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人林劲峰推崇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并实践长达25年,与巴菲特会面交流心得,得到巴菲特的高度赞誉。林劲峰白手起家炒股,成为茅台集团最大的个人股东,持有股票市值超过7亿元。投资收购高炉家酒业成为该集团董事长。由李爱明、方会磊编著的这本《远离风口(林劲峰的投资逻辑)》还原了其投资的历程,渗透了他独特的投资理念,为证券投资行业从业人员、股民等奉上了生动的投资创业故事书。
| 书名 | 远离风口(林劲峰的投资逻辑) |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 作者 | 李爱明//方会磊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证券投资人林劲峰推崇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并实践长达25年,与巴菲特会面交流心得,得到巴菲特的高度赞誉。林劲峰白手起家炒股,成为茅台集团最大的个人股东,持有股票市值超过7亿元。投资收购高炉家酒业成为该集团董事长。由李爱明、方会磊编著的这本《远离风口(林劲峰的投资逻辑)》还原了其投资的历程,渗透了他独特的投资理念,为证券投资行业从业人员、股民等奉上了生动的投资创业故事书。 内容推荐 “70后”林劲峰凭借6000元大学学费进入股市,如今已经坐拥百亿财富,创造了26年投资不败的奇迹。林劲峰坚持自己的“安全边界”“价值投资”等理念,先后投资了贵州茅台、招商银行、高炉家等企业,获益颇丰。李爱明、方会磊编著的这本《远离风口(林劲峰的投资逻辑)》为您揭示林劲峰成功背后的故事,以及每次大手笔投资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思考与抉择。林劲峰18岁开始热衷于股票投资,从践行巴菲特投资策略到直面巴菲特深度交谈,他清晰地梳理出独到的投资逻辑并笃定坚持,实现了从投资家到实业家的身份跨界。本书是一部投资传奇,是一个真实的创富故事,是成功投资家林劲峰投资经验的无私呈现。 目录 序 劲气动河山 前言 一个中国投资家的自觉成长 第1章 瞧,这个天生的投资者 1.股票是什么? 电器店的小伙计 摸着石头过河 “拎着一麻袋钱去交易” 走不一样的路 2.初试身手 1990年:沸腾的股市 股市新兵 “8·10”:一次技术失控事件 精明的买 家 “凭感觉炒股” 第2章 大户室里的年轻人 1.毕业了,工作在哪里? 起步君安 父亲的期望 格子间里的跟单员 2.寻找方向 服装店小老板 老梁这个人 新疆倒油 第3章 “我需要一张名片” 1.巨万卖什么? 卖水郎 试水嘉源:不成功的买卖 理解消费股 2.“就像看到了一座灯塔” “老办法不灵了” 学习老巴好榜样 第4章 2003年:转折之年 1.茅台大交易 “这个年轻人有眼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茅台发力 董事会里的辩论赛 2.长江电力的秘密 长江电力巨无霸 三下韶关 躲到图书馆 失手万科法人股 投资“劲”道:“我们不需要技术分析” 用科学的态度做研究 以激情为前提的研究工作 关于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 关于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关于价值投资 第5章 2005~2008年:安全第一 1.股改行情 2005年:股改,一场经典造富运动 牛市来了! 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中 石油 2008年:卖出招商银行的逻辑 2009年:无法持续的泡沫行情 那些年,错过的大牛股 双重安全机制 2.朗诗:完美投资 “路边摊上也有真金子” “往我的脑子上踩油门” 反对无效! 绿色地产标杆 分家:道不同不相谋 投资“劲”道:“我们不跟着别人去疯狂” 茅台投资的思考 对市场的研究 盈信的分红政策 第6章 白酒投资大佬 1.西凤酒:惊险一战 举牌举到手软 悬在了半空中 “先当孙子,后当股东” 被动增持好 百年教训 民主讨论,决策集中 2.老高炉迎来新主人 半路杀出个盈信 双轮沉浮录 “回家的感觉真好” 吃了个闭门羹 “千万别流拍!” “我要摸摸你的底!” 花了冤枉钱? 投资“劲”道:投资“识人”术 第7章 新梦想 1.巴菲特的门徒 “醉了”巴菲特 老巴的公开课 伯克希尔的“护城河” 中国还出不了巴菲特 2.输出价值观 新合伙人 资产管理大平台 不要讨好投资人 “散户不要炒股!” 第8章 每朵乌云都有一道银边 1.茅台坚定者 茅台风向标 看空论调 茅台“变法” 双雄相争 为什么中国的价值投资者 都买茅台? 季克良:“调整需要三四年” 2.漫长的改制 温和的股东 革面易,洗心难 前有狼后有虎 疯狂变革 3.逆势造酒 向洋河学习! “H9”:造梦者 秘密武器 投资“劲”道:如何在白酒业 冬天逆向投资? 附录 附录A 对话林劲峰 我的投资人生 洞察价值投资 消费品投资:寻找爆发性增长 茅台:无法复制 “投资是孤独的” 白酒过冬:看空做多 白酒投资“鉴知录” 附录B 巴菲特零距离传授投资真经 股神投资标准 巴菲特解读伯克希尔“护城河” 谈全球经济 中国30年转型激发活力 谈倡捐缘由 好公司一定有信心提价 谈人生理念 后记 得闲日,对酒当歌! 致谢 试读章节 他研读了白酒行业所有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年报,甚至材料中很小的备注文字都没有放过;蹲在烟酒店做了一个月的市场调研。 “眼光”二字说起来轻巧,但要练就“火眼金睛”的真功夫,不受一番摔打可不成。 常在资本市场游走,有句话人们常挂在口头,就是“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但做投资的,人人心里想的都是“花白菜钱买个金镶玉”,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于是乎就不断上演各式各样坐庄、设陷、开老鼠仓的把戏,各种内幕消息满天飞。 说起来很多人不相信,林劲峰的大部分投资信息和交易机会都来自于日常读报。茅台股东要拍卖转让法人股的消息,他也是从报纸读来。不过,倾全部资金投向茅台,林劲峰可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或者听了什么消息、内幕,而是凭借扎实的研究和调查,才形成了对茅台的独立判断。 林劲峰对茅台这家公司并不陌生。在茅台2001年上市之前,林劲峰关注了5年,同时期内还关注五粮液(当时最受追捧的白酒)、沱牌等白酒企业,当明确地锁定茅台为研究对象时,他做了很多工作,研读了白酒行业所有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年报,甚至材料中很小的备注文字都没有放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足基本功课后,林劲峰也通过朋友介绍、亲自蹲点的方式去找茅台经销商、消费者聊天。他先后和茅台驻深办事处的经理、茅台经销商等渠道经销人员分别进行长达一天的座谈;每个周末,他都会跑到商超或者烟酒店做消费者调查,“我就站在那里看买酒的人,问他们为什么买红酒/黄酒不买白酒、为什么买五粮液不买茅台等。只要他们愿意跟我说,我就抓住机会聊。”林劲峰说。 调研过程中,几百个消费者的共性体验给了林劲峰极大的投资触动:喝茅台的消费者很少换别的白酒品牌,喝其他白酒的消费者会换喝茅台。“一个茅台酒的消费者告诉我,喝过茅台的人对茅台的偏好度极高,而且会持续购买,但对其他酒的忠诚度则没有这么高。这个在年报或任何材料上没有体现,而是源于对几百个消费者的亲身调研后所得出的结论。”对于消费品来说,品牌忠诚度是构成企业护城河的关键一环。随着调研的深入,一手草根调研获取的信息和数据反馈,不断强化林劲峰对茅台竞争力的理解和认知。 事实上,这种终端和渠道调研的传统,在林劲峰买入茅台后一直保持至今。如今,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盈信针对白酒产业设置了36个价格监测点,覆盖了专卖店、商超和烟酒行三个最为关键的终端营销渠道,每两周监测抓取茅台的终端价格。 渠道和终端调研完成之后,下一步就是对茅台酒厂进行实地走访,对公司管理层进行评估。于是林劲峰从二级市场上买了一手100股茅台股份,单枪匹马亲赴仁怀参加茅台的股东大会。 这是林劲峰第一次去茅台酒厂。茅台酒厂位于贵州仁怀茅台镇,位置偏僻,当时从贵阳坐车去茅台酒厂要走七八个小时的盘山公路。芽台的管理层原以为这次股东大会只是走走过场,没承想还真有投资者跑到这个山沟沟里来开会。当时茅台在贵阳只有一辆面包车。于是林劲峰就坐着这辆面包车晃晃悠悠地来到了茅台酒厂。 当时投资人都是盯着五粮液,参加茅台调研的人很少。原本只是走过场的会议,因为林劲峰的到来,不得不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进行。茅台的高管如季克良、袁仁国、乔洪都端坐在台上,而台下只有林劲峰一个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者。 P64-65 序言 劲气动河山 劲峰约我为关于他的大作写序,说实话,还真有点勉为其难。一方面,从未提笔写过这类文字;另一方面,觉得但凡能替人作序者,大多是立功立德之后,才可立言吧?从我自身来说,立功尚未完成,何敢言序?但是,劲峰是我极其认可和赞赏的,于我亦弟亦友,盛情难却,就以拙笔略书一二吧! 我和劲峰是中欧工商学院2007届的校友,同届不同班,当时只耳闻大名,尚无机缘交集。2009年秋天,印象中,那是一个秋光明媚的上午,我接到他的电话,说正在合肥,能不能见上一面。那天也巧,我刚好由毫州古井出差来肥,于是电话里爽快地约定了,就在位于合肥长江东路的古井假日酒店见个面。 朗朗秋日,光阴温润透明。我提前到了酒店五楼大堂茶座,在那里耐心候着。远远瞧见有两个人朝我这边走来,其中一个年轻小伙子,个子高高的,精气神十足,这就是鼎鼎大名的林劲峰。其实,我对他早有所了解,知道他不仅叱咤于投资界,刚刚又大手笔收购了本省的高炉家酒厂——这种魄力和胆识,让我错觉来者一定有着成熟沉稳外表,没想到,竟是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待到坐下一聊,才知那张年轻面孔的背后,积淀着深厚的底蕴。 后来,又有过多次接触,参加过他主持的会议,和他的做白酒的团队有过几次交流,也为他的团队决策发表过意见和建议。就这样,慢慢相熟起来,对劲峰的印象,也逐渐深刻。 他给我最鲜明的印象,可以用八个字形容,“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很少见他发火,哪怕企业运营上遇到再大的困难,哪怕团队中有个别人出现重大失误,他始终保持着平和之态,言行一如既往。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没有足够的定力和智慧,是做不到这样的。 但那谦逊与平和底下,却生长着坚定和执著。做酒厂时,他面临的困难大到难以想象,很多人都劝他放弃,他却用行动的坚持来回答。甚至一度从深圳千里迢迢来到酒厂所在的皖北小镇,从重大经营战略到具体管理细节,坐镇指挥,亲历亲为。相当长一段时间,他就扎根在那一片醢味粹醇的环境之中,完成别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转型——从一线大都市到乡风纯朴的皖北古镇,从纵横捭阖的投资家到脚踏实地的企业家。 作为实干家的劲峰,比起一些喜欢把意志强加于人的领导者,更懂得信任、授权、分享。虽然是全资收购酒厂,自己拥有百分百股权,但为了让事业更有聚合力,他主动出让个人股份,同时给予团队成员充分的授权和信任。他的团队管理层不仅每个人都有着丰厚的工作报酬,同时更享有充分的工作空间。民营企业家当中,这种宽广的胸怀和莫大的信任是不多见的。昂霄耸壑,不言而信——这是企业走向成功的牢固基石,同时也预示着,所有的困难都会在这种强大的力量面前,化为齑粉。 劲峰当然更是一个成功的投资家。勇于真枪实弹鏖战于资本市场并取得业绩,更擅于不断总结经验,砥砺前行。通常,投资家未必能做实业,实业家也很难精通投资,劲峰竟能集二者之长于一身,资本市场风生水起,做实业也能领着团队开拓一片新天地,聚焦业内外关注与惊羡目光,实在难能可贵。 如今,《远离风口:林劲峰的投资逻辑》出版,这是对他多年哲学思想、管理理念和投资方法的系统总结,对投身于投资、管理、实业的人将大有裨益,起到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回想六年前那个秋光正好的上午,不由感慨,劲峰在时光中兑入眼光、胆略,以绵韧毅力酿就眼前这坛滋味醇厚的墨香好酒,在这浓荫夏日,诚邀大家共同启封,可喜可贺! 林林总总讲了这么多,勉为之,是为序。 曹杰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总经理、皖新传媒董事长 后记 得闲日,对酒当歌! 2015年4月29日,双轮酒厂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这一天,徽酒集团举行战略发布暨揭牌庆典,双轮酒厂正式更名为徽酒集团,发布会的主题也有个飘逸的名字——“因势谋变,筑梦启航”。 酒厂人流如织,高朋满座。经过精心打造,“H9”工程的一期终于揭开面纱,梁德惠为此在这里蹲了两年,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原来破落的老国企旧貌换新颜,整个酒厂换上全新的徽派建筑,亭台院落、花园水池点缀其间,红花绿草,水雾飘缈,宛如高炉镇的世外桃源。毫州地处皖北,接壤河南鹿邑,老子当年就在这一带活动,涡阳有道教祖庭天静宫,因此和鹿邑一样被认为是老子的故里。酒厂建筑墙面上到处可见《道德经》的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路看下来,嘉宾们无不夸徽酒厂区既精致又有品位。老林没有食言,徽酒集团确实够得上中国最美酒厂的称呼。 酒厂老大门前面立起了个简洁大方的新厂门,上面写着巨大的几个字:徽酒集团。徽酒集团的标识更是落落大方:以标志性的徽派建筑马头墙为整体,里面则巧妙地嵌入了“中国徽酒”的拼音(ZHONGGUOHUUIU),和一、二、三三个汉字。既有一望而知的徽派特征,又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于其中。这是林劲峰专门请全球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先生设计的。生于香港的陈幼坚在国际上获奖无数,其公司被评为全球十大设计公司之一,徽酒是他迄今唯一做设计的酒类品牌。 上午11时许,当三架小无人机把“徽酒集团”上的红布徐徐拉开,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林劲峰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天的仪式上,林劲峰发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战略计划:2019年徽酒集团要实现A股上市,2025年集团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在场的人听了莫不欢欣鼓舞,尤其那些在双轮酒厂工作了大半辈子的高炉人。这可是一个他们从来想都不敢想的目标,在盼着酒厂日新月异的同时,员工们盼着收入也能水涨船高。 发布会上还发布了高炉家的系列新产品以及即将上市的徽酒集团新产品。全新的徽酒产品打算2015年下半年上市,这是一款高端产品,林劲峰对它寄予厚望。他希望将来的徽酒能和茅台一样,成为中国美酒的代言者。 看准了酒类的巨大空间,林劲峰又在2014年成立了对酒当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亳州是曹操的故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境界一直为老林所挚爱,老林骨子里既有做磊落豪雄的英雄情怀,又不乏笑看风云的人生禅意,把这个电子商务公司叫做“对酒当歌”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林劲峰的定位中,对酒当歌主要从事国内外知名品牌酒类商品的线上O2O。同时,整合线下近万家商户,为酒企和个人消费者提供电子商务领域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他给这个电子商务平台起了个很炫的名字——几何社区。几何社区既针对用户提供线上酒水等产品或服务,又结合线下“服务合伙人”团队,为厂家提供营销推广及供应链管理的解决方案,最终目的是打造一个综合社区服务平台。老林谋划着徽酒集团上市后,就把对酒当歌装进上市公司。 同时,林劲峰把资产管理的版图继续扩大。在深圳盈信瑞峰之外,老林又先后成立了盈信国富、盈信资本等资产管理平台。这些资产管理平台和盈信瑞峰有所区别,又大同小异,不过是老林为了把资产管理做得更为广泛的举措。老林说,整个盈信资本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其中还包括2亿美元基金。现时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投资理财的时代,而高收入人群也日益增加,老林觉得正好利用盈信的品牌效应,打造一些差异化的产品,以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林劲峰的2014年过的忙碌又充实,A股在这一年终于告别了7年熊市,开始了牛市征途。这一次,中央高层明确提出希望股市能够稳步发展,出现慢牛行情,有学者甚至提出“国家牛市”的概念。不过,从漫漫熊市爬出来的A股是如此的急不可耐,在投资杠杆的放大下,上证指数从2014年10月28日的2294点,迅速飙升到2015年的5月28日的4572点,仅仅7个月的时间就翻了一倍。市场重现2006年、2007年的景象,街头巷尾、写字间里乃至公交车上,人们交流的都是股市的种种。大爷大妈急着存款搬家,人们像买大白菜一样买股票,在市场急剧震荡之前,到处都是股神的故事。许多加了杠杆的投资者,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很多人没有心思工作,炒股成了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一片狂热之中,林劲峰却保持着清醒。他开始了撤离。早在四五月份,他就提醒身边的一些人,市场已经过热了,烫手的钱不能挣了。到6月10日,在一次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讲演中,林劲峰公开提醒:要毫不犹豫地把手中的股票卖出16月12日,上证指数摸到5178点,这也成为本轮牛市的最高点。随后,股市开始暴跌。从6月25日开始,更是出现从未有过的连续暴跌,动辄千股跌停。程序化的交易更是绞杀了无数杠杆交易者。到8月26日,股市一度下探到2850点。算起来,两个半月的时间里,指数快被腰斩。熊来了的声音充斥着市场。只不过短短一两个月,市场就发生了天堂地狱的转换。 林劲峰却深谙巴菲特投资之道:在别人疯狂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疯狂。在市场极度狂热的时候,盈信选择开始撤退;在市场极度绝望的时候,盈信却歃血归来。7月8日,林劲峰在自己的微博、微信上公开宣称:已经抄底进入。短短几天,市场就给予他极为丰厚的回报。他的精准判断,让盈信投资的合伙人赞叹不已,心服口服。 实际上,盈信投资这几年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3年,盈信被评为年度“中国十佳私募”之一。2014年,盈信投资在这一年继续高歌猛进,取得了很不错的收成。2015年,贵州茅台在开市第一天就重新站上200元的高点,在5月底甚至达到290元的高点。在震荡的市场里,林劲峰又打了几回漂亮的“游击战”。 盈信投资在这一年取得了很不错的收成,贵州茅台在2015年开市第一天就重新站上200元的高点,在4月底甚至达到269元的历史高点,林劲峰又挣得盆满钵满。 这让林劲峰更加踌躇满志。在徽酒集团的战略发布会上,看着这个自己寄予厚望的老国企旧貌换新颜,老林不免有些激动,兴之所至的他吟诵了一首自己作的词《沁园春·徽酒》: 古镇英姿,浩浩东风,十分春态。看陌上桃李,红碧皆稠。麦田丛簇,耕牧初繁。荏苒冬春,朝丝暮雪,岁月从来不待人。且长饮,较往昔风华,今朝更盛。 酌玉液于金觞,宴宾客,焕哉何煌煌!况余生慷慨,与诸君子,长驱并驾。终以上善,以汇百川,以登高绝,壮志巍巍终应酬。得闲日,邀敕勒放马,对酒当歌! 书评(媒体评论) 林劲峰的投资理念可以归结为三点:谦逊的请教,深入的调研,开阔的眼光。作为投资者,如何做到“冷眼观市,拥抱梦想”,本书是不可多得的参考。 ——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 林劲峰先生凭借价值投资理念获得了巨大的丰收,成功超越自我,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与理想。这本书不仅展现了他精彩的人生故事,也给了投资者一个很有借鉴意义的参考答案。 ——泸州老窖集团董事局主席谢明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