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第一天的表现决定你的前途
每天尽忠职守地工作八小时,你最终会成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的老板。
——罗伯特·弗罗斯特,作家兼诗人
无论我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我要讲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很多刚刚大学毕业的人,要么一头扎进新工作中,要么几个月之后才能“找到自我”。刚开始工作时,他们激情洋溢、干劲冲天,试图降服整个世界。
晚上下班后,他们必然会筋疲力尽地躺在沙发上,开始思忖:自己这一天到底在忙些什么?我这么说可不是为了吓唬你——好吧,也许是有点吓人。不过,这是你第一天上班的现实。你可能会想,你了解这家公司的一切——毕竟,你曾经是它Facebook上的粉丝——但你在工作面试时的所见所闻大多是公司的一种展示。当然,他们不是在掩盖什么,但面试是为了“认识你”,而不是为了告诉你“工作的真实面貌”。这就是为什么你在刚开始接手新工作时会有一种揭开庐山真面目的感觉。有时候,你甚至会对新的工作大失所望。
我不知道你是否会有这种感觉。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在你上班的第一天,当你走进公司办公室,坐在一个新工位上开始办公时,有时候会感到茫然,只能无助地盯着电脑屏幕,心想:“现在我该怎么做呢……”
别担心。我曾经多次体验过上班第一天的疯狂经历,因此我告诉你,你没有必要提心吊胆。你将安然无恙地度过第一天,不用担心第二天就被炒鱿鱼。
在这一章,我会为你介绍第一天上班可能遇到的几种情景,然后传授一些成功应对它们的小窍门,从而让你显得更加出类拔萃。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无论你为谁工作,你第一天上班更像一次不断爬坡的远足,而不是在红毯上走秀。当然,这种遭遇不会太糟,但和任何新事物一样,它必然是一种挑战。你会遇到各种问题,但与其说它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系统过载”,不如说它更像一次“系统更新”。你也许会在办公桌前不知所措,你也许会喊错新老板的名字,你也许会在电话上卡壳,你也许会把咖啡洒在自己的新裤子上,为了提前应对这些意外,你一定要读一读我为你制定的“工作第一天的行为准则”。
迈克尔·温斯顿
斯奈普饮料公司前CEO兼乐啤露公司首席运营官,绰号“饮料大王”
阅读这本书时,你会发现,我采访过很多名人。在采访过程中,我始终会听到这样一个事实:上班第一天要比职业生涯中任何其他时刻更让人紧张不安,甚至比面试更让人忐忑。
上班第一天,你必然处在聚光灯下,因为你是一个“新兵”。作为这个公司的新人(职位很可能较低),无论你是男是女,你都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决不能让上班第一天变成最后一天。
P30-32
人们听说我是一位现代礼仪专家,常常会问我一个问题:你觉得礼仪是否已死?
我不会指责他们。如果你的答案是基于目前几乎所有频道上搞电视节目编排的那些人,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清楚:“是的!”
可是,为什么会是这个答案?为什么礼仪会退居次席?也许我们过分沉迷于社交媒体关系,而忽略了真正的社交;也许是因为有人愚蠢到相信行为粗鲁会让自己更酷;也许是经常看到真人秀上的人对待他人像垃圾一样,因此误以为不良行为是正常的。这成了一件难以定夺的事。但我相信真正的原因是人们把“彬彬有礼”或遵守适当礼仪与土气的“过时”礼仪弄混淆了。
不知出于何种奇怪的原因,礼貌通常被视为你小时候抗拒的东西。仿佛你在一个说“请”和“谢谢”的家庭中长大,你会变得拘谨或傲慢。于是,知道吃鹅肝酱时用哪把叉子的“老古板”和其他人之间的区别十分清晰,后者就像威尔·法瑞尔在《婚礼傲客》中饰演的角色,一边穿着睡衣到处闲逛,一边扯开嗓子尖叫:“老妈!去给我拿点肉卷来!”
然而,这并不是真的。礼仪绝不只是那些因为懂得赤霞珠应该和烤牛排搭配,或者懂得如何将餐巾折叠成一只天鹅而自视高人一等的老古董们的专利。想想看,如果你在后花园烧烤时把赤霞珠和牛排换成了啤酒和汉堡,然后你就不知道如何展示正确礼仪了?你当然知道!礼仪是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到的,是为了避免你语言或行为失当。
因此,不要再认为遵守礼仪只是老年人的事,或者是《唐顿庄园》中贵族们的嗜好。现在你该抛弃那种礼仪与潮流是完全对立的想法。礼仪不是你生而知之的东西,当然更不是你担心学会后无法为博人一笑而在大庭广众下以咒骂方式耍酷的东西。那样做很酷吗?如果真实生活是一部电影,那样做也许会给人带来喜感。但是,生活并不是电影,所以抛弃那种行为吧。只要你愿意提醒自己,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回答“礼仪是否已死?”时会大声说“没有!”遵守礼仪绝不过时,实际上,礼仪正在逐渐复兴。没错,无论是穿西装,还是休闲运动装,人们都开始重新注重礼仪。不相信?问问你自己:为什么你会拾起这本书?也许你已经厌恶那些让你目瞪口呆的无礼行为,也许你会喃喃自语地怀疑:我们是不是越来越没救了?也许你是意识到礼仪重要性的聪明人之一,希望尽一切努力磨炼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事业。
如果这是你的想法,它绝对是正确的!
为了写这本书,我采访了许多CEO、企业家、潮流引导者,他们都告诉我,现在很难找到具有良好礼仪的人。因此,如果他们能遇到一位彬彬有礼的同事或雇员,例如,对方可以顺利完成交流而不是每隔五秒钟就查看一次手机,或者在适当时说一声“谢谢你”,或者能按时到达并做好充分准备,他们一定会对其另眼相待。现在遵守礼仪反而变得酷毙了——我说的是骑摩托车的史蒂夫·麦奎因、《周六夜现场》中的贾斯汀·汀布莱克以及《广告狂人》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酷。
那么,礼仪死了吗?
当然没有。
也许它受到了一点伤害,但有你的参与,它会比以往更具活力。
制胜力是个大脑洞
我对自己大学毕业后刚入社会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大学毕业之后,我终于进入了师长口中的“真实世界”。回想当年,我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对未来满怀憧憬,手握大学毕业证,激情满满地投入前途似乎“一片光明”的工作之中。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现实就给了我狠狠一记耳光,就像《末路狂花》中的主人公,我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万丈悬崖旁。毫无察觉地,我竟然掉进一张由欺骗和操纵织成的大网。我的老板遵守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独裁者的道德准则。于是,那个曾经对工作充满希望、热情洋溢的男孩被现实“抹杀”了:他每天都在向客户撒谎,为老板的空头支票埋单,始终
在地狱的最底层挣扎。直到二十三岁生日的那天,他彻底崩溃了。
“哦,别那样,快点成熟起来吧,事情真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
你也许会这样说。
那么,请允许我举例说明吧。大学毕业后第一年,我就遭遇了五个重大时刻——你也许不相信:“别胡扯了,你一定是在开玩笑吧!”(但是,请相信我,至少有五千个这样的时刻。)
2001年9月11日。当时我在华盛顿工作,办公室下方毗邻一条主干道。众所周知,那是非常糟糕的一天(“9·11事件”)。一辆辆汽车排成长龙,街道被堵得水泄不通,惊慌失措的人们尖叫着四散而逃——一片混乱。当时我和老板正站在窗边,望着街道上的混乱场面。然后,他递给我一摞商务名片,命令我去给街上每一辆被堵的汽车塞一张名片,他觉得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商机”。顺便说一句,我所在的公司主要从事平面设计和印刷业务。我拒绝了,他对我大吼:“真是个傻货。”
发薪日套路。我们的办公室很小,总共只有六个人,其中包括我们的邪恶老板斯坦利。到了发工资那天,通常只有五个人可以领到足额薪水——斯坦利本人也不例外。大家对此心照不宣。因此,只有赶在周五银行下班前到达银行的人才能幸运地领到工资,迟到的人只能
等下周一老板把不知道藏在哪儿的钱打进银行账户后才能领到。然而,他经常会在周五下午六点银行下班后才把支票发给我们,或者把支票装入密封好的信封再给我们,但支票上并没有签名,我们根本不可能从银行取到钱。
免费为老板开车。在给员工发放空头支票成为惯例后,有一天,我的老板非常骄傲地跟我说,他打算给老婆买一辆奔驰SUV。在此之前,我每天都会开我那辆破车载他到处逛,每次一开就是九个小时,而且我还得自己掏油费。
开夜车。有一次,公司接到一个大项目,我的老板无法抵挡金钱诱惑,于是就命令我和一位同事加班。我们从当天早上9点一直干到第二天早上7点——将近24个小时。加班过后,他竟然大发善心地说,你们可以回家了,好好休息一下,中午再来上班……当然,他说的是当天中午。
报税单延期。离职后,我的老板没有及时把我的雇员报税单交给我,因为他一直忙着篡改对账单。迫不得已,我只好延迟申报个人所得税。最终当我收到报税单时,却发现内容简直一塌糊涂。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一切?
……
因此,我直接向最高层寻求建议。从时装业到科技界,从餐饮业到房地产,从华尔街到好莱坞……我联系了各行各业的高层领导。我希望我的读者可以从精英人士那里获得第一手信息,这些人也曾有过艰难的开始——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为读者揭开成千上万的人失败而他们却能成功的谜底。这是一种巨大的责任。
或者,正如我的编辑所言:“千万别把事情搞砸了!”
我明白这一点。
所以,我的思绪回到我决定放弃第一份可怕工作的那一天。假如我从未得到更好的工作,结果将会如何?假如所有老板都拒绝我,结果又将如何?假如所有同事都像魔鬼使者一样让我厌恶,结果又将如何?假如我没有钱付房租、食不果腹,结果又将如何?我希望事情变得容易一些,或者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我走向成功的直通车,然而,它不是,可最后我却为此感到高兴。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点恐惧感来推动我们冒险放弃自己的工作。就像我第一次跳过摔跤场四周最高的护绳一样,我不知道落地的一刻会是什么结果,但我知道我必须振作起来,迎接挑战。这是我采访到的所有CEO、企业家、明星告诉我的一个事实。没有任何人会说,他们的生活和他们想象的那样;也没有任何人说过,自己的生活一帆风顺、轻松自如,即使是金融圈的富豪们也不会那样说。他们全都认为,最终是你的性格和你待人处事的方式让你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因此,你可以破釜沉舟,但你绝不能四面树敌。
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概念——一万小时定律,他说,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不是天资多么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而普通人想要成为大师,一万小时的锤炼是必不可少的。
我写这本书,是为了让职场新手(当然有些老手也适用)在成为职场精英的路上,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实实在在地用好职场“一万小时定律”。
在这本由里奇·费里德曼著的《制胜力(重新定义职场10000小时定律)》中,作者采访了众多知名公司CEO、企业家、明星等成功人士,他们都给读者提供了宝贵的职场建议和意见。
凭借自身的机智和独特的洞察力,里奇在书中告诉读者该如何以自信和优雅来处理在办公室中遇到的不同状况。书中有众多案例研究、小测验,甚至漫画,都能为读者提供可操作的、实用性很强的职场制胜技巧,帮助年轻的职场人士远离工作雷区,继而在公司赢得青睐,拔得头筹。
里奇·费里德曼著的《制胜力(重新定义职场10000小时定律)》是一本教授职场制胜礼仪的作品。作者在书中写了自己在职场中曾遇到的各种状况以及采访的众多业界大牛给予职场新人的建议。本书内容包括如何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工作第一天如何快速融入、同事来往的注意事项、职场交流规则、社交媒体使用方法、职场活动礼仪、出差事宜、办公室恋爱等八大方面。作者分享了很实用、很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能给初入职场的新人以明确的指导,是一本不错的职场制胜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