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深思、毛江一、邢济收著的这本《走进社会深处(布拖支教探索)》以大学教师、学生们普遍关注当下社会、期望了解社会现实、参与社会实践为出发点,选择四川凉山为扶贫支教地区,记录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十几位研究生,在支教过程中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思。
| 书名 | 走进社会深处(布拖支教探索)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何深思//毛江一//邢济收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何深思、毛江一、邢济收著的这本《走进社会深处(布拖支教探索)》以大学教师、学生们普遍关注当下社会、期望了解社会现实、参与社会实践为出发点,选择四川凉山为扶贫支教地区,记录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十几位研究生,在支教过程中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思。 内容推荐 何深思、毛江一、邢济收著的这本《走进社会深处(布拖支教探索)》介绍了,志愿者们走进四川凉山深处,开展暑期支教活动。他们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点点滴滴,所见、所闻、所思,真实而触动心灵…… 不大的院落、简易的教室,劈柴、做饭、席地而睡,充实而辛苦。这里有漫天的繁星,有孩子们对知识、对大山外世界渴望的眼神,还有志愿者们相濡以沫、并肩作战的温情。 志愿者们将知识和关爱传递给大山里的孩子们,也把大山里的世界带给我们。这份志愿爱心和志愿精神将一直传播和推广…… 目录 第一篇 准备与出发 第二篇 西昌的日子 第三篇 初到布拖 第四篇 亚河支教 第五篇 彝族人家 第六篇 告别凉山 附录一 成员与分工 附录二 排课与值厨 附录三 开学典礼 附录四 趣味运动会 附录五 文艺汇演暨支教总结大会 后记 试读章节 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阴 性格使然 差点儿与这次支教活动擦肩而过! 对于暑期去四川支教的事,我早有耳闻,起初并没有在意,因为假期另有安排。但是作为研会的一分子,在参与前期的宣传、募捐、招募志愿者等工作过程中,我对这次支教活动逐渐产生了兴趣。我了解到:学校能够对本次支教行动给予和提供的方便非常有限;当地条件十分艰苦,无法给支教老师提供宿舍;没有地方洗澡;吃喝需要自给自足;学生都是彝族孩子,有可能面临语言不通的障碍;此外,还可能有许多未知的困难等着我们。一般人可能会想:不好好地待在北京,干嘛去山里受罪?但是我骨子里的确有一股喜欢挑战的劲儿,越是充满困难、充满未知的事情,我越想挑战。能够作为一名老师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是一件充满正能量的事。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我决定把暑假其他的事放一放,为这次支教活动开绿灯。打定主意之后,我从容地报了名。 报名后很快接到了通知:一周后要进行试讲面试。我只有一周时间准备,必须要抓紧。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教什么科目。此次支教的对象是彝族小学生,我想,语文、数学这些基本的课程,孩子们平时就涉及;政治、历史等课程,讲起来又容易枯燥。正在犯难时,刚好看到以前关注的一档新浪微博节目“每天学点DIY”,手工制作了几种彩纸折花,真的很神奇,简单易学又唯美动人。我动了心。手工制作是一门寓教于乐的课程,又能开发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于是手工制作成了我试讲的科目。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浏览网站、选择教程、动手尝试。折纸、折彩绳、利用废物,到处寻找、挑选和购买合适的手工材料。这些手工制作看似简单,但真正达到熟练程度,还是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的。短短的几天里,我大量尝试着各种手工制作,进步很快,一周内几乎变成了手工达人。 面试那天,我胸有成竹。带着做好的成品:纸折樱花和兔子、废纸再利用做的收纳盒,默默地在教室外面等待自己上场。参加试讲面试的同学准备得都比较充分,PPT展示部分也很吸引眼球。相比之下我的PPT逊色不少,心里稍有不安。幸好自己试讲的科目还是比较独特的,与其他选手相比没有重复、也有新意。 正在忐忑,轮到我了,偏偏又出现了小插曲,PPT存错格式,用教室的多媒体打不开。于是我跑回宿舍补救,其他面试者顺延,我也乘机缓缓情绪。一波三折,我终于带着自己的手工小制作,站在了讲台上。第一次以老师的名义站在讲台上,难掩心中激动的心情:“前面几位老师讲得都非常好,下面咱们放松下自己的手指,跟着老师一起学折纸。”于是几位面试官充当了我的学生,按照我事先设计好的步骤,每人折出一个“小兔子”。接着,面试官提问了些有关支教的具体问题,我都一一作了回答。为了给自己加分,我还主动提出可以承担做饭的任务。面试功课的准备,我做得十分到位,听说他们就缺这一手,那我则要志在必得喽! 面试过后,更加坚定了我去支教的决心,此时,支教在我心中已经变成一件神圣的、令人向往的事。有意义的事情总是让你相信一切困难都难不倒。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如愿以偿,成为支教团队的一分子!是不是性格决定成败呢? 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阴 成功入选志愿者 锐是我的同门师弟,我们常在一个实验室工作。自从他当选为研会新一届主席之后,研会的所有活动,我们可以最快得到消息。暑期研会将组织外出支教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支教,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件神圣而又光荣的事情。我们从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走来,一直以学生的身份在学校里生活着。对于与学校相关的事情一直有所经历、感受和思考。如果以老师的身份对学生进行输出,告知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处理生活矛盾的技巧,帮助他能们打开更加广阔的视野、树立更加坚定的信念,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一颗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种子,使他们能够更加顺利和出色地完成学业,帮助他们早日实现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他们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啊!抱着这样的一个心态,我报名参加了2014年暑期凉山支教活动志愿者的竞选。P10-12 序言 作为本书的第一批读者,我既欣慰又惊喜,还有着深深的感动,我很愿意将这些感受与读者朋友们分享。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知·行”志愿服务团成立于2013年。从当年3月起,该志愿服务团坚持每月到“北京新希望学校”——位于北京北五环外的一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小学——开展义务支教。在此过程中,志愿服务团培养了大批具有工作热情和支教经验的研究生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一直渴望将这种爱心传播得更远、更广,于是就有了本次四川凉山布拖县亚河村“天津农民报读者希望小学”暑期支教活动。 经过认真、细致的准备,本次暑期支教活动终于成行;在全体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支教活动顺利圆满结束。作为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我备感欣慰。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些志愿者能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此行的点点滴滴。他们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那么真实,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一本书将有利于志愿爱心和志愿精神的进一步传播和推广。逐字逐句阅读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准备与出发”“西昌的日子”“初到布拖”“亚河支教”“彝族人家”和“告别凉山”六个篇章向我们全面地、立体地展示了本次支教活动的所有细节。山里学生的生活状态、教育环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大山外世界的向往,是我始料未及的。不大的院落,8间房屋包括了教室、图书室、资料室、办公室和厨房,一个简易的篮球架,两张没有拦网的乒乓球台,这就是学校的全部。听说支教老师来自北京,同学们既好奇又兴奋地马上追问:“北京有我们布拖县大吗?”读到这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很多很多。支教活动本身之外,志愿者们需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战胜的困难,是超乎我预见的。亚河村位于四川凉山的深山里,海拔2500多米,这里白天光照极强、昼夜温差极大。志愿者们没有正规的宿舍,在图书室和资料室席地而睡。夜幕降临,他们穿三四件单衣,蜷缩在睡袋里,依然冷得瑟瑟发抖。但是,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还能够用心地去欣赏满天繁星的美丽,用爱和简单的“美食”去表达对伙伴生日的祝福。我想,他们从中收获的豁达与乐观将终身受益。通过志愿者的照相机镜头,我们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本次支教活动,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 应该感谢这些志愿者,他们将知识和关爱传递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通过文字和照片,也把大山里的世界带到了我们身边。志愿活动可以将我们的爱心传递出去,让需要的人得到更多帮助和支持。爱可以让全社会的每个人成长,无论是接受者还是施予者。请让我们在这群可爱的志愿者的感召下,用爱心去传承文明、用真情去奉献社会、用行动去弘扬正能量。 祝我们的“知·行”志愿服务团,知行精神永续! 李祥贵 2016.10.30 后记 合上这部书稿,已是我们离开布拖的两年之后了。说起来,这部书的出版,真的很不容易。 这是我们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知·行”志愿服务团第一次走出北京,这个第一次就走得很远,走进了贫困的大凉山,走进了中国社会的深处。在凉山布拖的所见所闻,使来自城市的我们有了太多的触动和感悟,于是有了书中的内容,也有了分享给大家的冲动。 然而,一本书的出版,并非易事。首先,是决心问题,校领导杨军副书记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李祥贵部长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其次,是经费问题,学校科技处邢济收处长慷慨伸出了援助之手;接着,是内容整理问题,董爱玉、胡锐等同学在课业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时间协助我们完成了图文的归类和收集;然后,真正的问题来了,因为书中涉及少数民族内容,要求按“重大选题”走程序,漫长的候审过程开始了(出版社的三审完成后,最终决定不用“重大选题”程序);再然后,遇到更大的不幸,本书年轻的女编辑胡廷兰老师突然病故,出版之事陷入一片茫然……幸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谭徐锋主编了解到我们的困境和焦虑,在他的推动下,出版事宜终于再次回到正轨;最后,在继任编辑尹卫霞老师的帮助下,这本书的出版进程终于接近尾声。至此,我们心中背负了两年多的这份责任,也即将完成! 本书的出版,我们自己也确实付出了大量写作和编审方面的努力。但这里更想感谢的,是为此付出不懈辛劳的同学、老师和朋友们:包括前面提到的、没提到的各位参与者;也包括在遥远的布拖的拉克、尔沙、邱明及亚河村的小朋友和彝族同胞们。没有他们的接纳认可和坦诚倾述,我们的这本书就会缺少根、也会失掉魂! 此刻,我们谨以此书,献给每位支教布拖的参与者!献给每位促成此书出版的朋友们!同时,也遥祝大山深处亚河村的孩子和乡亲们安好吉祥! 何深思毛江一 2016年10月30日于北京海淀小营校区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