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那一场惊天动地的暗恋
邹书白再见到曹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这天,她接到好友程明静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那头感叹:“六儿,高晓峰终于要向我求婚了。”
邹书白从对方有气无力的语调解读到,对方真正想表达是:高晓峰终于还是向我求婚了,该死!而不是:高晓峰终于向我求婚了,太好了!
邹书白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正在学校里上她的成人进修课,她哪里还是读书的料,瞌睡打得像小鸡啄米似的,自己都觉得寒碜。她对这条消息并不感到意外,按照高晓峰目前的状态,上演这一出戏是早晚的事情,但乍一听还是有些惊讶。她抹了抹脸上的口水印,嘿嘿笑了笑,“是已经求了,还是准备求?”
“没求,但是快了,他最近行为古怪,连戒指都买好了。”
邹书白想起老四,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她不想扫兴,便问:“那你是准备答应了呢,还是要再考验考验他?”
对方马上提高了音调:“六儿,你还不了解我吗?你是存心的,是不是?”
邹书白有些心虚,她并不想叫程明静难堪。程明静跟老四两人最后没能成,错并不在程明静,但程明静先一步找到了第二春,在道义上总要吃些亏。邹书白肯定是偏袒程明静的,但潜意识里,总是不由自主地把老四当成了受害者。
邹书白想了想,接着问:“你是没想好要不要结婚,还是没想好要不要跟高晓峰结婚?”
“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如果求婚的人是老四,你是不是就答应了?这话邹书白只在心里问问,没敢真的说出来。
老四有没有向程明静求过婚,邹书白不知道。她从前没想过去问,觉得婚姻于他们俩来说是多么自然不过的事呀,不过是时间早晚和心情好坏的问题,总觉得应该是他们哪一天一觉醒来,无事可干了,突然记起来两人还没去民政局扯过证呢,便在买菜的途中,顺道去登记了,跟吃饭喝水似的理所当然。
因为,在那个年纪,都还是觉得爱情是大过法律的,如果没有爱情,光凭一张证件又有什么用?
后来想问,却无奈时过境迁,又有些不好开口了。邹书白认识他们两人快二十年了,见证了两人的爱情从萌芽到明朗,从浓烈到起伏,直至最后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间的分分合合与对错纠缠,已经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讲得清,不是谁对谁错就可以道得明的。
一段感情谈了十几年,谈的人不累,看的人都累了,最后没能修成正果,难免叫人唏嘘,终究应了一句老话:有缘无分。
他们两人十几年的感情,终究是没能修成正果,按照时髦的做法,邹书白是不是应该感叹一句,自己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邹书白继而想到自己,如果那个时候自己跟……是不是最后也难逃分道扬镳的命运?
想必是邹书白唏嘘过头忘了形,引起了台上口若悬河的讲师的注意,对方望了她一眼,非常潇洒地指了指外面,意思是打电话请到外面去打。对方越是豁达,越发显得邹书白不知好歹,引得教室里的其他人纷纷扭头朝她看。邹书白憋得脸通红,“我在上课,下了课我去找你。”
邹书白挂了电话,收到程明静微信上传过来的一张收据的照片,下面写着:找东西的时候,不小心从他抽屉里翻到的,藏得很严实。
邹书白看了一眼照片,心下了然,难怪程明静会说高晓峰要向她求婚了,××珠宝城,价格39800元,不是戒指是什么?!
邹书白回了对方一个坏笑,写道:39800元?他一个月也才赚6000多,不容易了,看来他对你还是不错的,要不你就答应了吧。
对方回了一个衰的表情,没有再说别的话。
婚姻大事,也不是旁人能够帮忙做决定的,程明静一向比邹书白有主见,邹书白相信她一定不会在这种关键问题上行差踏错。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