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镜花缘(部编语文指定名著阅读7上)/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清)李汝珍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孩子再不阅读,考试连卷子都做不完!

——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 温儒敏

◆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指出:要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注意阅读方法问题,重视阅读速度的教学,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本书系全方案帮助学生实现这些阅读目标。

◆名著阅读课程配套设计,阅读导引·阅读进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专题讨论多管齐下,破解全国普遍存在的中学生名著阅读难题!

◆与《西游记》《封神榜》同辉璀璨的奇幻巨著,被誉为小说版《山海经》,鲁迅、胡适、周作人、郑振铎、林语堂等大家推崇备至。鲁迅称之为“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

◆优选版本,优雅装帧,环保纸张,精良印刷,缔造文学名著价值典藏。

内容推荐

内容简介

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镜花缘》(七年级上),针对初中生学习要求和能力发展特点,为初中生量身打造的阅读指导读本!针对初中语文教材特点,进行贴心的“名著阅读课程化配套设计”:阅读导引·阅读进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专题讨论·延伸阅读,多管齐下,破解全国普遍存在的中学生名著阅读难题!

《镜花缘》是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灿、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小说以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烂的天轮彩图。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鲁迅称之为能“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苏联学者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

作者简介

李汝珍(约1763—1830),清代小说家。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李汝珍博学多才,不仅精通文学、音韵等,还精于围棋、壬遁、星卜、象纬、书画及岐黄之术。他以多年精力写成长篇小说《镜花缘》,赞扬女子才能,对男尊女卑的观念和封建社会不公现象进行批判。《镜花缘》自出版问世以来,受到鲁迅、郑振铎、胡适、林语堂等大力推崇,现已被译成英、俄、德、日等多种文字。此外还著有《李氏音鉴》、《受子谱》等。

目录

目录 

第一回 女魁星北斗垂景象 老王母西池赐芳筵 

第二回 发正言花仙顺时令 定罚约月姊助风狂 

第三回 徐英公传檄起义兵 骆主簿修书寄良友 

第四回 吟雪诗暖阁赌酒 挥醉笔上苑催花 

第五回 俏宫娥戏夸金盏草 武太后怒贬牡丹花 

第六回 众宰承宣游上苑 百花获谴降红尘 

第七回 小才女月下论文科 老书生梦中闻善果 

第八回 弃嚣尘结伴游寰海 觅胜迹穷踪越远山 

第九回 服肉芝延年益寿 食朱草入圣超凡 

第十回 诛大虫佳人施药箭 搏奇鸟壮士奋空拳 

第十一回 观雅化闲游君子邦 慕仁风误入良臣府 

第十二回 双宰辅畅谈俗弊 两书生敬服良箴 

第十三回 美人入海遭罗网 儒士登山失路途 

第十四回 谈寿夭道经聂耳 论穷通路出无肠 

第十五回 喜相逢师生谈故旧 巧遇合宾主结新亲 

第十六回 紫衣女殷勤问字 白发翁傲慢谈文 

第十七回 因字声粗谈切韵 闻雁唳细问来宾 

第十八回 辟清谈幼女讲羲经 发至论书生尊孟子 

第十九回 受女辱潜逃黑齿邦 观民风联步小人国 

第二十回 丹桂岩山鸡舞镜 碧梧岭孔雀开屏 

第二十一回 逢恶兽唐生被难 施神枪魏女解围 

第二十二回 遇白民儒士听奇文 观药兽武夫发妙论 

第二十三回 说酸话酒保咬文 讲迂谈腐儒嚼字 

第二十四回 唐探花酒楼闻善政 徐公子茶肆叙衷情 

第二十五回 越危垣潜出淑士关 登曲岸闲游两面国 

第二十六回 遇强梁义女怀德 遭大厄灵鱼报恩 

第二十七回 观奇形路过翼民郡 谈异相道经豕喙乡 

第二十八回 老书生仗义舞龙泉 小美女衔恩脱虎穴 

第二十九回 服妙药幼子回春 传奇方老翁济世 

第三十回 觅蝇头林郎货禽鸟 因恙体枝女作螟蛉 

第三十一回 谈字母妙语指迷团 看花灯戏言猜哑谜 

第三十二回 访筹算畅游智佳国 观艳妆闲步女儿乡 

第三十三回 粉面郎缠足受困 长须女玩股垂情 

第三十四回 观丽人女主定吉期 访良友老翁得凶信 

第三十五回 现红鸾林贵妃应课 揭黄榜唐义士治河 

第三十六回 佳人喜做东床婿 壮士愁为举桉妻 

第三十七回 新贵妃反本为男 旧储子还原作女 

第三十八回 步玉桥茂林观凤舞 穿金户宝殿听鸾歌 

第三十九回 轩辕国诸王祝寿 蓬莱岛二老游山 

第四十回 入仙山撒手弃凡尘 走瀚海牵肠归故土 

第四十一回 观奇图喜遇佳文 述御旨欣逢盛典 

第四十二回 开女试太后颁恩诏 笃亲情佳人盼好音 

第四十三回 因游戏仙猿露意 念劬劳孝女伤怀 

第四十四回 小孝女岭上访红蕖 老道姑舟中献瑞草 

第四十五回 君子国海中逢水怪 丈夫邦岭下遇山精 

第四十六回 施慈悲仙子降妖 发慷慨储君结伴 

第四十七回 水月村樵夫寄信 镜花岭孝女寻亲 

第四十八回 睹碑记默喻仙机 观图章微明妙旨 

第四十九回 泣红亭书叶传佳话 流翠浦搴裳觅旧踪 

第五十回 遇难成祥马能伏虎 逢凶化吉妇可降夫 

第五十一回 走穷途孝女绝粮 得生路仙姑献稻 

第五十二回 谈春秋胸罗锦绣 讲礼制口吐珠玑 

第五十三回 论前朝数语分南北 书旧史挥毫贯古今 

第五十四回 通智慧白猿窃书 显奇能红女传信 

第五十五回 田氏女细谈妙剂 洛家娃默祷灵签 

第五十六回 诣芳邻姑嫂巧遇 游瀚海主仆重逢 

第五十七回 读血书伤情思旧友 闻凶信仗义访良朋 

第五十八回 史将军陇右失机 宰少女途中得胜 

第五十九回 洛公子山中避难 史英豪岭下招兵 

第六十回 熊大郎途中失要犯 燕小姐堂上宴嘉宾 

第六十一回 小才女亭内品茶 老总兵园中留客 

第六十二回 绿香园四美巧相逢 红文馆群芳小聚会 

第六十三回 论科场众女谈果报 误考试十美具公呈 

第六十四回 赌石砚舅甥斗趣 猜灯谜姊妹陶情 

第六十五回 盼佳音虔心问卜 预盛典奉命抡才 

第六十六回 借飞车国王访储子 放黄榜太后考闺才 

第六十七回 小才女卞府谒师 老国舅黄门进表 

第六十八回 受荣封三孤膺敕命 奉宠召众美赴华筵 

第六十九回 百花大聚宗伯府 众美初临晚芳园 

第七十回 述奇形蚕茧当小帽 谈异域酒坛作烟壶 

第七十一回 触旧事神往泣红亭 联新交情深凝翠馆 

第七十二回 古桐台五美抚瑶琴 白蒁亭八女写春扇 

第七十三回 看围棋姚姝谈弈谱 观马吊孟女讲牌经 

第七十四回 打双陆嘉言述前贤 下象棋谐语谈故事 

第七十五回 弄新声水榭吹萧 隐俏体纱窗听课 

第七十六回 讲六壬花前阐妙旨 观四课牖下窃真传 

第七十七回 斗百草全除旧套 对群花别出新裁 

第七十八回 运巧思对酒纵谐谈 飞旧句当筵行妙令 

第七十九回 指迷团灵心讲射 擅巧技妙算谈天 

第八十回 打灯虎亭中赌画扇 抛气球园内舞花鞋 

第八十一回 白蒁亭董女谈诗 凝翠馆兰姑设宴 

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书句飞双声 辩古文字音讹叠韵 

第八十三回 说大书佐酒为欢 唱小曲飞觞作乐 

第八十四回 逞豪兴朗吟妙句 发婆心敬诵真经 

第八十五回 论韵谱冷言讥沈约 引毛诗佳句美庄姜 

第八十六回 念亲情孝女挥泪眼 谈本姓侍儿解人颐 

第八十七回 因旧事游戏仿楚词 即美景诙谐编月令 

第八十八回 借月旦月姊释前嫌 逞风狂风姨泄旧忿 

第八十九回 阐元机历述新诗 溯旧迹质明往事 

第九十回 乘酒意醉诵凄凉句 警芳心惊闻惨淡词 

第九十一回 拆妙字换柱抽梁 掣牙签指鹿为马 

第九十二回 论果蠃佳人施慧性 辩壶卢婢子具灵心 

第九十三回 百花仙即景露禅机 众才女尽欢结酒令 

第九十四回 文艳王奉命回故里 女学士思亲入仙山 

第九十五回 因旧恙筵上谈医 结新交庭中舞剑 

第九十六回 秉忠诚部下起雄兵 施邪术关前摆毒阵 

第九十七回 仙姑山上指迷团 节度营中解妙旨 

第九十八回 逞雄心挑战无火关 启欲念被围巴刀阵 

第九十九回 迷本性将军游幻境 发慈心仙子下凡尘 

第一百回 建奇勋节度还朝 传大宝中宗复位

序言

李汝珍(约1763一1830),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代小说家,著有《镜花缘》、《李氏音鉴》、《受子谱》等。

李汝珍的父亲是个饱学秀才,家中略有薄产。李汝珍十岁时父亲腐逝,加上家乡连年灾荒,家境逐渐衰落。李汝珍十九岁时投奔在海州(今属江苏省连云港市)板浦场任盐运司大使的哥哥,期间有机会跟随住在海州的著名学者凌廷堪学习古代礼制、乐律、历算、疆域沿革等。

李汝珍学识渊博,读书不屑于章句帖括之学,对壬遁、星卜、象纬、篆隶之类皆有涉猎。他精通音韵,青年时就著有《李氏音鉴》。但是因为他对八股文不屑,加上生生耿直,不阿权贵,不善钻营,所以一生仕途不达,做过的最大官仅为河南县丞。中年以后李汝珍潜心钻研学问,从一七九五年起开始创作《镜花缘》,到一八一五年完成。此书是他在海州地区采撷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历史,“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是其平生最大成就。

李汝珍晚年贫困潦倒,“而乃不得志,形骸将就衰。耕无负郭田,老大仍驱饥”。他原打算将《镜花缘》一百回本“先付梨枣,再撰续篇”,然而,壮志未酬,于道光十年(1830)去世,终年六十七岁。 《镜花缘》是李汝珍在《山海经》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等材料基础上再创造而成的长篇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能“与《万宝全书》为邻比”的奇书。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l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这本书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样卓著,以浓郁的神话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著称。

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大开洋禁,西南洋诸国咸来互市”,到李汝珍生活的时期,清政府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开始受到海外资本的冲击;国内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使得冲破封闭保守的局面、开放海外贸易成为一种需求,知识界也兴起了了解和探索外国事务之风。《镜花缘》就诞生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到当时文人对海外世界的憧憬和弃旧图新的生活理想。

《镜花缘》全书共一百回,内容庞杂,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前五十回写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历各国及唐敖之女唐小山寻父的故事。他们一路经过几十个国家,见识了许多奇风异俗、奇人异事、野草仙花、野岛怪兽,并且结识了由花仙转世的十几名德才兼备、美貌妙龄的女子。后五十回着重表现花仙转世的众女子的才华。武则天开科考试,录取了一百名才女。她们多次举行庆贺宴会,进行灯谜、酒令以及双陆、马吊、射鹄、蹴球、斗草、提壶种种游戏,并展示书、画、琴、棋、赋诗、音韵、医卜、算法种种才艺。

《镜花缘》中一个非常突出、非常可贵的思想是颂扬女J眭的才能,充分肯定女子的社会地位,批判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书中或浓墨或淡彩,刻画了一大批才华横溢、身怀绝技的女子,给予了她们无与伦比的赞美。作者还创造出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女儿国”:国中男子穿裙持家,女子登靴在外主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于男子。反映出作者向往男女平等的社会理想。

书中有个“君子国”,是个“好让不争”的礼乐之邦。这里的国王廉明清正,规定“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朝中宰相谦恭和蔼,平易近人;城中百姓互谦互让,“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耕者让畔,行者让路”。作者以“君子国”来反衬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的封建官场和尔虞我诈、贿赂盛行的现实社会。

《镜花缘》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林之洋来到女儿国,被国王看中,封为王妃。国王命宫女为他缠小脚。作者把缠足过程描写得相当细致:“用些白矾洒在脚缝内,将五个脚指紧紧靠在一处,又将脚面用力曲作弯弓一般,即用白绫缠裹;才缠了两层,就有宫娥拿着针线上来密密缝口;一面狠缠,一面密缝。”

缠足是中国流传了千年的陋习。这一陋习究竟始于何时,很长时间以来众说纷纭。

一说中国上古时期就有缠足之风。传说夏朝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女是狐精,脚很小;又说殷纣王的妃子妲己是狐狸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效仿。

一说缠足始于隋代。相传隋炀帝下江南时,征选了百名美女。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恨隋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趁机行刺,但被躲开。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裹足女子一律不选”。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也说是为了不入宫,便纷纷裹起脚来。

一说缠足始于五代。传说南唐李后主的舞姬窗娘,能歌善舞。李后主命人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台,用珠宝、绸带、璎珞装饰,命窗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弓成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

不过,据大量史料表明,缠足始于宋代。据记录元朝史事的札记《辍耕录》说,缠足在“熙宁、元丰之间,为之者犹少”。由此可推知缠足在当时已出现,但是时间不长,流布也不广。元代,蒙古族本来不缠足,但并不反对汉族的缠足习惯,还持赞赏的态度。这样,缠足之风在元代渐起,到元末年还有了女子不缠足是耻的观念。明代,妇女缠足之风盛行。“三寸金莲”之说也始于明代,女子的脚不但要小,还要弓。清代,统治者起初反对缠足,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禁止。到咸丰年间,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缠足。当时,一个女子是否缠足、缠得如何,直接影响到终曳大事。

民国时期,政府正式下令禁止缠足,但是小脚妇女依然遍地都是。直到新中国成立,缠足才被真正废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7: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