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精准扶贫的历史意义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时代背景
2.1 精准扶贫思想哲学基础和渊源
2.2 精准扶贫战略
3 四川省基本情况
3.1 四川省农业科技相关状况
3.2 四川省农业信息技术相关状况
3.3 四川省精准扶贫现状
3.4 四川省贫困特征
3.5 四川省精准扶贫工作的机遇
3.6 贫困地区产业布局现状
3.7 四川省精准扶贫工作
3.8 四川省农业产业扶贫阶段性成果
3.9 四川省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问题
4 四川省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
4.1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较低
4.2 四川省科技投入情况数据分析与结果
4.3 灰色关联分析
4.4 对策与建议
4.5 小结
5 西南地区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5.1 西南地区5省市基本情况
5.2 科技投人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数据分析
5.3 结论与建议
5.4 小结
6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收入影响的分析
6.1 四川省农业科技进步率及其贡献率测算
6.2 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村农业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分析
6.3 结论
6.4 小结
7 精准扶贫背景下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7.1 四川省沼气建设基本情况
7.2 四川省农村沼气新能源建设的意义
7.3 四川省沼气能源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
7.4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7.5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7.6 四川省沼气能源建设影响因素的灰色预测
7.7 建议
7.8 小结
8 互联网对四川省农业产业的促进作用
8.1 引言
8.2 文献回顾
8.3 分析与推论
8.4 变量定义与数据说明
8.5 实证分析
8.6 政策建议
8.7 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设特色优势产业
9.3 农产品加工流通
9.4 加快休闲农业发展
9.5 完善农业经营体系
9.6 强化科技示范推广
9.7 创新科技扶贫体制
9.8 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的优化途径
10 农业产业实例研究
10.1 苍溪红心猕猴桃:一颗闪亮全球水果市场的致富“金元宝”
10.2 蓬安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脱贫致富的奔康路
10.3 遂宁市船山区牵住产业“牛鼻子”,打好增收“四张牌”
10.4 宣汉县做大做强牛产业,唱响增收主旋律
10.5 射洪县农事服务超市:川中丘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助推器”
10.6 古蔺县甜橙:赤水河沿岸一颗脱贫致富闪亮的“明珠”
10.7 美姑县一个小土豆,撬动一个大产业
10.8 沐川县以“百企帮百村”为载体,新型经营主体成为产业扶贫新动力
10.9 南部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产业精准扶贫
10.10 平昌县小茶叶:撑起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大脊梁”
10.11 兴文县栽桑养蚕:乌蒙山石漠化地区脱贫奔康走出的“新路子”
10.12 梓潼县发展“1+5”,让生态循环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饭碗”
10.13 理塘县“高原之舟”承载藏家儿女小康梦
10.14 广安市前锋区专家服务团:撑起产业发展一边天
10.15 平武县“平武中蜂+”:托起山区贫困县的中国梦
10.16 石棉县百里金果长廊:筑起大渡河边的致富路
10.17 松潘县道地中药材:农民脱贫致富“新引擎”
10.18 旺苍县三园联动全域覆盖,产业扶贫精准到户
10.19 罗江县脱贫攻坚产业园,搭起精准扶贫大舞台
10.20 南江县“五大利益联结模式”助推产业扶贫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