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许地山作品集
分类
作者 许地山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醍醐天女

相传乐斯迷是从醍醐海升起来的。她是爱神的母亲,是保护世间的大神卫世奴的妻子。印度人一谈到她,便发出非常的钦赞。她的化身依婆罗门人的想象,是不可用算数语言表出的。人想她的存在是遍一切处,遍一切时;然而我生在世间的年纪也不算少了,怎样老见不着她的影儿?我在印度洋上曾将这个疑问向一两个印度朋友说过。他们都笑我没有智慧,在这有情世间活着,还不能辨出人和神的性格来。准陀罗是和我同舟的人,当时他也没有对我说什么,只管凝神向着天际那现吉祥相的海云。

那晚上,他教我和他到舵上的轮机旁边。我们的眼睛都望下看着推进机激成的白浪。准陀罗说:“那么大的洋海,只有这几尺地方,像醍醐海的颜色。”这话又触动我对于乐斯迷的疑问。他本是很喜欢讲故事的,所以我就央求他说一点乐斯迷的故事给我听。

他对着苍茫的洋海,很高兴地发言。“这是我自己的母亲!”在很庄严的言语中,又显出他有资格做个女神的儿子。我倒诧异起来了。他说:“你很以为希奇么?我给你解释罢。”

我静坐着,听这位自以为乐斯迷儿子的朋友说他父母的故事。

我的家在旁遮普和迦湿弥罗交界地方。那里有很畅茂的森林。我母亲自十三岁就嫁了。那时我父亲不过是十四岁。她每天要同我父亲跑入森林里去,因为她喜欢那些参天的树木,和不羁的野鸟和昆虫的歌舞。他们实在是那森林的心。他们常进去玩,所以树林里的禽兽都和他们很熟悉。鹦鹉衔着果子要吃,一见他们来,立刻放下,发出和悦的声问他们好。孔雀也是如此,常在林中展开他们的尾扇,欢迎他们。小鹿和大象有时嚼着食品走近跟前让他们抚摩。

树林里的路,多半是我父母开的。他们喜欢做开辟道路的人。每逢一条旧路走熟了,他们就想把路边的藤萝荆棘扫除掉,另开一条新路进去。在没有路或不是路的树林里走着,本是非常危险的。他们冒的险多,危险真个教他们遇着了。

我父亲拿着木棍,一面拨,一面往前走;母亲也在后头跟着。他们从一棵满了气根的榕树底下穿过去。乱草中流出一条小溪,水浅而清,可是很急。父亲喊着“看看”!他扶着木棍对母亲说:“真想不到这里头有那么清的流水。我们坐一会玩玩。”

于是他们二人摘了两扇棕榈叶,铺在水边,坐下,四只脚插入水中,任那活流洗濯。

父亲是一时也静不得的。他在不言中,涉过小溪,试要探那边的新地。母亲是女人,比较起来,总软弱一点。有时父亲往前走了很远,她还在歇着,喘不过气来。所以父亲在前头走得多么远,她总不介意。她在叶上坐了许久,只等父亲回来叫她,但天色越来越晚,总不见他来。

催夕阳西下的鸟歌、兽吼,一阵阵地兴起了,母亲慌慌张张涉过水去找父亲。她从藤萝的断处,丛莽的倾倒处,或林樾的婆娑处找寻。在万绿底下,黑暗格外来得快。这时,只剩下几点萤火和叶外的霞光照顾着这位森林的女人。她的身体虽然弱,她的胆却是壮的。她一见父亲倒在地上,凝血聚在身边,立即走过去。她见父亲的脚还在流血,急解下自己的外衣在他腿上紧紧地绞。血果然止住,但父亲已在死的门外候着了。

母亲这时虽然无力也得橐着父亲走。她以为躺在这用虎豹做看护的森林病床上,倒不如早些离开为妙。在一所没有路的新地,想要安易地回到家里,虽不至如煮沙成饭那么难,可也不容易。母亲好容易把父亲橐过小溪,但找来找去总找不着原路。她知道在急忙中走错了道,就住步四围张望,在无意间把父亲撩在地上,自己来回地找路。她心越乱,路越迷,怎样也找不着。回到父亲身边,夜幕已渐次落下来了!她想无论如何,不能在林里过夜,总得把父亲橐出来。不幸这次她的力量完全丢了,怎么也举父亲不起,这教她进退两难了。守着呢?丈夫的伤势像很沉重,夜来若再遇见毒蛇猛兽,那就同归于尽了。走呢?自己一个不忍得离开。绞尽脑髓,终不能想出何等妙计。最后她决定自己一个人找路出来。她摘了好些叶子,折了好些小树枝把父亲遮盖着。用了一刻工夫,居然堆成一丛小林。她手里另抱着许多合欢叶,走几步就放下一枝,有时插在别的树叶下,有时结在草上,有时塞在树皮里,为要做回来的路标。她走了有五六百步,一弯新月正压眉梢,距离不远,已隐约可以看见些村屋。

她出了林,往有房屋的地方走。可惜这不是我们的村,也不是邻合;是树林别一方面的村庄,我母亲不曾到过的。那时已经八九点了。村人怕野兽,早都关了门。她拍手求救,总不见有慷慨出来帮助的。她跑到村后,挨那篱笆向里瞻望。

那一家的篱笆里,在淡月中可以看见两三个男子坐在树下吸烟、闲谈。母亲合着掌从篱外伸进去,求他们说:“诸位好邻人,赶快帮助我到树林里,扶我丈夫出来罢。”男子们听见篱外发出哀求的声,不由得走近看看。母亲接着央求他们说:“我丈夫在树林里,负伤很重,你们能帮助我进去把他扶出来么?”内中有个多髭的人问母亲说:“天色这么晚,你怎么知道你丈夫在树林里?”母亲回答说:“我是从树林出来的。我和他一同进去,他在中途负伤。”

几个男子好像审案一般,这个一言,那个一语,只顾盘问。有一个说:“既然你和他一同进去,为什么不会扶他出来?”有一个说:“你看她连外衣也没穿,哪里像是出去玩的样子!想是在林中另有别的事罢。”又有一个说:“女人的话信不得。她不晓得是个什么人。哪有一个女人,昏夜从树林跑出的道理?”

在昏夜中,女人的话有时很有力量,有时她的声音真像向没有空气的地方发出,人家总不理会。我母亲用尽一个善女人所能说的话对他们解释,争奈那班心硬的男子们都觉得她在那里饶舌。她最好的方法,只有离开那里。

她心中惦念林中的父亲,说话本有几分恍惚,再加上那几个男子的抢白,更是羞急万分。她实在不认得道回家,纵然认得,也未必敢走。左右思量,还是回到树林里去。

在向着树林的归途中,朝霞已从后面照着她了。她在一个道途不熟的黑夜里,移步固然很慢,而废路又走了不少,绕了几个弯,有时还回到原处。这一夜的步行,足够疲乏了。她踱到人家一所菜圃,那里有一张空凳子,她顾不得什么,只管坐下。P3-5

目录

编者前言

小说

 醍醐天女

 命命鸟

 商人妇

 愚妇人

 换巢鸾凤

 黄昏后

 缀网劳蛛

 枯杨生花

 慕

 女儿心

 萤灯

 爱流汐涨

 在费总理的客厅里

 三博士

 再会

 东野先生

 处女的恐怖

 人非人

 春桃

 危巢坠简

 铁鱼的鳃

 补破衣的老妇人

 街头巷尾之伦理

 归途

 解放者

 无忧花

散文

 笑

 香

 愿

 爱的痛苦

 你为什么不来

 难解决的问题

 爱就是刑罚

 花香雾气中的梦

 荼?

 银翎的使命

 美的牢狱

 桥边

 我想

 海世间

 海角的孤星

 无法投递之邮件

 蝉

 蛇

 三迁

 山响

 蜜蜂和农人

 暗途

 海

 梨花

 春底林野

 头发

 疲倦的母亲

 生

 落花生

 上景山

 先农坛

 忆卢沟桥

 桃金娘

 我的童年

 ——延平郡王祠边

 信仰的哀伤

 债

 暾将出兮东方

 鬼赞

 光的死

 乡曲的狂言

 公理战胜

 万物之母

 别话

 面具

 女子的服饰

序言

许地山(1893--1941),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知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小说集),散文集《空山灵雨》等。他的小说由于受佛教思想影响较深,南洋风光、宗教色彩及平民主义,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注,构成了他早期作品的特征。后期创作淡化了宗教思想和宿命论观念,有了更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总的来看,许地山的小说创作正如茅盾所说:他“不像冰心、叶绍钧、王统照他们似的憧憬着‘美’和‘爱’的理想的和谐的天国,更不像庐隐那样苦闷彷徨焦灼,他是脚踏实地的。他在他的每一篇作品里,都试要放进一个他所认为合理的人生观。他并不建造了什么理想的象牙塔。他有点怀疑人生的终极的意义,然而他不悲观,他也不赞成空想”(《现代小说导论(一)》)。

他的散文也和他的小说一样,诸多思想矛盾统一在一起。

1925年,许地山出版了他的散文小品集《空山灵雨》,其中不少篇什是独具风格的散文。他早年长期潜心于宗教哲理的研究,佛教的宿命论观点在他初期的文学创作中留下了明显的印记,《空山灵雨》中那些偏重于主观抒情的散文更是突出。在这本集子的《弁言》中,他开宗明义地宣示“生本不乐”,把人生视为“苦闷的象征”,这和佛教的多苦观是一致的。

在一篇题为“海”的散文里,作者把海当作茫茫人生的象征。一开始即借朋友之口提出了一个消极的命题:“人底自由和希望,一到海面就完全失掉了!”海在冥冥中支配着人的命运,人的一切努力和抗争都是徒劳的。这里不存在诺亚方舟。那么,人呢,只甘于沉沦吗?

在人生之海的险恶的波涛中浮游,高谈阔论全都是无济于事的,重要的是努力自救——作品中“我”的观点,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在“风狂浪骇的海面上,不能准说我们要到什么地方就可以达到什么地方;我们只能把性命先保持住,随着波涛颠来簸去便了”。作品透露出一种执着的直面人生的态度,也披示了作者世界观的缺陷。

消极的、无所作为的宿命思想,和积极的、进取的思想,在这篇作品中是同时并存的。消极地等待沉沦,屈服于命运的播弄,固然不足取;但“把性命先保持住”,而又“随着波涛颠来簸去便了”的这种“只管划船”,不辨方向的态度,也不能认为是正确的处世之道。原来,在作者看来,人生多苦、命运不可抗拒、灾难不可摆脱的观点,是他多年来深信不疑的宗教意识的体现。

寓抽象的观念于具体生动的形象之中,是许地山许多散文共同的艺术特色。人世的险恶、苦海无边、命运不可逆转,这些本是佛教宿命论的思想,但作者在作品中避免了诠释说教的口吻,而采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强调暗示和启迪。他的另一篇散文《蝉》,以蝉来喻弱者,经过艰苦的挣扎奋争,好不容易爬到松根上头,而在急雨的袭击下摔到地上,又面临蚂蚁和野乌的威胁了。作品的中心旨意是抒写充满苦难灾祸的人生,通过蝉这一喻体,使诗意更含蓄婉曲了。《蛇》,通过平常的生活现象,点出了“要两方互相惧怕,才有和平”的这一真理,揭示出不正常的人世间的正常心态。这种曲折婉转的艺术手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关于本书的编选,兼收散文与小说作品,再分开排列,以方便读者选择阅读。

同时,为尊重原著,除明显讹误,字词用法等均保留作者同时代习惯用法,择善而从。

编 者

2016年8月

内容推荐

许地山于1921年间发表第一篇小说《命命鸟》及前期代表作小说《缀网劳蛛》和具有朴实淳厚风格的散文名篇《落花生》。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情节奇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他虽在执著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却又表现出玄想成分和宗教色彩。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缩写的小说,保持着清新的格调,但已转向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写得苍劲而坚实,《春桃》和《铁鱼底鳃》便是这一倾向的代表作。凡尼、郁苇编著的《许地山作品集》主要收录许地山散文、小说的主要作品。

编辑推荐

《醍醐天女》、《命命鸟》、《商人妇》、《愚妇人》、《换巢鸾凤》、《黄昏后》、《缀网劳蛛》、《落花生》、《山响》、《梨花》、《万物之母》、《疲倦的母亲》、……凡尼、郁苇著的《许地山作品集》中收录了著名文学家许地山的散文、小说作品,通过对作者的回顾,及其各类作品的全面介绍,让读者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0: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