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的合称。《名人传》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纵观三传,罗兰的英雄有着很大的共同点:经历长期的磨难,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
| 书名 | 名人传/教育部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小书房世界经典文库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法)罗曼·罗兰 |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的合称。《名人传》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纵观三传,罗兰的英雄有着很大的共同点:经历长期的磨难,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 内容推荐 罗曼·罗兰以细腻、深刻的笔触刻画了三位天才:音乐家贝多芬传、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作家托尔斯泰。罗曼?罗兰笔下的他们不仅是与生俱来的天才,更是历经人生磨难的伟大英雄。在人生的征途中,他们为了寻求真理与正义,为了创作出不朽的杰作,进行着一场又一场无休止的战斗……他们坎坷的一生值得我们钦佩,他们高尚的品格更值得我们赞美。《名人传》向小读者们传达着这样一种启示: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目录 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 序篇 上篇:战斗 下篇:舍弃 尾声 托尔斯泰传 “最近消失的光明” 托尔斯泰的社会思想 “他的面目确定了” “战斗结束了!” 托尔斯泰的遗著简析 亚洲对托尔斯泰的回响 试读章节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被世人尊称为“乐圣”。他的许多音乐作品都为我们所熟知和传诵。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用音乐震撼了全世界,那么他该拥有怎样非凡的外貌呢? 英国学者罗素曾这样描述:他身材短小臃肿,天生一副运动家的体格,看起来十分结实;他有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额头微微隆起;他的头发乌黑浓密,看起来有些凌乱,仿佛“美杜莎头上的乱蛇”。 这就是贝多芬,他的眼中总是燃烧着熊熊的火焰,见过他的人都为之震慑。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射出狂野的光,他的思想在其中燃烧,炽热而有力。他的嘴唇线条非常细腻,牙床结实,左边的下巴上还有一个小窝。当他微笑时,他的脸上往往显露出一种可爱的神情;但是,他的笑有时也是难看的、粗野的,甚至是不愉快的。他喜欢用忧郁的眼神凝望天空,表情通常很凝重,好像里面隐藏着巨大的哀伤。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德国波恩的一间破旧的阁楼里。他的父亲是一名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个女仆。贝多芬有一位十分优秀的祖父,他是家族里最令人骄傲的人,曾担任当地大公②的乐团团长。可以说,贝多芬独立奔放的天性主要遗传自他的祖父。 与莫扎特温馨又充满爱的童年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十分艰苦。贝多芬的父亲对他的期望很高,为了向别人炫耀,父亲经常把4岁的贝多芬关在家里练琴。有时候,贝多芬不愿意完成繁重的练习任务,父亲就用打骂的方式来逼迫他继续练习。然而,贝多芬童年的苦难远远不止这些。虽然父亲是一名男高音歌手,但是他的事业平平,而且他经常酗酒,因此家中十分清贫。 贝多芬稍微长大一点儿后,就不得不开始为生计操劳。为了赚更多的钱来维持生活,11岁时,贝多芬就加入了戏院乐队;13岁时,他就在乐队担任大风琴手。 17岁的时候,贝多芬的母亲因为操劳过度得肺病去世了,从此,贝多芬失去了仁慈的依靠,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由于父亲习惯挥霍,而且他从来不管家中的生计,于是17岁的贝多芬便成了一家之主。童年的不幸给贝多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他变得敏感且忧郁。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并迅速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贝多芬也深受影响。那时候,波恩大学是新思潮的聚集地。1789年5月,贝多芬进入波恩大学学习。1792年,战火蔓延到波恩,贝多芬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维也纳。1796年到1797年间,他完成了两首激情昂扬的乐曲:《行军曲》和《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民族》。在这两首乐曲中,贝多芬尽情地讴歌法国大革命的敌人。但是,渐渐地,他被革命深深地吸引了,并成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坚定拥护者。 这个时候的贝多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他相信自己的力量,并试图用艺术去帮助那些可怜的人。但是,谁也没想到,不幸正在悄悄地向他袭来。26岁的时候,贝多芬患上了耳咽管炎,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他的病情逐渐恶化,到最后竟然导致听力衰退。对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来说,这是多么大的打击!他不敢告诉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独自一人默默地忍受着听力衰退所带来的折磨;他也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害怕人们察觉到他的听力有问题。渐渐地,他变得更加孤独了。 命运对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太不公平,但是,贝多芬并没有屈服。他依然沉醉在音乐的王国里,用音乐表达着自己悲剧式的愁苦和对命运的抗争。创作于1799年的《悲怆奏鸣曲》就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这首曲子的第一章展现了青年贝多芬的热情与冲动,犹如火焰一样灼热了听众的每一个细胞;到了第二章,贝多芬讲述着自己的愁苦,但他并非一味地表达哀愁,而是努力在痛苦中追寻甜蜜的回忆。除此之外,他还会时常回忆起莱茵河畔的故乡,并用纯真明丽的《第一交响曲》(1800年)赞美莱茵河,用《七重奏》(1800年)歌唱莱茵河。他把莱茵河比作自己的父亲,用音乐歌颂它的雄壮。 贝多芬一边忍受听力衰退的折磨,一边执着地追求音乐艺术的更高境界。渐渐地,他的听力越来越差,他知道自己恐怕无法再隐瞒这个秘密了。1801年,贝多芬给自己最好的两个朋友——阿门达牧师和韦格勒医生——写信。他在给阿门达牧师的信中写下了自己的痛苦:病痛残忍地折磨着他,但他不敢让家人和朋友知道,害怕他们为自己担心。他多么希望自己的病情能够快快好转,但糟糕的是,在当时,这种病无药可医,他只能任由自己的病情一天天恶化。贝多芬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一切不幸,其他人却以为他性格古怪、不合群。有些人甚至用恶毒的言语攻击他,毁坏他的名声。 在写给韦格勒医生的信中,贝多芬解释了自己不愿意与人交往的原因:他害怕同行会嘲笑自己,因为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听力不好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他更害怕敌人会借此攻击自己、诋毁自己。为了隐瞒自己的病症,贝多芬只能坐在靠近乐队的位置,这样他才能听见乐器演奏的声音和歌手的歌唱声。然而,伟大的贝多芬并没有在命运面前屈服,他要向命运发起挑战,因为,这是他抗击命运不公的唯一出路!P3-9 序言 打开浩瀚世界的大门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阅读”这种我们曾经用来获取知识的最主要的方式,在这个时代,竟然成为一件越来越古典的事情。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阅读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这也许是一个过于宽泛并且不容易回答的问题。而我,只能从自身的经历来说一说,阅读给我带来了什么。 作为一个写作者,这些年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或举办讲座的时候,我经常被记者或读者问到一个问题——我是怎样走上写作这条道路的。 很多年了,我一直创作以中国北方草原和森林为背景的动物小说,拥有了自己的读者群。写作,对于我就是一个不断回忆的过程,并在回忆的过程中对回忆不断地进行完善。在我的作品中,我一直努力传达给读者一些美好的东西——自由、平等、勇敢和爱。 有时候,我也会努力回忆,自己是因为什么产生创作冲动,继而走上写作这条道路的。 后来,我意识到,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两篇小说永远地改变了我。 第一篇是《人间国王》。 让我真正意识到什么是文学的,我想应该是卡彭铁尔的《人间国王》(载于1985年第四期》世界文学》。我一直保留着这本杂志,它的封面是莫奈的《睡莲》)。就是因为这篇小说,我懂得了什么是文学,我想那是我踏上文学之路的一个重要诱因。当时我不超过十岁,我恍惚记得当时自己读完这篇小说时的样子:我合上杂志,向窗外望去。事实上,在之前,我所阅读的所有文学作品,除了具有童话性质的儿童文学,几乎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作品。而这篇《人间国王》,无异于一道闪电划破了我那蒙昧的夜空,我对这篇作品的结论只有一个——小说竟然可以这么写,文学竟然可以是这样的无论如何,这篇小说开阔了一个孩子的视野,从此,我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那时天色已暗,我只是努力让自己的目光投向更辽阔的夜空。在那一刻,我终于意识到这世界上有一种高于现实的力量,它震撼了我,它是真正的文学;在那一刻,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在一个中国孩子的心中播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 在我认真地写作了很多年之后,我也许仍然不能给文学下一个完美的定义。但我知道,通过阅读好的文学作品,我可以感受到一种强大而浩瀚的力量,它在生活上,带给我自尊、悲悯和爱。 另一篇是《七岔犄角的公鹿》(载于1982年第五期《民族文学》),它确定了我的写作方向。 这篇短篇小说是作家乌热尔图先生的作品。通过这篇小说,我第一次知道在中国的大兴安岭还有一个狩猎民族叫鄂温克,他们饲养驯鹿,在森林中狩猎,还保留着原始的生活方式。长大后,我毫不犹豫地走入那片丛林,在迷路之后被鄂温克朋友维加捡到,来到森林深处的鄂温克营地。在那里,我看到了真正的驯鹿,结识了鄂温克部落中的善良人们。后来,我创作了大量以鄂温克民族为题材的小说。我明白,在很多年前的那个黄昏,从我被维加带入那个营地的那一刻起,我就成为了那个部落的一分子。当然,我需要感谢的还是乌热尔图先生,对我来讲,后来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因为在很多年前,我曾经读过一篇叫《七岔犄角的公鹿》的小说。 也许不需要总结太多了,这就是阅读曾经带给我的一切。 那些好的文学作品,归根结底还是要向读者传达一种温暖的东西,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所希冀。我愿 意这样形容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读完的感觉应该像是在春天的傍晚,放学之后在外面玩累了,慢慢地走回家,身上的汗洇湿了衣服,感觉有些发凉,就在这时,看到家中的灯火,而母亲正在准备晚饭。如果读了之后有这样的感觉,那它就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吧。“小书房·世界经典文库所”挑选的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久经时间和读者检验的,它们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它们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当我们谈到阅读,会感觉似乎纸质媒介的图书正离我们越来越远,因为我们有了电视、银幕、网络以及其他可以获取信息的众多载体。但是同时,仔细想一想,所有的媒介真正的根基——电视剧和电影的脚本,网络信息最初的构架,仍然是文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无论电影《哈利·波特》拍得如何精良,终究无法完全展现原作中的经典场景。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吧。 所以,坚守阅读吧,这种获取知识的古典方式。 而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打开这扇大门,这些作品将把我们带入一个浩瀚的世界。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