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这队骑兵距离龟兹军队便只有百步之遥。
“停!”随着响亮的一声令下,只见对方军中竖起一面绿旗,这支飞速冲刺的骑兵竟陡然停下,霎时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扬尘在空中弥漫。
“哦……”龟兹军中发出了惊叹声。
跌庞也暗暗吃惊,“难道这就是论恐热的王牌骑兵——黑豹?”
正思量问,对方军中跑出一匹战马,马上一人,黑皮短袄,赤裸右臂,手握半月弯刀,来到阵前叫道:“让你们大汗出来答话!”声音雄浑,可传数里。
跌庞策马向前走了几步,喊道:“面前是哪位将军?”
对方并未回答,只高声道:“奉论恐热将军之命,来问大汗为何撤兵。”
跌庞答道:“我忽感身体不适,故而返回。请转告论恐热将军,待我身体痊愈,再来助将军一臂之力。”
“论恐热将军有令!向东者,是朋友。向西者,是死尸!”吐蕃将军叫道。
“不要欺人太甚!”跌庞怒道。
“放你娘的屁!我倒要看看谁是死尸!”龟兹军中忽然冲出一骑,挥舞着双刀向吐蕃将军杀去,却是跌庞的亲兵队长帖木儿。
到了吐蕃将军近前,帖木儿右手举刀奋力斜劈而下,左手尖刀同时刺出。这是帖木儿的必杀绝技,对手若去挡他上面的刀,便会被下面的刀刺中,若躲下面的刀,又会被上面的刀劈到。加之帖木儿力气大,速度快,诸多对手甚至同时挨了两刀。多年征战沙场,还从未有人从他这双刀下逃生。
“也该杀杀对方的锐气。”跌庞心念甫过,只见那吐蕃将军头向右一偏,那把偌大的半月弯刀贴身划了一个圆弧,竟然把帖木儿的双刀都挡了回去。大家正惊诧之时,吐蕃将军又划了第二个圆弧,动作连贯,毫无迟疑,这次却是从帖木儿的身上划过。帖木儿尚未来得及呼叫一声,便被拦腰斩断,坠于马下。
跌庞大吃一惊,素闻吐蕃军凶悍,尤其是论恐热手下的骑兵——黑豹,军纪严整,训练有素,士兵个个身手不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吐蕃将军用弯刀一指跌庞,喝道:“回鹘人,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跌庞左手紧紧握着腰刀,微微有些发抖,此时当真是矛盾万分、百感交集。若要打,自己现在身中埋伏,大军已被隔断,身边不足干人,恐怕很快便会被消灭在此地。若是示弱屈从,则今后如何面对族人,如何面对天下?况且正如光波勇所说,即使屈服做了吐蕃人的走狗,早晚也是一般下场。
跌庞正不知如何是好,耳边忽然传来一声“大汗莫急,我来助你退敌”。
跌庞回头看时,却见光波勇竟然出现在自己身边。跌庞身后的众兵将也颇感奇怪,谁也未曾注意到光波勇何时、从哪里冒了出来。
“光波先生?你怎会在此?怎么只有你一人?”跌庞问道。
光波勇并未直接回答,却说道:“大汗,东西两个谷口稍后便会打开,那时大汗可率全军奋力一击。”
正说话时,但见吐蕃军中奔出五骑,径直上了东面一座小丘,距龟兹队伍大约五百步之遥。中间一人披着大斗篷,远远便能看见斗篷随风飘起,想必是位将领。身旁两人各持一面三角令旗,一红一绿。五骑在山丘站定,只见红旗一挥,吐蕃骑兵骤然启动,冲出四个方队,每队九骑一排,共九排,四队排成一个田字形,齐刷刷冲杀过来。
跌庞正要拔刀下令迎敌,却见光波勇已然飞奔而出,速度极快,眨眼间便已奔出数十步开外。奇怪的是,他并非直接奔向吐蕃骑兵,而是斜向东面山壁而去。
待光波勇奔到山壁前,离吐蕃头排骑兵已不过十步之遥。光波勇纵身跃起,竟直扑山壁。正当大家惊怪之时,只见光波勇右脚对着山壁一蹬,猛然在空中转身,以惊人之速踢向最东侧的骑兵。那吐蕃骑兵见光波勇来袭,挥刀便砍。光波勇却并未攻击吐蕃骑兵,而是径直踢向那骑兵的马腹。只听“嘭”的一声巨响,吐蕃骑兵连人带马直直飞了出去,狠狠撞到第二匹马上,第二匹马也被撞飞出去,又撞到第三匹马上。如此,竟然一连将头排骑兵的十八匹战马全部撞飞。
第二排骑兵尚未明白发生何事,却发现自己已然变成头排了。
光波勇双脚甫一着地,随又腾空而起,看准第二排最东侧的骑兵,当胸就是一拳。可怜那家伙还在为适才的变故发呆,便被重重打飞了出去。如前一般,第二排骑兵撞飞第三排,第三排的撞飞第四排,光波勇一拳竟然打飞了十七排骑兵。十七匹战马登时变成无人坐骑。
P4-5
“中国忍者”是个全新的事物,中国的忍者世界则是一个新开辟的江湖。有些朋友在读了书稿之后问我,这个故事是不是真实的?我很难回答是或不是,因为当我循着某些历史痕迹步入那个神秘而绚丽的世界之后,自己也沉迷其中,分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幻了。借着这部书的力量,我在唐代忍者的世界里生活了四五年光景,书中的许多人物都成了我生命中的至交亲朋。我的朋友们也同我一样,各自在书中寻到了自己的最爱。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光更像是一段真实的记忆,比我今天的早餐更加真切!
我必须承认,书中很多精彩的部分并不是我刻意想象出来的,而是它们自己突然跳出来,很自然的,就像一位陌生人来敲门一样,也有点像是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旅游,走着走着,就会看到一处令人惊喜的景色,这是毫无预期的。
当初,我在唐史中读到过这样一段记载,安史之乱时,唐肃宗逃难在外,恰逢佛教唐密祖师“不空金刚”回到长安,肃宗皇帝于是派遣密使向不空大师求取了秘密法。不久,长安城即被收复。肃宗皇帝为感念不空大师“助国平叛”之功,迎不空入朝,礼待极尊。《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中提到:“胡僧不空,官至卿监,爵为国公,出入禁闼,势移权贵,京畿良田美利多归僧寺。”这种礼遇在中国佛教史上可谓是空前绝后的。
不空大师为何能够得到如此高的礼遇?他的“助国平叛”之功到底有多大?而大师究竟传授给皇帝密使哪些秘密法?密使得法后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这些密法具有何样的神秘力量,竟能帮助大唐平定安史之乱?
这段记载引发的疑问就像是藏在微小芥子中的一扇神秘之门,将我带进了一处广大如须弥山股的神秘之境。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描写的是“安史之乱”一百多年以后的故事,是我游历神秘之境时所见到的最美妙的风景。更为有趣的是,在这段风景的尽头,可以窥见忍者何以出现在后世的日本,并成为日本传统文化中最为独特的标签。
索巴著的长篇小说《大唐忍者秘史》共3册,包括上册《百部忍法》、中册《幻化江湖》、下册《大忍无术》。
其中,上册讲述了:
安史之乱,密教非空大师传授百人秘密之术,成为“忍者”,帮助唐肃宗平定天下。多年后,唐王朝危机复起,僖宗皇帝欲再次借助忍者之力平乱。然时隔多年,忍者组织内部谜团重重,忠奸莫辨。僖宗派出两位钦差秘密出访,一路上历经重重险阻与奇遇,终于查明真相。四道忍者,百部忍法,重出江湖。
当年最强忍者之子光波翼初出茅庐便大显身手,深受僖宗赏识与重用,助朝廷平乱屡建奇功。在寻访神秘百典族忍者的途中,却陷入了爱与被爱的奇异漩涡。西湖红舟上的一曲莲歌成了光波翼心中挥之不去的旋律。
中册讲述了:
当年父亲遇害之谜一直困扰着光波翼,如今行走于江湖更是接连堕入一个又一个迷幻的陷阱,亲人成仇仇变亲,疏者昵近近人离。
每一次经历都令光波翼的忍术飞进、见识增长,无论是对阵千军万马,还是查办江洋大盗,智勇过人的光波翼都能得心应手,却唯独无法摆脱情之所困。
路见不平从未空身而过,光波翼力图拯救苍生,也在逐渐认清天下。坚守着那一念真情,誓要寻回所爱,天上那一双白羽,穿梭于亦幻亦真的风云之中。
下册讲述了:
最难解的谜团总是在你以为找到答案时才发现,这不过是刚刚开启了一个新的谜团而已。父仇之谜、身世之谜、忍术之谜,光波翼注定要在这谜云中穿行,要在这迷雾中成长。
爱情总会以爱的方式解决,仇恨却无法用恨的方式结束。
四道忍者各拥其主,会战于秦山,本想遁世的光波翼也只好再度出手。然而他还能像以往那样功成于谈笑之间吗?见证了无常与哀伤的光波翼,又如何面对自己的真相呢?
凤凰重生于灰烬,大死方有大活。多少个男女在经历了大死之后才寻得真爱、认清自己,多少位忍者在大死之后才脱胎换骨、堪成大器。腐朽不死,青翠难活。人生只有死活,没有输赢。
明白了死活的光波翼终于用世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报了杀父之仇,同时也为所有忍者安排了未来之路。
索巴著的长篇小说《大唐忍者秘史》是中国忍俠世界的开山之作。本书以主人公的身世之谜、情感发展以及黄巢之乱的战争进程为明线,以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为暗线,情节跌宕、言语优美、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基本与史实合拍。本书蕴含着国学精华,阅读此书是对国学的另类审视,同时可以受到心灵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