智巧何益 九十二、人生晚景,最为重要 九十三、积德行善,不恋权贵 九十四、祖宗德泽,吾身所享 九十五、君子诈善,无异小人 九十六、春风解冻,和气消冰 九十七、看得圆满,放得宽平 九十八、淡泊处世,不露锋芒 九十九、逆境砥砺,顺境消磨 一○ ○、恣肆弄权,自取灭亡 一○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二、文章极处,只是恰好 一○三、世相本体,天下重任 一○四、凡事留余地,五分便无悔 一○五、宽以待人,趋利避害 一○六、身不可轻,心不可重 一○七、人生无常,怎可虚度 一○八、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一○九、持盈履满,君子兢兢 一一○、却私扶公,修身养德 一一一、勿犯公论,勿谄权门 一一二、直躬不畏忌,无恶不惧毁 一一三、从容处变,劝谏得失 一一四、大小得当,真正英雄 一一五、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 一一六、藏巧干拙,寓清于浊 一一七、盛极必反,剥极必复 一一八、奇异无远识,独行无恒操 一一九、怒火沸腾,猛然转念 一二○、毋偏信自任,毋自满嫉人 一二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二二、阴险者不交,傲慢者勿言 一二三、念头昏沉,要知警醒 一二四、君子之心,毫无滞涩 一二五、战胜私欲,执行有力 一二六、大肚能容,宽以待人 一二七、穷苦困乏,磨炼身心 一二八、天地人心,自在一体 一二九、宁受人欺,勿逆人诈 一三○、明辨是非,能识大体 一三一、亲善须知机,除恶应保密 一三二、光明磊落,满腹经纶 一三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一三四、低调处世,不自夸耀 一三五、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妒忌 一三六、功过不容少混,恩仇不可太明 一三七、位盛危至,德高谤兴 一三八、隐恶祸深,隐善功大 一三九、以才辅德,德才兼备 一四○、穷寇勿追,投鼠忌器 一四一、可以同过,不可同功 一四二、以言助人,功德无量 一四三、趋炎附势,人之常情 一四四、冷眼旁观,不动刚肠 一四五、德随量进,量由识长 一四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一四七、诸恶莫为,诸善奉行 一四八、精神万古,气节千载 一四九、自然造化,智巧不及 一五○、诚恳做人,圆融处世 一五一、去混取清,去苦存乐 一五二、念动鬼神,行克天地 一五三、不急不躁,宽之自明 一五四、不能养德,终归末技 一五五、不与人争,甘居人后 一五六、谨于至微,施于不报 一五七、山林野趣,读今述古 一五八、修身种德,事业之基 一五九、子孙昌盛,根固叶荣 一六○、认清自我,勿夸所有 一六一、道德学问,人皆可修 一六二、信人独诚,疑人先诈 一六三、春风化雨,朔雪阴凝 一六四、为善日进,为恶日损 一六五、愈隐愈显,愈淡愈浓 一六六、君子立德,小人图利 一六七、不退之轮,常明之灯 一六八、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一六九、不尚怪异,不行偏激 一七○、恩宜后浓,威宜先严 一七一、息心见性,意净心清 一七二、淡泊处世,物我两忘 一七三、一点慈悲,万种生机 一七四、一念之间,心体万变 一七五、有事惺惺,以主寂寂 一七六、动之以情,晓之利害 一七七、操守严明,刚正不阿 一七八、不近恶事,不立善名 一七九、诚心和气,陶冶性情 一八○、一念慈祥,寸心洁白 一八一、中庸之道,和平之基 一八二、忍得艰苦,便得自在 一八三、心体莹然,本来不失 一八四、忙里偷闲,闹中取静 一八五、天地立心,生民立命 一八六、唯恕情平,唯俭用足 一八七、富贵知贫,居安思危 一八八、气量宽宏,兼容并包 一八九、小人有对头,君子无私惠 一九○、疾病易医,事理难明 一九一、百炼之金,干钧之弩 一九二、口蜜腹剑,认识清楚 一九三、好利害浅,好名害深 一九四、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一九五、谗言蔽日,蜜语侵肤 一九六、戒高绝之行,忌偏急之衷 一九七、虚圆建功,执拗败事 一九八、处世之道,不即不离 一九九、烈士暮年,老当益壮 二○○、聪明不露,才华不逞 二○一、过俭者鄙,过谦者伪 二○二、喜忧安危,勿介于心 二○三、声色名利,不可过贪 二○四、乐极生悲,苦尽甘莱 二○五、过满则溢,过刚则折 二○六、冷眼观人,冷耳听语 二○七、心地宽舒,福泽绵长 二○八、闻恶防谗,闻善防奸 二○九、躁急无益,平和是福 二一○、用人不刻,交友不滥 二一一、立场坚定,着眼高处 二一二、和衷共济,谦德承功 二一三、居官有节,居乡有情 二一四、敬畏之心,不可不有 二一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一六、不可轻诺,不可生嗔 二一七、读书之乐,手舞足蹈 二一八、勿以长欺短,勿以富凌贫 二一九、中才之人,难与下手 二二○、守口要密,防意要严 二二一、责人宜宽,责己宜严 二二二、幼时定基,少时勤学 二二三、君子忧乐,亦怜孤独 二二四、松柏苍翠,大器晚成 二二五、静中见真境,淡中现本然 下卷 一、乐者不言,言者不乐 二、省事为适,无能全真 三、乾坤幻境,天地真吾 四、天地之闲,因人而异 五、盆池竹屋,意境高远 六、梦中之梦,身外之身 七、天地万物,皆是实相 八、读无字书,弹无弦琴 九、心无物欲,坐有琴书 十、盛宴散后,兴味索然 十一、得个中趣,破眼前机 十二、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十三、人生苦短,宇宙无限 十四、极端空寂,过犹不及 十五、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十六、从冷视热,从冗入闲 十七、轻视富贵,不溺酒中 十八、恬淡适己,身心自在 十九、心闲日长,意广天宽 二十、栽花种竹,去欲忘忧 二十一、知足则仙,善用则生 二十二、安守本分,远祸之道 二十三、松涧望闲云,竹夜见风月 二十四、欲时思病,利来思死 二十五、退后一步,清淡一分 二十六、忙不乱性,死不动心 二十七、隐无荣辱,道无炎凉 二十八、心静自然凉,乐观无穷愁 二十九、进时思退,得手思放 三十、贪者常贫,知足常富 三十一、隐者多趣,省事心闲 三十二、自得之士,逍遥自适 三十三、孤云出岫,朗镜悬空 三十四、浓处味短,淡中趣真 三十五、高寓于平,难出于易 三十六、喧中见寂,有入于无 三十七、心有系恋,乐境苦海 三十八、静躁稍分,昏明顿异 三十九、卧雪眠云,绝俗超尘 四十、浓不胜淡,俗不如雅 四十一、出世涉世,了心尽心 四十二、身在闲处,心在静中 四十三、云中世界,静里乾坤 四十四、不忧利禄,不畏仕祸 四十五、山林之间,尘心渐息 四十六、秋日清爽,神骨俱清 四十七、诗有真趣,禅有玄机 四十八、好用心机,杯弓蛇影 四十九、身心自如,融通自在 五十、自鸣天机,自畅生意 五十一、花开花落,生老病死 五十二、无欲则寂,虚心则凉 五十三、贫则无虑,贱则常安 五十四、晓窗读易,午案谈经 五十五、花失生机,鸟减天趣 五十六、种种烦恼,因我而起 五十七、少时思老,荣时思枯 五十八、人情世态,倏忽万端 五十九、闹中取静,冷处热心 六十、寻常人家,最为安乐. 六十一、乾坤自’在,物我两忘 六十二、生死成败,任其自然 六十三、流水落花,意境悠闲 六十四、自然鸣佩,乾坤文章 六十五、猛兽易伏,人心难降 六十六、心无风涛,性有化育 六十七、高低贵贱,自适其性 六十八、鱼得水游,鸟乘风飞 六十九、盛衰无常,强弱安在 七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七十一、高天可翔,万物可饮 七十二、无事道人,不了禅师 七十三、冷情当事,如汤消雪 七十四、物欲可哀,性真可乐 七十五、胸无物欲,眼自空明 七十六、寂寞原野,诗兴时来 七十七、伏久飞高,开先谢早 七十八、花叶成梦,玉帛成空 七十九、真空不空,出世入世 八十、欲有尊卑,贪无二致 八十一、覆雨翻云,总慵开眼 八十二、前念后念,随缘打发 八十三、意有偶会,便成佳境 八十四、性天澄澈,何必谈禅 八十五、人有真境,即可自愉 八十六、真不离幻,雅不离俗 八十七、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八十八、布被酣眠,粗茶淡饭 八十九、了心悟性,俗即是僧 九十、万虑都捐,一真自得 九十一、一枝独秀,无限生机 九十二、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九十三、造化人心,混合无间 九十四、文以拙进,道以拙成 九十五、以我转物,大地逍遥 九十六、形影皆去,心境皆空 九十七、不劝为饮,不争为胜 九十八、万念灰冷,一性寂然 九十九、福祸生死,须有卓见 一○ ○、歌残舞罢,美丑何存 一○一、风花潇洒,雪月空清 一○二、天全欲淡,虽凡亦仙 一○三、观心增障,齐物剖同 一○四、笙歌浓时,拂衣而去 一○五、绝迹尘嚣,混迹风尘 一○六、人我一视,动静两忘 一○七、山居清洒,不入凡俗 一○八、野鸟忘机,白云无语 一○九、念头稍异,境界顿殊 一一○、水滴石穿,瓜熟蒂落 一一一、月到风来,车尘马迹 一一二、生生之意,天地之心 一一三、雨后观景,深夜钟声 一一四、雪夜读书,神清气爽 一一五、万钟如瓦罐,一发似车轮 一一六、风月花柳,人世繁华 一一七、就身了身,归还天下 一一八、身心之忧,风月之趣 一一九、一念不生,处处真境 一二○、顺逆一视,欣威两忘 一二一、空谷回响,池中月色 一二二、尘世苦海,要能超脱 一二三、持盈履满,宜慎思之 一二四、清水芙蓉,浑然天成 一二五、怡然自得,不在物华 一二六、隐于不义,生不若死 一二七、着眼要高,不落圈套 一二八、人生一世,需要超越 一二九、得失相随,利弊相问 一三○、清净之门,淫邪渊薮 一三一、身在事中,心超事外 一三二、减省一分,超脱一分 一三三、寒暑易避,炎凉难除 一三四、茶不求精,酒不求冽 一三五、万事随缘,坚守本位 附录 《菜根谭》序 试读章节 五、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注释 逆耳:不顺耳,刺耳。拂心:不称心。砥石:磨刀石。鸩:传说中的一种乌,据说它的羽毛有毒,泡入酒中可致人死地。 译文 耳中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中常想些不顺心的事,这才是修身养性砥砺自我的方法;如果听到的话都顺耳,遇到的事都顺心,那就相当于把一生葬送在了毒酒中。 点评 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总想称心如意是不可能的。苦难是最好的老师,智者由此砥砺品行,完善自我。甜言蜜语使人虚妄无知,如饮毒酒,往往一时陶醉,长远受害。无形中放纵了情欲,消磨了奋进的意志。而生命的道路很长,生活远比想象的艰难。如果没人及时提醒,常如临渊夜行,难免失足亡溺。 常言道: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用心聆听不顺耳的建议和批评,可使头脑清醒,少走弯路。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过错不可怕,只要及时改正即可。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不愿接受批评。有智慧的人,大多勇于接受批评。《增广贤文》中写道: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人有智慧和勇气,但也有弱点和不足,每个人都有局限性。得到智者的批评是好事。谁都知道“多栽花,少栽刺”的道理。智者只对值得批评的人提意见,对不值得批评的人根本不去评说。 六、霁日风光,草木欣欣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注释 戚戚:内心忧虑不安。《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霁日光风:雨过天晴,风和日丽。草木欣欣:花草树木充满生机。喜神:快乐的心情。 译文 狂风暴雨的天气,鸟兽也会哀伤忧虑,恐慌不安;风和El丽的日子,草木则会欣欣向荣,充满生机。可见,天地间不可一天没有祥和的氛围,人不能一天没有愉悦的心情。 点评 人是红尘过客,亦是逆旅主人。生命只有一次,开心也好,伤心也罢,凡事不可重来。所以要珍惜现在,微笑着克服困难。只有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世界,才能以闪亮的姿态绽放光芒。做想做的事,爱想爱的人。不过分苛求,亦不太多奢望。做好每件事,珍惜每个人。现实,.或许有颠簸坎坷,毕竟人生不是一条坦途。但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世间万物,常随心情而变化。怒气冲天时,一切可恨可憎。悲伤哀婉时,一切可悲可叹。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即便暗夜时悲伤来袭,也要努力逃出红尘的羁绊。整天愁眉苦脸,跟身边人怒目相向,有什么乐趣可言呢?所以,不要深陷于世俗的沼泽,以致无法上岸。要乐天知命,不可怨天尤人。保持开朗的心情,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七、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酞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注释 敢肥:美酒佳肴。真味:真正的美味。卓异:卓然不同,异于常人。至人:修养达到极致的人。《庄子·逍遥游》: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又 美酒佳肴、辛辣甘甜不是真正的关味,真正的关味是清淡;与众不同、举止怪异的人不算真正的伟人,真正的伟人往往很平常。 点评 大鱼大肉、美酒佳肴,固然能够满足口腹之欲,但吃多了就会觉得厌腻。粗茶淡饭虽然很清淡,却能长年食用,而且有益于身心。人生也是如此,点滴小事见真性,平凡之中显伟大。拥有高尚的品德,才能在平淡的生活中坚守真我,丰富学识的同时砥砺品行,进而实现理想。越有才学的人越低调,喜欢哗众取宠的人,多是“半瓶醋”,只会乱晃荡。释迦牟尼对众生说法,绝不用玄虚的道理去迷惑民众,而是用简明切实的教义去普度众生。不论如何伟大,都要从平凡做起。人海茫茫,大多数人都是过着平淡的日子。然而,这平凡、平淡中却保留着纯真的本性,在世事风云变幻中显露人性中深沉睿智的光芒。 八、闲时吃紧,忙时悠闲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少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注释 寂然:寂静。白居易诗: “寂然无他念,但对一炉香。”气机:天地运转的机能,指大自然的活动。气,天地阴阳之气。贞明:光明,光辉。吃紧:宋明时代的口头语,指事情紧急时。 译文 天地看起来好像寂然不动,其实时时在运行,一时一刻也不停止;日月昼夜运转,但光辉万古不变。所以,君子清闲时要有紧迫感,忙碌时要有悠闲的情趣。P3-5 序言 一位宋儒曾说:“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这句话,既象征了粗茶淡饭、清贫淡泊的生活,也体现了一种清而弥远、淡中有味的人生智慧。“咬得菜根”,寓意人的才能和修养,唯有经过磨炼才能获得。只有坚守理想、甘于淡白,历经艰难困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以此命名的《菜根谭》,就是这样一部论述人生修养及处世哲学的传世奇书。 本书是明代洪应明著述的语录体小品文集,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耐人寻味。书中熔儒家中庸思想、道家无为思想和释家出世思想于一炉,对于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既有片语点破当头棒喝之力,也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之功,堪称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稀世奇珍宝训。 作为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菜根谭》不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学术著作,而是一部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的格言集。它是三百多年前一位学识广博、深谙世事的老人,对自己一生为人处世、宦海沉浮的体悟和总结。书中每则格言从数十字到近百字不等,共有360则。 这些格言警句文字简练隽永,兼采雅俗,对仗工整,短小精悍,促人觉醒,耐人寻味。书中最可贵的是劝导人们乐观向上,奋发有为,鼓励人们自强不息,建功立业。比如,“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同时,还激励人们坚守道德节操和原则立场,不要随波逐流。 本书旧序曾说:“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间风波,备尝险阴可想矣。”对于世事风雨,作者是“自警自力”的,他说: “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天;天厄我以遇,吾高吾道以通之。”古语云: “性定菜根香。”菜根本是弃物,而菜根之香,非性定者不能体会。可见菜根中自有真味。 在体裁上,人们称赞本书“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问,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不论酸甜苦辣,人生的本味只是清淡,这种清淡别有一番滋味。2.作者及成书时代 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生平不详;明代思想家、学者。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得知他早年也曾热衷功名,晚年则归隐山林,洗心礼佛。明朝万历三十年(1602)前后曾住在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菜根谭》成书和刊行的时间可能在明万历年问。这时,神宗皇帝治国无道,宦官专权,朝纲废弛,党祸横流。自嘉靖朝开始,整个大明王朝不断显露的内忧外患,至此更加深重。在这一时期,有识之士的思想异常沉闷,无法从尖锐的社会矛盾中解脱出来,于是形诸笔墨,表达时代的心声。《菜根谭》就是这时产生的作品,它以格言警句的形式指出人性的善恶,教导人们从世俗生活中超脱出来,并以其孤高的道德说教流传于僧舍道观、文人墨客之间,时隐时现。 3.影响 《菜根谭》自问世以来,在中华文化圈内广泛流传并远播海外。早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就有好几种版本的《菜根谭》流传到了日本;到了现代,依然被日本社会各界奉为修身教材,备受珍视,受到广泛的热爱。风靡全球的《环球》杂志介绍日本社会的“《菜根谭》热”时,说:“有关企业管理的书籍成千上万,而从根本上说,多数抵不过一部《菜根谭》。” 事实上,洪氏《菜根谭》深得儒释道思想之三昧,语言精练优美,寓意深刻隽永,读之令人心旷神怡。本书的编辑整理,除将个别生僻字词按通行用法改正,基本保留了《菜根谭》全书原貌,并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结合现代生活的特点,力图发掘书中所蕴含的文化智慧,使其在当今社会焕发光彩。 书评(媒体评论) 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毛泽东 《菜根谭》是一部人人应该关心、人人应该爱读的书。 ——(日)松下幸之助 在这样讲求效率、管理的生活中,人们常感觉格外苦闷,除非能在心境上学习到艺术生活,才能缓解精神的紧张和压迫。从这个意义上说,《菜根谭》更像是给现代人写的书。 ——龚鹏程(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 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 ——(明)于孔兼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