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1928年12月的一天,整个沈阳银装素裹,金色的阳光洒在雪上,显得格外耀眼。
此时,位于沈阳大东边门外一栋普通房屋里,十几个人正围在一张普通的桌子旁边,激烈地讨论着什么。
就在这时,10多名警察破门而人。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站了起来,大声呵斥道:“你们干什么?凭什么闯进我的家里。”
警察却不理这名年轻人的呵斥,不由分说,把这名年轻人以及房间里的其他人一起带走了。
被带走的这名年轻人叫陈为人,他对外的身份是英美烟草公司“帮办”,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共满洲临时省委书记兼秘书长、宣传部长。
陈为人为何会有两个身份呢?这要和当时我党在东北开展斗争的严峻形势有关。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非常重视东北地区党组织的筹建工作,党中央和北方区委(后改北方局)先后派马骏、李震瀛等一批优秀党员,来东北传播马列主义,建立党组织。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这种变化也波及到东北,各地的党组织相继遭到严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北满地委和基层党组织党员由140人锐减至30人,地委主要领导仅剩4人,北满地委书记吴丽石正在上海汇报工作才幸免于难。
当年6月,奉天市,也就是沈阳市委书记任国桢等人也被捕入狱,奉天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7月,大连市委书记邓鹤皋等49名党团干部及革命者先后被捕。吉林、长春等地党的活动也近于停顿。
为了恢复和发展东北地区的党组织,领导东北人民的革命斗争,1927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委派一个干部到东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这时一个人名出现在了北方局主要领导同志眼前,他就是陈为人。
陈为人长期从事革命工作,而且又有过到东北工作的经历,因此,从1927年起,他就被北方局选中,派往东北。
在陈为人等人的努力下,我党在东北地区的革命形势发展很快。12月24日,中共满洲临时省委通过《目前工作计划决议案》,对满洲干部的训练教育、党的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作了具体规定。
1928年1月29日,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在沈阳召开东北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14人,代表东北各地270名党员。
会议对临时省委成立以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选举产生第二届中共满洲临时省委执委及常委。执委7人,候补执委3人。
陈为人、吴丽石、王立功3人为常委,陈为人出任省临委书记。大会贯彻中央实行的“工农武装暴动”的“左”倾政策,提出“要造成工农暴动与旧统治形成割据的局面”,这对后来东北地方党组织的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6月18日,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批判了“左”倾盲动错误,确定了党的路线、任务和纲领。为贯彻六大精神,中共满洲临时省委于10月在沈阳召开东北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
出席大会的代表共21人,代表东北25个地方党组织、230名党员。
省临委书记陈为人主持会议。大会决定将中共满洲临时省委改为中共满洲省委。会议选出省委委员7人,候补委员3人。省委常委有陈为人、吴丽石、唐宏经3人,陈为人任省委书记。
就在东北地区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时候,一个巨大的灾难悄然降临了。
12月底的一天,中共满洲省委在沈阳大东边门外党员牛思玉家召开扩大会议,受到警察搜查。正如文章开头所描述,在这次搜查活动中,省委书记陈为人、组织部长吴丽石、工运部长唐宏经及部分地区组织负责同志13人被捕,满洲省委被破坏。P2-4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毛泽东
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是美国和他的盟国的人民挑起的,他们并不是愚蠢的战争狂。那些在战争中报效国家而幸存下来的人们还清清楚楚地记得,他们浴血沙场是为了免遭敌人的蹂躏。为了这个目的,无数英雄豪杰为国捐躯,他们在我们心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艾森豪威尔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假如我知道前进的路上有雷区,我也会让部队直接开过去。以尽快的速度,向一切可以推进的地方前进!
——朱可夫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值此之际,我国将与俄罗斯等世界上曾经遭受过法西斯侵略蹂躏的国家和广大爱好和平的人民一起,隆重纪念这场属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正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对于铭记历史、警示后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宣示我国政府和人民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在卢沟桥悍然向中国守军开炮射击,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这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也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决战。这场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纳粹分子发动的战争席卷全球,世界当时人口总数的80%的20亿人口受到波及。
这次世界大战把全人类分成了两方,由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与由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轴心国,进行对垒决战。全世界的人民被拖进了战争深渊,迄今为止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浩劫和灾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人类社会经历了空前浩劫,伤亡总数超过1.9亿人。
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伤亡就达3500多万。在长达14年侵华战争中,日本法西斯军队灭绝人性,他们肆意烧杀奸淫,大量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制造了一个个无人区和万人坑,在我国广袤土地上导演了无数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仅南京一地,日军就一次屠杀了我手无寸铁的同胞30余万,其残暴兽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70年前的广大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面对凶恶日本侵略者,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伟大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可谓是可歌可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这是人类社会的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也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远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一些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深刻认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了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仪式上讲话中说:“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这就是我们编撰这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纪实》的初衷。本套作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两大部分,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以整个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等,全景式全纪实地展现了整个历史的恢宏画卷,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刘干才、李奎编著的《大东北抗联纪实》是一部文学战争类小说,本作品主要描写了包括抗日武装的早起创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成立、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成立等内容,以及他们艰苦的抗战历史和卓越的抗战成绩。谨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也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决战。这场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纳粹分子发动的战争席卷全球,全世界的人民被拖进了战争深渊,迄今为止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浩劫和灾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人类社会经历了空前浩劫。
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面对凶恶的侵略者,各国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伟大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刘干才、李奎编著的《大东北抗联纪实》全景式全纪实地展现了整个历史的恢宏画卷,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