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创业成长法则(驱动公司成长的九大引擎)(精)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王胜江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洪泰创新空间创始人CEO王胜江第二部全新作品,《创业成长法则(驱动公司成长的九大引擎)(精)》首次揭秘驱动公司成长的九大引擎,寒冬中送给创业者的暖心力作。新经济的本质在于科技创新,模式创新永远是在空中飘着,有的创业者满口B2B、B2C、020,恨不得一份BP(商业计划书)里面什么商业模式都包含了。科技创新是“在地上快跑”,而不是“在风口上的猪”。

内容推荐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预见性思维决定创业生死的时代,其实创业就是一个建构未来世界的过程,然后把它一步步地变成现实,把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并让人们接受的过程。

如果你要开始创业,就意味着你要快速成长,因为创业公司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不断成长”。创业公司要想快速成长,必须找到成长的“引擎”,也就是成长的驱动力。

王胜江编著的《创业成长法则(驱动公司成长的九大引擎)(精)》的作者把创业以来关于公司成长的经验和心得,系统地总结成创业成长的九大驱动力:科技驱动、创新驱动、产品驱动、商业模式驱动、品牌驱动、IP驱动、运营驱动、融资驱动和格局驱动,并辅以一手案例,解密多家明星创业公司快速成长的背后秘密,《创业成长法则》是创业者不可错过的一本参考书。

目录

自序 创投的秋天前言 创新创业是继房地产之后最大一波红利

第一章 科技驱动科技驱动未来中国创业

 决定未来的八大核心科技

 案例复盘及启示:1号签,打造高科技电子签约产品

 成长充电站:下一个十年是中国的科技创新时代

 创业路上的小诗:拙朴

第二章 创新驱动中国缺的不是智能制造,而是智能创造

 模式创新时代即将终结,品质创新时代已经到来

 种下一片创新的“热带雨林”

 案例复盘及启示:车云网,中国第一个汽车媒体

 成长充电站:执行力的缺乏是创新最大的阻碍

 创业路上的小诗:长河

第三章 产品驱动创新创业经历的三个思维阶段

 创业要有八级工的工匠精神

 用户是推动产品的第一生产力

 滴滴出行与Uber中国合并,创业者最关心的应该是什么

 案例复盘及启示:有粮网,打造极致农产品电商

 成长充电站:产品创新的几个误区

 创业路上的小诗:云边

第四章 商业模式驱动好的商业模式一定要回归常识

 有一种行业,叫不是办公

 连接产生价值:“产业+双创”将开创新时代

 案例复盘及启示:小黑裙,商业模式成就黑色帝国

 成长充电站:一切不赚钱的创新都是耍流氓

 创业路上的小诗:五月的雨

第五章 品牌驱动从“老王兄弟会”看创业公司如何免费做品牌

 如何积累势能,实现品牌热传播

 创业公司做品牌的八个法则

 案例复盘及启示:99°创业季,改变创业的季节

 成长充电站:熊猫罗盘

 创业路上的小诗:秋日时光

第六章 IP驱动创始人“IP化”时代已经到来

 创业公司如何打造超级

 “双十一”这个超级IP将毁掉创业者

 案例复盘及启示:昆仑决,一个体育IP崛起的范本

 成长充电站:打造IP从一个小目标开始

 创业路上的小诗:青春

第七章 运营驱动创业公司指数级成长路线图

 完美运营,破局产品冷启动

 案例复盘及启示:海外U,新型跨境电商如何积累

 200万用户

 成长充电站:增长黑客

 创业路上的小诗:傍晚

第八章 融资驱动资本春天即将到来,大爆发可能在2018年

 中国资本领投WeWork,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独角兽”还是“独角尸”

 想拿钱?看看融资的10条建议

 案例复盘及启示:摩拜和OFO,一场融资导演的盛宴

 成长充电站:投资人拒绝你的潜台词

 创业路上的小诗:十月的正午

第九章 格局驱动今天对时代的判断,决定了十年后的江湖地位

 创业时间可缩短,过程却不可跨越

 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创始人

 案例复盘及启示:神奇百货,不要在应该上学的年纪去创业

 成长充电站:远离这7类创业者

 创业路上的小诗:记忆

第十章 胜江创业点评直播这么火,到底应该怎么做

 创业需要有做科技产品的坚守与自信

 资源只是一个助力器,不是主流

 爆品和小众品牌更加值得关注

 生意、创业、产业,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创业路上的小诗:乡愁

后记 创业一年半

附录 一位创业者凌晨两点的感言

试读章节

科技创新是“双创”的根本

创业环境和政策利好,让这片土地生机勃勃,创新创业的势头如火如荼。从传统上来说,中国公司经常都会是速度很快的“跟风者”。然而,现在我们开始看到真正的创新逐渐增多了起来。

现在人们用得最多的手机是苹果手机,而苹果是世界上最具科技创新观念的公司之一。现在还有很多人讲特斯拉,而特斯拉不但是电动汽车的代表,也是科技创新的代表,它的电池技术、软硬件结合技术,都是科技创新的典范,这些智能技术和传统制造业结合起来,特斯拉就成为代表先进生产力前进方向的科技企业。

中国的小米也是这种企业,它改变了原来由工厂到各级渠道商到卖场终端再到消费者的复杂路径,厂商做出了手机,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有人说小米是借了互联网发展的风口,但是在根本上,小米这样的公司是靠着真正的科技创新实现了飞跃发展。

020不是科技创新,是创新的伪命题。2015年去杭州出差的时候,我住在一个特别偏僻的酒店,尝试点了个水果外卖,15分钟就送到了,可是打开四个水果包装,里面三个水果是烂的。仅仅把东西从线上搬运到线下,从A地点运到B地点,就是020吗?实际上互联网服务、020的本质是产品,是内容。这些东西是讲究体验的,如果020不能把体验的核心问题解决好,只是做了一个物质的空间移动,那我认为020是偏离了方向。

现在020的风势好像吹弱了许多,这也是市场回归理性的表现,一个东西热起来,势必会有很多跟风之人在背后追赶、借势,但这种虚假的繁荣肯定不会持续,最终会回落到一个供求相当的水平。这也是我们社会启动“双创”以来的第一笔学费,经历过这样的曲折之后,我相信我们的创业投资市场也会更加地理性。

“双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课题,但是创业也分投资性创业和生存型创业,分创新型创业和跟随型创业,我们真正需要鼓励的是生存型创业、创新型创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放在今天也是经得起考验的,是值得我们遵守和推崇的。科技创业是险中求胜的最佳策略

科技创新,这里面有互联网创新、互联网服务,服务的内容最重要,内容就是产品,产品要通过制造。沿着这个脉络走,我们的“双创”之路未来才会走得长远。

变革时代,创业仅靠产品跟风、复制就能暴富的红利早已不在。然而从国际经验和全球规律来看,科技创新、科技创业往往是险中求胜的最佳策略。最精明的商人和创业者,正悄然布局未来,以待收获新的成功。

2016年5月,我参加奇点学院主办的奇点大课——“科技决定未来”的对话,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认知机器人学系教授默里·沙纳汉(Murray Shanahan)表示,预计到2025年,知识类自动化工具这类工作所产生的潜在经济影响将达到每年5.2万亿~6.7万亿美元,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解决方式的市场在2020年前将增长至1 530亿美元。

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的成功,不断加强的计算能力、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重要的公司投资,创新公司的发展,使我们对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其发展已经取得明显进步。人工智能将会带来在诸多领域的应用,产生经济效益并惠及大众。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技术、私人助理、个性化的医疗、公司决策、科学发现等领域的专业AI短期内一定会出现,强AI、人性化AI、科幻故事中的想象在未来不是没有可能实现,但10年之内是不会出现的。实现人性化AI,并快速跟进超级AI,甚至有可能产生超越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

可喜的是,中国已开始转向积极培育AI(人工智能)产业,将以举国之力振兴相关企业和新技术,目标是在2018年之前,形成千亿元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以互联网巨头百度和腾讯控股为代表,已有100多家企业涉足人工智能市场,人工智能正在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P4-7

序言

创新创业是继房地产之后最大一波红利

创新创业是继房地产之后最大一波红利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预见性思维决定创业生死的时代。

未来学者认为,所有的机遇在出现之前都有迹可循,如果你还在用常规的思维观察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不久你将被淘汰出局,用未来思维从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中发现“苗头”,以创造性的新方法采取先人一步的行动,才能在大趋势中赢得先机。

现在很多人都在讲创新创业,那创新创业到底是什么?能够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哪些变化?

回想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有改革开放,也有创新创业,我个人认为那一轮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10版本。从2013年、2014年开始,我们进入创新创业阶段,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我称它20版本。如果我们把这两个阶段把握好,一定会发展得非常快。

创新创业是“80后”“85后”“90后”真正的红利,也是中国继房地产之后最大的一波红利。

就像以前买房的那些人,只要买了都会享有红利,如果发牢骚,不行动,永远都得不到红利。我从1999年开始从事房地产业,经历了几次低谷和高潮,经常有朋友跟我说,如果当时能预见到房价会涨到这么高,也许早就多投资几套房子了,这就是预见的力量。

所以在经济发展第二个红利期到来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参与创新创业,二十年以后,你也有可能和别人讲,那时候享受了创新创业红利期。2016年是非常好的参与时机,所以我觉得时代赋予我们这么好的机会,大家一定不要错过。

优秀的创业者能够“看见未来”

创业以来,最深的一个感受就是优秀的创业者能够“看见未来”,他们深知未来的人们需要能够在家好好吃饭,于是创造了现在无所不能的外卖;知道人们想要方便地用车,于是创造了Uber和滴滴出行;知道人们想要在家就可以上大学,于是创造了MOOC(慕课)……

其实创业就是一个建构起自己心中未来世界的过程,然后把它一步步地变成现实,把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并让人们接受。

这些优秀的创业者懂得未来是围绕人性而不是单纯的科技,于是他们把人性研究透彻,准备好各种创新产品或服务在未来等着我们。在创业者看来,科技只是满足人性的一种手段,他们创造出各种新奇的发明,用特斯拉、智能机器人、VR(虚拟现实)可以把我们带入前人没能体验的世界。

但是创业者必须做出决定,究竟想要创造什么,想要避免什么,想要创造出一个怎样的未来?创业者应该多关注未来,成为一个“未来学家”。优秀的科幻作家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像《北京折叠》和《三体》,是否我们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折叠”的世界?我们能避免被竞争对手“降维打击”吗?

如果你要开始创业,就意味着你要快速成长,因为创业公司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不断成长”。创业公司要想快速成长,必须找到成长的“引擎”,也就是成长的驱动力。

有些人创业是因为在公司混不下去了,别无选择;有些人是因为受改变世界的梦想召唤;有些人是源于对财富的渴望;有些人则是热衷于对权力与控制力的追求。无论因为什么创业,都需要找到创业的内心驱动力。

我把创业以来关于公司成长的经验和心得,总结成创业成长的九大驱动力:科技驱动、创新驱动、产品驱动、商业模式驱动、品牌驱动、IP驱动、运营驱动、融资驱动和格局驱动。如果说我的上一本书《创业生存法则》写的是如何在战场上“生存保命”的话,那本书写的则是“杀敌制胜”的实用招法。

后记

创业一年半

一年秋风劲,江天万里霜。2016年10月23日,霜降,我创业一年半了。

一路走来,每次我都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写下一些创业感悟,算是一种自我总结与内心对话,包括《第一个99天的创业》《第二个99天的创业》《第三个99天的创业》,也曾写过一本书《创业生存法则》。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没有《第四个99天的创业》了,是不是还在创业?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创业一年半了,我们,都还活着,而且活得还不错。

突然问停下来,回想这一年半的创业,一幕幕的过往情景闪现,如果非得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坎坷是常事,遇坑是平路。平常心,一切是常态。

雨越下越大,我们都在雨里

创业的一年半,就像是在雨中走了一段路。有人选择跑到屋檐下避完雨了再出发,有人选择撑着伞继续前行,有人选择破风淋雨前行,而真正的创业者应该是不畏风雨,一路前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而我,应该是顶着报纸在赶路的那一个。

走过了一年半的时间,我想大家最关注的可能是发展问题。的确,我时常在公司开会的时候说道,我们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怎样才能顽强地活下来,扎扎实实地做一些实事?把握节奏,走向资本化,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我走得很难,遇到了不少的坑,当然,我扛过来了。

有些朋友私下里跟我说:胜江,你不用搞得这么难,有那么多的资源人脉,为什么不用呢?我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也不是没有捷径可以走,但苦于实在没办法说服自己,这是性格的缺陷,可能是性格决定不愿意开口,或许更多的是因为我喜欢熬,坚信能够熬过去,对自己比较狠而已。

我的创业这件事儿

在这一年多里,我用平常积累的一些创业理解,创业项目故事,写了一本书《创业生存法则》。也听到几个创业朋友提到,把这本书当作一种创业参照物,唯有生存、活着才是创业的第一法则。我觉得挺高兴的,真正能够帮助,或者影响到一部分创业者,这就是有价值的。

创业一年半,说说创业这件事干得怎么样。从2015年7月蔚蓝洪泰创新空间第一家旗舰店开业,到目前,洪泰创新空间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主的三大片区,覆盖一二线重点城市,全国签约布局近30家空间,累计服务连接10000余个创业项目。

这一路走来,真是从0到1,从无到有,我自身也完成了从地产到创业投资的跨界,我们空间真正的从物理空间裂变成化学空间,从形式走向内容,不断向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前行。

空间作为创新创业的一个载体、一个平台,最重要的就是服务、连接、催化、升级。  “我不在办公室,就在星巴克,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星巴克表面上只是提供一杯咖啡,实际上更多的是给用户带来第三生活空间的体验。酒店表面上只是提供一张床,实际上是解决外来人群融入当地城市文化生活的第三维度空间。

……

创业。是郑重地吃一块萝卜

1925年8月,夏丐尊在杭州西湖请弘一法师吃饭。

“送了两碗素菜去,原只是些萝卜白菜之类,可对他却是几乎要变色的盛馔。”弘一法师郑重地用筷子夹起一块萝卜,那种了不得的神情,夏丐尊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的泪来。

弘一法师吃饭,连油都没有,白水煮莱,加一点点盐。冬天,有客来,供奉他一盘橙子,剥开吃两瓣,便觉欣喜。学生李鸿梁见了,觉得“完全是个苦行头陀,不禁鼻酸”。

弘一法师外出讲经,住处艰苦,只有两块木板搭的床铺,他毫不介意,觉得很好。弘一法师直到60岁,一直都自己打扫,扫地、拭几、擦灯、洗衣。

弘一法师曾手书一副联语:而无众生想,常行大慈心。

这是集华严经的句子。字面意思是说,不要总觉得自己在度化众生,常常保持慈悲心,做慈悲的事,才是更要紧的。施恩者,不要觉得自己在施恩,更不应想着有回报。

所谓但仃好事,莫问前程。

这是一个“破我执”的联语,大乘佛教在度众生时,不要有我的执念。

我执,是自我意识的障碍。当“我”变得过大,智慧就被淹没。只有消除了我,消除了时时刻刻需要强调的存在感,变成“无我”,才可成佛。

弘一法师修行的过程也是一个“度我”的过程,创业也就该这样,简单、善良、执着。抛去烦琐,砍掉伪需求,远离聚光灯,回归简单,做一个善良的人,用平常心去接受创业路上遇到的一切,这其实是一种馈赠,执着的追求你所坚持的,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1: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