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
韩文宁著的《抗联名将(杨靖宇)》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普及性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读本。
| 书名 | 抗联名将(杨靖宇)/抵御外侮中华英豪传奇丛书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韩文宁 |
| 出版社 | 南京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 韩文宁著的《抗联名将(杨靖宇)》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普及性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读本。 内容推荐 韩文宁著的《抗联名将(杨靖宇)》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普及性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读本。全书共五个章节,以时间为线,用平实而严谨的笔触,描写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联名将杨靖宇。书中叙述了杨靖宇从年少志远一心只为救国到奔赴东北从事地下工作,在危难受命创建抗联武装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被困重围献身抗日疆场,体现了杨靖宇伟大的一生。作品占有资料丰富,写作严谨而不失生动,可读性很强。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年少志远为救国 第二章 奔赴东北为杭日 第三章 临危受命建杭琢 第四章 不畏艰苦斗顽敌 第五章 被困重围献生命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富有强烈的正义感,是杨靖宇最初的本真;尔后走上革命道路,则是因为他充满着鸿鹄之志的爱国情怀。豫省大地,中原儿女,向来不平则鸣,反抗前赴后继,这给幼时的杨靖宇留下了深刻印记。打碎枷锁,祛除苦难,争取自由,这个世界必须改造,否则没法存活。他暗自下定决心,要砸烂这个旧社会。 正值杨靖宇上学期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的那场学生革命,似一场风暴,将中华大地覆盖。十月革命的消息,科学、民主、反帝反军阀等爱国民主思想,就这样敲开了确山县封闭的大门。 《新青年》《学潮》等进步刊物,如久旱甘霖,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教职员工、青年学生,在新的知识中游弋。此时的杨靖宇,沐浴在这油墨的芬芳中,如饥似渴地吮吸着新思想、新文化,他的思想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 杨靖宇积极响应这场运动,他发动所在学校的全体同学投身其间,进行反帝爱国斗争。他们走上街头,极力宣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对“巴黎和约”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史上,注重名节的士人总是奋勇当先,挺身而出,充当民族的脊梁。他们虽手无缚鸡之力,却大义凛然,以其精神感召,起到引领作用。 确山县的大街小巷,贴满了他们所写的标语,而响亮的口号,则让小小的县城为之震颤,因为这场风暴似乎前所未见。 不唯如此,在杨靖宇的带领下,数百名同学,分成几组,到火车站、街市店铺去检查日货。他本人则带着一个检查小组远赴驻马店开展活动,居然还神奇地带动了当地的学生,一同投入到运动中。 校方屈服于压力,出面阻止学生抵制日货的斗争,先“规劝”,后“勒令”,再后则以开除学籍相要挟。但杨靖宇毫不退缩,指责校长不爱国,继续串联学生举行罢课。慑于学潮的威力,校方只好不再干涉。 “五四”运动,对杨靖宇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他的思想因此得到净化,他的境界因此得以升华,从本能的同情百姓命运,到开始关心国家兴亡。他写了一篇题为《战区灾民生还时之感想》的作文,其认识层面,已上升到直指让人民遭受不幸和不公的社会原因。他通过描写一个无家可归、四处流浪、沿街乞讨的老人的悲惨境遇,鞭挞了北洋军阀混战不休、祸国殃民,导致“烽火连天,战声交耳”,“万民感受其荼苦”,若是“长此不息,则中国土崩瓦解之祸不远矣”! 一个十几岁的学生,能够抓住这样深刻的社会问题,并大胆予以揭露,这在当时的青年中,称得上是佼佼者。救民于水火之中,在杨靖宇的脑海中已经形成。既然时代已赋予了觉醒者这一使命,当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1922年,按农村旧俗,由家中做主,17岁的杨靖宇与邻村的姑娘郭莲成婚。此后,杨靖宇为革命奔忙,出生人死;郭莲为全家操劳,含辛茹苦。再后,他们天各一方,未有机会相聚,只能在魂牵梦系中彼此心心相印。 次年秋,杨靖宇以优异成绩考入位于开封的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三年的初中阶段,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大革命高潮兴起的年代,国民革命、反帝反军阀口号深入人心。学校教师中也有共产党员,尽管杨靖宇并不了解他们的真实身份,但在学习中,杨靖宇经常接近并请教他们,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他阅读了许多进步报刊,如《新青年》《向导》,增强了对人生的理解,心怀理想与抱负。当年学校的同学描述杨靖宇的品行:态度端正、为人稳重、心地诚恳、虚心求教、学习刻苦,可谓品学兼优。P9-11 序言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沿海倭寇的肆意袭扰,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侵华日军的烽火狼烟,一次又一次将中华民族推向生死存亡的边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与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中国从一个封建国家演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运危亡,威胁着每一个中国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成为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亡时中国人思考的第一课题。也正是在这样的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产生出一个又一个舍生取义、矢志报国的英雄壕杰,他们一回又一回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丰功伟绩,不只是单纯地拯救了某个王朝,某个皇帝,而是拯救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血脉与希望;正像我们的国歌所唱的那样: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他们的奋斗和牺牲,把中国的历史命运一次一次推向一个进步的新阶段;他们的高风亮节,不只是中华儿女景仰、学习的榜样,也是人类不屈不挠、英勇抗暴精神的象征。抗敌御侮的英雄事迹,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的新的篇章。 中华民族没有在外敌面前屈服、倒下,而是在一次一次斗争后走向新生,走向进步。作为唯一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过的中华文明不断在成长,中华民族依旧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不仅没有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反而发扬光大,成为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历史因素。 为了歌颂中华英豪的爱国精神,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伟大事迹,为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推出“抵御外侮——中华英豪传奇”丛书。 这套丛书是面向青少年的普及性读物,聘请各有所长的学者撰写,力图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准确的历史事实,努力展现明清以来各个时期抵御外侮的英雄豪杰的事迹,描绘每一位英豪的成长历程和闪光人生,再现了他们人生的不朽光辉。丛书通过这些在抵御外侮中发挥重大作用的英雄人物,向广大青少年表达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如今,我们正走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之上,国家发展前程似锦,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全世界的目光都在转向中国,可以说,今天的中国距离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接近了。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是要记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而奋斗、而牺牲的先烈;在我们昂首阔步走向未来新征程的路上,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以史为鉴。历史已经证明:每一段抵御外侮的历史,都是一段维护正义的历史;每一场抵御外侮的斗争,都是一场维护和平的斗争;每一次抵御外侮的奋斗,都是一次为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奋斗,正义终将胜利,和平终将胜利,人民终将胜利。 “抵御外侮——中华英豪传奇,,丛书在传播正能量、弘扬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游和平时期,抵御外侮的精神同样不可或缺,也同样不应遗忘,我们今时今日所有的成就离了这种精神、这些英豪,都是万万不可想象的。 “抵御外侮——中华英豪传奇”丛书,不只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激励后人;不只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展望未来。 为青少年编写历史小丛书,是一项崇高的事业。20世纪50—60年代,吴晗主编了《中国历史小丛书》《世界历史小丛书》,对当时的青少年起到了历史教育的奠基作用,事实证明是成功的出版经验。我期待南京出版社继起努力,把这个崇高的事业承担起来,拓展开来。为这个崇高的事业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会得到善报的,这个善报,不在多少金钱,而在一代一代具有丰富历史知识的青少年的成长,他们将成为国家的栋梁。 书评(媒体评论) 丛书不只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激励后人;不只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展望未来。20世纪50一60年代,吴晗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世界历史小丛书》,对当时的青少年起到了历史教育的奠基作用。我期待南京出版社继起努力,把这个崇高的事业承担起来,拓展开来,用丰富的历史知识教育一代代青少年,使他们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原会长 张海鹏 这是国内外第一套全面系统介绍我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丛书。丛书以深入浅出的笔触、引人入胜的故事,再现了中华英豪面临外敌入侵,毁家纾难、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壮丽人生,堪称是一曲中华英豪的赞歌,一部中国脊梁的史诗,一座民族英雄的丰碑。 ——南出版社社长、史学士 卢海鸣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