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者文摘(典藏版那一群闪耀的繁星)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谢玲主编的这本《读者文摘(典藏版那一群闪耀的繁星)》深入民国的名人堆里,用不同的视角,记录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相互交往的逸闻趣事。

阅读这些文章,将会使你活得激情满怀,爱得深沉博大;会使你更加自信地去追逐内心的憧憬与梦想。当感到痛苦、惶惑和失落时,它将给你以慰藉;在遭到打击、挫折时,它将给你以力量和智慧。

内容推荐

谢玲主编的这本《读者文摘(典藏版那一群闪耀的繁星)》把目光锁定民国时期,力图从浩瀚的资料海洋里,披沙沥金,为读者精选最有价值的文章。这些文章,多出自民国大师之手。全书分为“名人眼中的名人”“名人眼中的自己”“人际往来,鸿雁传信”三辑内容。

目录

第一辑 名人眼中的名人

志摩在回忆里

悼志摩

KISSING THE FIRE(吻火)

鲁迅先生记

鲁迅翁杂忆

悼夏丐尊先生

北大感旧录

我所见的叶圣陶

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

我的畏友弘一和尚

弘一法师之出家

记创造社

第二辑 名人眼中的自己

自剖

我是扬州人

我的童年

悲剧的出生

我的梦,我的青春!

书塾与学堂

水样的春愁

远一程,再远一程!

孤独者

大风圈外

海上

我的中学时代

中年人的寂寞

早老者的忏悔

割盲肠记

第三辑 人际往来,鸿雁传信

梅隐

寄山中的玉薇

露沙

哀韦杰三君

怀魏握青君

马缨花开的时候

苦雨

山中杂信

西行通讯

寄燕北故人

给庐隐

致陆晶清信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寄彭基相

九一八致弟弟书

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

试读章节

志摩在回忆里

郁达夫

新诗传宇宙,竟尔乘风归去,同学同庚,老友如君先宿草。

华表托精灵,何当化鹤重来,一生一死,深闺有妇赋招魂。

这是我托杭州陈紫荷先生代作代写的一副挽志摩的挽联。陈先生当时问我和志摩的关系,我只说他是我自小的同学,又是同年,此外便是他这一回的很适合他身分的死。

作挽联我是不会做的,尤其是文言的对句。而陈先生也想了许多成句,如“高处不胜寒”,“犹是深闺梦里人”之类,但似乎都寻不出适当的上下对,所以只成了上举的一联。这挽联的好坏如何,我也不晓得,不过我觉得文句做得太好,对仗对得太工,是不大适合于哀挽的本意的。悲哀的最大表示,是自然的目瞪口呆,僵若木鸡的那一种样子,这我在小曼夫人当初次接到志摩的凶耗的时候曾经亲眼见到过。其次是抚棺的一哭,这我在万国殡仪馆中,当日来吊的许多志摩的亲友之间曾经看到过。至于哀挽诗词的工与不工,那却是次而又次的问题了;我不想说志摩是如何如何的伟大,我不想说他是如何如何的可爱,我也不想说我因他之死而感到怎么怎么的悲哀,我只想把在记忆里的志摩来重描一遍,因而再可以想见一次他那副凡见过他一面的人谁都不容易忘去的面貌与音容。

大约是在宣统二年(一九一○)的春季,我离开故乡的小市,去转入当时的杭府中学读书,——上一期似乎是在嘉兴府中读的,终因路远之故而转入了杭府——那时候府中的监督,记得是邵伯炯先生,寄宿舍是大方伯的图书馆对面。

当时的我,是初出茅庐的一个十四岁未满的乡下少年,突然间闯入了省府的中心,周围万事看起来都觉得新异怕人。所以在宿舍里,在课堂上,我只是诚隍诚恐,战战兢兢,同蜗牛似地蜷伏着,连头都不敢伸一伸出壳来。但是同我的这一种畏缩态度正相反的,在同一级同一宿舍里,却有两位奇人在跳跃活动。

一个是身体生得很小,而脸面却是很长,头也生得特别大的小孩子。我当时自己当然总也还是一个小孩子,然而看见了他,心里却老是在想:“这顽皮小孩,样子真生得奇怪”,仿佛我自己已经是一个大孩似的。还有一个日夜和他在一块,最爱做种种淘气的把戏,为同学中间的爱戴集中点的,是一个身材长得相当的高大,面上也已经满示着成年的男子的表情,由我那时候的心里猜来,仿佛是年纪总该在三十岁以上的大人,——其实呢,他也不过和我们上下年纪而已。

他们俩,无论在课堂上或在宿舍里,总在交头接耳的密谈着,高笑着,跳来跳去,和这个那个闹闹,结果却终于会出其不意地做出一件很轻快很可笑很奇特的事情来吸收大家的注意的。

而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那个头大尾巴小,戴着金边近视眼镜的顽皮小孩,平时那样的不用功,那样的爱看小说——他平时拿在手里的总是一卷有光纸上印着石印细字的小本子一而考起来或作起文来却总是分数得得最多的一个。

像这样的和他们同住了半年宿舍,除了有一次两次也上了他们一点小当之外,我和他们终究没有发生什么密切一点的关系;后来似乎我的宿舍也换了,除了在课堂上相聚在一块之外,见面的机会更加少了。年假之后第二年的春天,我不晓为了什么,突然离去了府中,改入了一个现在似乎也还没有关门的教会学校。从此之后,一别十余年,我和这两位奇人——一个小孩,一个大人——终于没有遇到的机会。虽则在异乡飘泊的途中,也时常想起当日的旧事,但是终因为周围环境的迁移激变,对这微风似的少年时候的回忆,也没有多大的留恋。

民国十三四年——一九二三、四年——之交,我混迹在北京的软红尘里;有一天风定日斜的午后,我忽而在石虎胡同的松坡图书馆里遇见了志摩。仔细一看,他的头,他的脸,还是同中学时候一样发育得分外的大,而那矮小的身材却不同了,非常之长大了,和他并立起来,简直要比我高一二寸的样子。

他的那种轻快磊落的态度,还是和孩时一样,不过因为历尽了欧美的游程之故,无形中已经锻炼成了一个长于社交的人了。笑起来的时候,可还是同十几年前的那个顽皮小孩一色无二。

从这年后,和他就时时往来,差不多每礼拜要见好几次面。他的善于座谈,敏于交际,长于吟诗的种种美德,自然而然地使他成了一个社交的中心。当时的文入学者,达官丽妹,以及中学时候的倒霉同学,不论长幼,不分贵贱,都在他的客座上可以看得到。不管你是如何心神不快的时候,只教经他用了他那种浊中带清的洪亮的声音,“喂,老×,今天怎么样?什么什么怎么样了?”的一问,你就自然会把一切的心事丢开,被他的那种快乐的光耀同化了过去。P3-5

序言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激怒你。这时,你就需要寻找另一片风景。

畅销全球的《读者文摘》杂志的创始人华莱士曾说过:“只有人性的东西才能征服人心,即使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还是会敬畏些什么,那就是看似简单朴素的真、善、美。是真、善、美在拯救和平衡人的内心。”

生命,需要鼓舞与希望;心灵,需要温暖与滋润。幸福并非来自物质的充盈,它是一种用奉献牺牲所获取的愉悦和满足感。

“读者文摘”系列丛书,以严苛的标准,挑选精致而丰富的内容,以最全面的视角,为你呈现大干世界的精彩绝伦!

“读者文摘”系列丛书,用高屋建瓴的思维,揽括了人世间的千姿百态,让读者一边感悟他人的智慧,一边掌控自己的人生!

在现今这个社会,年轻人喜欢追星,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是流行歌手或演员明星。偶像发行新专辑,开播新的电视剧,参加新的综艺节目,或有花边新闻等,总能吸引无数人的眼光,制造很大的社会影响。

时光倒流八九十年,在民国时期,那时青年们的心中,也有偶像,但那些偶像,多是文化名人。像胡适,像鲁迅,像徐志摩,像郁达夫……他们光芒四射,有无数的崇拜者。他们文思才情俱佳,很多人都等着从报纸杂志上看他们新的文章,就像沐浴春风,以此获取人生有益的营养。

时代不同,人的追求肯定不同。但是,人是有根的,有历史的根,有文化的根,有血脉的根,有乡土的根……忘记过去等于背叛,找不到根人就会走向虚无。

其实,当你用心细细去寻觅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那片天空曾经也那么精彩,有那么多繁星闪烁;那是一个盛产大师的时代,他们创造的精神文化世界,让人叹为观止;那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人们为了追求心中梦想甚至愿意舍弃生命!

“读者文摘典藏版”系列,把目光锁定民国时期,力图从浩瀚的资料海洋里,披沙沥金,为读者精选最有价值的文章。

这些文章,多出自民国大师之手,由他们精心打造,不可多得!

这些文章,讲人生,讲政治,讲战争,讲和平,讲现实,讲理想,讲风土,讲人情,讲父母之爱,讲故乡之情,讲才子佳人,讲风月故事……主题涵盖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这些文章,既有历史的沉淀,又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本书深入民国的名人堆里,用不同的视角,记录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相互交往的逸闻趣事。

阅读这些文章,将会使你活得激情满怀,爱得深沉博大;会使你更加自信地去追逐内心的憧憬与梦想。当感到痛苦、惶惑和失落时,它将给你以慰藉;在遭到打击、挫折时,它将给你以力量和智慧。

毫无疑问,本书会成为你的终生益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6: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