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武林科学美文系列选编安武林近期的童话、散文、小说、诗歌等作品,同时根据作品内容,穿插与正文相关的科普知识,使两者巧妙结合,从而打造出一套有别于市场上常见的儿童文学选集、凸显教育特色的科学美文系列。《槐花情》一书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为科学散文集。
| 书名 | 槐花情/安武林科学美文系列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安武林 |
| 出版社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安武林科学美文系列选编安武林近期的童话、散文、小说、诗歌等作品,同时根据作品内容,穿插与正文相关的科普知识,使两者巧妙结合,从而打造出一套有别于市场上常见的儿童文学选集、凸显教育特色的科学美文系列。《槐花情》一书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为科学散文集。 内容推荐 安武林著的《槐花情》是一本散文集,共收作品35篇,包括《黑豆里的母亲》、《那一记响亮的耳光》、《可怕的马蜂和土蜂》、《是谁站在门口那儿》、《午睡,一朵不开的花》等。每篇散文之后是一段与文章内容有关的科普知识。 本书的特点是:散文优美灵动,科普启迪智慧,插图美轮美奂。主要供少儿阅读。 目录 黑豆里的母亲 老人 雪落无声 丑婆 爱笑的童年 那一记响亮的耳光 风吹过,依然美 摸蝉 草筐里的秘密 老油坊 一院子的灯火 北风那个吹 雪花那个飘 人质 那只手 可怕的马蜂和土蜂 玉米钢笔 麻花摊 轻轻地,一点头 天天吃饭 夏天的味道 是谁站在门口那儿 伯父 故乡的芦苇 河边青青草 难兄难弟 爷爷的草帽 槐花情 枣影婆娑 屋顶上的书 像猎狗一样去找书 午睡,一朵不开的花 眼镜小弟 远去的窑洞 小炉匠 试读章节 母亲,你藏在哪儿? 在那一大片黑豆地里,我领着弟弟和妹妹找啊找啊,就是找不到她。 每一个豆荚里,都有好几个藏身之处。母亲变成了一粒黑豆,我们如何能找到她呢? 这一次,她真的藏起来了;藏起来之后,就再也不出来了…… 母亲是四十九岁那年变成一粒黑豆的。我们都知道,她一直想和我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但是,她优柔寡断,割舍不下我们……最多,她就到邻居那儿哭诉哭诉,然后红着眼圈又回来了。 爷爷和奶奶患了老年痴呆症,吃喝拉撒睡全靠她一人操持。爷爷和奶奶还要没来由地骂她。那些赶趟儿似的讨债人,母亲一个一个地去赔笑脸,父亲却躲了起来。她觉得很累……她说:“我要到一个清静的地方去。” 母亲想去深山里的亲戚那儿,但那儿也不清静。她能管住自己的腿,却管不住自己的心。她一次一次地说,但从来没有动过身。我们是她的孩子,她是她父母的女儿,而她还有丈夫,还有那些永远没有尽头的苦日子。她知道,属于自己的,是躲不掉也推不掉的,她割舍不下…… 这一次,她是多么迫不及待啊。她从没想过豆荚里是最好的藏身之处。那些黑色的豆衣既能挡住她的目光,也能挡住我们的目光。她神秘地笑着,匆匆地跑着,躲了起来。五十岁,她是等不及了…… 她四十九岁那年,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我们那儿遭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 另一件是我们那儿遭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涝。 而我,在千里之外的地方读书。这两件事牵动着我的心,揪动着我的神经,但我不知道母亲的秘密…… 一百年不遇的大旱,是积攒了一百年的绝望。母亲天天到邻居五婶家里哭诉:“日子怎么过呀!”五婶说:“别人能过,咱们也能过。”母亲不哭了,回家做饭、服侍老人、喂牲口、准备种子……很多事都在等着她。 龟裂的土地不愿接纳任何具有生命力的种子,也不肯作任何承诺。就连母亲的泪水,也濡湿不了一点点浮尘。 之后,是一百年未遇的大涝。大雨就像母亲的泪水一样,没完没了地落,落得人心里发毛。小麦播种时节将逝,那些籽粒却播撒不下去。 牛在安闲地反刍,那是母亲唯一的慰藉。母牛怀着犊,母亲像个天使一样呵护着它,即便父亲拿一根稻草敲打母牛,母亲也会和父亲吵架的。 那些天,大雨倾盆。母亲不打伞,发疯似地去找邻居五婶。跑了五六次,人家的门都挂着锁。最后一次,母亲去了,端着一碗黑豆。 母亲说:“借你的黑豆还给你。你看,别人都记不得哩。” 五婶说:“哎呀,不就一碗黑豆嘛。” 母亲说:“要是我不管了,他们都不记得了。” 五婶后来告诉我,我母亲像疯了一样,好多人都觉得奇怪。她和这个人聊聊天,与那个人聊聊天。热切地想看看平日关系不错的人。她说她要走了,要走了,什么也不管啦。这是前兆,前兆啊。五婶说着说着泪水落了下来。 我不太相信迷信,一个人怎能未卜先知呢?如果此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我断然不信。这一次我是信了,彻底地。人是有预感的。爷爷临终前迟迟不肯合眼,就是想再看我一眼——他最疼爱的长孙。弟弟哭着说:“爷爷临终都未合眼,他一次次地问,你哥回来了吗?” 那一天凌晨,雨住,父亲还在梦中。母亲悄悄起来,把母牛喂得饱饱的。因为要播种了,母牛还怀着牛犊,不让它吃饱怎么行呢?母亲在院子里的自来水龙头那儿接水,想给母牛饮点水,不料,脚下一滑,“咕咚”,“丁当”……母亲倒下了,倒在泥地里……父亲听见异响,爬了起来……一切都晚了。 母亲微笑着,她故去后还保持着一抹笑容。 母亲倒在泥地里,身上却没沾一点泥。 她有一个孩子是写童话的,所以她留下了一个洁净的童话形象。 她住进了黑豆里,想和她的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不过,这一次,她不再让我们打扰她了。她想清净。 患了老年痴呆症的爷爷和奶奶,一下子变得灵醒了,她是他们的儿媳呀。他们哭,像孩子一样流鼻涕和泪水。他们望着儿媳的遗体哭啊哭啊,眼巴巴的——可怜巴巴的——盼着能把儿媳哭醒。 P1-5 序言 科学美文是一种混搭的美学 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六本个人作品集,冠之以“安武林科学美文系列”,实在是我个人的首次,所以不免有些好奇,有些小激动。 因为朋友的介绍与机缘巧合,我结识了浙江教育出版社大众出版分社的两位负责人。他们提出要出我的六本书,结合科学知识做。我难以抗拒这种连我都无法想象的诱惑,所以,我答应了他们。 我的六本书书名分别为《星星的秋千》(散文诗)、《口袋里的向阳花》(童话)、《老蜘蛛的一百张床》(童话)、《槐花情》(散文)、《月光如水》(散文)、《兰草,兰草》(小说)。《星星的秋千》和《老蜘蛛的一百张床》虽然我有同名的作品集,但是内容却有不小的差别,绝非简单的重复出版。再冠以“科学美文”之称,和别的作品更有区别了。 其实,我最初是有些隐隐担心的。怕大量的科学解释、多余的知识链接,会大大破坏我作品的完整性。直到本系列中的第一本《星星的秋千》出版后,我才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惊讶、惊叹,这“科学”两字犹如美女身上的装饰品一样,起到了点缀增色的效果,而且实现了一种混搭的美学。换句话说,这套书追求的是工业产品之中的附加值,或者说实用性。比如,我写的《枸杞》,文后就有几句解释,给读者讲枸杞这种植物的特点。又比如《春天是一本绿色的书》,文后就解释春天的植物为什么大多是绿色的。 这些小小的解释,放在文章的后面,既不影响我作品的完整性,又有补白和知识性介绍的作用。这种混搭别出心裁,体现了优雅和新颖的创意。而且,这些解释又是疏朗的,并非每篇作品后面都有。如果太密集的话,那就如同一座盖好的楼房又多加了一层一样,起到的效果反而会与最初的愿望背道而驰。这种不经意的点缀,却能给人意外的惊喜。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恰到好处的点缀。 文学是情感的美学,帮助孩子们体验人生,认识社会。但若再加点科学的小知识,那就如同大餐中增加的几碟可口的小菜一样,能丰富本书的内容,提升本书的价值。由此一想,我倒有小庆幸的感觉了。我非常期待阅读这套书的读者,能和我有同样的认识和同样的感觉。而我也曾听出版社的人讲,这是他们的产品的特色之一,反响不错,读者喜爱。谢谢出版社的创意和努力。 安武林 2017年10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