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樱花岛国游学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建华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学雷锋做好事

上小学时,“学雷锋,做好事”几乎是我们每天的作业。下课后,几位同学分成一个小组,站在路边,维持交通秩序。只要看到有老人过来了,我们就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搀扶。我们还定期去老人家里帮助打扫卫生。在经武路松桂园去学校的路上,有一个陡坡。当时的运输工具多为木制二轮拖车,用于运送蔬菜水果或一些日常用品,全靠人力,我们称其为“拖板车”。放学后,我们就等在那里,有拖板车的来了,就一拥而上。前面的大人用双手紧紧抓住板车的两根杠子,弯着腰,低着头,双脚重重地蹬在地上,使劲儿将板车往上拖。我们就在板车后面咬着牙,翘着屁股,蹬着腿使劲儿将板车往上推。直到将板车推上坡进入平路后,我们才擦擦汗气喘吁吁地撤回。我们称这为“撑上岭”。回家后就写日记“学雷锋,做好事,争当优秀少先队员”。

我的小学同学朱织媛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她家就住在省展览馆马路边。她家附近有一条铁路和一个叫“四煤站”的地方,我们去学校时要经过这条铁路。当时好像正赶上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又听大人们说国家与苏联老大哥的关系破裂了,苏联撤走了专家,致使当时的中国工业经济陷入困境,能源紧缺,火车经常因缺乏能源停在铁轨上。在去学校的路上,我们经常被拦在铁路这边不能过去。等久了怕迟到挨老师批评,于是男同学就背着书包爬上装满黑乎乎煤炭的车厢翻越而过。我们女同学只能胆战心惊地从车厢下面的火车轮边穿过铁路而行。我们两人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后学雷锋做好事,还曾经一起拾金不昧受过表扬。我俩还同时加入了少年先锋队,是我们班第一批在烈士公园烈士塔前宣誓入队的“三好学生”。湖南烈士公园

每到清明节,学校会组织我们去烈士公园纪念碑给革命先烈扫墓。“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由毛泽东主席题词,这里面长眠着为中国革命捐躯的包括毛泽东主席的六位亲人在内的湖南出生的革命先烈。记得那时候,我们集中在朱织媛的家中,手工制作纸花戴在胸前,还扎成花圈写上我们的名字献给革命先烈。戴着花,举着花圈,我们一路排着队、唱着歌向烈士公园走去。“翻过小山冈,走过青草坪,烈士墓前来了红领巾。举手行队礼,献上花圈表表心。想起当年风雨夜……”这首歌我们刻骨铭心。

小时候,夏天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游泳是我最喜欢的运动。烈士公园内有一个游泳池,还有一个人工湖,穿过公园就到了浏阳河边。在这里游泳玩水,是我和小伙伴们的“日常茶饭事”。记得有一次,我们又去公园内的游泳池游泳,因为人太多,我们三个女孩就决定去人工湖游。三人中一人不下水,在岸上看衣服。我自恃水性比她们好,就先下水试深浅。刚下水,我就发现人工湖是一个斜坡,没有站脚的平地,一下水马上就滑到了水深处。我正想告诉同伴不要下来,这里不能游泳,没想到同伴曾小芳已经滑了下来,正“咕噜咕噜”地冒水泡往下沉。我一看,马上游过去拉她。她死死地抓住我的手不放。我们俩一起往下沉。

小芳比我大一岁,长得又高又漂亮,我很喜欢她。她哥哥与我哥哥是长沙市一中的同学,也是好朋友。后来她哥哥考上了位于武汉的华中工学院,我哥哥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一次,她哥哥带她来我家玩,我们就成了好朋友。那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我哥哥是首都红卫兵代表,从北京来串联,给了我两张去毛主席故居韶山的参观券,我就邀了小芳一起坐汽车第一次去韶山参观。

那天我们俩一起出来游泳,一旦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我努力地浮出水面,看到岸上的女伴(我的堂姐)正在向附近几个男孩招手求救。男孩子们还在哈哈大笑。我想,如果我不甩开小芳的手,我们俩将同沉湖底,因为我根本没有力气拉动她一起游到湖边。于是我深吸一口气,沉入水里,用嘴狠狠地咬了一下小芳抓住我的那只手。她松开了手,我迅速地游到湖边,喊堂姐快伸手过来抓住我的手,我再伸手抓住小芳的手。三人合力挣扎着爬上了湖岸,摆脱了危险。

那天,我们三人发誓,今后再也不下这个人工湖,而且这件事谁也不准说出去。没过多久,我妈托人给我算命。算命先生说我的命好,一生有贵人相助,还说我命中注定有“四书五库”。至今我都没弄清楚“四书五库”是指什么,“贵人”是谁。

“文革”中的乱读书

1966年,我们小学毕业,正赶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哥哥姐姐们戴着“红卫兵”袖章,往北京、上海、井冈山、延安全国各地去串联,学校停课闹革命。我们这批人还没有走进中学的大门,自然没有资格当“红卫兵”,就结伴上街去看“大字报”,后来我们干脆拿着笔记本去抄写“大字报”。有一天,一位住在邮电宿舍一起去抄“大字报”的同学没来,后来听说是她妈妈上街时,被搞武斗的人开枪打出的流弹击中受了重伤,之后就不准她再去街上乱跑了。从这之后,我们这支队伍也就散了。那以后我经常是一个人在自家的后院里读《毛主席语录》,背诵《毛泽东诗词》。

“文革”中,我家有一位远房亲戚的儿子在市第七中学读书。学校停课闹革命,他要回家去。因他家较远,临走时他将一口箱子寄存在我家。沉甸甸的一箱子全是书,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榜》《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红日》《战火中的青春》《野火春风斗古城》《一千零一夜》《家》《春》《秋》等。正当我无学可上、无书可读、无事可做的时候,我将这口箱子上上下下折腾了好几次,里里外外看了个够。有一天,我拿了本《一千零一夜》到烈士公园的人工湖旁去看。刚坐在湖边的石凳上,就听说刚刚一个下水游泳的人被淹死了。我很害怕,拿着书正想起身回家,被一位巡逻的工作人员看见。他说我看的这本书是“封资修”的禁书,不准看,就被他没收了。至今我仍在想,肯定是他也想看书,找借口拿了我的书。P5-9

后记

“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在我结束这本纪实性回忆录时,我想借用我的老乡、著名大作家沈从文的这句话来概括我此时的心境。

在我的家乡湖南,有一句土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现在正好是这个境界。未来的30年会是怎么样,谁都可以去想象,但谁也不可能有现成的答案。早几天与朋友一起在川崎“喫茶店”喝茶聊天,一位朋友问我,你经常这样飞来飞去不觉得可怕?我回答说顺其自然就觉得坦然。当我说我在写回忆录时,马上遭到了别人的异议。有人说,在中国,女人就算是结婚了也可以和男人一起平起平坐,照样可以继续原来的工作,但来到了日本后就只能当家属随波逐流,相夫教子有什么值得写。还有人说,《北京人在纽约》可以轰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中国女人在日本”在现代的中国社会又有什么值得张扬。

确实如此。在现今的社会里,现代人的人生价值观尽管在逐渐变化趋向多元,但主流还是在以事业的成功和财富的积累为度量衡。在国内的这段时间里,我也拜读了一些作品,其中有《绝望锻炼了我》《天使在人间》《野心优雅》《世界因你不同》等。我没有一个显赫的家世,也不具备一种天生丽质,更没有改变人类的能耐和征服世界的野心。我是一位有普通家庭的女性,一个有丈夫的妻子,一个有女儿的母亲,以及有兄弟姐妹还有不少中日朋友的普通公民。离开自己的国土近30年,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过故乡跟我疏远。在异国他乡生活了这么多年,我也从来没有感觉到过这里是怎么样的可怕和陌生。在国内生活和工作时,我除了有父母兄弟姐妹亲情的关照和爱护之外,还拥有原工作单位的领导同事和学校的老师同学友情的眷顾和支持。在异国他乡我也同样拥有类似的这种亲情和友情。现在在日本常住的外国人有来自世界10多个国家达220万之多,其中华人近70万人,居在日外国人之首位。在这里我无资格称赞他们其中的某些人有多么地优秀,也没有必要在这里去评论其中的害群之马。绝大多数的他们在那里入乡随俗,努力学习,默默工作。同时他们也在那里传播和展示着中华文化,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个社会。特别是那里的华人第二代,我相信他们会比我们这代人更优秀、更有出息。

同时,现今的日本社会也正在向世界展示着自身前所未有的国际化、地球村的一面。所有这些,是我提笔想写这本书的初衷。尽管中国和日本有一段抹不掉、剪不断的历史纠葛,尽管现在的中日关系还有些不尽如人意,但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我以一个平常人的心态来看这世界,以长期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普通中国公民的身份来叙说我们在这里的经历和感受。我为我作为中国人能在这异国他乡自食其力得到认可受到尊重感到满足和自豪。我感谢生我养我教育培养我的具有中华文化传统美的父母。也感谢帮助我、接纳我无条件地教授我异文化新知识和无私地给予我工作生活上照顾援助的充满人间温情人性美的日本友人。我爱我的祖国家乡,也爱我生活过的那个充满自然美、人性美的土地和人民。

感谢我的祖国,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为我们打开了世界之门,圆了我们这代人的自费出国留学梦。我还感谢我的祖国,在21世纪的春天,又为我们敞开了母亲般的怀抱,接纳和温暖了我们游子的心。

因此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写了这本书。我仅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我的心境。

赵建华

2016年2月于长沙

目录

第一章 出国

 童年的记忆

 学雷锋做好事

 湖南烈士公园

 “文革”中的乱读书

 进工厂当工人

 我和他

 福罔空港

第二章 异文化交流

 鹿儿岛大口市“中国留学生与青少年联欢会”

 谷口微二先生

 鹿儿岛大学宫翅甫允先生

 山口纪男先生

 汤田五三已先生和汤田芳树先生

 田原桂子先生

 友罔洋人君

 谷川浩君

 三浦竹子园长先生

 三浦小平二先生

 坂本正次先生

 小岛和子女士

第三章 异国的人妻

 东京都国立市公民馆

 东京都国分寺的中华料理店

 中国残留妇人第二代小林顺子女士

 中山美华一家人

第四章 持家永住

 鹿儿岛市“日高莊”

 东京都国立市“土方莊”

 东京都国立市“有美莊”

 干叶县袖浦市的公司住宅

 神奈川县川崎市的公司住宅

 持家永住

第五章 归来

 湖南人在日同乡会

 第一次回国探亲

 第二次回国探亲

 投资合伙家乡企业

 在东京经历“311东日本大震災”

 随夫驻在中国温州瑞安市

 回乡定居

后记

内容推荐

赵建华著的《樱花岛国游学梦》作者以一个妻子与母亲的身份,以东渡日本陪夫自费留学的亲身经历,生动描绘了与众多日本友人的交往细节,记录了一家人不断融入日本社会的曲折的心路历程,为有意到日本旅行、学习、生活、工作或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视角独特、不可多得的阅读样本。

编辑推荐

赵建华著的《樱花岛国游学梦》是札记作品集。作者多年在中国国有企业从事秘书、工会工作的青年干部,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随夫赴日本自费留学。以中国自费陪读生的身份在日本学习工作生活了近30年。在日本受到了日本民间不少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人民的日本国民的厚待。在这些人中,有日本民间艺术家,有教育工作者,也有日本地方名士和市政府科员及一般市民。本书以札记的手法,记录这民间真实的生活,记录这种不同文化的交流过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7: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