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章节 楔子之二猫村茉莉 初中的最后一年,我父亲遇到了他的现任太太,她和别人不太一样因为她会为我做漂亮可口的便当。其实我父亲尝试过给我做便当,但是他做的便当实在是让人难以下口。日本学校里小屁孩们都会互相攀比下自己母亲做的便当,我不愿意告诉大家我母亲不给我做便当,也不想带去父亲做的便当,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自己做,然后告诉同学们是我妈妈做的。说这些可不是要你们同情我,我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可怜,只是一直觉得我的同学们很可笑,我骗了他们那么久都不知道。 话说回来,我父亲和这位愿意为我做便当的女人结婚了,我很为他开心,因为终于又有人照顾他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多年以来我和我父亲两人互相默默守护着对方,终于有人来守护他了,那么我似乎应该多给他们一点空间。于是我打算去留学,要给自己物色一个环境优美的好学校。现在回想当年,我也算是个早熟的姑娘吧。那是一个转折点,之前我们是一对散养的父女,之后他有人照顾,我也认真为自己谋划起一个靠谱的未来。 我的爱好有旅行,独处,睡觉,喝水,钓鱼,看科学报告,看帅哥,对让我看不顺眼的人翻白眼加上犀利的言语攻击,在信任喜欢的人面前对各种事情评头论足等。 我讨厌那些自作聪明,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的人。对于任何宗教的狂热分子或是极度虔诚者,我通常都避而远之。 (关于友情) 友情是个好东西,但是我对友情的态度是宁缺毋滥,我不需要很多朋友,也几乎不主动去交朋友。迈兮算是我大学时光最好的朋友,也是人生最好的朋友之一。我们初次相识是在纽约的机场,当然是她主动来找我搭话的,看完这本书你就会知道,她是世间罕见的那种能和任何人搭话的奇葩。在机场她问了我名字,还让我写出汉字给她瞧瞧,然后对着我的姓氏笑了半天,问我养不养猫……我告诉迈兮,猫村是罕见姓氏,她自言自语说,既然有“熊本”这样的姓氏,“猫村”也不奇怪。成为朋友以后她常常说我的姓氏特别符合我的个性,因为我是个像猫一样的女子,慵懒,对人爱理不理。 我觉得如果我对别人好,别人对我好,并不稀罕。只有我对别人不好,别人还对我好,才是真的欣赏我。所以我对人通常爱理不理。有一个考验期,考验期具体多长我也不知道,感觉对了就是对了。 来说说我是怎么认定迈兮是个可以深交的朋友的吧。大一的时候我们都报名了一个社团,我却经常不去参加活动,两个原因:一是我不爱去人多的地方社交,二是每次开会之前我习惯午睡,很容易睡过头,就懒得去了。那个社团的干部们没事给我发邮件说他们非常欢迎我,期待我的到来,真挚邀请我,可我也没看出他们哪里真挚了。一次校园里偶遇迈兮,她问我怎么在社团总不见我,我就告诉了她第二个原因,后来她居然每次去开会前会来叫我起床。起初我觉得这人有老来打扰我午睡有点烦,转念一想她也算是个真挚的人。慢慢天冷了,下雪了,她会翻半个积雪的小山坡来叫我,我还是很感动的。 我和迈兮性格迥异,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我是个高冷的现实主义者,她是个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好在大学期间我们一同经历了很多人、很多事,也去了很多地方旅行,两人一起成长,性格也互补了很多。我喜欢那种能在她面前畅所欲言的感觉。 (关于爱情) 这是个无聊的话题,学点科学你就该知道所谓爱情其实只是化学反应,所以我特别看不上那些为了爱情寻死觅活的人,因为化学反应都是有时限的。“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我欣赏这句话。 爱情除了是化学反应,也是一种机遇,要遇到才能反应嘛。我觉得人活在世,能遇到个你愿意起反应,对方也愿意和你一起化学反应,并且反应时间长久的人的概率是很小的。所以有就要珍惜,没有也不要急嘛,可以试试别的元素对吧,更何况每次化学反应完你也不再是本来的自己。 人类为什么要发明婚姻这玩意呢?真的是和爱情没有一点关系,我一直觉得婚姻把化学反应复杂化了。 (关于地球) 地球真的是有太多问题了,我们人类是这个地球的主人,也是最大的罪人。有时候我想,人类只顾着繁殖后代,也不去想想那些后代如果有选择权是否会愿意被带到这个世界来。我是人类,但我真的不喜欢人类。我不打算繁殖后代,因为我认为把生命带到一个比我现在所生活的环境更糟糕的环境里,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个地球上的人够多了,就是因为有太多不负责任的人拼命把生命带来。 (关于生死) 虽然这个地球很糟糕,但是我也不后悔走此一遭。刚刚说了我不打算繁殖后代,我还有为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做打算。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自己的选择,如果死也要听天意岂不是太不公平了?我的打算是当我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所有人生目标后,会为自己选择一个死亡方式和时间。我要体面地去死,带着尊严。 当然,还是得祈祷在我完成人生目标之前我不会发生什么意外,若真有意外,也就认命了吧。 (关于旅行) 旅行是我和迈兮最大的共同爱好。我们觉得没有去过的地方都是值得去的。我们在不同领域都有超过正常人的好奇心,我们都习惯于观察后细细思考。相识之后,我们时常聊旅行,也一起走过了一些地方。我通常会讲些旅途中零碎亮点,而迈兮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我很幸运听了好几年故事,但我也知道她最喜欢给我讲,因为我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她很不同,给出的评论会让她连声赞叹,当然有时候她也会咬牙切齿。总之,大学里有一种惬意时光,就是在不用赶功课的午后,来一瓶啤酒,听迈兮讲个故事。P6-9 后记 2017年的2月,西哈努克港的黄昏,平均气温在23摄氏度左右,我拖着疲惫的身体从甲板跳上岸,找了个有Wi—Fi的餐厅坐下,点了一盘taco和一瓶啤酒。出海数日,信号全无,趁着等餐的空档,我连上了网络,逐一回复来自天南地北的问候。 四个月前,我开始到处搜罗插画师为这本书作画。三个月前我锁定了几个插画师和他们一起做了一个小实验。我让他们选读这本书里感兴趣的章节,然后画下他们最喜欢或是觉得最有代表性的一帧画面。当我收到小辉的稿件时,我惊杲了,那是《魔鬼的辩护者》里迈兮和调酒师相遇的模样,那个视角和场景,和我脑海里的设定一模一样。 于是我认定了小辉。从那时起,我们一起熬了好多夜,讨论一个个故事的场景。写书的过程是很孤独的,认识小辉后感觉自己不再是“孤身奋战”了。小辉与我素未谋面,却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还一次又一次带给我惊喜。我一直珍惜着这种缘分和这份彼此欣赏。 出海归来,我迫不及待查看小辉发给我的未读消息。不出所料又有新完稿的画,就是《前半生警察,后半生流氓》里的朵拉肖像。我很感动,因为小辉在给我这本书画插画之前,是几乎从不画人物肖像的。我兴奋地给予小辉肯定,然后便开始分享我的出海感受。滔滔不绝地讲起我有多爱深海,多喜欢潜水,并且强烈推荐小辉也去学习潜水然后画一画海底的世界。 小辉沉默了一阵子,微信上的“对方正在输入…”闪烁了好一会儿。 小辉:之前咱们一直在讨论作品,你对我知之甚少吧?之前和你说 过我最近在修养,其实正确说我活着的二十多年一直在修养状态。我天生腿有残疾,不影响生活,就是行动不便…… 我:你,行走在画里。 小辉:所以要相信,你走过这么多地方得来的作品,我不会让它有遗憾的。 我:能由你来画这些,我已经没有遗憾了。 当夕阳逐渐变成了咸蛋黄坠入大海,我的眼睛才从手机屏幕上移开。那个港口很杂乱,那个小餐厅很简陋,沙滩上来来往往着年老的欧美男游客和柬埔寨妓女,桌上冰啤酒和taCo不知是何时已被端来。恍偬片刻,当我再次低头看手机屏幕的时候,才发现,小辉的头像已经被我的眼泪模糊了。 小辉,谢谢你。我是多么幸运遇到你,你不仅用绘画才华去诠释我的作品,还让我知道原来我的文字可以让你自由行走。行走过后你把那些地方画出来,有共鸣的读者们也一定可以行走在你的画里。 “诶,小辉,你要不要写一段‘感谢’放在书的后面?” 通话的时候,迈兮突然这样对我讲。当时我就在想,最要感谢的人当然就是你咯,不然我怎么会成为这本书的插画师?哪有这半年的创作和故事? 世界那么大,而你找到我,让我这有身体障碍的人有远行的感觉,在我灵感枯竭的时候启发我,无条件信任素未谋面的我,成为同一段路上惺惺相惜的伙伴。 通话时候不好意思说出来(捂脸),真的,迈兮,谢谢你。 还有, 感谢故事里的主角们,感谢共同走过这段路的人。 也感谢拼命努力的自己。 感谢阅读这本书的你们。 语言苍白,但是由衷的,谢谢。 by小辉 感谢我的妈妈,是你给予我生命去探索世界、感受幸福。 感谢我的奶奶,每当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想到你豁达的笑容,就仿佛找到了力量的源泉。 感谢我的爸爸,是你把文字和远行带入我的生命,使我的精神世界富足,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 感谢大学校友Gyeol。2014年1月12日夜,他请我吃了个披萨,我给他讲了两个故事。披萨吃完的时候,他很认真地看着我说:“迈兮,你应该写本书,让更多人听你讲故事。”后来有很多人对我说过相同的话,但我要谢谢第一个给予我启发和鼓励的人。一眨眼三年过去,他的那句话成真了。 感谢傲然,一直关注这本书的进度,还总帮我动脑筋如何让这本书更好,被更多人看到。有你这样欣赏我并时刻为我打气的朋友是我的幸运。 感谢风度翩翩的陶陶学长和才华横溢的益馨学妹,出书过程中几个重要节点,你们的观点给予我很多启发。(如果不是这位学长的建议,我可能不会想到在这本书里加上插画,那么也就不会认识插画师小辉。) 感谢策划编辑樊诗颖,谢谢你鼓励我欣赏我,总是充满耐心,为这本书出谋划策,在我和责任编辑以及出版社之间成为高效的沟通桥梁。 感谢每一位审核我作品的编辑,能把你们生命中的一段宝贵时间花在读我的文字上。 感谢封面设计师林京广,百忙之中越洋拔刀相助,设计出能让我珍藏一生的封面和扉页。 感谢在出版这本书的过程中所有给过我专业建议的人。 感谢好友,龟龟,鸟帝,DDD夫人,FreyaYu<3,爱妃女神,大龚,一公子,江爷,林富帅,BlaCkJJ,菲利普,小龙兄,猪哥哥,刘僧,多多。你们有的在我创作压力巨大时候耐心倾听,有的伴我走过难忘旅途,有的只说过只言片语却极致温暖我心。 感谢所有鼓励过我的亲人和朋友。 感谢猫村茉莉。 感谢青春,伴我向美景和陌生人致敬。 感谢你们,旅途中遇到的每一个陌生人。 感谢读这本书的你。 迈兮 2017年6月7日凌晨于上海 目录 楔子之一 日征月迈,归去来兮 楔子之二 猫村茉莉 故事之一 灵魂住在纸板箱子里 当我睁开眼睛,发现只有他和我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两个认为“旅行者是自私的”的人,相视一笑。 故事之二 看过世界的我,眼里不再只有你 在我最需要她的时候,她离开了我。两年后她想回到我身边,犹豫后我决定去远行。这一路风景让我明白,过去眼里只有她是因为我的世界太狭隘。 故事之三 保险柜里的三克拉钻石 他是骄傲的意大利后裔,也是浪荡的美国痞子,他说所有美丽的东西必须和丑陋的东西合体,于是他把最丑陋的岁月换成最美丽的钻石。 故事之四 浦东西,江南北 黄浦江把上海分为浦东与浦西,汉江把首尔分为江南与江北。上海的女孩,首尔的男孩,每天穿过不同的江景,去体会别样的人生。 故事之五 雨天的绅士们 出门那一刻突然下雨了,他们执意为我撑一段伞,只因为如果邂逅像电影一样开始,那么就该电影一般结束。 故事之六 一见钟情,那片废墟 他本只是首尔的一个邮递员,想骑着自行车看遍首尔大街小巷,却让一张明信片把魂勾到了吴哥。 故事之七 妻不可弃 15岁,当我还不懂爱是什么的时候,她已是我妻。如今25岁的我想要懂得,却并没有勇气去尝试。 故事之八 费瓦湖水怪 这世界上最难捉摸的永远都是多变的人心。人在江湖,若身不由己,我只希望心由自己。 故事之九 涩谷夜雨留声机 留声机夹杂雨声,吸引了迷路的少年,他递给她一把伞,于是她有了归来的理由。 故事之十 我们都是堂吉诃德 究竟是执着于梦想的英雄还是不切实际的疯子?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堂吉诃德。他说他的堂吉诃德梦,是从那节《哈利·波特》电影里的火车厢开始的。 故事十一 一辈子的赌 赌上了青春,赌上了勇气,到头来一场空怎么办?即使家乡早已变得陌生,也挡不住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踏上归程。 故事十二 离开,只为归来后更爱你 古老的建筑恋夕阳,自由的少年爱流浪。而家,永远都是家,如果不曾离开过就不会明白它到底美在什么地方。 故事十三 十月醉城勿欺人 你醉了,我醉了,慕尼黑醉了。亲爱的,我就是想借着酒劲告诉他们,不许欺负我们。 故事十四 魔鬼的辩护者 “我的生活不过三样东西,旅行,酒精,和爱情。” 故事十五 月光逐银环 他最大的愿望,不过是能在这世界的每个角落,幸福地把这枚银环戴在指上。 故事十六 夜夜逃亡 每个晚上我都坐在他摩托车后座兜风,可他偏偏就不愿意带我去麦德林区,好吧,那我只能自己去。 故事十七 七升啤酒换一个故事 饮尽七升啤酒,换回你失踪背后的真相。原来你厌恶的地方变成了救赎的天堂。 故事十八 停止的时钟终会走,远去的人儿终会归 我儿子会带着大把钞票回来的啊!他又给自己点了支雪茄,夜无青烟,安能入睡。 故事十九 前半生警察,后半生流氓 白人的皮囊,枫叶卡的诱惑,他就凭着这些行走世界,玩遍无知姑娘。 故事二十 买得下的记忆 他不留名便离开,是给你的遗憾。而这份遗憾让你着魔般爱上了东京。他呀就是个执着的日本男人,买下了你大脑里丁点的永恒记忆。 故事二十一 阿鲁沙的阳光 “为什么有的人拥有很少,为了帮助别人却能倾尽所有?而有的人明明占有很多不属于他的东西,还毫无道德底线地怙恶不悛?”“善恶终有报,我们所经历的磨难,只是神给我们的考验,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强大。” 故事二十二 第二耶路撒冷 她们只是这座城市的过客,却使欲望交易充斥了这个东正教圣地。脱下厚重的面具并不难,只需要几小时飞行的时间。 故事二十三 金字塔外的男孩 金字塔尖到金字塔外的距离有多远?比地球的一端到另一端还要远。他盯着那张维多利亚港的照片,泪流满面。 故事二十四 步步维艰,何处站边 上面和下面,明明只隔了几米,却要花半小时走过去。属于上面的他们只能不甘心地俯视下面,属于下面的他们只能怨恨地仰望上面。 故事二十五 可惜,你不是个犹太姑娘 那么多年过去了,我逐渐明白最好的抵抗就是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照常过日子。 故事二十六 白底黑纹 其实,阿拉法特,一直都在,无处不在。 故事二十七 四夜谈 你或许会忘记我的长相,声音,名字,我只希望你记得,我是个穆斯林。 故事二十八 印度洋的眼泪,无人晓的约会 你喜欢我并不因为我是我,而是因为我不属于这里。吸引我的也不是你,而是和你约会的刺激。 尾声 散落天涯的你们 后记 序言 且行且记,敬惜生命及字纸 女儿: 前几天在杭州出差,晚上漫步西湖,路经北山路断桥附近的一处咖啡馆。我想起十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在那里完成你初中学校布置给家长的作业,为孩子十四岁生曰写一封信。那个夜晚带给我的记忆是如此美好,笔墨之间留下的不只是你少年生活精彩的点滴,更有对你的期冀。后来学校又有一个作业,要求学生给父母写封信,记得你这样描述:当不少同学还在思量如何着笔时,你已经挥洒自如,“因为我和爸爸之间,可以写的事情太多太多……” 十六岁那年,你出国留学,只让我们送你到机场,因为你早就表露要独自踏上那片土地。我们满足了你,直到近两年过去了,才走进你的校园,听你讲述在美国中学的故事和你的各种有趣经历。你特别提及,每当自己遇到挑战时,会不由自主地取出临别送给你的特殊礼物,从中汲取精神食粮和智慧力量——那是一本厚厚的自编日记体书籍《一个父亲眼中的十六岁花季》。 日记和远方,无形中持续滋养着你。记得你刚开始学习写字时,我就送你日记本,鼓励你每天写点什么,哪怕只有一句话:“今天没有什么值得写的。”每天在你熟睡后,我会用红色笔批改,在你用拼音的地方写下相应的文字。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你喜欢听故事,总是睁大眼睛听我讲述国内外出差见闻、异域人情风土,远方就是你儿时的梦想。留学前你充满期待地做了这样的概括:小时候听爸爸讲去国外的故事,后来爸爸带着我去国外讲故事;再后来我自己踏上爸爸曾经去过的国度,如今我开始要去很多爸爸没去过的地方了,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听喽…… 于是在外多年,你利用各种假期周游列国。红眼航班、长途卧车、同学家寄宿、假期短工收入、选欧洲当交换生……你优化配置了所有可能的资源,让护照上盖满了各色出入境章,在自己心目中的远方清单上不停地打钩画线。在这个圆梦过程中,“每天写点什么”成了一种增收资粮的习惯。让我欣喜地看到,写作和远方,已经属于你生命的组成与性格的主张。 去年,当你从非洲中东南亚等地游历归来,我们团圆于涑河古镇。漫步四方街,仰望星空;走过青龙桥,披着月色。我们忆及十年前在南非克鲁格公园同样璀璨星空下的交流……你认真地告诉我自己准备好了,要写一本书。“书的序言,当然就交给爸爸写啦!” 我非常高兴地接受这份任务。半个多月前,当你与出版社签订好合同后,提醒我忙里抽空抓紧写序。我就一直在琢磨怎么写呢? 终于我决定先不用电脑,要以传统书信的格式,写我一生中的第一个书序,犹如曾经无数次写信给你一样。 取出纸笔、舞动墨迹;字留纸面、力透纸背。这种感觉,令人强烈地意识到最美妙的当下。 曾经对你说过:父母的心灵是你心灵的土壤,你的眼睛是父母眼睛的延展。此刻,我想补充一句:你的作品就是父母作品的作品。等到书籍出版后,我们能够从你心灵中的阳光获得温暖,感受到你眼睛里的美好。 午夜耳边回荡当年清晨送你上学时的告别语:“我是一个很棒的孩子,我有信心做好任何事情……” 且行且记,敬惜生命与字纸。 亦父亦友,满怀呵护与祝福。 爸爸 2017年4月27日凌晨三点笔写于北京西直门宾馆 2017年4月29日中午打字于G360前往西安高铁 内容推荐 迈兮著的《幸会陌生人》中,作者精选了她在22个国家地区,邂逅陌生人所收集到的28个不同主题的人生故事。主人公与旅途中遇到的各式陌生人展开了交谈,包括流浪汉、邮递员、警察、商人、教授、调酒师、旅店老板、音乐家、工程师等。通过讲述他们丰富的人生故事,反映出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所塑造出的截然不同的“别处生活”和“人生传奇”。从这些陌生人的故事中我们既能感受到作者和陌生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在交流中所碰撞出的火花,也同时能读到我们的生活,爱情、成长、友谊,当然也有生活的挫败和迷惘。在这里,走进别处生活,倾听不一样的故事,遇见同样流浪的灵魂。 编辑推荐 迈兮著的《幸会陌生人》28个别处故事: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走进别处生活,倾听不一样的故事,遇见同样流浪的灵魂。40幅精美插画:黑白线条间的诗和远方,想象力,让灵魂插上翅膀,让世界变得美妙,让我们更加勇敢。对话体:走进杂乱无章的相遇片场,那些迷人的故事总是源于意外的相识,我们往往在不经意的对话间入戏。关于青春:一次远行,也是回归,青春,更像是一场漫无目的而又充满渴求的远行,我们离开熟悉的自己,然后在某时某地与另一个我不期而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