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孩子剧团/纸房子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张吉宙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张吉宙著的《孩子剧团》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抗日战争时期,在共产党八路军的领导下,胶东大地上活跃着一支由少年儿童组成的文艺团体,被称为“孩子剧团”。成员人小志大,怀着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孤悬敌后,不畏艰险,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宣传、动员、组织民众进行抗战,所到之地,无不燃起抗日的火焰。根据斗争的需要,孩子剧团不断推出新的节目:歌曲、舞蹈、快板书、活报剧、话剧、秧歌……他们在宣传抗日救亡的同时,积极配合八路军、武工队及地方抗日武装力量,对敌人发起“地雷战”“黄金保卫战”等,为胶东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茅盾曾赞誉:“孩子剧团是抗日战争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

内容推荐

张吉宙著的《孩子剧团》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在共产党、八路军的领导下,胶东大地上活跃着一支由少年儿童组成的文艺团体,他们被称为“孩子剧团”。父母被日军杀害的少年十月,忍痛挥别了唯一的亲人奶奶,怀揣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孩子剧团一道,踏上了孤悬敌后,用一腔热血宣传抗日救亡的斗争之路。满目疮痍的村庄、浸染喧嚣的松林与战火弥漫的河岸,交织成一幅幅悲壮的抗战画面,也折射出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永不放弃的抗争精神。苦难是成长的沃土,在亲历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战斗,目睹了一个个亲爱的战友为国捐躯之后,十月完成了生命的蜕变。而胶东大地的抗日烽火,仍在熊熊燃烧……

目录

第一章 十月

第二章 保卫黄河

第三章 演出

第四章 将军埠子

第五章 关帝庙

第六章 小岚河

第七章 石洼村

第八章 洒满月光的山坳

第九章 红樱桃

第十章 站岗

第十一章 智斗伪军

第十二章 地雷战

第十三章 野桑葚

第十四章 儿童团长

第十五章 小画家王广

第十六章 黄金争夺战

第十七章 渤海走廊

第十八章 侦察

第十九章 追踪“宣抚团”

第二十章 拾石子

第二十一章 许司令

第二十二章 夜半钟声

第二十三章 秧歌

第二十四章 送灯

第二十五章 反战同盟会

第二十六章 血染的桃花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十月

鸡叫两遍了,十月翻了个身,迷迷糊糊中,他听到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很急促,但很有节奏。十月被惊醒了,这个年月,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晚上睡觉都不踏实,一有点动静,马上就会引起警觉。十月推了推身旁的奶奶:“奶奶,啥动静?”

奶奶披衣坐起来,侧耳一听:“过队伍呢!”

“过啥队伍?”

“咱自己的队伍。”

“八路军?”

“嗯。”

“你咋知道是八路军?”

“你听听,脚步放得很轻,齐整着呢!”

太阳出来了,村街上站满了人,大家都在议论:“听见了没?过了一早上队伍。”

“好像是八路军的队伍。”

“队伍好长啊!”

“往西去了。”

“看样子要打仗了。”

整整一上午,大庙村的老百姓一直在谈论这件事。

以十月为首的孩子们也在谈论这件事。

十月有点懊悔:“我早早就听见过队伍了,当时爬起来就好了。”

榴花不解:“爬起来千啥?”

十月握了握拳头:“跟队伍走。”

榴花笑了:“净瞎想,你奶奶能让你走?”

十月不吱声了。

九儿说:“你走了,咱们儿童团咋办?”

十月一仰头:“那还不好办?你们继续千。”

大家看着他,一副不舍的样子,仿佛他真要离开大庙村,参加八路军了。十月的脾气,大家都知道,认准的事,说千就千,毫不犹豫。

十月是村里的儿童团长。

儿童团才成立不到一个月,只有七八个孩子,一杆红缨枪。红缨枪主要在十月手里,每天,每人轮流拿一会儿,在村头站岗放哨。正式任务他们只领过一次——县大队帮他们成立儿童团以后,在村里开过一次会,大队长命令十月率领团员在村口及各条要道站岗放哨。此后,儿童团再无大事可千。十月感到闷得慌,他一直想干一件大事——参加八路军。

八路军的队伍就这样从村子匆匆而过,一分钟都没停下,一个人也没留下。十月觉得有些遗憾,错过一次参加八路军的机会。

十月一个人,攥着红缨枪,站在村口,望着远处,希望八路军能回来。远处是一片片绿色的庄稼地,一个个灰色的村庄。一抹黛色的山峦,一座高高的山峰,似在云里,又似在雾里,那是大泽山的主峰。

远远地,又来了一支队伍,大约二十人,不像八路军,也不像伪军,更不像日本鬼子。十月感到很奇怪,等队伍走近了,他忍不住笑了——这是一支什么队伍啊!四个大人,十几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两匹马驮子!

队伍来到村口,领头的一个大人问十月:“你是儿童团的?”

十月点点头,好奇地看着他,还有他身后的那些人。他们有男有女,衣着普通,但整齐利落,都打着绑腿。十月心里一动,只有八路军才打绑腿,难道他们是八路军?问他话的人看上去也就二十岁出头,瘦高个,肩宽腿长,方脸,两道剑眉,一双大眼睛,很亮,很有神。他的腰里别着匣子枪,枪把上系一根红绸带。怎么看他都像一名八路军!

十月问他:“你是千啥的?”

那人笑着说:“我们是孩子剧团,我是团长,姓高。”

“孩子剧团?千啥的?”

“噢,我们是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一支文艺兵……”

“你们是八路军?太好了!可是,你们……”

“不像是吧?”

“……"

“哈哈,先带我们进村吧,慢慢地你就知道了。”

十月转身往前跑,边跑边喊:“八路军来了!八路军来了!”

十月天生一副大嗓门儿,这一喊,半个村子都能听见。

十字街口,大槐树下,这支队伍很快就被老百姓包围了。

十月不喊了,想过去凑热闹,却被挡在人墙外面,好不容易从人缝中挤进去,只听人们议论纷纷:

“真是共产党的队伍!”

“这是孩子剧团,我听说过。”

“看,那些小八路,一个个多精神。”

“那个戴眼镜的男孩,有点像咱村以前的那个小学教员。”

“看见没?那几个女孩长得多俊呀!”

“那人腰里别着匣子枪!”

“咋不见他们扛枪呢?”

“快看,有枪!”

P1-4

书评(媒体评论)

“张吉宙该坐下来为孩子们写点东西了。他是个高手,写一手好文章。他打破了小说与散文的界限,以一种独特新颖的艺术手法,散淡的结构,诗化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撼动人心的故事.直达文学的三个维度:道义、审美、悲悯情怀。他的长篇小说,是有文脉的书,是可以用来打精神底子的书。希望孩子们多读一读。”

——曹文轩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8: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