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季欣编著的《东江纵队抗日英雄传奇系列》共十册,主要讲述华南抗日劲旅东江纵队中的少年英雄的传奇故事。写作过程中邀请了东江纵队研究会的相关专家以及东江纵队前辈的后代作为顾问,所有故事创作均基于史实,旨在帮助青少年读者深入了解那段烽火燃烧的抗日岁月。先烈们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战的历史故事,可以培养当今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宣扬“牢记历史、珍惜和平”的理念。
本书为其中一册之《东江谍影》,由张任明编著。
| 书名 | 东江谍影/东江纵队抗日英雄传奇系列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张任明 |
| 出版社 | 新世纪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喻季欣编著的《东江纵队抗日英雄传奇系列》共十册,主要讲述华南抗日劲旅东江纵队中的少年英雄的传奇故事。写作过程中邀请了东江纵队研究会的相关专家以及东江纵队前辈的后代作为顾问,所有故事创作均基于史实,旨在帮助青少年读者深入了解那段烽火燃烧的抗日岁月。先烈们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战的历史故事,可以培养当今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宣扬“牢记历史、珍惜和平”的理念。 本书为其中一册之《东江谍影》,由张任明编著。 内容推荐 张任明、喻季欣编著的《东江谍影》讲述华南抗日劲旅东江纵队的少年英雄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开展情报战的故事。书里有智勇双全、深入虎穴的放牛娃,还有机敏善良、苦学日语的少年翻译官,他们年纪不大,但本领不小,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战功…… 目录 引子 一 香江战火起 二 偏向虎山行 三 “港人抗日第一家” 四 天罗地网疏密有致 五 沙头角谍战风云 六 少年无畏小鬼当家 七 诱杀汉奸的放牛娃 八 智勇双全深入虎穴 九 小小少年上山入海 十 乘风破浪少年郎 十一 有朋自远方来 十二 儒林台上的秘密观察哨 十三 少年翻译官拳拳赤子心 十四 日本宪兵队里的“勤快”杂役 十五 让美国人折服的情报工作 十六 “老鼠仔”立大功 十七 生死攸关的重要情报 后记 试读章节 四 天罗地网疏密有致 到了1942年的2月,日军在港九的占领稳定下来,宣布香港为日本占领地,任命陆军中将矶谷廉介为“香港占领地的总督”,日军的统治机关也从半岛酒店迁至汇丰银行总行大厦办公。随后,除了继续巩固对九龙、港岛的统治外,日本人也加紧了对新界的管治,尤其是沙头角、粉岭一带。 这两个地方除了驻有日军警备队、宪兵队、密侦队、伪联防队、伪警大队、区役所、乡公所等军政机关外,还有日军的后勤机关如九龙宪兵队物资蒐集所、安东洋行等等。刚刚成立的港九大队马上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不过,这些考验同时也是战机。日军的各级事务所和区役所要招纳工作人员,这恰恰成了游击队安插情报人员的大好时机。 1942年春,在港九大队政训室主任黄松扬的部署下,游击队物色了20多名在当地出生、有相当文化水平的游击队员,借助各种社会关系,把他们分别秘密安插进新界的区役所、宪查队(便衣队)、鱼市场、株式会社、粮食配给站等机构任职。 欧莲,家就在新界的大埔圩,她的父亲原是港英政府大埔田土厅的师爷(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欧家家境富裕,仅在大埔仁兴街就有20多栋楼房出租,在当地很有名望。欧莲六姐妹都在尖沙咀的圣玛丽书院读书。1941年初,欧莲悄悄地瞒着父母离开学校,与她的男朋友罗欧成一起,参加了东江纵队。她的离家让全家人担心不已。父亲亲自出门查找,登报寻人,还派船去塔门等离岛查访,都没有消息,后来得知女儿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才作罢。这次,领导把她从宝安游击区调回了新界。借助姐姐的关系,欧莲打人了沙头角区役所当文书,并掌管印章,后来还进入宪兵队做文书工作。她经常从敌人的来往信件中获悉敌人的动态,秘密抄下来转给大队。 不久新界日本宪兵总部在粉岭成立,罗汝成、陈同辉、曾养福、陈晓等人被抽调到宪兵总部。罗汝成任粉岭宪兵总部宪查队长;罗玉成除在区役所任职外,还兼任粉岭粮食配给处监管员;陈皓任沙头角区役所户籍课课长;袁通担任了沙头角宪兵总部宪查队长。他们可以说是钻到敌人的心脏里头去了。 粉岭日军宪兵总部、沙头角区宪兵部是日本人统管新界、沙头角政治、地方治安和经济的重要部门,罗汝成等人潜伏进去后,就能及时搜集和掌握第一手的敌情资料,尤其是日军对游击区的扫荡计划及动用兵力情况,这使港九大队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除了在日本人的军政机关搞情报外,港九大队还在外围设有情报站或交通站。 一间不起眼的杂货店、茶寮、鱼档、药店和米站都有可能是东江纵队的情报交通站。每一个普通的渔民、市民都有可能是东江纵队的情报人员,中国老百姓同仇敌忾,日本侵略军陷人人民战争的汪洋,必定是自取灭亡。 就这样,港九大队在进入新界后不久就建立起东、西两条情报交通线。东面从沙头角、粉岭、上水至九龙;西面从元朗到荃湾。由线又连成了从大队、中队到群众的三级情报网,并增加了与东江纵队司令部联系的情报交通线。这个情报网在后来中国与英美盟军的合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日军占领香港期间的统治机构】1942年2月20日,日本的“香港占领地总督部”正式成立,由日军矶谷廉介中将出任香港总督,政府总部设在香港中环的香港汇丰银行总行大厦,半岛酒店则改为军方总部。日本人在“政府”里占据了多数重要职位,华人只可以担任一些不太重要的职位。为了拉拢华人以达到“以华制华”的目的,日方还成立了“华民代表会”及“华民各界协议会”,但这两个华人组织都无法律上的权力。 为确保日本对香港的统治,总督部成立后在港岛、九龙和新界三地设立地区事务所,所长一职由日本人出任,统辖一切。地区事务所之下,分设18个行政区,每个区设立区役所。其职责包括物资管理、米粮分配、户口调查、街道卫生、人口往来及其他与华人有关的行政事务。所长一般由日本人担任,区长以下的职员多以招考的方式吸收当地青年人担任。 五 沙头角谍战风云 一天早上,沙头角日本宪兵部办公室外戒备森严,宪兵队长桑木、伍长中岛在里头召开紧急秘密会议,研究决定,一连三晚出动到横门、直门、海浪、蔗头几个小岛之间打海上伏击战,试图一举消灭游击队的海上武装船。这次行动由宪兵队长、伍长亲自指挥,配备的兵力有35人。狡猾的宪兵还详细地布置了伏击的作战方案:先开出3艘木船侦察和诱惑游击队,装备有机关枪、冲锋枪的机动快艇则暗中埋伏在黄竹角湾后面,等发现游击队的船后,才快速出动参加作战。宪兵队长桑木在会上得意地叫嚣:“这次一定会把共产党的海上游击队干掉!”但他没想到,参加秘密会议的宪查队长袁通就是游击队的卧底。 会议结束后,宪查队长袁通马上去找在区役所任职的罗玉成,以便把情报送出去。 情报传送系统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情报工作人员一般只通过固定的联络人传递情报,不与其他情报人员发生横向联系,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启用备用路线。袁通的联系人一般只能是罗玉成,但此时已过了下班时间,无法直接联系罗玉成,袁通只好启用罗玉成给他交代的备用传送路线了。 袁通假装有点身体不适地走到沙头角中英街的茂生堂药店里。这里是港九大队的一个秘密情报交通站。袁通装作买药,用密语和隐蔽在药店的情报人员何继亮联系上了,把情报夹在钱中交给了他。何继亮一看到这份标有“△△△”记号的特急情报,马上送交给罗玉成,罗玉成又把情报交给以报贩身份作掩护的交通员陈牧。就这样,情报被迅速报告给了港九大队。 港九大队的海上中队收到情报后将计就计,给鬼子来了个反伏击战,把大部分敌人消灭在海上,可惜狡猾的宪兵队长和伍长跳海潜水逃走了。 不过,鬼子屡吃败仗后也开始怀疑了,并启动了他们的情报系统。沙头角镇里不仅有游击队的情报站,也有鬼子的秘密据点,位于沙头角桥头的“香记茶楼”就是其中一个。这茶楼的女老板是粉岭宪兵总部宪兵队一个伍长的情妇,茶楼也成了日军的一个秘密情报点。有一次,她通过茶客得知游击队在山嘴村有交通站的情报,就马上向宪兵队告密了。 可阴差阳错,宪兵队偏偏安排了潜伏在里面的宪查队长罗汝成去捣毁山嘴村的交通站,罗汝成赶紧冒着极大风险将情报送出,在交通站的何昌、李子玉接报后紧急撤退,鬼子扑了个空。P12-18 序言 东江,奔腾向大海 喻李欣 亲爱的小朋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啦! 你知道在珠江三角洲、东江两岸,有一支英勇奋战、前赴后继、战功卓著的抗日游击队伍叫“东江纵队”吗?你知道吗,这些革命先辈中,好多人在年龄和你一样大、仍需要父母照顾的时刻,毅然投身抗战,和大人们一起,不怕流血牺牲,机智勇敢向前,为国家、为民族、为我们今天的生活,书写了英雄出少年的篇章,受到世界人民竖起大拇指的“点赞”。 你知道吗,珠江,是由东江、西江、北江三大水系组成,浩荡奔流,纵横岭南,汇合于珠江三角洲,经8个因吞吐汹涌而被称为“八门”的入海口,奔腾向大海。 你知道吗,东莞虎门,激荡中国近代史悲壮开篇,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大义激励后人;新会崖门,浪卷宋朝倾覆最后一役,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激情名垂青史。 江水滔滔,英雄辈出。 你知道吗,1938年10月12日,日本侵略者在广东惠阳大亚湾登陆,东江下游各县及广州相继沦陷。在此前后,中共广东省委及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要在日军占领区开辟抗日游击区的指示,派遣一批共产党员到东莞、宝安、惠阳、增城等地组织抗日武装。12月2日,中共惠(惠阳)宝(宝安)工作委员会在惠阳周田村成立了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在此之前成立的由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员会及宝安、增城党组织领导的东莞模范壮丁队等几支武装,于1939年初在东莞苦草洞进行整编,成立了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两支武装前赴后继,掀开广东人民抗日救亡的光辉一页。 你知道吗,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是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1945年,朱德总司令在党的“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你知道吗,东江奔腾,“东纵”骁勇,展示出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澎湃壮丽的南方激浪。在远离党中央机关,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在华南敌后艰苦复杂的环境中,“东纵”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抗日劲旅。这支如同江流入海般汇合成的特殊队伍,知识分子多,港澳同胞多,归国华侨多,女战士多,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较高,并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支勇猛精进的队伍把抗日游击战争从农村推进到敌占区的香港及沿海城市,成功地创造了大城市和沿海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典型范例。这支智勇双全的队伍抢救了一大批中华民族精英,保护了新中国建设的特殊文化人才。这支胸襟广阔的队伍抢救了一批国际友人和“盟军”人员,赢得“盟军”信任,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发展。 弹指一挥间,东江纵队英雄少年们的艰苦岁月就如昨天;回眸历史,东江纵队前辈们的壮怀激烈恍如眼前。自古英雄出少年,今日少年可思贤? 东江,奔腾向大海;“东纵”,壮志为今天。 亲爱的小朋友,请跟我一起来,打开本书,翻开历史,了解东江纵队,放眼世界风云,认识生活变迁。让我们一起感受昨天,珍惜今天,开创明天! 2015年6月6日 后记 2014年年底的一天,我和新世纪出版社黄春青总编辑因一个偶然机会坐到了一起,经过一番长聊,产生了策划、创作本丛书的想法,并达成共识。不久,新世纪出版社的编辑们来暨南大学和我开始一起筹划具体事宜。同时,出版社向广东省委宣传部申报相关出版项目。 从新闻教学转向文学创作,而且是少儿读物创作,对我来说有点陌生而又熟悉:陌生是因为我没有创作过少儿读物;熟悉是因为文学创作毕竟是我曾经的行当。在陌生与熟悉中,我想到了“我行我动”——做富于行动的新闻人——这是我两年前为新闻实践教学特别提出的一个理念,如今正好又一次付诸行动。于是,我召集我的研究生,自愿报名后,刘思佳、徐莹和非我门下的梁亮,还有本科生帕孜丽娅、焦姣、蒋婕、付婧青等组成了创作团队。大家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很快赴东莞、深圳、惠州三地的东江纵队纪念馆采访,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在大亚湾海边共商创作思路,确定任务分工。同时,出版社请未东纵前辈的后代张保成先生和张任明女士、李爱平女士、王凯波女士等座谈,翁容副总编辑出席,大家一起听东纵的后代介绍父辈的故事,向他们请教有关情况。逐渐,创作思路明晰:以少儿读物形式编辑本书,故事文本与情景插图图文并茂,阅读欣赏与益智思考有机互补,使之迎合少儿阅读口味,使之体现网络时代的读物特点。 几经打磨,反复修改,书稿成形,交付出版。 本丛书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专题策划并创作出版的,任务光荣。虽为少儿读物创作,但仍和新闻与传播紧密相连。当下,我觉得不只是需要“互联网+”的思维与行动,一样需要“传播+”的思维与行动。这是互联网时代,也是传播推动创新、传播成就融合、传播推动实现的时代,更是综合传播的时代,当然就包括少儿读物的思想与价值的引领与传播。 开卷有益,因为阅读就是传播——传播产生影响,影响成就实现,实现彰显价值,价值有益身心。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