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汉朝王公大臣、嫔妃公主的真实面貌,重新评价他们的是非功过和私人生活:刘邦的真实父亲,吕后的死亡真相,汉文帝为男宠求情的原因,汉初五百人集体自杀始末,汉朝的移民政策……
知名专栏作家侯虹斌以全新视角、人文关怀,开启的汉史新篇章。
《活在汉朝不容易》内容大多为腾讯大家专栏、新京报文化专栏所载文章。
一本书写尽汉朝的内政外交、国家制度、帝王权谋、权臣心机、后宫争斗、皇亲国戚的下场。
| 书名 | 活在汉朝不容易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侯虹斌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揭露汉朝王公大臣、嫔妃公主的真实面貌,重新评价他们的是非功过和私人生活:刘邦的真实父亲,吕后的死亡真相,汉文帝为男宠求情的原因,汉初五百人集体自杀始末,汉朝的移民政策…… 知名专栏作家侯虹斌以全新视角、人文关怀,开启的汉史新篇章。 《活在汉朝不容易》内容大多为腾讯大家专栏、新京报文化专栏所载文章。 一本书写尽汉朝的内政外交、国家制度、帝王权谋、权臣心机、后宫争斗、皇亲国戚的下场。 内容推荐 《活在汉朝不容易》作者侯虹斌从浩如的烟海的史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烘焙出了一个个鲜活饱满的人物:高祖既宽又疑、文帝既俭又奢、萧何既端又阴,张良既慧又警,陈平既奸又醒,晁错既智且愚,卫青既厚且惕,霍光既忠且妄……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和现象,包括刘邦的真实父亲、吕后被狗咬死、汉文帝为男宠求情、八十年前就被预言的皇后、抵得上十万兵马的公主、史书上失踪的皇帝、十五岁的皇太后、西汉每个皇帝的男宠……每一个人物身上,都存在着截然反向和矛盾的性格特征,你无法简单地丈量他们的黑白对错。 在书里,你可以看到制度的每一步试错、发展、成熟,看到不同的利益代表方的博弈与对抗,看到社会总是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堕落,却又总是在不可思议地复活重生;更看到种类繁多的人性。 目录 第一章 皇帝们都做过什么? 刘邦的父亲是谁? 流氓皇帝的侠义情怀 刘恒:小心翼翼,可坐天下 汉文帝:其实,我是个影帝 放宫女一条生路 古怪的金钱观 汉宣帝的钓鱼执法 第二章 荒谬绝伦的统治者 吕后:最毒妇人心 赵佗:反水是有原因的 史书上失踪的皇帝 比秦桧早一千年的“莫须有” 谁是换太子的幕后主使? 汉朝的有钱人移民 汉武帝的长生不老梦 刘贺:废帝的罪与罚 啼笑皆非的汉元帝 汉成帝:精虫上脑,杀子求欢 断袖之主汉哀帝 谁说虎毒不食子 解剖学的先驱,风水学的始祖 王莽:你是穿越回来的吗? 奇葩帝王的末日 第三章 让主子活,也让自己活 张良:粪土当年三万户侯 萧何:你的完美太讨厌 没有被异化的萧规曹随 陈平:劣迹斑斑的开国元勋 周昌:口吃大臣的痛苦信仰 窦少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贾谊:不重用你,是为了保护你 晃错:死于为皇帝着想 卫青VS霍去病:英雄只在沙场 李陵:原来点背也会遗传 司马相如:吃软饭的才子 丙吉忧牛喘,不问道旁死人 龚胜:固执到老就是气节 扬雄:有才华只能孤独终老 男人的美貌也是生产力 第四章 碌碌之臣,身死名灭 五百人集体自杀始末 郦食其:最后一个说客 韩信:被烹的“功狗” 原来女人也曾封侯 被狗咬死的皇太后 皇帝为男宠求情 两个重口味藩王的暴行 郭解:唯一被司马迁立传的游侠 张汤:揣测圣意是你最大的错 颜异:腹诽,要不得 王恢:言行不一,你就得死 李广:一生未封侯,岂非天哉? 朱买臣:给食前妻,是报恩还是报仇? 淮南王造反疑云 公孙贺:哭着不愿做丞相的人 李夫人的兄弟们的下场 卫太子:哥不是小白兔 老公废立皇帝,老婆废立皇后 汉武帝的不肖子孙 王吉:你是儒生还是方士? 杨恽:死于乌鸦嘴 “天下第一能臣”黄霸 陈汤:过山车一样的人生 赵广汉:最受百姓欢迎的酷吏 张敞:都是画眉惹的祸 石显:宦官的身体政治 张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火星亮了,该谁自杀? 官二代砍人,该当何罪? 每个皇帝都有男朋友 冒充皇帝之子,谁导演谁受益 奉旨耍流氓的后果 第五章 后宫粉黛无颜色 陈阿娇:始于金屋藏娇,终于媚道 李夫人真的倾国倾城吗? 怀孕十四个月才分娩的皇妃 平阳公主的三次艰难的婚姻 史上最年轻的皇太后 王皇后PK傅昭仪:活得命长才是关键 王政君:八十年前就被预言的皇后 摔坏玉玺,仍不能阻止称帝 冒顿单于的三任阏氏 解忧公主:一介女流抵得上十万大军 试读章节 汉武帝住在甘泉宫,召画工画下周公背着成王的图,于是左右群臣都知道武帝准备立最小的儿子。没过几天,皇帝派人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下簪子耳环向武帝叩头。武帝斥道:“快快把这个女人拉走!送到掖庭狱!”夫人还频频回头看他,武帝说:“快走,反正你是活不成了!”后来,夫人死在云阳宫。而这时,暴风扬尘,百姓感伤。使者晚上抬着棺材送葬,并封掉她的住处。后来武帝闲来没事,问左右:“大家对我杀钩弋夫人有什么看法呢?”左右答道:“大家都在奇怪为什么立了她的儿子为太子,却要杀这个母亲呢?”武帝说:“是。这些东西怎么会是你们这些愚人所能知道的呢?自古国家之所以变乱,常常是因为主少母壮。独自居住,骄横擅权,没有人能禁止她行淫乱之事。你们不知道吕后的故事吗?” 子少母壮,就成了一个杀人的理由,而且杀的是宠妃。这得多好的定力,多残忍的品性! 不过,这个故事不是司马迁写的,而是后来补写了《史记·武帝纪》的西汉人褚少孙写的,文学性有点过强了,多多少少影响了这段细节的可信度。 而《汉书》里的记载则简略多了:“钩弋婕妤从幸甘泉,有过见谴,以忧死,因葬云阳。后上疾病,乃立钩弋子为皇太子。” 两者对比,我们才发现,关于这个“杀母”的故事里,含有许多漏洞。《史记》说的是下掖庭死,《汉书》说的是“忧死”;《史记》说的是先有意立太子,再杀母,《汉书》说的是先杀母,再立其子;经不同的细节塑造之后,《史书》中的武帝残暴猜忍,为了莫须有的罪名而杀无辜女子;《汉书》中的武帝温情,照拂和偏爱年幼失怙的少子。到底我们该信谁的? 其实,结合起来,整件事情颇有可疑之处。我们先来看看,钩弋夫人是怎么得宠的。 武帝巡狩过河间的时候,有望气者说,这里有一位奇女子。武帝赶紧让使者把这位少女请来。原来,这位少女多年来一直双手握拳,武帝看她长得漂亮,亲自用手展开,她的手马上就舒展了。由此,这名少女得幸,号为拳夫人。 双手一直不能张开,这就是残疾,这又有何“奇”可言?值得皇帝去看一个残疾美人?而武帝一出手就治好了残疾,这个神迹未免也造得太直白了吧?其实,背景里交代过了,钩弋的父亲是中黄门,一直在长安,对宫中的人情世态相当了解;这个望气者,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收买的托。可以想见,这位赵姓女子的入宫,也是一桩谋划好的事。从中,可以窥见赵氏女的心计与个性。 入宫以后,拳夫人晋为婕妤,居钩弋宫,大有宠,很快就生下一个儿子。而此时,汉武帝已七十岁了。这个生子过程,也是一桩奇事:怀孕十四个月。武帝说,尧是其母怀了十四个月出世的,如今的钩弋也是这样,所以把其所出世的那个门命名为尧母门。武帝真信了,不奇怪,他什么怪力乱神的都信;可我们今天的读者,如果还相信尧的故事,那就未免太二了。那是政治宣传啊,亲,怎么能信?哪吒还是其母怀孕三年生下来的呢,雅典娜(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还是从其父(宙斯)头上裂开跳出来的呢! P220-P221 序言 为什么是汉朝?尤其是,为什么是西汉? 我想,因为西汉就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存在。 这种意味,既在于它建构和完善了一个两千多年来大体被沿袭的国家制度和价值认同;也在于它在道、儒、法等多种价值体系的拉据之间体现出来的多样化和可能性;还在于它从中呈现出来丰赡的人性和相对多元的个体特性;更有两部伟大的史学巨著《史记》与《汉书》描摹它的风采,都好看好读,生动深邃,可作为互文,把这个时代剖析得干干净净、彻彻底底。 曾有一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俗语,当然那是不可靠的,因为至少在读《论语》之前,治天下的人就早有自己的世界观了,顶多《论语》只是帮他提升了某些认识。不过,对于我来说,帮助我建构世界的理解,对社会的价值判断,以及新的历史观的,就是对《汉书》、《史记》的研读。现在,没有治天下这回事了,但如果能多掌握一种有效的尺度去衡量世界,所获必然更深、更多。 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我是一个“汉粉”;恰恰相反,我在读这些原典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司马迁与班固对他们所处时代的夸大和溢美,也感觉不到大汉帝国的赡妄,我可以跳脱出来,冷眼旁眼人性的荒谬,制度的苟且,历史的吊诡与波云诡谲。你看,两千多年了,科技水平早已狂飙突进,日新月异,甚至可上穷碧落下黄泉。然而,中国的社会文明的进步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人性的进化更是值得商榷,有什么好“粉”的? 在被书写的这些历史当中,处处可见人性的幽微复杂处。比如,萧何拿出自己家里所有的财产资助军用,刘邦很不高兴;萧何不得不多买田地、贪小便宜,引得沿路都是告状的老百姓,刘邦才放心下来。这就是“不自污无以求生”。如果联想起刘邦当初曾力排众议,把萧何放在功臣的第一位,这种唏嘘会来得更强烈。 比如说,汉文帝以节俭出名,宠妃们都穿着没有纹饰的衣服,想修建个露台但因为要“相当于中人百家之产”就放弃了;但另一方面,他对待宠臣邓通不仅赏赐无数,还赐了一座可铸钱的铜山,给骗子新垣平修的五帝庙远超露台很多倍,甚至还认真地计划着能把一国财产都耗光的封禅大事。这算是奢靡呢,还是省钱? 当然,我们还可见识到荒谬到不可思议的奇葩。比如,建立新朝的王莽有四位嫡子,却在篡位和巩固地位的过程中,把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杀死,最终落入无人可继承皇位的尴尬当中。他那么着急地篡位,却又那么着急地把自己绝后,这个皇位抢得有什么趣味呢? 再比如,王莽的表哥汉成帝,也不遑多让,在位二十六年的时间内,为了取悦姬妾,他亲手杀死自己的多位嗣子;一边广为播种,一边又杀死怀孕的妃嫔宫女,最终导致汉廷绝嗣、灭国因此而起。然而,在正史当中,他又是“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临朝渊嘿,尊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的有修养、有气场的好皇帝。 我们更难想象,老老实实的汉元帝,把他所敬爱的老师、一代名臣萧望之逼上了死路,仅仅是因为皇帝不懂得“召致廷尉”是什么意思,就像现在不知道“判刑”是什么意思一样。他为这个错,哭了整整一天,饭也不吃。按这种性格推演,《后汉书》中记载元帝是因为摆乌龙,才把顶级美女王嫱献给匈奴的,恐怕就有很大的合理性了。 实际上,不仅帝王留下了丰富的性格轨迹,世家和列传里更包含了无数跌宕的人生。萧何既端又阴,张良既慧又警,陈平既奸又醒,晁错既智且愚,卫青既厚且惕,霍光既忠且妄……每一个人物身上,都存在着截然反向和矛盾的性格特征,你无法简单地丈量一个人的黑白对错。 体谅人性的丰富,你才可能对现实世界中的人抱理解之同情。以色事人的宠臣未必尽是佞幸,比如邓通;忠臣心中藏的私利也丝毫不见少,比如申屠嘉;同一举动,此一时彼一时,你不知此时应当算是“周公恐惧流言日”,还是“王莽谦卑未篡时”,比如陈平对吕后的迎合,比如霍光对皇帝的废立。 我们在历史里,可以看到制度的每一步试错、发展、成熟,看到对与错之间模糊的界限,看到不同的利益代表方的博弈与对抗,看到社会总是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堕落,却又总是在不可思议地复活重生;更看到错综复杂的人性。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