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方艺术史观念(再现与艺术史转向)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高名潞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高名潞编著的《西方艺术史观念(再现与艺术史转向)》是西方艺术史写作领域一本颇具分量的学术专著,作者陆陆续续写了十余年,将其多年在国外的教学和研究融入书中,是国内是第一本从非西方视角系统梳理、反思和批判西方艺术史理论的专著,开创性地提出“再现” 理论是贯穿西方艺术史理论发展的主线,全面而又深入地梳理了这一理论的发展流变,既对于读者全面了解西方的艺术史观念颇有帮助,也对当下的艺术史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内容推荐

《西方艺术史观念(再现与艺术史转向)》是作者高名潞二十余年潜心教学和研究,从非西方视角系统梳理、反思和批判西方艺术史理论的学术专著,开创性地提出了“再现”是贯穿西方艺术史理论发展的主线。西方现代艺术史及艺术批评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启蒙时代所奠定的再现理论,正是对这一启蒙运动以来主客观二元论的继承和质询,构成了西方艺术及其理论的历史,然而西方艺术史理论始终未能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有鉴于此,作者既提纲挈领又详实地对西方艺术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独特的论述,解读了不同理论流派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再现理论在西方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重构,并探讨了艺术史理论发展的新方向及其可能性。

目录

第一部分 象征再现:哲学转向

第一章 古代被启蒙:还原人文的艺术史

 第一节 完美性模仿:瓦萨里的《大艺术家传》

 第二节 风格即文明:温克尔曼开启的人文艺术史

第二章 宣物必先思我:启蒙奠定的思辨再现理论

 第一节 公众空间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颠覆

 第二节 再现的形而上学之路:从托马斯·阿奎那的“超越”到康德的“理性”

 第三节 艺术再现:秩序自然和替代自然

 第四节 再现的定义:从柏拉图的镜子到康德的图型

 第五节 自明性和眼见为实:虚构和科学实证

第三章 只再现符合绝对理念的事物:启蒙与观念艺术史

 第一节 黑格尔的理念艺术史的逻辑

 第二节 黑格尔之后的德国观念艺术史家

 第三节 走向自己反面的观念艺术史

第四章 艺术史的原形:理念的外形及其显现秩序

 第一节 风格自律:形式发展的逻辑史

 第二节 意志的原形:李格尔的“自足匣子”

 第三节 “眼睛的历史”:从触觉再现到视觉再现

 第四节 李格尔回归:“凝视”理论的复兴

 第五节 生理的原形:沃尔夫林的时代风格原理

 第六节 情感的原形:罗杰·弗莱的“形状形式主义”

 第七节 心理的原形:阿恩海姆和贡布里希

第二部分 符号再现:语言转向

第五章 图像学:还原图像的语义逻辑

 第一节 从形而上学哲学中走出的符号

 第二节 语词与图像:描述和描绘

 第三节 从图像悬置到图像破译: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

 第四节 图像学的结构主义因素

 第五节 会意和相似: 伽达默尔、维特根斯坦、丹托和古德曼关于语词和图像的不同阐释

第六章 存在、事实和陈述:“物的真理”是如何被再现的?

 第一节 梵·高《鞋》引起的争议

 第二节 物和物外:物的符号性

 第三节 海德格尔:物的真理是敞开自身的真实性

 第四节 夏皮罗:物的真理是“社会化现实的形式”

 第五节 德里达:“物的真理”仅仅是一种现实陈述本身

第七章 思辨再现的世俗化:再现当下时间与个人神秘

 第一节 “现代性”的概念

 第二节 浪漫主义:再现个人的而非普世的时间感

 第三节 两种对立的现代性:瞬间美和丑的真实

 第四节 艺术自律:纯艺术的内部神秘本质

第八章 现代主义:媒介乌托邦

 第一节 关于现代主义的争论

 第二节 格林伯格的平面性:回到媒介自身

 第三节 媒介的拟人化和秩序化:弗雷德的“物体化”和“剧场化”,以及克劳斯的“场域化”

 第四节 阿多诺的“冬眠”:媒介作为远离实用主义的美学乌托邦

 第五节 T. J. 克拉克的“景观”:作为资本符号的媒介

第三部分 语词再现:上下文转向

第九章 从“格子”走向“框子”:后现代的政治再现语言学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匣子”“格子”和“框子”:古典、现代和后现代的再现语言视角

 第三节 “政治再现”的话语逻辑

 第四节 语词和语境成为身份再现本身

第十章 前卫:再现非社会的社会性

 第一节 前卫理论:穿透现实矛盾的复杂性

 第二节 前卫艺术:再现资本体制的支离性

 第三节 前卫的疏离和自律

 第四节 新前卫

 第五节 两个前卫

第十一章 加上下文:符号学和新艺术史

 第一节 画面之外:福柯的权力“视线”

 第二节 去图像:把艺术剥离为词

 第三节 去原创性:把艺术还原为物

第十二章 无边的再现:艺术史的终结和图像转向

 第一节 图像转向:泛图像和语词化形象

 第二节 人文主义的终结

 第三节 艺术史终结论:后历史主义叙事

第十三章 “当代性”:全球当代的虚拟再现

 第一节 当代艺术的特点和起源

 第二节 现代性是“我们的”,当代性是“每个人的”

第四部分 结论

第十四章 再现的类型和转向

 第一节 三种再现类型

 第二节 三个转向

 第三节 反思再现:意派论的差意性和“不是之是”

参考文献

图录

后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