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阊门的宋、陈、岳三大家族在当地素有“金三角”的美誉。蔡越涛著的《香玲珑》以宋、陈、岳的家族和命运为主线,书写了一段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大美情歌。
一部堪称中国当代《红楼梦》的佳作。
一中中国当代高级知识分子的旷世绝恋,一曲高山流水的大美情歌。
| 书名 | 香玲珑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蔡越涛 |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姑苏阊门的宋、陈、岳三大家族在当地素有“金三角”的美誉。蔡越涛著的《香玲珑》以宋、陈、岳的家族和命运为主线,书写了一段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大美情歌。 一部堪称中国当代《红楼梦》的佳作。 一中中国当代高级知识分子的旷世绝恋,一曲高山流水的大美情歌。 内容推荐 蔡越涛著的《香玲珑》是一部中国当代高级知识分子的旷世绝恋,一曲高山流水的大美情歌。 姑苏阊门大街宋、陈、岳三大家族在当地素有“金三角”的美誉,本书围绕这三大家族的人物和命运展开,谱写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大美情歌。作者深速的洞察力、驾驭事件的能力,文字表现力、诗词功力,为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坛同类作品中极少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古语中所说的姑苏,就是现在的苏州。苏州本地人,仍习惯将苏州古城称为姑苏。在姑苏通往虎丘方向有一个叫阊门的老城门很有名堂。穿过城门,可以到达最繁华最热闹的七里山塘。 听老人们讲,古时候将天宫的天门叫阊阖之门。这座老城门,取的正是“气通阊阖”的祥瑞之意,受天神护佑。说的是苏州和天宫血脉相连,是天宫投射在地上的影。这就不难理解苏州城的建造者,要造“人间天堂”的初衷了。 阊门享有盛名,是因为明清时期阊门大街一带,曾是全苏州最繁盛的商业街区。阊门至枫桥的十里长街万商云集,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各省会馆纷列其间。阊门,因此成为当时苏州的代名词。 阊门也被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誉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能在阊门世代繁衍生息的人家,家家都有一本厚重的经,日月星辰见证了他们的故事。 后来苏州经济中心地位为上海所取代,阊门商业区也为观前街所不及。阊门看似不比先前红火,但她所承载的故事源远流长。 在阊门大街上,有着“金三角”之称的三户人家,分别姓宋、陈、岳。这三户人家关系特殊,瓜葛百年,爱恨情仇,藕断丝连,剪不断,理还乱。我们不妨回放半个世纪的镜头碎片…… 宋家小楼就在阊门边上,这里是宋冠群和赵紫薇的家。 三月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春雨时不时地洒落下来,把竞相开放的花朵枝叶都洗得净净的,鲜艳得招人爱怜。空气中总是湿湿的润润的,微闭双目嗅上一口,是令人陶醉的味道。这正是江南特有的韵味: 黛瓦粉墙拂春柳, 古巷深宅掩重门。 繁花香浓关不住, 小桥流水映佳人。 宋冠群在他的《沁园春》中是这样描写苏州的: 雾锁重楼,河枕马头,曲径通幽。细雨烟波皱,佳人红袖;丝竹悠悠,复歌千首。评弹一唱,韵萦九州,观前街月满西楼。静谧处,听涛声依旧,潺潺温柔。 天上人间风流,吴侬软语欲说还休。园林天堂秀,阊门独守;枫桥虎丘,千帆尽游。七里山塘,琼花绣球,斜阳残照影画楼。但目送,鸟飞惊绿柳,花盈苏州。 宋家小楼在这一带分外抢眼。因为它中西合璧的模样与周围徽派马头墙建筑似融非融似像非像的,少了些婉约细腻,多了些豪放和洋气,格局上与欧洲别墅异曲同工,上下两层,房间设计更加宽阔合理。前院后院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大小盆景都有恰到好处的摆放位置;真石假山,石雕石刻,巧夺天工,妙趣横生。就连地面碎石铺就的小道,都能给人活灵活现的九路通衢的畅达之美。最美的要数两棵已有18年树龄的琼花,花大如盘,洁白如玉,聚伞花序生于枝端,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中间为两性小花,煞是诱人。每每开放时,都会招惹人们多看两眼。 像这样的小楼院落,宋家在姑苏城里城外还有四处,由宋冠群的几房太太分别居住。 宋氏家族不仅是状元之后,祖上还出过三品朝廷命官。新中国成立前,是江南名商大贾、医界名流,而且把触手伸到了欧洲。大哥宋冠雄几乎垄断了阊门大街所有的丝绸生意。二哥宋冠英把宋家医院、药厂、学校的影响扩大到海外。宋冠群是宋家三儿子,也是弟兄中最为精明的,宋家的经营大计都由他掌管。新中国成立后,宋家把自家的药厂、学校、医院都捐给了国家。 捐给国家的医院被命名为中心医院,宋冠群被任命为中心医院副院长,主管业务,治病救人。闲暇时,他弹得一手好听的钢琴曲,也喜欢楚河汉界博弈对杀,更喜欢作诗填词,舞文弄墨。他的诗词佳作,常常令人惊叹,拍案叫绝。 据说,宋家祖上为了生意上的便利,随着南宋迁都杭州,从北宋之都河南开封迁徙来姑苏的。所以宋冠群是北方人的血统,有着强健的体魄,俊朗的相貌,尤其他那双欧洲式的大眼睛深眼窝,高高的鼻梁上架着金丝边眼镜,十足的书卷气质,不晓得迷倒过多少女性。他也真够风流的,一连娶了五房太太,个个出水芙蓉般的美貌。 大太太刘真真,上海人,父亲是上海滩有名的人物,专爱打抱不平,手下有一帮弟兄,不料在一次械斗中丧了命。不久,母亲也去世了。宋冠群见她可怜,出于同情,出手阔绰,给予帮助。刘真真心存感恩,总想报答。后来,经人撮合,刘真真嫁给了20岁的宋冠群,当年就给宋家生下一个大胖小子。不幸的是,她怀的二胎临盆时,子死腹中,伤心欲绝。不久,她抑郁成疾,性格孤僻,倒也安静。(P2-4) 序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为中国当代作家蔡越涛长篇小说《香玲珑》作序 ◎张玉太 在我的阅读视野里,蔡越涛是第一个撞入我眼帘的气质和才气俱佳的作家。从为她的长篇小说《日出日落》《家里家外》《独来独往》命运三部曲担任责编开始,很欣赏她为人处世的真诚善良,也很欣赏她作品中始终散发的贵族气质和激情四射的光芒。 因为对她颇有了解,所以一直抱有很高的期望值。果真,她沉寂了近十年之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部《香玲珑》着实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展读《香玲珑》全卷,作品不仅延续了她一贯的贵族气质、华美文风。单就融入故事情节的200多首诗词,即美不胜收,读起来口齿噙香,回味无穷。仿佛李清照、苏轼、辛弃疾等伟大的词人从远古走来,古韵古风翩然而至,有一种时空穿越的畅快,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品读其故事情节,更是波澜壮阔,纵跨半个多世纪,笔涉大江南北,国内国外,均给人以身临其境的亲近感。 姑苏间门大街有着“金三角”美誉的宋、陈、岳三家是世交,关系密切。老宋家“捡拾的弃婴”外甥女香儿成人之后,三家晚辈的关系盘根错节,恩怨纠葛剪不断,理还乱,抓心挠肺,牵肠挂肚。 宋冠群身为苍生大医、名商大贾,为实现百年沧桑、百年奋斗、百年圆梦的宏愿,一生都在挣钱、育人、救人、行善。他年轻时风流倜傥,玉树临风,“问君妻妾知多少?天下粉黛侬在堪终了”。他与赵紫薇“眼波相缠,几分痴癫”的爱情故事,感染着读者。同时,也演绎了宋家三代女人的风华绝代。 宋书雅是英伦皇家医院外科权威,情感历程一波三折,充满浪漫色彩。但她一直在为香儿能唤她一声“妈妈”苦苦期待,“怎奈何,风吹秀发凭栏,心堤无处决”。 “金三角”的孙子辈个个出类拔萃,事业有成,但感情天地充满了戏剧性,苦辣酸甜,五味杂陈。每个人都是这台大戏的主角,缺一不可。 当爱情的大幕徐徐拉开,没有几个人能抵挡住她的诱惑。一旦套上了爱情的魔咒,人人都会有不一样的生命感悟。只是有的“心中只容得下一个男人”,有的却因为爱之深、情之切,爱得扭曲,不得不承受“如果有来生,我还爱你”的泣血悲怆。即使是“骨傲三分,掷一地痴狂”,也禁不住对爱情的好奇,“投石问蛙,水溅花,倒惊一树乌飞”;可以是“想你心头花样美,俏丽裙边为你媚”,“待良辰美景启幕,衣袂飘飘惊鸿舞”的美好期盼;可以是“凝霜疏隔,相思声声颤”,“望叹悲欢,谁与共尘缘”的哀怨惆怅;可以是“春风有意,莫等朱颜瘦”,“红尘中等待,倾一世花开”的激情满怀;可以是“回眸已是菱花迟,片片成痴”的凄苦离愁;可以是“一处独欢,饮恨尘缘断”,“心已葬,再无同路承欢”的恩断义绝。最终挡不住“弹指风华谢鬓间,惊魂梦断珠泪残”,“莫道苦情缠,不曾如初,何愁悲画扇”的红尘哀叹。 宋香儿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勤奋好学,知书达理,懂得正派做人,一心向善。为人真诚,并写得一手好诗词。她立志成为外公那样受人尊重的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桃李满天下;一心实现外公的百年沧桑、百年奋斗、百年圆梦的宏愿。她成功了,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事业上,一片大好春光。她的气质高贵优雅,永远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但她性格中有任性固执的一面。比如与母亲的关系;再比如少女时期,由于被流氓袭击,心里留下阴影,所以总是紧紧地包裹自己,戒备森严,给人以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冷艳,拒人于千里之外。她固执地认为,陈亮看过她的身体(准确说是看到过乳房),就应该是她今生的男人,而且是唯一的男人,从而拒绝了她内心深爱的岳红军。岳红军对她的呵护对她的爱,是非同寻常的,可以说她是长在他躯体里的亲人,他的境界高尚而纯粹,“与君无话不从容”。结果却误会迭出,导致陈亮心灵扭曲,最终酿成大祸。她的前半生一直在与这两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中苦度。她崇尚择一人终老,守一人白头。她与陈亮的婚变,给了她致命的打击,“举杯邀风影缠绵,独斟一盏,与谁话思念?”在离婚、流产、失语失聪、抑郁症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怎堪红尘,哀断两茫茫。”但她相信爱情,为寻找那个能与其灵魂对话的爱人,苦苦挣扎……直到申达的出现,似乎改换了天地,使得她凤凰涅槃,脱胎换骨,终于把日子过成了诗,“两情相悦,欲把心承兑。”他俩的相遇,仿佛等待了千年万年,终于迎来了喷薄欲出的旭日东升。然而,“怎料世间事,两情最难猜。”使得她终将没能逃脱“花落飘零雨,空负前世缘”的残酷现实。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跨越半个多世纪;个性鲜明的人物性格,恩怨交织的情感脉络,始终拨动着人们的心弦,令人屏气凝神,欲罢不能……可以说,《香玲珑》的艺术个性、风格,都极具魅力,其文学价值不可估量。 我喜欢作者的才情,她的清辞丽句,叫人养眼又怡神,读她的作品,仿佛是在欣赏早春的梅树,那满枝的花朵,那淡淡的芬芳,恰似古人诗句中的意境,“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暗香”,不正是作者所酿就的书香吗? 另外,她的《越涛词》三百首,也在紧锣密鼓的创作之中。我想,这部《越涛词》该是《香玲珑》的姊妹篇吧。而这位即将惊艳面世的风姿绰约“小妹”,日后能与“大姐”《香玲珑》如影随形,相依相伴,该是多么有趣! 我热切地期待着,预祝她的新作早日问世,以飨读者。 2017年2月28日 张玉太(笔名张帆)河北省元氏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委员,北京大学中日诗书画比较研究会顾问,作家出版社资深编辑。曾任臧克家、贺敬之、李瑛、翟泰丰等著作的责任编辑;曾为200多位中青年作家、诗人的作品担任责编。 后记 为自己叫好(代后记) 我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尤其喜读中外名著,酷爱古典诗词。读得多了,练得多了,兴趣使然,圆了自己的作家梦。 前些年,当作家出版社接连推出我的《日出日落》《家里家外》《独来独往》命运三部曲之后,反响不错,受到海内外读者追捧。本想笔耕不辍、大写特写的,反倒心生困惑,迟迟未敢再动笔。不是没有洞察力,不是没有题材可选,不是思维枯竭,也不是为懒惰寻找借口,而是胸中鼓荡着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久久不能释怀:聚集能量,伺机爆发,突破自己,拿出叫得更响的高质量作品。只有具备冲击茅盾文学奖的实力,才无愧于我这顶冠以十年的“中国当代作家”的光荣头衔。于是铆足了劲,时刻准备着颠覆自我,向更高目标冲刺。 今年惊蛰,我和朋友到郊外踏青。久居水泥森林的城市,一下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便被眼前春意盎然的景象陶醉了。当即,我来了一首《一剪梅》:“春雷隐隐龙蛇起。惊醒蛰伏,杨柳舒体。桃红杏白鸣黄鹂,树梢缺处.燕雀嬉戏。梨花一枝娇滴滴,左顾右盼,吹雪入泥。乍暖轻寒风作戏,绿肥雨瘦,百花有期。”朋友大喜,连声赞叹。 我这人经不得夸,随即又有几首小词小令连连出炉,首首叫好。兴奋之余,灵光乍现:何不将填词作诗的功底施于新作之中呢?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能够传承的就是文化。国学文化博大精深,她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涵养。若能为传承中华文脉、彰显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神韵增加一抹亮色,即便是沧海一粟,也是一个文化人责无旁贷的。顺理成章,也就有了现在这部区别于以往格局的长篇小说——《香玲珑》。因情节所需,习用了二十多个词牌,创作诗词200首融入其中,古韵流芳。 生性安静,不善交际。可一旦进入创作期,便是痴狂得找不到自己了,恨不得惊动全世界。哭也哭过,笑也笑过,怒也怒过,愁也愁过,反正,喜怒哀乐愁,全都跟着书中人物走,仿佛自己就是那书中人了,非常虐心。记得那天写到有人离世时,突然伏案痛哭:“都是爱情惹的祸,我们不爱了.行吗……可我们有谁又能逃得过爱情的魔咒呢?”在一旁陪伴我整理书稿的好友丁翠兰不停地抹眼泪:“你也真是的,这么好的人,咱能不能别让她死掉啊?哪怕残了废了,成了植物人,也比让她死去更能让人承受些啊。”我说:“爱情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她的绝对神圣和绝对排他。当爱情遭遇背叛,死了,要比活着更能少受些折磨。”我俩相对无言,沉默良久。 写作,本来就是顺心而为。写出这部走心的作品,文字是伴随着自己的血脉偾张,从心底源源不断地流出来的。我为自己的真诚叫好。 写作,是一门起五更搭黄昏精雕细刻的艺术。为写出一段绝妙的文字,写出一首满意的诗词,常常废寝忘食,茶饭不思。记得夏天那个周末的晚间,下班回家就开始伏案,直到喉咙疼痛难忍,还以为是感冒了。不经意间一抬头,发觉时钟指向深夜两点,这才意识到将近8个小时滴水未进,身体严重缺水提出抗议。 作家,是孤独的苦行僧。只有痴迷于写作时,才是鲜亮鲜活的自己。写到得意时,我会把家里楼上楼下的灯全部打亮,把音响打开,像高规格舞台演出那样,声情并茂地朗诵精彩段落和诗词。最后,还不忘补上一句,说自己真棒。 每到此时,家里人都会说我又疯癫了。我笑道,我是在为自己的作品叫好。 自信,缘于实力。敢于为自己叫好,实际上是在挑战自我,时刻不忘初心。 不求名垂青史,不求独占鳌头,只想给自己有个交代。 蔡越涛 二〇一六年农历腊月二十九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