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问题探索》收录了王志祥教授的38篇论文。按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犯罪论,收录了10篇论文,其中涉及关于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我国刑法典的轻罪化改造、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成立犯罪最低标准意义上的犯罪构成理论、从既遂标准的层次性理论看加重犯的既遂问题等;第二部分为刑罚论,收录了12篇论文,其中涉及关于后劳教时代法律制裁体系的完善、刑罚结构调整、死刑改革、死刑替代措施、终身自由刑制度的改革、犯罪人的财产状况对罚金数额的影响等;第三部分为刑法各论,收录了16篇论文,其中涉及关于高利放贷行为的刑法命运、绑架罪中的“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遗弃罪、虚拟财产的刑事保护、抢劫罪加重犯的既遂等。
《刑法问题探索》收录了王志祥教授自2006年11月加盟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以来公开发表的38篇论文。按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犯罪论,收录了10篇论文,其中涉及关于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我国刑法典的轻罪化改造、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成立犯罪最低标准意义上的犯罪构成理论、从既遂标准的层次性理论看加重犯的既遂问题、海峡两岸犯罪停止形态立法比较、数额犯基本问题、数额加重犯基本问题、结果加重犯的构造以及结果加重犯未遂问题的论述。
第二部分为刑罚论,收录了12篇论文,其中涉及关于后劳教时代法律制裁体系的完善、刑罚结构调整、死刑改革、死刑替代措施、终身自由刑制度的改革、犯罪人的财产状况对罚金数额的影响、禁止令制度、减轻处罚制度、坦白从宽制度、行刑观念、减刑假释制度的改革路径的论述。
第三部分为刑法各论,收录了16篇论文,其中涉及关于高利放贷行为的刑法命运、绑架罪中的“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遗弃罪、虚拟财产的刑事保护、抢劫罪加重犯的既遂、诈骗罪基本犯的未遂、“飞车行抢”案件的定性、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构成特征的界定、基本刑事政策视域下贿赂犯罪立法应然走向的论述。
论刑法第13条但书的功能
一、但书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二、但书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三、但书与犯罪认定的关系
四、但书与犯罪停止形态的关系
五、结语
论我国刑法典的轻罪化改造
一、“重罪重刑”式刑法典之流弊
二、犯罪圈的轻罪化改造
三、法定刑的轻刑化改造
形式和实质的解释论之争与犯罪论体系的选择
一、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混乱的战场
二、穿越迷雾——两类解释论之争的核心问题依然是犯罪论体系的选择
三、分层式逻辑判断还是平面式综合判断——德日犯罪论体系与我国传统犯罪构
成体系的比较与取舍
成立犯罪最低标准意义上的犯罪构成理论之批判
一、“最低标准论”偷换了犯罪成立这一概念
二、“最低标准论”对犯罪构成要件的功能作了歪曲的理解
三、“最低标准论”会导致基本犯的犯罪构成要件陷入无法确定的状态
四、“最低标准论”导致犯罪构成符合性评价与犯罪形态符合性评价被人为地割裂
为两个独立的、前后衔接的步骤
五、结语
从既遂标准的层次性理论看加重犯的既遂问题
一、既遂标准的层次性理论之引入
二、既遂标准的层次性理论在加重犯既遂问题中的贯彻
三、既遂标准的层次性理论在不同类型加重犯的既遂问题中的展开
四、结语
海峡两岸犯罪停止形态立法比较研究
——兼论我国大陆犯罪停止形态立法的完善
一、犯罪既遂的立法之比较
二、犯罪预备的立法之比较
三、犯罪未遂的立法之比较
四、犯罪中止的立法之比较
五、完善我国大陆犯罪停止形态的立法之建议
数额犯基本问题研究
一、数额犯概念的界定
二、数额犯数额的性质
三、数额犯的既遂与未遂之区分
数额加重犯基本问题研究
一、数额加重犯的概念之辨正
二、数额加重犯的既遂与未遂之区分
三、数额加重犯未遂的认定与处罚
论结果加重犯的构造
一、基本犯罪
二、加重结果
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新论
一、加重结果未发生时结果加重犯的既遂、未遂问题
二、基本犯未遂时结果加重犯的既遂、未遂问题
三、结语
论后劳教时代法律制裁体系的完善
一、三种替代措施观点之争及其评价
二、分流论正当性的根据
……
刑罚配置结构调整论纲
刑罚结构调整的反思与前瞻——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
死刑改革问题新思考——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死刑替代措施:一个需要警惕的刑法概念
论我国终身自由刑制度的改革
论犯罪人的财产状况对罚金数额的影响
论《刑法修正案(八)》中的禁止令制度
减轻处罚制度立法再完善之探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为分析样本
坦白从宽制度入刑的思考
论行刑观念之更新
我国减刑、假释制度改革路径前瞻
论高利放贷行为的刑法命运
绑架罪中“杀害被绑架人”新论
关于调整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罪名表述的思考
论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犯罪客体及其刑法意义
拐卖妇女罪中“奸淫被拐卖的妇女”新论
拐卖儿童罪中的“偷盗婴幼儿”新论
拐卖妇女、儿童罪六种加重情形的司法认定
论拐卖妇女、儿童罪既遂的判断标准
遗弃罪构成要件的新思考
论虚拟财产刑事保护的正当性——与侯国云教授商榷
抢劫罪加重犯的既遂问题新论
论诈骗罪基本犯的未遂形态
“飞车行抢”案件的定性问题探讨
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界定
论黑社会性质犯罪构成特征的界定
基本刑事政策视域下贿赂犯罪立法的应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