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恒编著的这本《管理财富的智慧(李嘉诚给年轻人的12堂经营课)》从12个方面结合李嘉诚的个人经历,再现了他创造财富的过程。成功不能复制,但经验可以借鉴。本书意在为当代社会那些白手起家而又不甘平庸的人们,提供积累财富的经验,帮助他们打开属于自己的财富之门。
| 书名 | 管理财富的智慧(李嘉诚给年轻人的12堂经营课) |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笑恒编著的这本《管理财富的智慧(李嘉诚给年轻人的12堂经营课)》从12个方面结合李嘉诚的个人经历,再现了他创造财富的过程。成功不能复制,但经验可以借鉴。本书意在为当代社会那些白手起家而又不甘平庸的人们,提供积累财富的经验,帮助他们打开属于自己的财富之门。 内容推荐 作为在华人首富排行榜上时间最长的商业巨子,李嘉诚的一举一动都有人解读,如2014年大幅卖掉内地物业投资英国的电信业等。而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李嘉诚有太多的传奇经历。 张笑恒编著的《管理财富的智慧(李嘉诚给年轻人的12堂经营课)》是一本全新的,资料最全面、最翔实的李嘉诚的奋斗史。本书详尽地为你讲述一个传奇人物的精彩故事,深入解读李嘉诚财富增值的秘密。一堂精彩的财富课会使人终生受益,而本书的12堂财富课则有可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本书既适合年轻人作为创业指南,也可以使年轻人手中的财富增值,更是了解李嘉诚生活逸事的一个极好的窗口。 目录 第一堂课 生意场中,敏锐的嗅觉最值钱 1.在寻常中找商机 2.不寻常的事发生时立即反应 3.随时留意身边,才会抓住商机 4.眼睛不能只盯着自己小口袋,要看到世界大市场 5.跟随时代发展,寻找新的机会 6.眼明手快,看穿新闻中的商机 7.紧跟政府风向,政策就是机遇 8.机会来的时候,动作要快如闪电 9.突破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 第二堂课 有了信誉,自然就会有财路 1.常常记着名誉是你的最大资产 2.靠“诚”字驰骋商场 3.一经承诺,便负责到底 4.保持正直的品格 5.信誉要实实在在,不要夸夸其谈 6.重情义的“江湖规则” 7.不能只认钱不认人 8.做生意厚道一些不吃亏 第三堂课 结善缘,让生意自己跑来找你 1.商业世界中千万不可轻易树敌 2.真心才能换来实意 3.没有私心才能结交到良友 4.85岁仍弯腰给摄影师递名片 5.关键时刻乐于助人 6.为人慷慨才能赢得朋友 7.维护别人尊严换来更多财富 第四堂课 成功10%靠运气,90%靠勤奋 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每天的生活比别人提前开始 3.把吃苦当做吃补 4.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5.当我们梦想更大成功的时候,要有更刻苦的准备 6.从不相信命运 7.不只为薪水工作,才能收获更多 8.一分一秒也不要白白地浪费掉 第五堂课 稳扎稳打步步为“赢” 1.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去做 2.“一夜暴富”往往意味着“一朝破产” 3.花90%的时间,不想成功想失败 4.要冒险,但不盲目冒险 5.与其到头来收拾残局,倒不如当时理智克制一些 6.分散投资,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7.“不为最先”的理念 8.要投资不要投机 9.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 第六堂课 善借外力,共谋合作 1.贵人相助,成功人生的支点 2.借势是一种妙不可言的高招 3.借别人的钱,赚更多的钱 4.善于广采博纳,融合众智 5.借壳上市,省时省力又省财 6.先想对方的利益,才易达成合作 7.让别人多赚一点,才能赢得长久发展 8.想变得更强大,就变竞争为合作 9.优势互补,共谋双赢 第七堂课 居安思危,在最危险处博取利润 1.开展新业务时,提前评估好自己是否输得起 2.将资金和风险一起分散 3.越是在最有危险的地方,越是有最大的利润 4.必须有大量的现金储存 5.保持**的负债率 6.了解细节,掌握资讯,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 7.见招拆招,变“危”为“机” 第八堂课 目光远大者终成大业 1.进攻之前,先学会防守 2.未购先想卖 3.时机未到,不可心急如焚 4.人弃我取,趁低吸纳 5.长远投资求大利 6.有钱不置半年闲 第九堂课 知止知足,赚钱其实很容易 1.见好就收,见坏更要收 2.做生意不可贪心,更不可贪得无厌 3.亏损业务,当断则断 4.正当利益,该争则争 5.果断进入,断然抽身 第十堂课 管理以人为本,得人心者得天下 1.对员工心存感恩 2.博采众长,以心换心 3.为员工考虑,让他们得到应得的利益 4.充分授权,给下属自由空间 5.“唯才是用” 第十一堂课 提升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能力 1.没有知识,很难成就大事业 2.将知识融入实际 3.知识的积累远比金钱的积累重要得多 4.保持好奇心,紧贴时势增长智慧 5.学习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第十二堂课 家族生意“富过三代”的秘密 1.2/3教做人,1/3教做事 2.爱子但绝不纵容 3.商业培育从小培养 4.如果子孙是的,他们必定有志气 5.亲人不一定就是亲信 试读章节 李嘉诚说:“当你作出决定后,便要一心一意地朝着目标走,常常记着名誉是你的最大资产,今天便要建立起来。” 一个商人,最宝贵的是有一个好名声。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关键是要留个好名声。对一个成功的商人来说,名誉是最大的资产,有时比赚钱更重要,良好的声誉会带来更多的财富。所以成功的商人总是时刻注意维护自己的名誉。 李嘉诚说:“现今世界经济严峻,成功没有魔法,也没有点金术,但人文精神永远是创意的源泉。作为企业领导,他必须具有国际视野,能全景思维,有长远的眼光,务实创新,掌握最新、最准确的资料,作出正确的决策,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更重要的是正如我曾经说过的,要建立个人和企业的良好信誉,这是在资产负债表中见不到、但却是价值无限的资产。” 李嘉诚视荣誉如生命,他看重的实际上是清誉,而非荣誉。他常说:“名誉是我的第二生命,有时候比第一生命还重要。” 1990年,李嘉诚的夫人庄月明女士去世。刚刚60出头的李嘉诚,仍然精神矍铄,身体健康,又拥有万贯家财,但是李嘉诚的私生活却始终很检点,从不放纵自己,与其他绯闻缠身的富商不同,李嘉诚对妻子忠贞不渝,因此也从没有人敢向他提及续娶之事。 有一次,香港资深女记者林燕妮赴华人行的长江总部,与李嘉诚商谈广告事宜。奇怪的是,一坐下来,他首先谈的并非是公事,而是澄清传媒对他的绯闻传言。 李嘉诚解释说:“我跟某某港姐绝对没关系,亦不认识,外边乱讲。地产商不止一个姓李的,传媒也没有说是‘长江’的李姓地产商,更没描绘该李姓地产商高高额头,戴眼镜,平时好穿黑色西装,说话带潮州口音。”林燕妮事后说:“我们是做广告的,绯闻我们不关心,但他显然十分介意。” 名誉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创业初期,维护自己的名誉可以赢得更多人的信赖与支持,对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事业成功后,更需要维护自己的名誉。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成功的人更容易受到攻击和中伤,只有洁身自好,才不会被人抓住把柄,才能维护自己的公众形象,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使生意越来越好。 在李嘉诚经商的一生中,因其良好的名誉和稳健的作风,成为著名国际公司的合作对象。他从不会向短期暴利着眼,而是试图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互惠关系。 李嘉诚决定把他所持有的香港电灯集团公司股份的10%在伦敦以私人方式出售。但在计划进行的过程中,传来港灯即将宣布获得丰厚利润的消息。因此他的得力助手马世民马上建议他暂缓出售,以便卖个好价钱,可是,李嘉诚却坚持按照原定计划进行,李嘉诚很认真地说:“还是留些好处给购家吧!将来再有配售时将会较为顺利。而且,赚多一点钱并非难事,但要保持良好的信誉才是至关重要和不容易的。”李嘉诚对自己有一个最基本的约束,严格要求自己,并非所有赚钱的生意都做。 李嘉诚说,一个有使命感的企业家,在捍卫公司利益的同时,更应重视以努力正直的途径谋取良好的成就,正直赚钱是最好。在他看来,做人跟做生意一样,必须要有自己坚守的原则。他说:“有些生意,给多少钱让我赚,我都不赚!有些生意,已经知道是对人有害的,就算社会容许做,我也不做。” 历来成功的商人都很重视名誉,因为名誉是他们的生存之本。胡雪岩在自己的生意已经走上轨道之后,注意积累名声,尤其是投身公益事业,以及帮助官府募集饷银,这两件事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名誉,这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李嘉诚被人称为“超人”,但他至今不认可这个称呼,他总是强调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李嘉诚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他时时处处都表现出一派谦谦君子之风,被称为儒商。李嘉诚很懂得形象的重要性,尤其是形象的一贯性。因为他知道,假若行为不慎或者行为不检,都会破坏自己的形象,从而带来商业上的损失。 李嘉诚非常热心慈善事业,他谈及自己捐赠的情况时说:“一个人生活其实很简单,需要的钱不是很多的,最近国内有人问我一共捐出了多少钱,我一向没统计,用了三四个星期去查支票本,结果发现总共捐了22亿港元给香港和内地,可能没人信。” 李嘉诚专职负责捐赠事宜的私人秘书梁茜琪深有感触地说:“李先生不是那种捐出100万港元、200万港元,只要有自己的名字就可以的人,他是真心实意地去解决这些问题……”潮汕人说,李嘉诚所捐赠修建的各种建筑物,均拒绝以他本人和亲人的名字命名。 有人说:“一个人的名誉,就像他的实质财产,是他的所有。名誉比财产更重要,它是平安和完全的守护神,苦海中的救生筏,从天堂掉下来时的降落伞,陷入流沙时赖以救命的木板。”英国哲学家莎尼兰尔说:“名誉是你的一封最有效的自荐信,你一生的前途都得依赖着它。”事业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名誉,好名誉是事业成功的最重要资本。 P25-27 序言 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了2014年度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长江实业及和记埔主席李嘉诚蝉联亚洲首富。 李嘉诚从白手起家到富可敌国,成为亚洲首富、全球华人首富、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10名。他演绎了一个创造财富的传奇人生,从一个逃难到香港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历经茶楼跑堂、钟表店店员、五金行小业务员、塑胶花工厂主、地产大亨、股市大腕、石油巨擎、电信先锋,他的业务遍及56个国家。 李嘉诚凭借卓越的经商智慧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他的崛起、发展、辉煌,不仅证明他是香港的传奇,更是中国人的传奇。股神沃伦?巴菲特说:“李先生是商业界的领袖,所有想赚钱的人都想效仿他。按照李先生所说的话做人、做生意,即使不能成为富豪,也绝不会是个穷人。” 那么,李嘉诚一个社会底层的穷小子缔造出震惊世人的财富传奇,究竟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诚信。李嘉诚视名誉如生命,他看重的实际上是清誉,而非荣誉。他常说:“名誉是我的第二生命,有时候比第一生命还重要。”对一个成功的商人来说,名誉是最大的资产,有时比赚钱更重要,良好的声誉会带来更多的财富。对现代社会诚信的缺失,李嘉诚在2014年6月27日,在汕头大学毕业典礼发表演讲时说:“我忧心,人与人之间欠缺互信:信任是凝聚理性社会一个重要的环节,当它未能成为润泽社会的‘正能量’,当大家总觉得一切在变味,对一切存疑,认为公平公正义被腐蚀时,正经生态均会走向循环的大滑坡:构建社会信任——是民族最好的无形资产。” 靠的是结善缘。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做生意要重视人缘,善于发展朋友关系。李嘉诚的一句话,道出了他的经商箴言:“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要想生意路来找你,就要靠多结交朋友。用今天的话来说,人脉就是财富。 靠的是勤奋。李嘉诚说:“我认为勤奋是个人成功的要素,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与他所付出的努力有极大的关系。俗话说,勤能补拙。李嘉诚能有今天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他们性格中勤劳刻苦的品质。李嘉诚少年丧父、小学毕业,成功全凭勤劳、智慧和不断地学习。早年李嘉诚在茶楼当跑堂时,每天跑堂的小伙子早已睡去,李嘉诚却依然挑灯夜读,勤奋思考,在不断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多年以后,他已经超出了同龄人许多。李嘉诚认为,个人的努力才是创造事业的最基本条件,勤劳可以弥补资金、技术等许多方面的不足,在竞争中获取比较优势。 靠的是永不满足的学习劲头。李嘉诚虽然已经80多岁,还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非专业书籍,他会抓重点看,如果跟公司的专业有关,就算再难看,他也会把它看完;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十几二十分钟的英文电视,不仅要看,还要跟着大声说,因为“怕落伍”。他说:“不读书,不掌握新知识,不提高自己的知识资产照样可以靠吃‘老本’潇潇洒洒过日子,是旧时代不少靠某种‘机遇’发财致富的生意人的心态。如今已经不可取了。” 李嘉诚总能跟着时代的发展寻找到新的机会,这与他的学习精神分不开的。他投资了6000万美元给当前最热的社群网站Facebook。他还投资了加拿大电子书网Kobo,与美国电子书巨擎亚马逊争夺全球数十亿港元的电子书市场。李嘉诚的一位下属感叹说:“如果李先生是个停滞的人,就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外人都将他看成超人,而他自己,则始终将自己看着是变成超人之前的那个人”。 靠的是危机意识。在60多年的经营史中,李嘉诚历经两次石油危机、亚洲金融风暴,但是从未有过亏损。郎咸平曾分析出李嘉诚控制风险的三大法宝,即第一,大量的现金储存;第二,低资本负债比例;第三,互补的行业选择。李嘉诚常说:“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产,但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 做了一辈子生意的李嘉诚,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因为我勤奋,我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书从12个方面结合李嘉诚的个人经历,再现了他创造财富的过程。成功不能复制,但经验可以借鉴。本书意在为当代社会那些白手起家而又不甘平庸的人们,提供积累财富的经验,帮助他们打开属于自己的财富之门。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