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鲁滨逊漂流记(子母版1+1专为中学生定制)/名家名作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国)丹尼尔·笛福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丹尼尔·笛福著的《鲁滨逊漂流记》分三部分:第1部分写鲁滨逊初出茅庐,起初三次航海的经过及其在巴西经营种植园的情况;第2部分详细描述了主人公流落荒岛,独居28年的种种情景;第三部分简要交代了鲁滨逊回国后的命运及这个海岛未来的发展趋向。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很著名的文学形象。

内容推荐

丹尼尔·笛福著的《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出身于中产阶级的鲁滨孙,抵挡不住海外新世界的诱惑,几次三番出海闯荡,更终被困在了一个荒岛上。二十八年的孤岛生活仍然未能阻止他的冒险精神。面对死亡的威胁,他凭着坚忍的毅力,在蛮荒之地造房子、种植庄稼、驯化野山羊,与食人族大战,勇夺叛变水手控制的商船,历尽千辛万苦,更后终于脱险,离开了生活二十八的荒岛,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物。

目录

鲁滨逊漂流记

母书目录

原序

第一章 告诫

第二章 风暴

第三章 海盗

第四章 逃脱奴役

第五章 巴西

第六章 遇难

第七章 唯一的幸存者

第八章 更初的日子

第九章 日记:食物和住所

第十章 日记:天灾

第十一章 日记:生病

第十二章 日记:康复

第十三章 日记:岛上探险

第十四章 日记:陶罐和独木舟

第十六章 无可逃脱

第十七章 进一步的改良

第十八章 一个脚印

第十九章 骸骨

第二十章 恐惧与隔离

第二十一章 失事的船

第二十二章 遭遇野人

第二十三章 对星期五的观察

第二十四章 对星期五的教导

第二十五章 新的计划

第二十六章 野人归来

第二十七章 解救俘虏

第二十八章 暴动者

第二十九章 重获海船

第三十章 回到英格兰

第三十一章 与星期五一起历险

第三十二章 再回海岛

试读章节

我一六三二年出生在英格兰约克市的一户富裕人家里。我家并不是本地人,父亲来自德国不来梅地区,刚到英国时他住在东部的赫尔城,在经商挣得一份可观的财产后,就停了生意,定居到了约克市,在这里他娶了我母亲。我母亲的娘家姓鲁滨逊,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我因此被称作鲁滨逊.克罗伊兹奈尔;由于英国人一说“克罗伊兹奈尔”这个德国姓就走调,于是我们被叫成了“克鲁索”,家人之间我们也这么称呼,书写姓名时也这么写,我的朋友们也总是这么叫我。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曾是驻扎在佛兰德斯”的英国步兵的一名中校,声名远播的洛克哈特上校曾经指挥过他们团,他在敦刻尔克”附近与西班牙人作战时,死在了战场上;至于我的二哥,我至今都没有他的下落,就像我的父母亲对我后来的情况一无所知一样。

作为家中的小儿子,我没有学做过任何行当,从很小的时候,我的头脑里就充满了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我父亲是个很传统的人,他让我受良好的教育,让我上了私塾,后来又进了乡村里的免费学校,一心想让我将来从事法律;可当时的我只想出海,什么也不愿意做。我的这一癖好不仅叫我开始强烈地抵制父亲的意愿,违抗他的命令,而且对母亲和朋友们的恳求和劝说也完全置之不理。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在我天生的脾性里似乎就隐伏着某种致命的东西,它直接导致了后来降临到我身上的种种灾难。

头脑睿智、行事慎重的父亲事先察觉了我的想法,他严肃地开导我,给了我不少有益的教诲。一天早晨,他把我叫到他的房间(他得了痛风病,行动不太方便),就这个问题对我进行了诚恳的劝诫。他问我,除了想要出去闯荡,我还有什么理由非要离开家乡和自己父亲的家,在这里我奉可以得到很好的推举,有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过上闲适、愉快、富裕的生活。他跟我说,想要外出冒险的人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穷困潦倒者,另一种是雄心勃勃、家财万贯者,这两种人都是想凭借从事非同一般的事业发迹,或是出人头地;而这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不应该去俯就的,另一种则远远超出了我的能力;我的境况是在这两者之间,或者说是平民阶级中的上层。依据父亲多年的人生经历,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为理想的一种生存状态,最适宜于人的幸福,既不必像人类中的劳力者那样拼力干活、遭受苦难艰辛,又能免遭权贵者由于高傲、奢侈、贪婪和猜忌倾轧所造成的恶果。他告诉我,通过下面的这一事例我就可以判断出我生活得有多么幸福了,那就是人人都会羡慕我的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国王们不得不忙于国家大事,他们常常抱怨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幸,希望自己能活得既不卑贱,也不伟大;智者祈祷时,总是希望不要受穷,也不要太富有,这说明他们也把我现在的生活看成是真正幸福的那一种。  父亲说,只要我用心观察便总是可以发现,处于社会上层或是下层的人都往往多灾多难,而社会中间阶层的人则最少祸殃,不必像前两者那样饱受人间沧桑;不但如此,他们在身心两个方面都较少受到病痛和不安的折磨,他们既不像那些生活腐化、荒淫无度的无耻之辈,也不同于那些整天累死累活却还吃不饱穿不暖的贫民,这两种一高一低的生活方式自然会给他们带来疾病缠身的后果;他说唯有中层阶级的人才能陶冶出种种的美德。享受世界上种种的美好,生活在安宁和富足中间;节制、中庸、恬静、身心的健康、人际的交往、一切悦人的娱乐、美好的心情,都是这一生活方式会带来的福祉;只有这样生活,人们才能安然地度过此生,舒适地走完自己人生的旅程,不必为了糊口而整日奔波、出卖苦力,也不必为繁杂的世事所困,被搞得心力交瘁;也只有这种安居乐业的生活才能够让人们摆脱妒忌等激烈情感的纠缠,熄灭勃勃野心暗暗烧起的欲火,让人们能够没有痛苦,尽情体味生活的甜蜜,而且时间越长,他们对这种生活所能带来的幸福,会体验得越深。

P1-2

序言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文学史乃至欧洲文学史上第1部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它是那个伟大时代的产物,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那个伟大时代的记录和反映。17世纪、18世纪的英国正处在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代表着新兴的生产力和社会上的进步力量正在发展壮大,他们反对贵族王权的专制,反对神权和旧的宗教体制,开拓进取,积极扩大市场和生产的规模,促进贸易的发展。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是一个充满朝气和创造性的伟大阶级,而《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就是这样一个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典型形象,一个被理想化和英雄化了的资产阶级人物。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1660—1731)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小说家,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作用。他出身于清教徒的小商人家庭,自己也是商人,在商海中几起几落,曾把生意做到很大,后因讽刺当政的托利党的宗教政策而被捕入狱。1688年政变时,他积极支持新政权,参加政治活动,发表有关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政论文。出狱后,又为历届内阁大臣奔走,并编辑刊物。笛福一生从事过多种职业,商人、士兵、经济学家、政治家、旅行家、记者、政论学家、小说家,甚至为政府干过秘密差事。多种职业的磨炼使他深通世情,足智多谋,他广阔的生活阅历和记者生涯又为他的小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技巧,练就了朴实、简洁、晓畅、平易甚至口语化的语言风格。他的语言贴近大众,很少雕琢。他观察细致,注意细节,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写景状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讲故事能够绘声绘色,娓娓道来。笛福59岁时出版《鲁滨逊漂流记》,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其实,在他来说这应是水到渠成的事。在《鲁滨逊漂流记》之后,他又写出《摩尔?弗兰德斯》和《罗克萨娜》等作品。

笛福是新兴资产阶级中的一员,也是他们的代言人。他们这一代人富于民主精神,讲求实际,不服从国教,具有清教徒的宗教信仰和责任感,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充沛的精力,又有着不畏艰难的冒险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笛福以身为他们中的一员为荣,多次写文歌颂中产阶级商人的伟大,高呼“自由和财产”的口号。笛福的中心思想就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特别是贸易;他主张扩充殖民地,反对专制体制、等级制度,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他的这些思想在《鲁滨逊漂流记》中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反映。《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情节是有事实根据的:1704—1709年,一个名叫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曾长期孤居于一个远洋荒岛。这样的事有一时的新闻价值,但不易写好,因为荒岛生活一开始也许显得新鲜,时间长了就容易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单调、沉闷。笛福的本领却在于他不仅把这个故事写得生动有趣,而且赋予它对几乎所有的人——一般读者、一般市民、严肃的思想家如卢梭、文学家如柯尔律治,甚至创建新学说的政治经济学家如马克思——都有启发的重大社会意义。这意义的中心点,也是本书更有趣又更使人深思的一点,就是如何处理好同大自然的关系,使自己不仅能维持生命,而且日子越过越好。靠着敏锐的头脑和能干的双手,鲁滨逊做到了这一点。经过几次实验上的失败,更后终于用陶土烧出能煮肉的锅的时候,鲁滨逊发出这样的感慨:

当我发现它们能经得住火烤时,我的快乐和喜悦真是无可比拟。我几乎等不及让它们完全冷却下来,就把其中的一个倒上水,重新放到火上去煮肉,效果非常好。用一块小山羊肉,我炖出了一锅很好喝的汤,要是我再有燕麦片和别的必要的作料儿,我的羊肉汤定会是美味佳肴。

这里有一个自己能动手改善生活的人的骄傲和安慰;其他任何人处于同样境地也会有同样的心情,但是只有笛福能写得这样实际,具体,细节分明,而更后提到的“作料儿”不仅增加了真实感,还道出了笛福是如何富有人生经验,如何地使日子越过越好。这也就透露出了笛福的社会地位:商人。在这海外贸易越来越频繁、英国工商业越来越发达的历史时刻,只有商人才会不怕艰险困苦,远涉重洋,取得远处的资源,并在所到之处开辟市场;只有商人才能如此勤奋,足智多谋,在更不利的环境里站稳脚跟,不仅站稳,而且乘机扩充。鲁滨逊后来搭救了一个土著人,把他训练成服侍自己的奴隶。荒岛上的情况开始复杂起来,有了人际关系,有了社会,一个小小的殖民地就出现了。

我们知道,对财产的积累与保护和个性的张扬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其实,何止是资本主义,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也在提倡这两点吗·李克强总理一再提倡要全民创业,在创业过程中,当然需要发挥我们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张扬每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在《鲁滨逊漂流记》中,这两点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财产问题一直是鲁滨逊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他在巴西建立种植园是为了积累财富,而且的确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在荒岛上他实际上也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如开垦的土地、驯养的山羊、建设的房屋等。说到底,这一切都是通过他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辛勤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在返回荒岛时,鲁滨逊又给岛上送去了劳动力,他没有去剥削和压榨岛上的人,而是鼓励岛上的人创建他们自己的幸福生活,并无私地给他们提供各种必要的帮助。作者通过鲁滨逊这个人物告诉我们,我们要想对社会、对别人有所帮助,就必须让自己先强大起来。这样,鲁滨逊的形象一下子在我们眼前变得高大起来,具有了更多的社会意义,他想要走的似乎是一条人类共同富裕的道路。关于个性的张扬,明眼的读者都能看出,自踏上那个荒岛开始,鲁滨逊的生活经历实际上就是一部有关个性的张扬史。在作品中,作者着重赞扬和表现了人的几种美德:诚实善良,讲信誉,知恩图报。这三种品质在他与他的两个朋友——一个是伦敦的那位寡妇,一个是葡萄牙老船长——之间的交往中得到充分展现,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样的品质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多么重要。

书评(媒体评论)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和通过实践来学习的经典。它能为每个成长中的孩子提供勇气、智慧和力量。

一一思想家、哲学家卢梭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