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镇的女人》有对乡村景色的细腻描写,有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有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赞美与颂扬,而小说的几个主要人物便也因此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赵英疯疯癫癫、逞性妄为;赵文春多才多艺而又深沉刚强;女主人公玉兰有时候敏感而又脆弱,有时候却自信骄傲、勇敢无畏,她热爱亲人,热爱家族,有着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男主人公赵文宁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但古道热肠、用情至深。
在小说里,李秋莲用大量的文字描写自己的家乡玉林地区的风土人情,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乡村的生活,比如田耕、打猎、捕鱼、游戏、节庆、趁圩、婚嫁、节庆等,都有细致生动而翔实的描写。
李秋莲编著的《清水镇的女人》以民国时期的社会为大背景,讲述了桂东南地区一个小镇上发生的故事。主人公玉兰本是在天津读书的女学生,探亲到了清水镇,因为战乱滞留,与小镇上的几位青年男女赵文宁、赵文春、赵英建立了友情,产生了感情纠葛。通过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展示了当时农村的生活场景,刻画了那个时代年轻人为保家卫国,将个人恩怨消融于同仇敌忾中的情怀。
一 初到清水
夏日的傍晚,夕阳橘红,彩霞绚烂。
一群白鹭翩跹飞过,越过了田垌,越过了山头,渐渐消失在空中。
对面的山头被开辟成荔枝园,墨绿的荔枝树上挂着鲜艳的荔枝,宛如江南三月满山遍野的映山红。
而山下的田垌里,稻谷开始成熟,正泛着淡淡的、尚不起眼的谷黄色,丰收在望。
这是一九三七年初夏一个凉风轻拂的傍晚,也是玉兰来到清水镇的第一天傍晚,她坐在牛角村后面的山头上,看到的美丽乡村景色。
她这辈子都忘不掉这一个特殊的日子,忘不掉这一天曾经发生的所有事情。
这天傍晚,初到二姐夫老家的玉兰从牛角村出来,经过一棵挂着硕果的木菠萝树、一大片竹林和几问散乱破旧的用黄泥夯筑的矮屋,走上村子后面的小山坡,坐在一棵松树下面。
山脚下,疏疏落落的房子掩映在高大的树木和竹子下,白色的炊烟在树丛和竹林的上空盘旋飘荡,晚风中传来孩子们稚嫩兴奋的嗓音,如此安详恬静,如此自然和谐。
有那么一瞬间,玉兰产生一种幻觉,山脚下面果真是二姐夫曾夸口所说的世外桃源,而非肮脏凌乱的破败村落。她宁愿一个人待在山坡上,也不想再回到二姐夫家里。那个小院子明显地缺乏打扫和收拾,四只大木架和两条晾晒衣服的竹竿占去大半空间,柴草、铁锹、扁担、泥箕、木盆、泥钵杂乱地堆放着,猪栏和鸡笼也在院里,发出难闻的粪臭,而二姐夫的几个侄女面黄肌瘦,满脸污垢,光着身子和脚丫在院子里追逐打闹,搅得乌烟瘴气。玉兰一想到院子里的阵阵臭味就头昏脑涨,想到猪栏那头骨瘦如柴的小猪的凄厉饿嚎就心烦意乱。
如果不是二姐苦苦地相求,玉兰此时已经身在天津,这一辈子都不会来到桂东南地区这个偏僻的小山村。
可是,既然已经来了,再烦也得忍着,顶多二十天就可以离开了。
此时此刻,眼前是美丽怡人的风景,四周是清新凉爽的空气,两只结伴迟归的白鹭比翼飞来,侧着身子在田垌的上空缓慢盘旋、盘旋,如此的轻盈、优雅和浪漫,最后从容地奔向天边的红色彩霞。
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充满了诗情画意。
何不让自己放松下来,好好地欣赏?尽情地享受?
“汪——汪汪汪……”
玉兰循着狗吠声放眼望去,对面山头的荔枝园下面有一个大村子,村里两座青砖碧瓦的大院和一座四层高的白色大楼宏伟壮观,傲然矗立,骄傲地展示着主人的巨大财富和显赫门第。
二姐夫已经告诉过玉兰:对面就是他以前常提起的南山村。南山村里有赫赫有名的三大家族,在这三大家族之中,吉庆堂年收租千斗,还有酒坊、磨坊、饼铺、砖瓦窑;吉泰堂神通广大,靠着省城和军队里有权有势的亲戚,操纵着白马县的官场,其鼎盛之势如日中天,此外还拥有白马县最大的旅店和最大的荔枝园;而吉隆堂依仗吉泰堂作靠山,在白马县广设赌馆,听说还暗中贩卖大烟,却是连县长大人也不敢查办的。
二姐夫还说,南山村村口那座青砖碧瓦、古色古香的大院子,就是吉庆堂文宁少爷的家。
文宁少爷——赵文宁,是玉兰刚刚在清水镇过来的路上经二姐夫介绍而认识的。当时,他正好从山上打猎回来,棕褐色的脸被晒得发亮,脖子上悬挂着乱七八糟的打猎工具,穿着一件破烂的汗衫和一条黄麻做的粗布裤子,一路上把二姐夫的儿子阿龙、阿其逗得很开心,还屁颠屁颠地向玉兰大献殷勤,但是玉兰不喜欢赵文宁身上的玩劣、粗俗的味道,所以不爱搭理他。
此时,玉兰看着那气派堂皇而又雅致漂亮的吉庆堂,心中不免有一些困惑。按理说,作为吉庆堂的大少爷,赵文宁本该穿得体面阔气些,可他那件褴褛的汗衫裂开了无数的破洞,简直比叫花子还要破烂、寒酸,嘴里还懒洋洋地吹着口哨。
P3-4
我从小爱看书,用同村大嫂彭家秀的话来形容,是“如痴如醉”,甚至有一次半夜里偷偷点煤油灯在床上看小说时,因为困乏而睡着,不慎踢翻煤油灯而失火烧着席子,幸好姐姐及时醒过来,姐妹俩才没有被烧死。
正因为从小爱书如命,不知不觉中便有了写书的梦想。
2001年的秋天,我在去新疆旅游的路上偶然结识了两位湖北籍的台湾老兵,有幸听他们讲起自身的曲折命运和苦难经历,我突然间想起自己之前听到的某些家族的传奇故事,作为小说素材来讲,它们是如此丰富,如此生动而又催人泪下。于是在回到防城港的当天晚上,我便冲动地坐在书桌前,开始了《清水镇的女人》的创作。
可是写到后来,我却发现其实自己读书还少,词汇量匮乏,加上文字组织能力较差和想象力不够丰富,以至于写得很吃力、很艰苦。在这期间,的确有过后悔、有过沮丧、有过焦虑,但在写作的过程中,也有过许多开心和喜悦的时刻,生活也因此过得充实而幸福,所以一直坚持下来了。
我是幸运的,因为有许多支持和鼓励我完成小说的亲人和朋友,这当中有我的先生党超、我的慈母杨图新、我的挚友廖凌、第一位阅读最初手稿便给予充分肯定的朋友周芳、大箓镇朝阳瑶寨的猎人赵伟光、已故的冯上饶表叔公、台湾老兵吕定帮老先生……在我为小说写序的此时此刻,想到甚至有一些陌生的朋友也曾无私地提供过许多宝贵的素材时,我的心里充满无限的感激和感动。
虽然对自己的此部作品不是非常满意,但是我仍然相信它的某些片段一定能打动读者的心,一定能带给读者不小的惊喜。小说中有对乡村景色的细腻描写,有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有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赞美与颂扬,而小说的几个主要人物便也因此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赵英疯疯癫癫、逞性妄为;赵文春多才多艺而又深沉刚强;女主人公玉兰有时候敏感而又脆弱,有时候却自信骄傲、勇敢无畏,她热爱亲人,热爱家族,有着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男主人公赵文宁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但古道热肠、用情至深。
在小说里,我用大量的文字描写自己的家乡玉林地区的风土人情,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乡村的生活,比如田耕、打猎、捕鱼、游戏、节庆、趁圩、婚嫁、节庆等,都有细致生动而翔实的描写。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亲人和朋友们!尤其是在我孩童时代便从学校的图书馆里带回许多连环画和小说,把我领进文学世界的同村大哥李昆老师。
李秋莲
2014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