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田:作家应该把对世界的看法说出来
采访手记:
八十五岁的老作家李心田缓步走来,爽朗地笑着,紧紧握住我的手。我的耳边恍若响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那动人的旋律。小说《闪闪的红星》出版距今五十年,同名电影距今也整整四十年,片子里那句“潘冬子!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台词,至今仍被一代又一代人熟悉着。
回忆对老人而言五味杂陈,他谈到自己童年含泪的微笑,谈到自己物不平则鸣的率性,也谈到对于创作的种种遗憾和不满足。李心田,这位从事文学创作近六十年的老作家,至今仍笔耕不辍,刚刚完成了《风筝误》,又在进行新的文学创作。
李心田投入儿童文学,是自我感情的流露,一开始便从“真情”出发。并且努力追求真善美。慢慢地,他离不开儿童文学创作了。
舒晋瑜: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的?
李心田:我是先写字后读书。六岁那年,爸爸从官山镇回家过年,指着门上贴的对联告诉我:“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我不懂什么意思,也不认识,可是过后我还能背给爸爸听。爸爸见我记性好,很高兴,就买了两张光连纸,订了一个本子,教我学写字。七岁上初小,十一岁读完初小进入私塾。一个班里有三十多名学生,我是最小的,但被编入高班,除了听老师讲《论语》,还要读《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和《论说精华》,每人写三百字小楷,每隔一天写一篇日记。老师很严格,背不过就要挨打。我很少因为背不出书挨打,因为背书得法,再加上也确实用功,一年内学了《中庸》《大学》《常用尺牍》等七本书,老师提到哪里,我能背到哪里。基本上背诵如流。这对我后来的学习和写作很起作用。私塾读了两年多,读了十多种古书,我的作文也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文,被贴在学校的墙上展览。
那个时候课外书很少,有时候从别人家里找来《三省庄招亲》《珍珠塔》之类的唱本看,也看过《三侠剑》之类的侠义小说,对我有些教益的,是《三国演义》《聊斋》和《今古奇观》。我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河边走了一遍,因为比较用心,积累了比较多的知识。
舒晋瑜:您在古典文学方面有很深的功底,涉猎外国文学也很多吧?
李心田:我的作品文化底蕴比较深,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这是我比一般人“占”的一点便宜。后来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潜移默化中也受到些影响,受影响更多的是法国文学,比如左拉的《娜娜》,雨果的《悲惨世界》,读得最多的是巴尔扎克。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也读了不少。我读《尤利西斯》,读了两遍,能知道一点,没很懂。我准备再读一遍。我不大喜欢拉美的文学作品。
舒晋瑜: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学创作的? 李心田:1957年,我在《文艺学习》上发表《我的两个孩子》。小说有三千字,张天翼给我写的按语有近六百字。他在按语里写道:文章失败和成功最简单的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作品是否能够以情动人,作者所写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是否能触动读者的感情。我先写了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独幕话剧《小鹰》,又以此为基础,写了电影文学剧本《小八路》。剧本发表后改成《两个小八路》出版,编辑李小文希望我再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写个中篇,我简要地向她讲了一个红军家庭的故事,她说可以写。这就是后来的《闪闪的红星》(最初定名《战斗的童年》)。
我投入儿童文学,是自我感情的流露,一开始便从“真情”出发,并且努力追求真善美。慢慢地,我离不开儿童文学创作了。1965年,“文革”前夕,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我那时在文工团当创作员,怕遭到批判,连写了两封信给中国少儿社,要求把《战斗的童年》稿子退还我。稿子退回来之后,我很惶恐,又很爱惜自己两年多完成的书稿,就把手写稿交了,把誊清稿留了下来。交上去的稿子,连同别人的书籍、文字,在院子里堆成一堆,全烧了。我当时很感慨:文章误我,我误青春,以后不写了!
舒晋瑜:后来《战斗的童年》又是如何变成《闪闪的红星》被广为流传的?
李心田:“文革”没结束,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谢永旺(后来曾任《文艺报》主编)来约稿,我把劫后余生的《战斗的童年》交给了他。他看完后对我说:“我觉得行,拿回去再研究。”首先要集体研究,除接受社内众人的审查,还要请社外的权威人士看。李希凡曾被请去审阅这部稿子。他说,稿子还可以,不过可出可不出。一位军代表的意见就厉害了,他说:“像《鲁滨孙漂流记》,是什么意思?”幸亏当时在社里主持工作的王致远同志顶住了,他当家,出了这本书。王致远建议我把最后一章改掉,不要让父子见面,大团圆就俗了,不如写一封信,不落俗套。我接受了他的建议,把自认为写得很好的一段改为一封长信。这封信在1975年曾被选入中学课本,就是《冬子给他父亲的信》。谢永旺觉得书名一般,要我改个名字,我苦想了两天,提出《闪闪的红星》。书印出来后心里没底,是当时北京市教育局长、儿童文学作家韩作黎写了评论,认为是对儿童教育的好教材,才放下心来。接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广播了这部小说,又很快被译成英、日、法、越等文字,介绍到国外。那时候中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尚未建交,德文译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与他们签约的。
……
P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