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仁科在房地产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由其规划、设计的特色小镇,在业界具有相当的口碑。在《文旅小镇的生存法则》一书中,作者分别介绍了文旅小镇的开发要点、开发全流程、成功案例等。对文旅小镇开发者来说,本书“干货”满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 书名 | 文旅小镇的生存法则 |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旅游管理 |
| 作者 | 陈仁科 |
| 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者陈仁科在房地产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由其规划、设计的特色小镇,在业界具有相当的口碑。在《文旅小镇的生存法则》一书中,作者分别介绍了文旅小镇的开发要点、开发全流程、成功案例等。对文旅小镇开发者来说,本书“干货”满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内容推荐 文旅小镇是一个新兴的开发类别,现成的案例不多,成功的案例更是凤毛麟角。陈仁科著的这本《文旅小镇的生存法则》围绕文旅小镇的打造,从小镇开发的必备要点、开发全流程入手,全面介绍文旅小镇的规划建设,其中涉及如何避免误区、如何规避风险、如何持续发展等,给业界同行指出了可资借鉴的范例和成功之道。 目录 PART 1 预文旅小镇开发必备要点 1.1不能把特色小镇概念化 1.2 产业小镇不等于文旅小镇 1.3 文旅小镇要避免六大误区 1.4 被特色小镇绑架的旅游风景区 1.5 发现资源需要智慧,表达资源需要情怀 1.6 关于特色小镇的7个警告 1.7 新镇与古镇的区别 1.8 文旅小镇拿地的八大风险 1.9 做文旅小镇不是为了申报 1.10 不要给文旅小镇定框框 1.11 文旅小镇建设千万不要“生拉硬扯” 1.12 地产商转型小镇的10个当心 1.13 不能把文旅小镇想得这么简单 PART 2 立文旅小镇开发全流程 2.1 文旅小镇选址的三大要素 2.2 如何准确定位文旅小镇 2.3 文旅小镇消费的四大特征 2.4 文旅小镇开发的核心以及七大模式 2.5 文旅小镇的规划 2.6 文旅小镇运营的关键要点 2.7 文旅小镇的持续发展动力 2.8 没有产业,文旅小镇最终只会昙花一现! 2.9 文旅小镇产业和特色产业小镇产业的区别 2.10 交通,文旅小镇的基础 2.11 小镇房子卖不动的四大原因以及对策 2.12 文旅小镇的商业关系到小镇的生存发展 2.13 如何打造文旅小镇的环境和配套 2.14 品牌是小镇唯一的依靠 2.15 没有IP的小镇是永远长不大的“侏儒” PART 3 行经典案例回放 3.1 泸沽湖大旅游诊断纪实 3.2 丽江古城诊断纪实 3.3 丽江玉龙县六大小镇诊断 3.4 丽江程海诊断实录 3.5 美林基业丽江小镇诊断纪实 3.6 又一高难项目被破局——高密诊断纪实 3.7 民族风情小镇如何打造——郑州诊断纪实 3.8 新疆戈壁小镇诊断实录 3.9 济南温泉项目诊断 3.10 广西鹿寨县中渡镇项目诊断 3.11 广州从化某项目诊断 3.12 四川宜宾市某小镇诊断实录 3.13 广州萝岗香雪公园诊断实录 3.14 江西抚州温泉风景区考察思考 3.15 贵阳弘宇·琉森堡项目诊断手记 3.16 通州湾考察实录 3.17 海南三日行之思考 3.18 广西玉林奥园康城项目思考 3.19 旅顺中国首个国际养老试验基地项目诊断 3.20 养老院不能等同养老小镇 3.21 “国际范儿”大型养老旅游项目 PART 4 思小镇情怀 4.1 做特色小镇仅有情怀是不够的! 4.2 有一种感受叫“不想离开” 4.3 有一种感动,叫作海口桃李春风! 4.4 文旅特色小镇如何让游客来了又来 4.5 平静下来的特色小镇,隐隐地透出一丝畏惧! 后记 试读章节 “我这个山旮旯,资源很普通,怎么做小镇啊?” “我这里资源很丰富,可是太多太杂了,现在真是毫无头绪。” …… 作为国内最早研究特色小镇的专家,笔者每天都会收到小镇开发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并非没有突破的可能。毕竟,发现资源是需要智慧的,有些习以为常的资源放在其他平台,可能就是稀缺的资源;而表达资源需要情怀。 必须注意资源潜在的四大风险 “九寨归来不看水”,这是人们对九寨沟景色真实的诠释。但这么一个人间天堂、童话世界,却在2017年8月初发生了7.0级地震,真让人心痛!让我们共同为九寨沟祈福!在祈福的同时,笔者在想另一个问题:做文旅小镇的基础是文旅资源,也就是说,在选址时都非常重视自然资源是否优美或者独特,但是资源潜藏的风险却没有多少人考虑。资源潜藏的风险一般有三类:一是人为破坏。比如云南滇池,完全是人为的破坏造成的。二是空气污染。比如北方冬季大面积的雾霾,还有局部地区工业污染等。三是气候变化。曾经四季如春的云南也有炎热的盛夏和凛冽的严冬。特别是北方的旅游度假项目,更要特别注意气候带来的风险。 这次九寨沟地震不得不让我们警醒,越是优美奇异的自然风光,越要注意潜藏的地质灾害。因为,奇山异水本身就是剧烈的地质运动造就的,我们不能左右大自然的运动规律,但在选址时多点责任心,就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灾难。比如认真做好地质勘查,设计时考虑到防震、防滑、防洪等。 发现资源需要智慧 王志纲老师说:“这世界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的发现能力。发现美好的事物,需要一种智慧。”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 比如,笔者现在在做的新疆戈壁小镇,当地的政府领导就曾遇到一个问题:做湿地公园无法媲美江南水乡,做小镇好像资源缺乏,到底该怎么办? 其实,我们换一个角度想一想:从来不被关注的戈壁滩就是最好的资源,因为对于没有见过戈壁滩的“内地人”,那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让多少人向往?还有令人惊叹的地窝子遗址,那就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资源,关键是在于如何利用。 笔者当时就给他们提了一个建议:以戈壁为主题,以兵团文化为灵魂,充分挖掘农垦的战斗史,充分利用被人漠视的戈壁、大漠、天山等标志性符号,并结合地窝铺,还原农垦战斗的场景,打造一个中国独一无二的“戈壁小镇”。 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地窝子这一资源,做成全国独一无二的地窝子酒吧、地窝子咖啡厅,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需求;小镇还可以尝试还原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场景,举办一些富于民族特色的节目,最大限度地刺激消费。而对于4000亩戈壁盐碱地以外的区域,甚至可以规划赛车道、赛马场、戈壁野战基地、沙漠生存训练等项目,让人们在广阔的戈壁滩上自由嬉戏。当地的政府领导听了很兴奋,当场要求合作。(详见《新疆戈壁小镇诊断实录》一文) 无独有偶,丽江永胜县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惑:他们本来是想围绕螺旋藻产业做一个产业小镇,但又怕吸引力不够。笔者去现场调研后,却发现了更令人惊叹的文化和资源。 (1)永胜的他留人拥有神秘而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包括粑粑节、刀杆节、青春棚等,令人魂牵梦绕。 (2)三川镇的荷花小镇,若荷花盛开又是怎样的一个美景? (3)永胜500年前的古地震带千沟万壑、险奇壮观,让人感到震惊。 (4)永胜拥有绿油油的大草甸,白云飘飘,湖水荡漾,牛羊成群,这是云贵高原为数不多的草原美景。 他留人、大草甸、古地震遗址等在当地只是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当地人已经习以为常,但笔者从中发现了美的存在。笔者对永胜县委书记说:“永胜县的自然环境独树一帜,自然风光与文化景观紧密相连,完全可以做全域旅游,成为云南省大旅游开发的一张名片。” 他们听了也很高兴,说:“老师,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听你这样一分析,感觉永胜县旅游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发现资源,然后将这种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出来。 P15-16 序言 在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文旅特色小镇无疑是当下的一大热点。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企业,无不在讨论、研究、规划文旅小镇。然而,关于文旅小镇政策、理论、概念的文章满天飞,却缺乏行之有效的落地方法。业界对于文旅小镇与现实生活的内在逻辑关系也没有太深刻的见解。 文旅小镇是一个新兴的开发类别,现成的案例不多,成功的案例更是凤毛麟角。开发者复制以前大盘开发的经验,或者围绕着现有的概念打转,又或者“摸着石头过河”,将面对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做好顶层设计,进行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才能决胜于市场。这是文旅小镇的开发者必须进行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更是决定小镇成败的关键第一步。 后记 本书经过数次增删之后,终于定稿了。再回看每一篇文稿,为每一个论及的案例不断推敲的过程,感觉就像是一个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母亲,感慨万千。 笔者知道,一本书能阐述表达的东西始终是有限的。然而,之所以坚持结集付梓,除了是对文旅小镇这一课题做一个阶段性总结之外,更多的是希望能够给越来越多的小镇开发者和建设者一些及时的建议,甚至不妨说是苦口良言。 小镇开发比房地产开发更为复杂,涉及的学科和行业更多,因此,小镇的顶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文旅小镇的热衷无须多言,且密切关注着许多正在建设中的项目,同时对那些业已立项的项目也有着浓厚兴趣。本书权当抛砖引玉,愿与所有热爱小镇的策划者、建设者和运营者共同探讨交流。 在此,特别感谢有“中国房地产之父”之称的孟晓苏博士的垂爱荐言!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董藩先生亲笔作序! 感谢中旗地产曾经的和现在的合作伙伴们! 感谢所有关注、关心笔者的朋友们! 书评(媒体评论) 我很赞赏陈仁科老师的一句话:发现资源需要智慧,表达资源需要情怀。他将我们司空见惯的大戈壁转化为堪比大海_一样的优质资源,此智慧独此—份! ——海东升(新疆建设兵团红星二场政委) 有幸和陈仁科先生一起对我们在宜宾的项目进行考察诊断,他的敏锐和格局真的让我佩服。仅仅看了一眼,他就把我们原本局限于小镇开发的规划改为城市综合开发,无论是对项目的开发规模还是高度都进行了一个颠覆性的改变。 ——万军杰(中交四航局副总经理) 2017年4月初,我有幸邀请陈仁科老师来我们丽江玉龙县,帮助我们对拟申报的小镇做诊断。他一天马不停蹄地看了7个项目后,提出的“旅游闭环”理论太有指导意义了,我们现在正按照他的思路进行设计。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再来丽江,见到的不仅仅只有古城,还有拉市海、文笔海、雪域文海、三股水、“长江第一湾”、石头城等。感谢陈老师的“闭环游”理论! ——吴振军(云南丽江玉龙县常务副县长) 我最佩服陈仁科老师,他真正是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就有禹度又接地气的大师。我们琉森堡项目非常荣幸地请到王志纲和陈仁科两位大师把关。相信呈现给贵阳人民的将一定是里程碑式的作品。 ——黄建军(贵州弘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仁科老师规划思想的高度确实令我们敬佩,他关于文旅小镇市场定位的“死活论”就是出自我们的项目,经典而深刻。 ——刘建发(广西远道集团董事长)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